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那段錯把腐朽奢靡當紅色經典、把道德淪喪信仰缺失當革命傳承的無知年月,我們總是在一張張揚威耀武的唱片中、在一部部趾高氣揚的影視劇裡,在紙醉金迷與燈紅酒綠間一手撐著深不可測的夜,一手吞下言不由衷的果。
曾幾何時,那位被無數人稱之為大眾情人的華語樂壇流行音樂鼻祖用一首《甜蜜蜜》輕而易舉地叩開了中國文娛市場的大門,從此糜爛之聲在中國大地一路高歌,所向披靡。《夜來香》、《天涯歌女》、《鳳穿牡丹》、《亂世佳人》等等這些曾經一度銷聲匿跡的奢靡音樂和影視作品又開始死灰復燃。影視傳媒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思想文化和人文道德的重要體現,某種程度上承載了這個國家民族的精神信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值得欣慰的是,儘管一路走來出現了諸多不順,遭遇了重重圍堵,但我們在文化娛樂戰線上的戰鬥始終未曾停止過,每年都會有不少的好作品與廣大觀眾見面。
從05年的《亮劍》,06年的《士兵突擊》,07年的《恰同學少年》,08年的《闖關東》,09年的《仙劍奇俠3》,10年的《新三國》,11年的《開天闢地》,12年的《我是特種兵》,13年的《毛澤東》,14年的《勇敢的心》,15年的《偽裝者》,16年的《錦繡未央》,17年的《三生三世》,18年的《知否知否》以及19年的《偉大的轉折》,它們不僅僅獲得了億萬觀眾的認可,更為重要的是喚醒了廣大同胞那顆塵封已久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尊心。有些作品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它們是《大宋提刑官》、《獵場》和《人民的名義》。
前不久,《鐵齒銅牙》三絕配張國立、張鐵林和王剛同臺互侃時幾乎把中國電視市場的大半個演藝圈說了個遍,比如諜戰教父柳雲龍,竟然連陳道明的廣告現在他都能擠進去,顏值與演技擔當的中年帥哥靳東,琅琊榜中涅磐重生的古裝王子胡歌和美麗絕倫智慧無雙的霸氣御姐劉濤,新一代硬漢代表楊爍,在大陸第一部青春偶像劇《真空愛情記錄》中首度合作的陳龍、保劍鋒和馬伊琍,20年後藝術性地再攜手,因《三生三世》而更加大紅大紫的楊冪和迪麗,《歡樂頌》中為求真愛選擇盲約而又一次次錯失的大齡剩女蔣欣等等,這些基本都是如今娛樂圈中耳熟能詳的人物,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節目收視率和豆瓣評分的有力保證。
《大宋提刑官》這部作品給我的最大感覺就是真實,一種毫不做作、發自肺腑的真。全劇採用一種類似於西遊記那樣連珠式的講述,把一個個案子串聯起來,並逐步達到高潮,整部作品幾乎沒有所謂一線大腕加盟,但劇中每個人的表現都可圈可點。無論是宋慈的果敢正義為民請命,英姑的細膩聰慧善解人意,趙捕頭的樸實厚道忠心不二,還是刁光鬥的心狠手辣老奸巨猾,吳淼水的貪贓枉法指鹿為馬,個性鮮明、人物形象生動而飽滿。
作為一部刑偵斷案類古裝反腐劇,全劇以梅城謎案開端,京郊疑屍案結尾,故事節奏嚴謹,條分理明,層層推進,高度圍繞「洗冤禁暴、人命大於天」這一主題而展開。這與現實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人命大於天」不過只是人們對公平公正生活的一個美好憧憬罷了,與現實生活無緣,註定只能出現在影視劇中。正如王凱娟在片尾曲《滿江紅》裡寫的: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嘆。泣血蠅蟲笑蒼天,孤帆疊影鎖白簾。社稷安撫臣子心,長驅鬼魅不休戰。千百年來,人世間的冤假錯案何止千萬,兩宋不過是其中一個小小的縮影,政治上的種種黑幕與暗箱操作,官場上的爾虞我詐和貪腐墮落,那些難以暴露在陽光下的黑暗與罪惡都在所難免。人們在面對冤案時的無奈和無助,激勵著後人不斷進行鬥爭和探索,他們懲惡揚善,洗冤禁暴,撥雲見日,驅除迷霧,還世間一個朗朗乾坤。作為多年難遇的一部良心之作,《大宋》在造就了一批優秀演員的同時,還捧紅了一批深耕幕後的音樂人,著名影視歌王劉可繼《破曉》之後,憑藉《滿江紅》擊敗國內眾多一線歌手明星,讓觀眾再次認識了這個在風霜與苦雨中走出的湖南歌手、man sound歌手第一人—劉可。
