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風聲
莫散了團體,休灰了志氣,每一次國民黨的莊嚴場合,國父紀念歌都是必唱的曲目,只是唱的越多,並不代表有力一同,如同世人都知道的定律,嘴巴上講的團結越多就越證明團結越少,對於國民黨這個百年大黨而言,隨著越來越近的臺灣2020大選,又一次走到了團結向前還是分裂向後的關鍵時刻,只是根據世人對其高層尿性的了解,與現實的最近表現,奪回政權,重返吃香喝辣的歲月,極可能淪為一場春秋大夢。
現在國民黨的中心思想和最大價值是什麼?恐怕就連最嚴謹的果粉也連個一二三也說不出來。是總統候選人韓國瑜的發大財還是所謂「一中各表,九二共識」,還是所謂三民主義,連國民黨的最高權利機構中常會也是眾說紛紜。
自從實質性的結束了手淫臺灣意淫大陸的年代,國民黨就被抽走了最後的靈魂,統一無能,獨立不敢,剩下的只有不斷的政權保衛戰的軀殼。分裂、黨爭,無所不用其極,團體不過是政客棲身謀取利益的場所,志氣更是不存在。李登輝、林洋港、郝伯村、宋楚瑜,趙少康,一代代所謂黨國精英,在慘烈的內鬥裡,要麼身敗名裂,要麼掃地出門,要麼不甘人後自立門戶,短短二十年,因為黨內高層內鬥·,兩次交出政權(2000年李登輝操弄的連宋之爭,2014-2016年的馬王黨爭),一次比一次沒有下限,所謂團結成了這個百年老黨最大的詛咒。
紮根臺灣卻沒有民進黨的草根野性,只能淪落到和中南部的地方派系抱團取暖,來自大陸,卻以操弄獨臺作為保持自身權位的手段,只會抱著中華民國這個僵死的軀殼,眼睜睜看著民進黨通過改課綱,修憲等手段將其掏空。而隨著國際形勢的巨變,作為外國勢力馬前卒的臺灣,在大陸難以深入使力的現狀下,可以肯定未來的臺灣民意更加會向獨的方向移動,與源出本土的民進黨相比更加顢頇,更加高高在上,更加不敢直接喊出訴求的國民黨顯然只會不斷吃癟挨打。
沒有理想沒有未來,沒有可以真正依靠的團體,對於國民黨的政治人物而言,限時的名望必然成為短期折現的首選,過了這個村沒有這個店,誰知道自己哪天在臺上吹得牛皮會不會被打臉,誰知道自己哪天喝花酒抱辣妹A錢的證據會不會露出來,跳出來及時爽一把才是王道,萬一僥天之幸當選,一切的回報都會滾滾而來,志氣只會在這樣的個人和小團體利益上才會顯現。這正是國民黨看起來比其他任何島內政黨出了更多不識大體,不甘團結的政客的真正內在原因。
以這次大選為例,韓國瑜去年靠著高雄發大財的民粹口號一舉翻轉民進黨耕耘了20年的高雄,以一般常理而論,好不容易得來的南方橋頭堡亟待穩定,所謂發大財的口號,好歹有個可以吹噓的數字,什麼愛情產業鏈之類玩意起碼聽個響,再徐徐圖之,至少完成個四年任期才是再上一層樓的踏板,但是讓觀者目瞪口呆的是,僅僅比上任(2018年12月25日)過了100來天,韓國瑜就發出了被外界解讀為決定參選的五點聲明,給自己貼上了什麼庶民經濟代言人的外衣,順便炮打了什麼黨內宮廷權貴黑箱操作(也不知道他一個剛上任說了自己不參選的市長,其他人幕後協商管他鳥事)。
最讓人噴飯的一點是「無法參加國民黨現行制度初選」,說白了一句話不要初選要你們跪下來求我,島內輿論大譁,韓導之聲不絕於耳,草包(對市政一竅不通,卻又喜歡吹牛,不愛學習)之譽震天動地,儘管韓國瑜隨後拿下了黨初選,但是名望卻一路下滑,敗像明顯。
