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2021-02-08 武帥愛藏玉V

《玉藝聯盟》玉見藝術,玉有靈魂

名家展示 | 文化交流 | 精品欣賞 |知識資訊 |線上互動

  戰國時期思想家、道家學派代表人物、先秦莊子學派創始人莊子在自己的著作《秋水》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莊子曰:「儵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相信很多人都對這個故事耳熟能詳。「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觀念,但卻有著殊途同歸的意義。

它們都詮釋了一種人生理念:永遠不要羨慕別人的生活,永遠不要評價別人是否幸福。即使那個人看起來非常快樂,非常富足。

  你不是我,怎知我走過的路,經歷過的事,心中藏有哪些苦與樂。

  你不是我,怎知我愛過的人,受過的傷,流過的淚,帶傷的從前。

  你不是我,怎知我的笑容背後有沒有憂傷,怎知我看似孤獨的背影下,有沒有山花爛漫的幸福。

  十丈紅塵中,每個人,心中都盛滿不為人知的故事。所以,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喜歡本文,就趕緊分享到朋友圈吧……



(部分圖片來自正道拍賣)

這裡有最前沿的市場動態,最深刻的市場觀察,最有創意的玉雕藝術文化,歡迎加入玉藝聯盟。 

010-62828850

北京市海澱區杏石口路50號中間建築5區18號樓102室

相關焦點

  • 子非魚出品一次成功的「表白失敗」
    ❤和同齡人一樣,子非魚戲劇社也迎來了它的青春期,也想跟上時代的潮流的最前線。所以在開學之前,子非魚戲劇社這一群富有靈氣的社員便開始活躍起來,為了招新而發動腦筋。當劇情反轉後,了解到這是子非魚戲劇社的一次招新活動,大一新生覺得新鮮感十足,也在結束之後積極了解子非魚戲劇社的報名方式。
  •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這則小寓言到底要表達什麼意思?
    莊子曰:「儵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 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 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在這段話中,莊子與惠子辯論的焦點起源於莊子說的那句「儵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
  • 每天讀一點哲學:莊子的「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來自於《莊子·秋水》。原文如下:兩位名士同遊河畔,本應是遠離世俗煩囂樂悠悠。莊子可能也是這樣想。當他見到河中魚出遊從容,頓感牠們與自己同樣快樂,禁不住喜悅說:「小魚自由暢遊,這便是魚的快樂啊。」
  • 莊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槓精」是怎樣反敗為勝的?
    莊子曰:「鯈(tiao即鰷)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和惠子兩個人在濠水的橋上遊玩。莊子說:「鰷魚在水裡遊得自由自在,這是魚的快樂啊。」惠子說:「你又不是魚,你是怎麼知道魚的快樂的呢?」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人這一生,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莊子.秋水》中寫道:「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 妄讀莊子——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乎,不要用自己的感覺去解釋別人
    莊子曰:「鰷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譯文莊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橋上遊玩。
  • 魚之樂,亦人之樂也
    莊子曰:鯈魚出遊從容,是魚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莊子的可愛之處在於他「覺有情」,道家說覺萬物有情有真趣者即是仙。莊子告訴我們,魚兒是快樂的。於是質疑莊子:「你又不是魚,哪裡知道魚的快樂?」我猜莊子一定是笑著、瀟灑地回答 「你也不是我啊,怎麼會知道我能明白魚的快樂?」平淡而清新,樸素而哲理。這是傳統的《秋水》故事,或許是多數人所玩味過的。但今天我卻要進行故事新編:魚兒本是從容自在的,經不住餌料的誘惑,成為刀俎下的美食。人本也是從容自在的,填不滿欲望的深壑,成為物質的奴隸。然而,這還不是最可怕的。
  • 《大魚海棠》: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每一條大魚都會遇見他的海棠
    《大魚海棠》有著這樣一個設定:所有活著的人類,都是海裡一條巨大的魚;出生的時候他們從海的此岸出發,他們的生命就像橫越大海,有時相遇有時分開,死的時候,他們便到了岸,各去各的世界。所以歌詞中這樣寫到:「每條大魚都會相遇,每個人都會重逢,生命旅程,往復不息」,主人公椿、鯤和湫的故事,正是在這種設定中展開。
