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網絡文學的主旋律化

2021-01-18 中國新聞網

  如果說當年的網絡文學寫手需要通過網絡平臺尋找「婆家」,來尋求傳統文學的認可,那麼今天的網絡文學作者隊伍的壯大與日漸成熟,已使得這一風向標逐漸轉向。回望2010年的網絡文學,如火如荼的表象下,已經發生了實質性的根本變化。是網絡文學真正具有藝術水準上的提升,還是商業運作的必然結果?前些年作家劉震雲曾幽默地批評網絡文學,稱其文字距離文學還有23公裡。那麼,網絡文學在今年的跑步前進中,是否已縮短了這一距離?

  網絡靠攏主流

  繼2009年阿耐的長篇網絡小說《大江東去》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後,今年的第五屆魯迅文學獎評選活動中,中國作協首次允許網絡文學作品申報,31部作品入圍,其中《網逝》進入終審,雖最後一輪落選,卻已具有破冰意義。與此同時,有三部網絡文學作品獲得中國作協重點作品扶持;由新聞出版總署主辦的中國出版政府獎評選已有網絡文學獲獎;網絡文學的專門獎項——網絡類型文學的評獎正在積極籌備。網絡作家酒徒、煙雨江南加入了中國作協……

  網絡文學似乎在逐步向「主旋律」靠攏。中央外宣辦、國務院新聞局進行網絡文學調研,了解網絡文學發展現狀;貴州省成立網絡文學研究會,一些省作協相繼成立網絡文學社團組織,舉辦網絡作家作品研討會,有效促進了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網絡創作與文學理論批評的溝通與互動;另一個體現紙媒與平媒互動的表現是,《文藝報》與盛大文學合作開闢了網絡文學評論專欄,以打通紙質文學與網絡文學的通道,改變二者互相觀望的格局,創造更多交流和互補的機會。中國作家網馬季把這些現象歸納為網絡文學進入理性發展階段,其主要體現在「文學」色彩漸濃,不再一味追求商業利益。2010年,魯迅文學院兩期作家班和一期編輯班的培訓學習,在圈內產生影響。而具體在作品上,他認為在商業上獲得成功的起點作品《鬥破蒼穹》(作者天蠶土豆)是今年最大的亮點,其在文學水準上有明顯提升。網絡文學成長途徑更加開闊,比如新華網成立副刊頻道,榕樹下重點培育網絡文學評論作者。

  眾多現象表明,網絡文學這個一度連正名都困難的「野路子」文學,已經實實在在地走進了公眾的文化視野,步入了時代文學的殿堂,成為一支不可小覷的文學新軍。中南大學文學院院長、教授歐陽友權說,數位技術和傳媒市場的雙重力量已經在文學的廣場上揚起了一面網絡文學的新旗幟,文學的格局正在遭遇數位技術的重整。網絡文學對當代文壇乃至整個社會文化的影響已超出文學本身的意義,應該將其放到「國家文化發展」和「一代人的成長」的大命題下來看待其更深遠的價值和意義。

  網絡小說成為長篇小說主體

  2010年,網絡文學在類型化寫作的路上持續演進,並通過大批量轉化為紙質作品,給傳統文學出版以極大的衝擊。有數字表明,2010年因為網絡類型小說更多地得以出版,年度長篇小說的出版總量已達3000-5000部之間。如果是這樣,網絡類型小說事實上就成為了長篇小說的主體,必然在總體結構上對文學的生產、閱讀帶來極大的改變。

  就評論家白燁了解的情形,2010年持續火爆的網絡小說依然是玄幻與仙俠類小說,如我吃西紅柿的《九鼎記》、唐家三少的《陰陽冕》、天蠶土豆的《鬥破蒼穹》、跳舞的《獵國》、夢入神機的《陽神》、血紅的《邪風曲》和辰東的《不死不滅》等。這幾部作品的作者,也是玄幻與仙俠類小說寫作目前水平的最好代表。此外,還有一種把都市情感與玩鬧青春結合起來的,因為比較另類,也很受歡迎,如柳下揮的《近身保鏢》、《鄰家有女初長成》、烽火戲諸侯的《陳二狗的妖孽人生》等。這種寫作,可能還預示了類型小說跨越界限,逐漸融合的一些傾向。