韓國瑜如此,其他的國民黨大佬吃相也好不到哪去。郭臺銘,王金平和無黨籍的臺北市長拉拉扯扯,一個被黨內初選技術解套的失聯黨員,不籤初選公約,初選最後幾天卻在電視上哭哭啼啼「算大哥這次求你」,一個早早宣布參選,但在民調落後就退出初選,卻成天雲裡霧裡放話參選到底。還有黨主席吳敦義,為了自己的私怨,一意卡死前主席朱立倫(由於彼時蔡英文名望極低,剛好卸任的朱立倫看起來民調領先),反覆無常放出韓國瑜、郭臺銘廝殺,企圖坐收漁翁之利(修改黨章,拿掉了所謂總統必將兼任黨主席的條款)。
而讓果粉們淚奔的是,在國民黨最困難的2016年,這群人沒有一個敢參選。有困難就讓,有機會就上,又要糖吃,又不想承擔,嘴裡說的是願景,其實全部是自私自利。這樣的國民黨顯然離忠誠粉絲們期待的中興氣象,煥發又一春,差得太遠。
隨著郭王柯三人在8月23日借著所謂紀念823炮戰的緣由第一次公開握在一起,由財雄勢大的郭臺銘領軍出面,由王金平輔助地方勢力,由柯文哲灌注年輕選票的所謂第三勢力,已然成型,幾乎可以肯定,這個組合出面參選2020勢在必行。而這樣的三角督(三方參選)下,韓國瑜已然不樂觀的選情更是雪上加霜,就連最樂觀的國民黨員也紛紛發出,如果在未來一周不能整合,選舉就不必看了的哀嚎。韓國瑜選情看壞,國民黨選情看壞,可以肯定,嗅覺靈敏的地方派系將跟著跳船,明著輔選暗中卻和各方暗通款曲,重演2000年大敗虧輸的往事機率極高。
與2000年不同的是,2020年的國民黨沒有上千億的黨產,沒有一個擺明的接班人馬英九蟄伏,連從大陸帶去的黨史資料,也被所謂轉型正義委員會查抄。有的只是私心自用的韓國瑜、吳敦義,以及傳說中的上百萬鋼鐵韓粉,到那個時候,這樣的國民黨可能已經走到了1927年北伐以來的最低點,進一步的潰散、縮解,甚至泡沫化,已經是一個可以沙盤推演的結果。對大陸而言,看著這個百年老黨逐漸走向不歸路,除了那點對部分人殘存的情懷,顯然也並沒有特別的不適,前不久,不管國民黨還是民進黨執政的縣市,毫不猶豫的出臺暫停自由行的舉措,就是這一思維的產物。
對大陸而言,完成祖國的完全統一是堅定不變的誓言和承諾,一個毫無擔當,只是想藉助大陸的力量當買辦、賺政績,在心靈上自外於大陸,一次次用獨臺語言刺激大陸,甚至在香港事件上跟著外國勢力不斷消費大陸(所謂我拿你當同胞,你拿我當凱子),這個膿包在黨內的自爆中被挑破,在目前的局勢下,顯然不是壞事。爭取臺灣,不管是雷霆手段還是菩薩心腸,堅定的一心一意的合作者永遠好過自視甚高卻三心二意的老邁團體。
只是這樣的黨,匯聚全了這樣的一群政客,望著可能被被拋進歷史角落的前景,不知依舊在南望王師,痴痴期盼奪回島內政權高潮一把的果粉現在作何感想?
往期文章導讀:
亞馬孫大火背後的荒謬世界
合格的行政長官應該什麼樣?
房事2019
作者簡介
風聲 / 北朝眾
歷經公務員,主流媒體及國企,從主筆一直到總編輯,熱愛歷史.體育.政治,
對有限世界有著無限愛好
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