  • ...公益廚房系列之子非翹殼魚:兇猛的水中獵豹與餐桌上的美食情人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原文出自《莊子·秋水》的一段對話,莊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橋上遊玩。莊子說:「魚遊得多麼悠閒自在,這就是魚兒的快樂。」惠子說:「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的快樂?」莊子說:「你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兒的快樂?」不管是人還是魚,都是天地間一物,天地與我同在,萬物與我合一,一切渾然無別。
  • 藝術賞析 | 阿德裡安.布羅迪--子非魚焉知魚之樂也
    它身體飽和的暖色調和佔據在畫面中央的位置,令它凌駕在模糊的遠山和近處的綠葉之上,儘管身體已經殘缺,不再是林中之王,然而神威猶在,令人不得不生起敬畏之情。阿德裡安.布羅迪(Adrien Brody)十分喜愛動物,他最喜歡的動物是狗。
  • 魚的快樂我知道!說說玉雕中的賞魚之樂
    所以魚之樂,從食俗上來講首先就是富足,因此玉魚常常是身型飽滿、碩大,姿態靈動、活躍,透出肥美的「氣質」來,雖不能說栩栩如生到叫人「垂涎三尺」,但看著「美味」的玉魚,即便不說,也叫人能無端琢磨出有魚有肉、生活富足的感覺,是名副其實的「年年有餘」。
  • 打造意境川菜新繁榮時代 子非「魚麗之宴」 亮相成都名宴
    2007年,子非剛入市成都的時候,就因逼真的古文化象形菜品如:毛筆酥,在成都引發熱議......取自《莊子》秋水篇: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各種繁複精緻的造型,讓人震撼之餘,打造方式也去日趨完善。形、神、味,意日趨和諧融通的子非,在成都私家定製高端餐飲市場,終於大放異彩!一時間,各類政要、明星絡繹不絕爭相體味文化意境餐的五感皆備。被選作英國財政大臣訪華的指定國宴餐廳,更是奠定了子非作為當代意境菜一線品牌的江湖地位。
  • 2020團和首屆種魚後代夢鯉聯合微拍展
    5月1日:首屆種魚後代夢鯉聯合拍賣會5月2日:第二屆種魚(網絡)拍賣會第三場感謝大家在這疫情特殊時期的不斷支持與理解,令我們倍感欣慰。期待未來的每一周,每一月,每一年都能與大家在團和錦鯉的直播間相會。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進入微拍堂公眾號,點擊關注愛鱗說微拍堂店鋪 冠軍之巔!
  • 汝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說:「你看那一天到晚遊泳的魚啊,魚不停遊,在水中多麼悠閒自得啊。」惠子是當時的辯論高手,最喜歡和莊子抬槓,此時槓精附體,就反駁:「你又不是魚,怎麼知道魚兒快樂呢?」莊子說:「你又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兒是快樂的呢?」惠子說:「我不是你,所以我不知道你的想法。但這麼說的話,你本來不是魚,你自然也不知道魚是是快樂的。」
  • 《莊子》三條魚的故事,道破了人生三重境界,你是哪一條?
    在他的著作當中,有一個東西很重要,貫穿他一生的作品,這個東西就是魚。他將他的生活智慧寫進了三條魚的故事裡。接下來呢,我們就分別來看看三條魚當中有哪三種智慧。第一條魚是北冥之魚。這是莊子在《逍遙遊》裡寫的第一條魚,北冥一條叫做「鯤」的魚。原文是,「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想必大家都背誦過這篇文章,說它會飛去南冥。
  •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這對皇后傾城絕戀,馬呂斯的小說不敢這樣寫
    然而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明孝宗或者像這樣沒有市政府的真愛是未知的,也許在他眼裡,這個沒有什麼可爭吵的,給家人一些獎勵的妻子,比那些整天緊張,總有一天會在背後捅自己的妻子,更像是煙火兩重天,這些可能會使他更加實際,所以他負責所有官員和妻子之間的地方周旋,總是為他們遮風擋雨。
  • 悠然‖飛鳥與魚
    以前,看過一篇關於飛鳥和魚愛情故事的文章,感覺寫的很好,很認同作者的觀點。飛鳥和魚,看似兩個不同世界的物種,他們為什麼會相愛?
  • 【白魚非魚】中國古代有一種會唱歌的馬
    可是,他在古籍裡讀過,傳說玄龜生長在杻陽之山、憲翼之水的河底,世上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這種生物……「好吧,那我去找找看,但你不要抱太多希望。」小白硬著頭皮答應下來。小白既答應了琳琅公主,也只得上山去求助於非魚。非魚正在和綠衣下棋,聽了小白的請求,遂同意陪他去杻陽山尋找龜甲。「可以是可以,不過你要幫我一個忙。」
  •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這對帝後的傾城絕戀,瑪麗蘇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在因為太子之位爭論不休的時候,泰山就突然發生了地震,一些老臣們就紛紛上表勸諫,這代表太子的泰山已發生了地震,這說明老天爺給了警告,不同意廢太子,一向信佛的明憲宗對此深信不疑,於是廢立太子的這件事就此作罷,他的生母去世之後又經歷了一系列奪嫡之爭,讓他對後宮的一些女人爭寵的手段極其的厭惡,他不想要讓自己童年發生的事情再在自己兒子身上再發生一遍
  • 中國畫裡的魚文化:愛畫白眼的八大山人,筆下的魚透著一股子不屑
    在人類的歷史進程中,曾有過一段很長的漁獵時期,魚對人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資源,也因此,古代產生了一些有趣的魚文化。魚曾經因為能多產卵而被人們視為是繁衍的靈物,對當作生殖崇拜的對象,所謂「鯉魚撒子」,到現在還有那種懷抱大鯉魚的大胖小子的年畫,這都是曾經的觀念影響而遺留下來的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