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6《霸王別姬》,程蝶衣戲裡戲外詮釋「不瘋魔不成活」

2021-01-09 莉莉分

《霸王別姬》是影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豆瓣140萬人綜合評分9.6,近3小時的影片為我們造了一個風華絕代的梨園驚夢。

電影改編自李碧華18萬字的同名小說,創下了30多項獎項榮譽,1993年全票通過第46屆坎城電影節評審獲金棕櫚獎,這是中國電影的首次,也是截至到今天的唯一。

程蝶衣是貫穿始終的主人公,他是一個典型的處女座,當然,這裡不是貶低,反而覺得他不但不招黑、令人生憐。

一顰一笑,猶如虞姬轉世

程蝶衣飾演者張國榮也是處女座。天造地設的角色,完美精湛的演繹,時隔27年,依然熠熠閃光。

「人間,只是抹去了脂粉的臉。」戲裡戲外,程蝶衣是怎麼表現出處女座特質的呢?他對藝術、感情、時代態度,即是見證。

一、心中有戲,目中無人:對藝術的瘋魔與執著

程蝶衣是被單親媽媽賣進「魔鬼訓練營」當練習生的,又在梨園行暴躁關老師的包裝調教下,一步步成為旦角兒的。

雖然當時是梨園娛樂事業的鼎盛時期,但作為下九流的戲子要想成為流量明星,也需要「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苦練。生旦淨末醜、唱念做打,科科精細,樣樣「師父領進門,修行看個人」。

京劇裡有句行話叫「不瘋魔不成活」,程蝶衣對角色強迫症式的追求,像個潔癖患者把其他因素都拋開,心裡只容得下戲。

小豆子的蛻變時刻

1.祖師爺賞飯+現實的緊逼

程蝶衣是個天生之材,籤下十年「身契」後,在梨園的血、淚、汗的裹挾下,逼著往前挪步。

現在我們提到個人成長,常說起「一萬小時定律」,按一天8小時推算,差不多要耗費五年的有效深耕時間,程蝶衣則經歷了兩個「一萬小時」十年。

十年之前,我們不認識他,他都經歷了什麼?

最初,他因為11根指被拒收,母親狠心剁掉了多餘的那一根。「剁開骨血,剁開一條生死之路。」這就像閹割,從此,他失去做男兒郎的自由。

他把《思凡》的念白屢次念錯,師父用銅菸斗搗得他滿嘴流血。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像大庭廣眾之下被剝奪了「第一次」,他漸漸接受女嬌娥的角色。

小癩子哭著感慨

如果以上算心理上的蛻變,那生理上呢?

電影中有一場,小豆子和小癩子偷偷跑了,剛巧遇上當紅的角兒的演出,他倆擠進人堆裡,邊看邊流淚,感慨要挨多少打才可以成名啊!

「想要人前顯貴,必得人後受罪。」「唱得好,都是打出來的。」

小癩子因受不了皮肉折磨,匆匆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當然,除了體罰與被打,還有些不可說的。比如,倪公公府上的初露頭角,蝶衣謝賞時就遭到了猥褻;蝶衣為了報復段小樓,豁出去成為袁四爺的紅顏知己。

凡此,奠定了他一生性別的錯亂,成為有故事的「虞」同學。

不瘋魔不成活

2.不瘋魔、不成活,不擇人、不欺場

程蝶衣的入戲,不僅表現在臺上,他根本不分臺上、臺下。

他心思變得很細,剪窗花剪個蝴蝶模樣;逛街買東西,也是手絹之類的。

他幫師兄包紮傷口,不自覺地翹起蘭花指;記住和師兄的每一次搭檔演出,並決定一輩子演下去。

「我們已經做了兩百三十八場夫妻了。」一輩子是一輩子。差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能算 「一輩子」。

關師父曾教導他們:「賣力一點,千萬不得欺場。」

他便堅守著,在如晝的聚光燈下唱、在斷電的黑暗中演。

他不管臺下坐著的是達官貴人(如袁世卿),還是日本軍官(如青木大佐),都能如常地唱完。

這是職業精神的體現,也是一個藝術從業者的高度自律。

強迫症虞姬

二、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邊緣人感情中的「痴」與「刺」

在情感中,程蝶衣的悲劇命運一方面是因為母親的遺棄;另一方面是因為師兄段小樓的「背叛」。

母親讓他丟了命,在與師兄的相互打call中,他僥倖撿回來了半條。如果故事照此發展下去,然後也就沒有然後了。

可是,段小樓本就和他不是同類,他與菊仙的結合,加速了程蝶衣變成「邊緣人」。

男人把他當作女人,女人把他當作男人,他是誰?

