2020年12月,距離重慶首批自動體外除顫儀(AED)在主要公共場所投入使用已經一年半。12月6日,重慶忠縣,一位72歲的老人在路邊突然心臟驟停,兩位馬拉松比賽志願者運用AED成功讓其回復心率。這是一年半以來,重慶首次運用AED在院外成功挽救生命。
幫助老人的賽事志願者在醫院看望已經脫離危險的老人
老人心臟驟停倒在路邊 馬拉松志願者用AED救人
12月6日早上7點19分,天剛蒙蒙亮,距離2020年長江三峽馬拉松賽開賽還有41分鐘時,在馬拉松賽道24公裡處,一名站在賽道旁的大爺突然倒地,身邊人怎麼呼喚他都沒有反應。
此時,負責本次馬拉松賽事的賽道急救志願者吳沁霞發現了情況,第一時間為來人查體,判斷出老人為心跳驟停。吳沁霞立馬將情況匯報給了賽事指揮中心,並開始施救。
吳沁霞打開了隨時攜帶的AED,利用AED根據操作查看情況,7點22分,AED顯示,老人已出現了室顫。此時,吳沁霞和同樣身為本次馬拉松賽事賽道急救志願者的李金燕,輪流為老人進行心臟復甦,並按急救步步驟利用AED位老人進行點擊。
經過12分鐘的心臟復甦以及5次的電擊,7點34分,根據AED顯示,老人恢復了心率。隨後,老人被現場的救護車送至忠縣人民醫院進一步搶救,目前,老人情況良好。
重慶多地安放有AED 會使用者卻不多
自動體外除顫儀(AED),是心臟驟停患者的自動體外除顫的急救設施。它具備自動檢測患者是否需要除顫的功能,並提示施救者是否需要除顫。對於需要除顫的患者,施救者只需3步即可完成,即:按下電源鍵開機,按提示貼好電極片(等待自動檢測),按提示按下除顫鍵,因為操作的簡單,又被稱為「傻瓜」除顫儀。
重慶多個機構可免費學習急救技能
目前,重慶各地公共場合安放的AED有近70臺,大部分安放在在江北國際機場重慶北站、重慶西站、軌道交換站、解放碑商圈、觀音橋商圈、楊家坪商圈、南坪商圈和時代天街商圈等主要公共場所。記者在時代天街B館看到,AED放置在大門入口旁顯眼處,箱子上的紅色急救標誌以及「AED」標誌非常醒目,同時,箱體上還編著了心臟復甦的基本步驟。
記者現場隨機對10位過路市民進行了調查,其中6人表示並不知曉AED的用途,而4位知曉AED用途的市民中,只有1位表示會正確使用,「我們單位專門組織過培訓。」
經統計,一個突然心跳驟停患者4分鐘內是挽救生命的黃金時間,最有效的急救方法是電擊除顫和徒手心肺復甦。自動體外除顫儀(AED)就是「救命神器」。
AED的使用需要經過專業的培訓,目前,重慶市紅十字會已經面向大眾開展了多次應急救護培訓,重慶市急救中心每月也在面向社會開展免費的急救培訓,AED的使用就是其中的重要課程,想要參與AED等急救培訓,市民都可以聯繫相關單位報名。
如果身邊有人出現心臟驟停,可下載重慶120呼救平臺「急視救」APP,通過「急視救」APP一鍵呼救,可獲得專業急診醫生在線指導急救、同時獲得附近AED安裝點地圖導航,在安裝點附近,也有經過AED使用和心肺復甦技術培訓的人員,利用好4-8分鐘「黃金救命時間」,給予心臟驟停患者有效的急救措施,同時等待專業救援到達。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石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