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霸王別姬》讀張國榮,戲裡戲外皆人生,疼了自己和觀眾

2020-08-26 丹江諾兒

2003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那年一種叫「非典」的病毒肆虐全國,為了對抗病毒活下去,超市的板藍根被洗劫一空,就連食鹽也被中國大媽們搬運回家。那年我們和死亡碰了碰面,招了招手後勇敢前行。

可是,有一個人卻在那年給全世界開了一個玩笑,然後對自己下了狠手,像只蝴蝶輕輕一縱,在4月1日那天,從香港東方文華酒店24樓健身中心墜下,化作一抹殷紅,猶如燃燒的雞冠花,碎了數以萬計的粉絲的心。

張國榮,永遠的哥哥,把他的生命定格在46歲。

01

他演繹了太多的劇,多的我們不知道該從哪裡入手,去追求他的足跡。他締造了演繹和歌唱神話,也許正是因為太過完美,所以上帝給他開了一個玩笑,掰彎一個男兒的俠骨柔腸,一個男兒的英雄本色。

一個妖媚大氣的劇情裡沒有愛情,會不會成就歡呼和追隨?

應該是離散比愛情更能拼湊出一個催淚的故事。當年程蝶衣被賣到京戲班學唱青衣,與師兄段小樓合演《霸王別姬》,紅遍京城,那風光應該是用什麼形容詞都不過分。

或許,從那個時候起,他的人生便跑偏了,離了原有的軌道。

只是小樓娶了妓女菊仙,讓這對打小一起長大的兄弟漸漸疏遠,衝突不斷。特殊年代期間,因為種種原因兄弟倆相互出賣,也許還是生活所迫,可每一次出賣都疼得心底濺血。

只有悲劇才動人心魄吧,似乎就是這樣,反正只要是悲劇就能拉得住觀眾的腳步,才耐得住觀眾的性子。張國榮把一個被親生母親賣掉的「不瘋魔不成活」的青衣戲子演繹得淋漓盡致。

《霸王別姬》創造了中國電影的記錄,第一次獲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桐大獎、 第一次全票通過了國際影評人聯盟大獎費比西獎。同時,第51屆美國電影金球獎最佳外語片。67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等等一系列獎項收攏懷中。

張國榮也憑此片獲得「日本影評人大獎最佳外語片男主角;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提名。

世界上有華語的地方,還有人不知道張國榮這個名字嗎?

02

因為張國榮,反覆看了《霸王別姬》,一遍遍看下來,越發覺得值得觀看。

《霸王別姬》由段小樓(張豐毅演)程蝶衣(張國榮演)主演,兩個人一個演生角,一個飾旦角,配合得天衣無縫。

但是在這部戲裡,兩個人對戲劇與人生關係的理解有本質性的不同,段小樓清醒的知道這是演戲而不是人生,程蝶衣則因為一句「奴本是女嬌娥」而混淆了戲裡和戲外。他真當自己是女子,而喜歡上了師哥段小樓。這麼解釋一下,程蝶衣在戲裡並非是「同性戀」而是男女正常的愛情,而實際則就是同性戀,因為他本是男子,這麼說有點繞,然事實就是如此。

所以,當段小樓娶了妓女菊仙(鞏俐演)時,程蝶衣則氣憤難平,說了句黃天霸和妓女的戲不會演,他認為菊仙是第三者,插足了他和師哥之間的關係,以至於在段小樓和菊仙離開後,程蝶衣在袁四爺的一番話後,兩個人就有了更親密的關係。