本劇的最大看點是正反主人公之間的對決,何冰飾演的法醫鼻祖宋慈和郭達扮演的終極反派刁光鬥,與其說是兩種人物形象的對比,不如說是正義與邪惡的對決,光明與黑暗的較量、清白與渾濁的鬥爭,人命大於天與視人命如草芥兩種價值觀的爭鋒。我是從這部劇開始喜歡上何冰的,至於郭達早在多年前的春晚上就被他各種幽默風趣的小品所俘虜了,男一號宋慈是一個業務上高超嫻熟、出神入化,道德上公私分明、大義凜然性格上正直木訥不同人情世故和官場冷暖的能臣幹吏,這與刁光鬥的老謀深算、深諳世事,手段高超與視人命如兒戲遊戲人間的心態形成鮮明的對比,如果說宋慈渾身是戲的話,那麼刁光鬥簡直身上每個毛孔都散發著濃濃的戲味,將一個貪官的陰險毒辣和貪婪成性演繹得淋漓盡致,那份對人情世故的洞察和駕馭令人嘆為觀止,足見其對生活的感悟之深。全劇折射出一種「明君清官能廓清天下」的迂腐無用的傳統價值觀,引導觀眾向古老中國更深層次的人性、文化、制度層面去思考。就像宋慈最後在父親墓前做心靈獨白時所說;「時至今日孩兒才明白,單靠我等審案緝兇,洗冤除暴是無濟於事的。」這恰恰也是當今社會的寫真,當腐敗墮落已泛濫成災,道德喪盡、人性沉淪,個人的力量再大也難以回天,不根除腐敗滋生的溫床,不徹底扭轉人們對於腐敗的縱容和漠視,不人人起來跟腐敗作堅決的鬥爭,反腐絕難成功。從這個意義上說,大宋雖然拍的雖是古代社會,但卻絲毫沒有平庸歷史劇散發出的對「盛世」、「明君」的吹捧朽味和歌功頌德,而是表現出對古今社會人性、文化、制度的深刻反思,蘊含著難能可貴的冷靜判斷與細微洞察,顯現出意義非凡而極富張力的現代探索精神。
此劇人物刻畫相當到位,景物描繪也十分出彩。恰如薛庭松離開之時,暮色之中,江南的隱隱山色,潺潺流水,彎曲的小橋,佇立的行人,林木間奔馳的駿馬,水面上遠去的歸客,令畫面和全劇充盈著如水墨畫一般的蒼涼、傷悲而又格外高雅的色彩;那股貫穿天地的氣韻,恰如宋慈在父墓前跪拜之後,在肅穆的群山之中、在紛飛的白練之間昂首闊步,走向報國為民的坎坷人生時的胸襟,那挺拔的人物,堅定的步伐,大手筆的景色,讓人不由想起鐵血丹心的文天祥和威武不屈的顧炎武。
劇中有幾處細節勾勒得尤其感人,宋慈初中進士與同科好友孟良臣相約酒肆,為好友隻身赴險甚為擔憂,卻不料那次見面竟成永訣,孟良臣剛到梅城便魂斷他鄉,成了他人掩蓋罪惡的刀下之鬼,讓人不由想起孟良臣臨走前留下的那句話: 我孟某心裡流淌的那不是酒,是熱血,就算這一腔熱血撒在這梅城的山山水水,我也無怨無悔。這一幕直看的人心潮澎湃,《大宋提刑官》不迎合市場,不隨波逐流,沒有像《包青天》中的展昭那樣武功超凡脫俗,更比不了《神探狄仁傑》中的李元芳那樣飛天遁地,劇中梁羽生命案中描繪的愛情也沒有那些玄幻偶像劇中那樣海枯石爛、天崩地裂,卻格外的動人心魄,因為它真實,恰如其分地貼近現實生活。
常人有過,改之為善,刑官出錯,事關人命,這就是作為一個刑官不得不面對的殘忍現實。宋慈的父親宋鞏大器晚成,一生斷案無數,不知平定多少冤案,懲過多少貪官,從未出錯,卻在古稀之年因一時不慎錯失一步造成冤案,便以死謝罪,以告慰冤魂。所以對宋慈而言,父親的前車之鑑就像一團巨大的陰影,時刻籠罩在他心頭,無時無刻不在提醒他「人命大如天」,對待每一樁命案必須慎之又慎。這樣的一個人,是絕對不容許自己犯錯的。
包包扁平長陰影圖標Flat long shadow icon of b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