尋找自我中,程蝶衣表現出對愛的痴嗔與多刺。

母親求情被收留

1.母親豔紅:越缺愛就越渴望被愛

自從母親帶著她踏入梨園這個「奇異的充滿暴力似的小天地,再也回不了頭了」。

程蝶衣不知其父,被母親賣掉,他的一生是缺愛的一生。

起初,他也期盼著娘能來看他、接他,但年復一年,終於知道只是等待戈多罷了。

成名後,他保持著給娘寫信的習慣,每次寫完,卻不知道寄向何方。

為了戒掉大煙,生不如死的狂亂中,他瞥見只有娘的影子。

一生一旦,絕世無雙

2.師兄段小樓:越在乎就越被傷害

兩人初見在1929年的冬天,重逢於1984年。半個多世紀中,他們有一生一旦的絕妙配合,卻也經歷大起大落,三分三合。

第一次分,是因程蝶衣提出的。當時兩人都是當紅的愛豆,又有金主袁四爺的力捧,可小樓的閃電與菊仙定親,蝶衣眼裡哪裡容得下沙子。他說要各唱各的,獨自在臺上唱著《貴妃醉酒》,其實是自我麻醉。第二次分,是遭到段小樓的嫌棄。抗日期間,段小樓被日本人抓走了,為了救出師兄,程蝶衣跑去日本軍營開了一場無國界的中國古典主義的音樂交流。可小樓認為蝶衣沒骨氣,徹底鬧掰。第三次分,是出於無奈。兩人被下放,一個福建一個酒泉,只能遙想,直到重逢。比起分,他們之間的合更讓人感懷。蝶衣這輩子就是想當虞姬,而小樓是他的忠貞不渝的霸王。

虞姬被換角,霸王罷演

他們照顧與被照顧:

小石頭寧願冒著被打的風險,也要替痛苦撕腿的小豆子踢走一塊磚;小豆子見師哥頭上的傷口流血,一急就用舌頭舔上去止血;曾答應送師兄的寶劍,因為店面改了,尋不著而著急;上臺前,保留著為師兄上妝勾臉的習慣。他們互助與互救:

小樓被日本人抓走,蝶衣放下尊嚴去救;蝶衣被誣陷成賣國賊,小樓上下奔走;小樓放棄事業去賣西瓜,蝶衣好言勸回;蝶衣因抽大煙傷了喉嚨,小樓虐心陪他度過難關。時代會變,深情不移,有多在乎,就能勾起多少愛與恨。

菊仙,鞏俐飾

3.情敵菊仙:越是敵人越了解自己

菊仙之於蝶衣,說是情敵,不如說是同類。兩個人都是「虞姬」,都有揮劍自刎的剛烈和勇氣。

但是「霸王」只有一個,在符合價值觀的情況下,小樓能娶的只能是菊仙。

蝶衣與菊仙在言語間,總是藏著刀光劍影。

第一次見面,蝶衣就刻意保持著距離,一直稱呼「菊仙小姐」。

蝶衣客氣地保持距離

菊仙也總是內涵對方:

「蝶衣他自己也會有 『家 』嘛!」「蝶衣日後 『成家 』了,一定養一大堆。」

他們極力克制又忍不住出招,像兩個武林高手的見招拆招。

我們常常誤以為,自己最了解自己;其實,最了解自己的,是自己的敵人。

一個孤傲的背影

三、鉛華落盡,生活繼續:給時代留下一個孤傲的背影

宮崎駿曾說:「在時代的洪流之中,夢想會被壓彎,苦惱無濟於事,生存卻仍需繼續。」

程蝶衣的命運,也是在時代中浮浮沉沉,有吃苦的幸福、妙曲銷魂,最終被取代,但他始終有自己執拗的堅持。

1.改朝換代,火燒遺夢

程蝶衣趕上了最好的時代,京戲自四大徽班進京200年來,越演越紅火!