  白燁所看重的,是那些在類型小說寫作中,有靠近傳統文學傾向的作者與作品,因為他覺得這樣的作者具有走向純文學寫作的可能性。比如寫《逃婚俏伴娘》的涅槃灰、寫《夜上海》的金子,寫《不認輸:赫連娜職場蛻變計》的攜愛再飄流、寫《肆愛》的米米七月。他們的作品在好看的故事裡,都包孕著一些超越類型文學的因素,具有向傳統文學傾斜的可能。

  在馬季的視野中,2010年網絡文學發展進入平緩期,作者隊伍結構更趨多元,女性創作進一步繁榮,創作形式互有借鑑,總體水準有所提高。出版機構對網絡文學作品的認識逐步加深,出版理性化,但總量不減。他說:「早期網絡文學作者玄雨(代表作《小兵傳奇》)、蕭潛(《飄邈之旅》等一批網絡作家重新回歸網絡創作,說明網絡仍然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和成長空間。」

  網絡盈利模式浮出水面

  網絡盈利模式浮出水面並日漸成型。歐陽友權分析,其表現形式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籤約寫手。一些大型網站注意網羅優秀寫作人才,以保證作品質量,提升創作水準,其市場目的是增加點擊率,貯備更多的好作品,便於後期市場開發,既能保障文學效益,又能獲得經濟效益。尤其是海巖、周梅森等知名作家與起點中文網籤約,對傳統專業作家有一定引領和啟示作用;二是付費閱讀。閱讀付費慢慢被網民所接受,使文學網站找到了盈利模式。儘管付費不多,但1.88億文學網民是一個巨大的閱讀市場,只要作品好看,批量出售的效益仍然十分可觀;三是網絡文學產業鏈開發。一個作品經網絡試水,可以進行二度、三度、N度開發,如出版為暢銷書,改編成影視、動漫、網遊作品等。2010年熱播的電視劇《杜拉拉升職記》、《和空姐一起的日子》都是網絡作品改編的,網絡小說《星辰變》被起點網購買遊戲改編權,《鬼吹燈》的影視改編和遊戲改編拉響了網絡文學產業鏈的號角。產業化、市場化是網絡文學的生存之道,也是網絡文學發展的重要引擎。

  由於盜版嚴重,文學網站在呼籲維權的同時開始尋找新的贏利模式。馬季舉例說,市場已加大手機閱讀和手持閱讀器的市場開發等,並取得明顯效果。盛大文學開發了閱讀終端Bambook,中文在線17K文學網基本放棄收費模式,轉向手機閱讀市場的開發,縱橫中文網業內首創非獨家試用籤約方式。贏利方式多樣化,手機閱讀迅速增長,總量已過百億元人民幣。

  白燁也注意到,2010年值得關注的還有閱讀器領域的群雄競爭,在漢王電紙書之後,盛大推出了Bambook,更有蘋果的平板電腦——iPad強勢登場。這種閱讀器向內容的延伸,向電腦的靠近,對傳統閱讀和網上閱讀既是一個勾連,又是一種衝擊。白燁表示,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是盛大文學連續收購小說閱讀網、瀟湘書院、天方聽書網和悅讀網,使旗下文學網站達到8家。這樣的舉動不只是文學網站的集團化,而且是網媒資源的再整合,為形成更大的產業鏈條做鋪墊。盛大在網絡文學傳媒領域一家獨大已是不爭的事實,而它的不斷蓄勢和行將發力,將會給當下整個文壇帶來劇烈衝擊和極大震動。