這麼一說,只能說程蝶衣入戲太深,成了戲中人。真把自己當女嬌娥了。

我們猜測,是否因為這部戲,生活中的張國榮也認為世間男人陽汙,女人淫穢,就做一個和觀音菩薩一樣的「雌雄同體」了。

在《霸王別姬》裡,張國榮飾演的程蝶衣,是個至真至純,甚至有些潔癖的理想主義者,他的理想是對京劇的痴,對舞臺的迷戀,以及對霸王也就是段小樓的從一而終。

也許,就是因為他戲裡戲外分不清楚,註定了最後的悲劇命運,也映照了一開始他母親一刀剁去多餘的那根手指頭一樣,人生沒有多餘的細節,哪怕一丁點都不行。

在這部電影裡,菊仙是他人生的多餘,如果沒有菊仙,段小樓就不會背叛(當然,是他自己認為的背叛)。

在這風雲際會的人生之中,所有的割捨和留戀都是對光陰的辜負,因為人生本就是一齣戲, 鑼鼓傢伙一響就要出場,而當大幕落下,所有的悲歡離合就都可以完整卸下。

戲子的卑微就在於,從來都不曾真正拾起過自己。

因為無論是販漿走卒還是偉人巨匠,最終都是一杯黃土, 把生命交還給生生不息的歲月。

03

從另一個方面看,《霸王別姬》這個名字本身就暗示了一個太過傷神的結局。

楚漢相爭時,西楚霸王項羽和劉邦為了爭奪帝位,進行長達十幾年的戰爭。最後項羽在烏江兵敗,自知大勢已去,在突圍前夕,不得不和虞姬決別,當時的情景就不細說了,最後是虞姬從項羽腰間拔出佩劍,向自己項上一橫,就這樣香消玉殞。

項羽撫屍大哭一聲,命人就地掘坑掩埋了虞姬,跨上戰馬,殺出重圍。但終究沒有逃出漢兵的追擊,到了烏江邊無處可逃,自刎於江邊。

就歷史而言,這是個悽慘的結局,那麼就戲曲而言,也註定是悲劇。只是這個悲劇是否是掰彎張國榮的引子,大家心裡都充滿疑惑,所謂萬事有因果,我想假如當初不是張國榮飾演虞姬這個角色,他會不會就不會後來的性取向呢!

《霸王別姬》最後,程蝶衣和段小樓再次見面已經是「文革」後了,政府決定《霸王別姬》重新開演,程蝶衣在事隔多年終於又可以勾上虞姬的臉,提蘭花指,唱別夫曲了。

當虞姬從霸王的劍鞘中拔出劍自刎時,拔出的卻是真劍,那是當年程蝶衣送給段小樓的古劍。小樓飾演的霸王驚恐地轉過身來,虞姬已經血濺戲臺,嘴角掛著滿足的笑。

人說戲子無情,婊子無義。卻偏偏要演一出有情有意的戲。《霸王別姬》卻是兩個受苦受難的戲子,整合了一個時代的無奈和艱辛。

人生和成長,本就沒有固定的程序和法則可以遵循。

程蝶衣如何?男人如何?段小樓如何?楚霸王如何?張國榮又如何?

通過這些角色,我們看到了花開,看到了月圓,看到了浮世裡很難得到的圓滿,老舊的日曆越撕越薄,從最深的紅塵裡褪去華服錦衣,只留一聲嘆息給人間。

04

陳凱歌導演說過這麼一句話:扮演程蝶衣是張國榮的宿命。

人真的有宿命嗎,或許有,只是身在其中不知道罷了。

在《霸王別姬》中,程蝶衣是真的累了,那麼久與歲月的隔磨,滿足,失落,再滿足,再失落。

一生在舞臺上,在一個固定的劇情裡討生活,用五彩的油墨當面具,他贏得了太多的掌聲,卻失去了太多的自我。

戒大煙的劇情中,他哭著說冷,娘,我冷。再次折射出程蝶衣的一生,身心都處於冰冷中,找不到溫暖的情節,唯一的寄託是師哥,師哥也有了自己的愛人。

於是,他選擇在最鍾愛的場景中跟自己做最後的了斷,在死這件事上,極其認真的做了回主,把一段戲隆重地推向最高潮。

最後收場交給別人吧,一個戲子哪裡管得了那麼多,而那些專注劇情的人,也終會明白落幕後為什麼要打一聲長的鈴,不是要提醒那些睡著的觀眾,而是提醒演員逃離劇情,不要入戲太深。

