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韓劇,有沒有發現一個事?
韓國人,真是好愛手機啊!
(也難怪,一個做手機的大廠撐起了20%的GDP)
4年前,他們的爆款劇《信號》,警察靠對講機跨時空破案。
開啟了韓劇懸疑大類中,一個小而新的類型。
△ 編劇透露第二部劇本已經在寫,明年上半年有望播
這類型當然會火。
畢竟,手機和你我緊密相關,而它的安全性焦慮,又更能編出聊不完的故事。
Sir前幾天推的11月片單裡就有一部,奈飛播出。名字簡單直接,就叫《電話》。
也是跨時空,也是驚悚片。
還沒播,回頭Sir看了再說。
而今天要說的這部「手機類新劇」,豆瓣分挺高,8.7。
韓國網友也紛紛點讚。
△ 圖片翻譯轉自豆瓣網友@XZ
如果非打個比方,Sir會說:
這是《信號》+《超時空要愛》——
空洞/化時為機
카이로스/Kairos
說故事前,Sir想問一個問題:
手機,到底是讓我們更充實,還是更空虛?
畢竟,雖然它充分利用了你的碎片時間,讓你活得很「滿」,但這種滿,往往不是你真的「滿足」。
你可以想想再答,但這劇想說的應該是後者——
使用手機的,空洞的人。
01
魔幻的設定
兩個內心受傷的人,因一部手機產生了(超越時間的)聯繫。
傷心人1號,男主金瑞鎮(申成祿 飾演)。
他對他高大上的生活應該充滿了感激——公司最年輕的董事,西裝革履的,看著能力有點強,領導也很認可。
家裡更是無懈可擊,妻子又美又有才華。
還有一個可愛女兒,是安撫他忙碌人生的小寶貝。
但這感激,很快變成了刺激。
有一天,小寶貝走失了。
金瑞鎮想來想去也想不明白,為什麼,為什麼當晚還穿得漂漂亮亮、衝他淘著氣的女兒。
再見面時……
怎麼就只剩下……
一根斷了的小手指呢?
警方說,DNA符合,而且據檢測,女兒已無生命特徵。
緊接著,他的人生又一個大刺激。
承受不了痛苦的妻子,跳江了。
兩三天內,兩次暴擊。
一瞬間,這種悲傷、無助、沒出路的感覺。
他成了一個空洞的人。
換著誰,人生都很難逆轉了對不對?
可接下來金瑞鎮的面前,居然出現了轉機,哦不,手機。
他發現自己有一部神奇的手機,可以連接過去。
話分兩頭——
傷心人2號,女主韓愛麗(李世榮 飾演)。
父親過世的早,家裡沒礦,自己一個打拼。
在便利店工作的她,如果說人生有福利,那應該就是這位帥哥同事了,偶爾互撩,給平淡的生活發幾顆小糖。
她對平淡的生活沒意見,但平淡的生活對她有意見——
相依為命的媽媽心臟不好,要做昂貴的手術。
錢夠嗎?不夠。
不夠怎麼辦?還能怎麼辦,攢出來。
好消息和壞消息,幾乎同時間趕到:
合適的心臟,等到了;
可住院的媽媽,失蹤了。
對不起,壞消息還有一個……
那位貌似人畜無害的小帥哥,竟然藉口幫著找媽媽,捲走了她卡裡攢了好久3000萬(折合人民幣約17w)。
一瞬間,這種悲傷、無助、沒出路的感覺。
她也成了一個空洞的人。
你懂的,她的轉機也即將出現了。
她的這部手機,可以和未來對話(和前面男主的剛好配對)。
時空的相連,居然解決了兩個世界的問題。
男人想,能改變過去的話,也許家人就有救了!
女人想,能預知未來的話,也許媽媽就有救了!
當然,好處還不止這些……
這劇透的人生,開掛的不要太爽。
比如,男主會從未來打電話給女主:
喂,賽馬二等獎想中不?中獎號碼是……
一票4000萬,完美解決了手術費。
△ 可,為啥是二等獎?這可能就是男主的小心機了……
再比如,女主後來終於抓到了卷她錢的小帥哥,但一個不慎起了衝突,入獄了。
男主呢,又用手機助她脫獄。
行吧,各種人生大困難,1分鐘,一個電話搞定。
你可能體會到了爽點。
但別忘記這故事的核心詞:
空洞。
手機帶來的幸福,真的能改變兩人心中的空洞嗎?
02
真實的空洞
知道吧?韓劇定律——
爛不爛尾,看第8集之後,因為前8集一般都是黃金時段。
Sir才看到第2集,節奏稍慢,但伏筆也算埋得到位。
前面Sir說過,男主成了一個空洞的人。
但妻女走失這種生活劇變,其實只是他表面的「空洞」。
隨著懸疑劇情的推進,你會漸漸發掘其他。
不止一個哦,目測現在有兩個空洞。
以下略劇透,慎用——
3。
2。
1。
第一個空洞,職場空洞。
片頭,男主夢到大樓塌方。
平地塌陷出的空洞,預示了什麼?
沒錯,他是搞建築的,這種塌方預示著豆腐渣工程。
之後我們發現,男主和工頭間一直有摩擦。
工頭常以天氣和供應商為由,再三請求延後交付期。
可下一幕,就是男主對老闆拍胸脯:
這個月,我肯定搞定!