  網絡文學研究進入主流學術

  2010年,中南大學文學院完成了「新媒體文學叢書」(6本),包括《網絡文學產業論》、《簡訊文學論》、《網絡寫手論》、《網絡與新世紀文學》、《網絡小說名篇解讀》和《數字媒介的文藝轉型》,即將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該校網絡文學研究基地已啟動「網絡文學信息資料庫建設」項目,《網絡文學辭典》、《網絡文學編年史》的編撰工作進展順利。歐陽友權一個比較明顯的感覺是,2010年各大學術期刊發表的網絡文學研究成果明顯增多,《文藝理論研究》、《社會科學戰線》、《學習與探索》、《中州學刊》、《南方文壇》、《東方叢刊》、《探索與爭鳴》等,均發表了網絡文學方面的學術論文,有的還開設專題欄目。學院派的學術活動,如中國文藝理論研究會、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當代文學研究會、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全國馬論文論研究會等高校學術社團,均在全國性學術會議上設定網絡文學、新媒體文化方面的論題。

  但這些研究只能表明學界的重視,對網絡小說本身,歐陽友權的看法是,網絡小說越寫越水、篇幅無限拉長、網絡文學總體質量不高的現象沒有得到根本改觀。文學膨脹與文學性匱乏、寫作自由與承擔虛位、藝術正向與市場焦慮這三重矛盾仍然是網絡文學面臨的發展瓶頸。