最後虞姬還是死了,程蝶衣也模仿了虞姬,張國榮模仿了誰呢?戲裡戲外所有的真真假假、虛虛實實都不必詳細地給出一個交代。

一句話:「人得自個兒成全自個兒!」

成全是一個令所有人痴迷、 貪戀和沉醉的詞。真正的成全很多時候就是放下,離的開,帶走雲彩,也不揮衣袖。

張國榮成全了自己,在一個不被包容的時代,他的性取向不能被理解,壓力過大,導致精神出現疾病,抑鬱成疾。這是他自殺的一個因素。

張國榮走了,或許,真的應了陳凱歌導演的一句話:扮演程蝶衣是張國榮的宿命。

因為,結果都一樣。

張國榮,1956年生於香港,20世紀八九十年代華人社會和亞洲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天王巨星,有「香港的貓王」之稱。他多才多藝,詞曲創作、影視導演、唱片監製、電影編劇等都有非凡建樹,「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十 大演藝紅人」冠軍、「亞洲最傑出藝人」、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特別貢獻獎獲得者、2005年入選 「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2010年 當選美國CNN評出的「史上最偉大的二十五位亞洲演員」。

我是 ,擅長情感,美文暖文,代表作有《情到深處是詩經》等散文集。關注我,一起書寫人生喜怒哀樂。o

相關焦點

  • 霸王別姬:戲裡戲外的人生
    一黑一彩的對比,從視覺上來講給觀眾的觀感是不錯的。這好像是陳凱歌導演的特點,他的電影從感官和視覺上都是很美的。風塵女子把他唯一的兒子送進了戲班子,因為她很清楚她的孩子在她身邊長大是什麼情況。&34;的出身讓同為下九流的戲班子成為了他最好的地方。
  •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史詩經典《霸王別姬》
    影片根據李碧華的同名小說改編,根據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與楊小樓畢生搭檔演繹《霸王別姬》的軼事進行創作,在歷史浮沉的宏大背景下,構築了一幕戲裡戲外的戲夢人生。電影《霸王別姬》劇照,張國榮飾程蝶衣二、內容簡介:戲裡戲外的戲夢人生經歷了十年動亂劫後餘生的京劇藝人程蝶衣和
  • 張國榮傾情演繹《霸王別姬》分不清戲裡戲外的程蝶衣
    在師父嚴厲教育下最後小豆子,小石頭受到了名流賞識成為了角兒,藝名為程蝶衣和段小樓。在戲班裡學習時,兩人產生了非常好的感情,但是,小樓對蝶衣只是好兄弟一樣的感情,而蝶衣對小樓則超越了親情。蝶衣看似人戲不分,從一開始他就活在戲裡,而小樓戲裡戲外搞得清清楚楚。這些都為後面的矛盾衝突打下了伏筆。
  • 「經典解讀」《霸王別姬》,戲裡戲外儘是悲劇
    此前由靈解讀了《霸王別姬》裡的三位主角,下面由靈針對這部作品做一個簡單的概括和解讀,讓我們開始吧。「相關簡介」這部大多數國人心中的國產巔峰之作,改編自作家李碧華的同名小說,且她和蘆葦共同擔任編劇。本片由陳凱歌擔任導演,由張國榮、張豐毅、張豐毅等人領銜主演。
  • 影視鑑賞;《霸王別姬》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影片藉助於幾位京劇演員人生、命運的曲折展現對人的生存理想與現實存在著的永恆矛盾做了哲理的探索與闡釋。影片因其嫻熟的藝術技巧及內蘊的豐厚的東方化的人文主題勇奪坎城金棕櫚大獎,是迄今為止中國電影所獲得的最高榮譽。使本片成為不朽經典的另一個原因當然是哥哥空谷絕唱的表演。「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但真正做到,又有幾人,哥哥做到了,所以他不屬於凡間,天國才是他自由歌唱的地方。