高壓下開工,鋪墊了男主人生危險的信號。
而電視裡播的新聞,也在為男主潛伏的災難做鋪墊……新聞稱,韓國史上第一的跨海大橋,開通不到一月就崩塌。
所以疑問來了——女兒的災難,是不是和開發商黑幕有關?
第二個空洞,人格空洞。
男主頂高壓開工,為職場埋下禍根。
可他內心的這種高壓,難道不也會製造家庭的高氣壓?
他會逼著美貌的妻子,演奏小提琴給領導聽。
「讓大人物看到我老婆親自表演
影響力是不一樣的」
他會責備不懂事的女兒在晚會上哭鬧。
理由是,這麼做好丟臉。
「你怎麼這麼不懂事
要是把大家嚇一跳,怎麼辦啊」
甚至女兒的走失,也和他的無心看護有關。
因為全程總盯著領導的臉色(妻子在臺上表演),他根本沒注意到女兒悄悄離開了晚會現場。
利慾薰心,忽略親情,泰山壓頂而不自知……
男主的悲劇,現在看不是沒理由的。
聰明如你應該猜得到,女兒的走失,肯定是利益相關的熟人作案了。
這就可以聊第二個問題:
女主和男主的人生,是如何關聯起來的?
首先,是一次相遇。
一個月前,男主的女兒曾一個人到女主店裡買冰激凌。
她還說,我不是自己來的。
事後我們發現,帶孩子來的並不是父母(看來綁架孩子早有預謀)。
而且,這位作案的熟人,貌似很有權勢背景——
第二集,一個陌生壯漢,莫名其妙跑來「自首」。
他大喊著,人是我殺的,因為我女兒也被人殺了!
誰殺的?
他說,是男主。
你懂的,主動認罪有貓膩。
那麼,這麼有背景買兇的人,是高層?還是敵對公司呢?
就說到這。
而視線往男主的下方看,還有疑點——
男主的兩個下屬,徐科長,李秘書。
一個能言善道,彬彬有禮,對付警方問話毫無破綻。
一個全程沉默,盯著男主一家三口的照片若有所思……
作為下屬,他們是不是知道什麼內幕呢?
好,想搞清這些內幕,男主需要一個人的幫助,女主。
因為無意間獲得的神奇手機,他們倆足以跨越一個月的時差。
也就是說——
身處未來的男主,可以影響身處過去的女主;
而過去的女主,有可能在案發前幫助男主,調查清楚他面臨的黑幕。
一部手機,幾個空洞。
串聯起了家庭與職場的種種人生選擇。
不得不說,它又一次切中了我們現實的焦慮。
03
不變的現實
關於《空洞》的幾重設定。
其實符合韓劇一貫的風骨——
再魔幻,也要貼近現實。
除了主設定,一些細節也在向現實傾斜。
比如,日常吐槽警方不作為。
小女孩走失了,警方很無所謂,慢悠悠走流程。
屬下看不過去,必須塞錢才能讓警方辦事。
但辦的這叫啥事?
不主動出擊找線索,只顧打著哈欠,乾等綁匪打電話……
白道,不白。
男主的豆腐渣工程,估計往後也會牽涉到從政府到商場的諸多「利益集團」。
你可能要問,為什麼這麼編故事?為什麼就不能輕鬆地說一個魔幻手機穿越的故事,好像也蠻好玩的?
因為。
韓國人越來越相信,抨擊現實,就能影響現實。
但他們並不會空喊口號,反而習慣了「細小地」「技術地」來解決具體問題。
商業電影,就是這麼一門「技術」。
他們的影視劇,會頻繁地將(真實或根據真實虛構化的)悲劇與普通人的日常相串聯,觀眾當然會集中注意力,一邊看,一邊聯繫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
從而真正地關心起這個國家。
舉個例子。
在根據真實案例改改編的《那傢伙的聲音》中,一位父親經常上電視節目抨擊警察。
很快,悲劇就降臨了劇中人。
同樣是孩子被綁架,警察們雖然出動,卻暴露了一堆制度和技術上的短板:
比如一而再被綁匪戲耍,甚至因為疏忽,攝像頭被扭歪,導致線索丟失……外行到爆。
但外行吧,偏偏又愛暴力執法,隨隨便便就拘留普通人。
是不是?
一個個具體個案,總能牽扯出普遍的現實問題。
再說一個Sir不反感的「套路」吧——
韓國影視劇的結尾,往往不樂於給你happy ending。
比起圓滿收尾,它更想給你一個失敗的結局。比如在《那傢伙》這部片裡,兇手就始終沒落網(現實也如此)。
為什麼?
因為一個失敗結局,才可能讓觀眾警醒、重視。
通過電影,觀眾獲得的不是無腦的安撫。
反而發覺了陽光普照下的世界陰暗面,以及想解決它們,就必須邁過的遍地荊棘。
Sir就喜歡這種「韓國味」。
它們貌似有一些悲涼的宿命感,卻不認命。
它們讓觀眾看清荊棘,也被主角的一腔孤勇所打動,所帶動。
如此在未來的某一天。
孤勇,才會成為集體之勇。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貧民窟的百萬雪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