  記者 舒晉瑜

相關焦點

  • 網絡文學IP產業鏈的開發——以網絡小說《擇天記》為例
    考察網絡文學的精品IP可以從內容基礎和粉絲基數兩個方面入手。 (一)是否擁有具備深度開發潛力的內容基礎 網絡文學IP數量繁多,但不是所有的IP都適合進行產業鏈的開發。很多網絡文學IP或在轉化的過程中「難產」,或在市場推出時慘澹收場。
  • 第二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 "+"出網絡文學新時代
    根據CNNIC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中國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達到4.06億。在網絡文學1.0時代,讀者、作者、作品實現了全面爆發。 在這種背景下,網絡文學急需邁向一個新的發展高峰。這不僅要求新時代下網絡文學要捋順產業鏈條,以更加融合的姿態來推動產業發展,也要求網絡文學立足當下,多出反映時代脈搏的精品力作。
  • 王萬舉《中國網絡文學概論》第一次對網絡文學做出完整定義
    第一次對「網絡文學」做出完整定義王萬舉《中國網絡文學概論》由花山文藝出版社出版 媒體聯盟訊(郝小學)日前,《中國網絡文學概論》由花山文藝出版社出版,作者王萬舉,著名學者、作家,中國文化創意學之父,河北省網絡作協主席,河北省文化產業創意家協會主席。
  • 建立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的評估體系——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
    儘快搭建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的評估體系,促進高質量網絡文學IP改編影視作品的誕生,形成健康的、良性的網絡文學影視化生態環境,迫在眉睫。 ,網絡文學改編佔比高達42%。如何將近年來網絡文學IP影視化改編的得失進行總結, 開啟更多討論方式和研究手段,進行網絡文學IP影視化相關探討,對於主管單位了解專業評論、制定政策,為今後的學術研究提供資料,都是非常有意義的一項工作。」 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系主任等十餘位業內人士針對未來潛力IP類型、網絡文學改編方法論、網絡文學IP影視化改編的價值和規律等進行了探討。
  • 當網絡文學遇到跳蛋
    而網絡文學雖然頂著文學的帽子,但卻是網際網路消費主義的急先鋒,無論是時下最熱門的IP,還是知識付費,網絡文學都展現出它驚人的商業潛力,以至於造富了一批網絡文學暢銷作者,像唐家三少、天蠶土豆這些頂級網文作家收入都幾千萬,變成了資本和平臺眼中的香餑餑。但閱讀畢竟是一件嚴肅的事情,哪怕僅僅是為了消遣時間,如果把長腿美女、跳蛋、以及閱讀三個關鍵詞放在一起,你會想到什麼?這三者又會產生怎麼樣的生態化反?
  • 騰訊通過遊戲,滲透到動漫、網絡文學及電影,全方位娛樂生態形成
    ——安迪·沃霍爾(美國波普藝術家)2010年之後,隨著人口紅利被吃盡,中國網遊產業的大爆炸時代結束,但移動網際網路為這一產業的衍變開拓出了新的路徑。2網絡文學接下來,劉熾平、任宇昕和程武把目光盯上了網絡文學。與動漫相比,這是一個10倍級的紅海市場,中國的網絡文學已經經歷了漫長的野蠻培育期。
  • 首屆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開幕:海內外從業者齊聚,共享網絡文學產業盛宴
    本屆活動還首次邀請來自英國、義大利、波蘭、新加坡、巴基斯坦、菲律賓等國的作者、譯者,以及韓國、泰國網絡文學企業代表共同參與,堪稱一場聚焦網絡文學產業化、國際化和創新性的行業盛會。白皮書指出,網絡文學出海呈現三大趨勢:翻譯規模擴大,原創全球開花,以及IP協同出海。目前,起點國際已上線超1700部中國網絡文學的英文翻譯作品,隨著國內網絡文學IP全面開發的規模效應不斷增強,網絡文學IP改編出海也初具規模。
  • 中國網絡文學大事年表 之二
    「起點」決定在第一個月對會員免費,並且確立了2分/千字的稿費標準,後來這成為網絡文學的行業收費基本標準。起點中文網施行的「微支付」VIP模式是網絡文學發展過程中的裡程碑。免費試讀、分章節訂閱的低廉價格使得讀者的付費意願達到最大可能。重要的是,它解決了網絡文學作者的稿費問題,從此網絡寫作職業化成為可能;在稿酬直接依賴讀者訂閱的制度激勵下,作者將會最大限度去發現並滿足讀者需求。
  • 艾媒諮詢《2020年中國網絡文學作家影響力榜單》出爐 網絡文學作家...
    伴隨著數字閱讀生態日漸完善,網絡文學市場正迎來高峰。作為網絡文學行業的核心生產力,網文作家的影響力也日益攀升。本次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網絡文學作家影響力榜單解讀報告》主要針對圍繞上榜作家年齡分布、題材分布、頭部作家分析等方面進行市場解讀、作品研究以及未來趨勢預測。