  • 戲裡戲外都是人生
    《霸王別姬》戲裡戲外都是人生,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生活、時局等一些不可抗拒因素會改變人性、人心,好人可以變壞,愛你可以說不愛,原來生活中有很多本不是自己想要的、想說的,變成了必須要、必須說,一切都是必須的。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 戲如人生,從《霸王別姬》看主角的人物命運
    93年版的《霸王別姬》是由張國榮、張豐益和鞏俐等領銜主演的一部愛情、劇情和同性電影。該片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由陳凱歌執導,李碧華、蘆葦編劇。段小樓(張豐毅)與程蝶衣(張國榮)是一對打小一起長大的師兄弟,兩個人一個演生,一個演旦,一向配合天衣無縫,尤其一出《霸王別姬》更是譽滿京城,為此兩人約定合演一輩子《霸王別姬》。但兩人對戲劇和人生的關係的理解由本質不同,段小樓深知戲非人生,程蝶衣則是人戲不分。
  • 《霸王別姬》:程蝶衣,戲裡戲外都是不成魔不成活
    他在數九寒天裡勤學苦練,努力練功,練聲。在班裡給他最多溫暖的是他的大師兄。他在最初的時候,總是唱錯詞,他還和小賴子一起逃走。在目睹了小賴子的慘劇之後,他愧疚不已,從此想要真正的唱好戲。出師之後,他和師兄約定要唱一輩子的霸王與虞姬,奈何戲是戲,人生是人生。從唱了虞姬之後,他再也沒有真正放下過,戲裡是虞姬,戲外他也活成了虞姬。可是,戲裡的霸王在戲外,最多只能做大師兄。
  • 張國榮的「霸王別姬」,唱絕了一輩子的人戲不分
    晚上好,我是十點君。
  • 《霸王別姬》:程蝶衣是個處女座,戲裡戲外詮釋「不瘋魔不成活」
    戲裡戲外,程蝶衣是怎麼表現出處女座特質的呢?他對藝術、感情、時代態度,即是見證。一、心中有戲,目中無人:對藝術的瘋魔與執著程蝶衣是被單親媽媽賣進「魔鬼訓練營」當練習生的,又在梨園行暴躁關老師的包裝調教下,一步步成為旦角兒的。
  • 必看電影之二十七——霸王別姬: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霸王別姬  充滿生生死死的戲劇衝突,反映著新舊社會的梨園血淚和梨園風氣  通俗中見斑斕,曲高而和者眾  一部絢爛、令人陶醉的史詩  1992年出品  導 演:陳凱歌  主 演:張國榮  張豐毅  鞏 俐
  • 豆瓣9.6《霸王別姬》,程蝶衣戲裡戲外詮釋「不瘋魔不成活」
    一顰一笑,猶如虞姬轉世程蝶衣飾演者張國榮也是處女座。天造地設的角色,完美精湛的演繹,時隔27年,依然熠熠閃光。「人間,只是抹去了脂粉的臉。」戲裡戲外,程蝶衣是怎麼表現出處女座特質的呢?京劇裡有句行話叫「不瘋魔不成活」,程蝶衣對角色強迫症式的追求,像個潔癖患者把其他因素都拋開,心裡只容得下戲。
  • 張豐毅拍《霸王別姬》時,為何總躲著張國榮?是一場擁抱戲惹的禍
    張豐毅拍《霸王別姬》時,為何總躲著張國榮?原來是一場擁抱戲惹的禍!前不久,在《演員請就位》的節目中,李成儒再次提起了陳凱歌導演的那部《霸王別姬》,並表示它太過經典以至於都沒敢去看陳凱歌之後導演的其他作品。
  • 張國榮談霸王別姬
    張國榮這次演講的主題是「如何演繹小說中的人物」,他講到了自己在主演李碧華作品改編電影時的一些體會。講座中主辦方的教授及學生先後向張國提了二十多個問題,內容主要圍繞張國榮如何演繹李碧華《胭脂扣》中十二少及《霸王別姬》中程蝶衣兩個極富爭議性的人物,以及他在戲裡戲外的演繹心聲。由於主辦方的要求,這次演講沒有留下任何影音資料。