  • 網絡文學走出海外 《盤龍》中國熱
    該網站早期翻譯經典的武俠小說,後來開始轉向原創的時下網絡小說,成功吸納許多歐美讀者。卡扎德的故事更成為人們講起華語網絡文學出海的經典案例,真真切切讓人意識到這股來自中文世界的神奇文學力量。最大的英文在線問答網站Quora,甚至有專門討論中國網絡文學的板塊。
  • 網絡文學史料:中國網絡小說排行榜更迭始末
    年12月18日,中國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成立。該機構的成立旨在加強評論和研究工作,同時推出精品力作,其中將開展「中國網絡文學排行榜」評選工作。按照設定,一年兩次半年榜,一次全年榜。2016年9月13日,由中國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主辦、中國作家網承辦的2016年度中國網絡小說排行榜半年榜揭曉。《將夜》《餘罪》《我欲封天》等10部作品入選已完結作品榜,《擇天記》《慕南枝》《儒道至聖》等10部作品入選未完結作品榜。
  • 開啟網絡文學新徵程,「紅船精神」全國網絡文學大咖徵文第三季啟動
    今天上午,「紅船精神」全國網絡文學大咖徵文活動第三季啟動暨《紅雨》首發式在嘉興舉行,浙江省作家協會黨組副書記、浙江省網絡作家協會主席曹啟文宣布「紅船精神」百名網絡大咖徵文活動第三季活動啟動。來自全國各地的網絡文學大咖集結嘉興,共抒家國情懷、暢談創作理念,開啟網絡文學創作的新徵程。再出發!
  • 網絡文學的歷史:1997年曾稱霸臺灣
    十年對歷史而言只是一瞬間,但對中國原創網絡文學來說,上世紀九十年代至今,卻有太多的故事和瞬間值得記憶、回味。抽取其中一些別有趣味的畫面組合起來,或許可以將一個新興行業群體的生存狀態,相對真實地呈現在我們面前。
  • 記憶中的網絡文學——我吃西紅柿
    我吃西紅柿閱文集團白金作家,大神級作者,五白之一,網絡文學代表人物之一,富豪榜榜上作家(後來說不參與了),作品留下無數神話般的紀錄。1987年生人,蘇州大學數學系05級學生,在校兩年多時間發布了600多萬字的網絡小說,已出版2000多萬字的小說。2013年結婚,據說和老婆很恩愛。一個是金牌作家一個是金牌編輯。
  • 第四屆橙瓜網絡文學獎暨見證·網絡文學20年評選年度獎項結果揭曉
    網絡文學誕生已有20年,橙瓜網絡文學獎評選也已舉辦到第四屆。作為網絡文學行業唯一一家第三方綜合性服務交流平臺,橙瓜一直在致力於為網絡文學行業服務,推動行業積極健康的發展。在網絡文學20年這個階段性歷史節點,第四屆橙瓜網絡文學獎暨見證·網絡文學20年評選有著特別的意義。中國網絡文學被人評價為「世界四大文化奇觀」之一,這樣的成績無疑是輝煌的。
  • 人民日報新語:網絡文學 期盼時代精品
    期待網絡文學能擠掉泡沫,在深耕細作中提高質量,獲得更健康長遠的發展近日,國家新聞出版署印發通知,要求規範網絡文學行業秩序,加強網絡文學出版管理,堅持高質量發展,努力以精品奉獻人民。網絡文學如何提升質量,再次引發熱議。
  • 網絡文學走出去 風景這邊獨好
    網絡文學在中國的興盛,至今只有短短16年。但是,網絡文學的版權輸出情況卻風景這邊獨好,取得了相當驕人的成績,在中國當代文學對外譯介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分量,是我國對外文化交流的新渠道,也是傳播中國故事中國聲音、弘揚中華文化、塑造中國國家形象的新途徑。
  • 《悟空傳》丨從這裡再看網絡文學與網絡新人類
    原標題:由《悟空傳》反觀網絡文學與網絡新人類文/玄峰網絡文學,顧名思義就是以網絡為載體而發表的文學作品,其真正的學術定義尚不明確。該書在出版後引起廣大網民的閱讀高潮,在網絡上一直享有「網絡第一書」的美譽。可是時隔二十年,網絡文學也有了一番發展,卻很少再出現像《悟空傳》一樣廣受大眾認可的堪稱經典的作品了。在大眾的眼中,網絡文學是處在鄙視鏈底層的,讀網絡文學也就意味著膚淺、沒內涵,即便其中的確有幾部精品,也難逃偏見。
  • 不負青春 不忘初心——亂世狂刀談在網絡文學創作中的成長與感悟
    在第二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重點活動「傳統文學VS網絡文學六家談」的第二場活動中,亂世狂刀作為80後網絡作家的代表出席,分享了他開始網絡文學創作以來的心路歷程,以及這些年一路走來所感受到的網絡文學的變化與發展,感慨良多。
  • 2010年考研指導:文學專業之文學理論名詞解釋
    文藝學:研究文學的科學統稱,包括文學發展史、文學批評、文學理論。   文學理論:以社會歷史現實為研究對象,以哲學方法論為總指導,研究和闡明文學性質、特點和一般規律的科學。   文學觀念:對文學的看法,「什麼是文學」,變化中的,因民族、時代、群體、人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