  • 《霸王別姬》:不瘋魔,不成活。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中)
    電影《霸王別姬》劇照(接上篇)患難與共的師兄弟終於成角了!程蝶衣(張國榮飾),當年的小豆子,如今的戲臺上的虞姬。段小樓(張豐毅飾),當年的小石頭,如今戲臺上的「霸王」。他要請蝶衣和小樓去舍下小酌細談「霸王別姬」這齣戲。小樓言辭婉拒,那爺見風使眼,袁四爺留下「那麼日後踏雪訪梅,再談不遲。」江湖老道,似乎預示著另一場戲的開演!人生如戲,在另一個舞臺上,正在上演著另一出人生大戲。青樓女子菊仙(鞏莉飾)被一群尋歡作樂的人逼著要嘴對嘴地餵酒喝。菊仙大喊「你們再逼,我就從這跳下去!」小樓站在樓下,面帶微笑示意。
  • 張國榮的《霸王別姬》,你已出戲,我還在入戲
    這一段歷史我想著也是大家都熟悉的,而《霸王別姬》這一部電影,也是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曾經一度成為了意難平,陷進去就不再想出來。我知道張國榮是入了戲的,就是從小就入了戲再也沒有出來,反倒是霸王,讓人覺得太現實。但是現實就和霸王一樣啊,在遇到抉擇和危險的時候是為了先保全自己,先考慮活下來,再考慮其他方面。但是這現實的有點不近人情,就留下虞姬一個人還在苦苦守著這三尺戲臺,唱那經久不膩的故事。
  • 戲裡程蝶衣,風華絕代張國榮,戲與現實模糊,無腳鳥的墜落之秘?
    也正是這一次的事,張國榮飾演的蝶衣再也沒唱錯過;也是這一次的轉變,註定了程蝶衣的悲情。他的人生與戲再也沒分開,張國榮傾盡心力,成就了無法超越的虞姬。張國榮的程蝶衣演活了虞姬,也成就了《霸王別姬》。這一部集文藝與觀賞於一身,以霸王別姬的悲壯故事為藍本,描寫了曲藝門下師兄弟兩個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
  • 《霸王別姬》戲如人生,人生如夢。
    主演張國榮、張豐毅,鞏俐。攝影顧長衛。影片製作班子陣容華麗無比強大。影片深刻挖掘了中國文化歷史及人性。影像華麗、劇情細膩。從表層看寫的是兩個京劇男演員和一個妓女的情感故事。這種情感綿延50年,其中經歷了中國社會的滄桑巨變,也經歷了他們之間情感的巨變與命運的巨變——「戲夢人生」導演在本片中充滿激情的敘述這個延續半個世紀的故事,但他卻不滿足於僅僅是講故事
  • 張國榮:陳凱歌的電影《霸王別姬》,充滿了極端的恐同意識
    張國榮早於1980 年就曾在李碧華編劇的香港電臺電視劇《我家的女人》中,飾演景生一角;後來又在兩部改編自李碧華小說的電影《胭脂扣》(1988 年)及《霸王別姬》(1993年)中飾演十二少及程蝶衣。張國榮的聲色演技,令人印象難忘。這次講座以十二少和程蝶衣兩個人物為重心,張國榮從演員和讀者的角度出發,與同學分享他對這兩個人物包括對《胭脂扣》和《霸王別姬》的理解,以及戲裡戲外的演繹心聲。
  • 《霸王別姬》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十指連心,剛反應過來撕心裂肺的疼痛,一扭頭母親已經不在身後,小豆子似乎明白過來,他的人生從此跟過去告別,從此跨向了另一種人生。世人常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小豆子在戲班因為母親妓女的身份被人恥笑,一怒之下燒毀母親的紀念物與過去決裂。與大師兄小石頭惺惺相惜,卻不堪戲班訓練艱苦跟著同戲班的小癩子一起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