成名前,程蝶衣最憧憬的是:「買最好看的戲衣,置行頭,添頭面——總得是自己的東西,就我一個人的!」這是一種物質給予的安全感和滿足感。

成名後,個人愛恨趕上國家危情,他必須收拾心情做人。但那一柜子的戲服,是「他一個人的紫禁城」,如生命般重要。

動亂中,他一把火燒光本應上繳的舊物,只為給像小四(蝶衣曾經的跟班)這樣的毫無真本事的投機者一個下馬威。

他也失去了屬於他的時代,曾經的主咖成了龍套,雖有遺憾,但留下的,是一個孤傲的背影。

虞姬拔劍自刎

2.一個人終會老去,而其精神永遠年輕

世紀風雲下,總是伴隨著大愛大恨,進而讓人大徹大悟。

年老後的程蝶衣,不忘童年時北京鼓樓打更的鐘聲,最想吃的還是小吃盆兒糕。

他的習慣和味覺,都保持在年少時和小樓在一起最美好的時光。

電影和小說的結局,程蝶衣的命運不盡相同。

電影中,程蝶衣與段小樓重逢後,最後一次走臺中,揮劍自刎,實現了要給霸王當一輩子虞姬的諾言。君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這個結局更加慘烈純粹和直擊人心。

小說中,作者保留了一絲善意,貼近真實。程蝶衣後來成為一個劇團的藝術指導,並在組織的關懷下,與一個茶葉店的管理員結了婚。蝶衣沒有遇到真霸王,他也做不成虞姬,表現出個人終隨時代起伏的隨遇而安。

虞姬最後的回眸

結束語

《霸王別姬》圖書1985年首版、電影1993年上映,多年來,沒有翻拍,只有重影,足以看出其不可撼動的地位。程蝶衣這個角色,只屬於張國榮。電影上映10年後的4月1日,張國榮遺憾離世,更是人生如戲的真實寫照。書中最後寫道「燦爛的悲劇已然結束」,在一代代人的淚目凝視下,無論是程蝶衣,還是張國榮,他們對藝術、對人生的追求與執著,終成不朽。

-the end-

我是@莉莉分,邀您一起共讀經典好書,不同見解歡迎留言,謝謝!(圖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霸王別姬》:程蝶衣是個處女座,戲裡戲外詮釋「不瘋魔不成活」
    《霸王別姬》是影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豆瓣140萬人綜合評分9.6,近3小時的影片為我們造了一個風華絕代的梨園驚夢。電影改編自李碧華18萬字的同名小說,創下了30多項獎項榮譽,1993年全票通過第46屆坎城電影節評審獲金棕櫚獎,這是中國電影的首次,也是截至到今天的唯一。
  • 《霸王別姬》:程蝶衣,戲裡戲外都是不成魔不成活
    影片講述的是段小樓與程蝶衣是一對打小一起長大的師兄弟,兩人一個演生,一個飾旦,一向配合天衣無縫,尤其一出《霸王別姬》,更是譽滿京城,為此,兩人約定合演一輩子《霸王別姬》。但兩人對戲劇與人生關係的理解有本質不同,段小樓深知戲非人生,程蝶衣則是人戲不分。
  • 豆瓣9.6分《霸王別姬》:讓張藝興欣賞的不瘋魔不成活的從一而終
    :師哥,我要讓你跟我——不對,就讓我跟你好好唱一輩子戲,不行嗎?程蝶衣把唱戲看作了自己一輩子的事情,和師哥段小樓在一處唱戲也是一輩子。就像是虞姬一輩子都追隨霸王一樣。但是菊仙出現了,她成為了段小樓的妻子,成為了站在他身邊的人。程蝶衣以為的一輩子就這麼沒了。他與段小樓之間的分分合合,不僅是他們的感情逐漸疏遠,還是因為他們堅持的東西不一樣了,段小樓沉湎花天酒地,就連霸王回營亮相是五步還是七步都很含糊。而程蝶衣卻自始至終將不瘋魔不成活當做職業信仰。
  • 豆瓣9.6《霸王別姬》程蝶衣:不瘋魔,不成活,一生都在尋找自我
    在2005年《霸王別姬》還入選了美國《時代周刊》評出的全球史上百部最佳電影,豆瓣評分更是高達9.6。是什麼讓這部電影這麼有魅力?僅僅是段小樓和程蝶衣之間的感情故事嗎?在師兄段小樓的眼裡,程蝶衣人戲不分,經常說他不成魔,不成活。可是在我看來,程蝶衣是電影裡活得最清醒的那個人,他這一生都在不斷地尋找自我。
  • 張國榮傾情演繹《霸王別姬》分不清戲裡戲外的程蝶衣
    引言:豆瓣9.6分的《霸王別姬》是華語電影的巔峰之作。影片的時間跨度經過了北洋政府,七七事變,日本投降,內戰結束,文革,文革結束。眾多人物在歷史大潮中起起伏伏。影片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故事中又有哪些人物值得我們回味?
  • 不瘋魔不成活,是《霸王別姬》程蝶衣的一生!
    ——《霸王別姬》看這部劇的時候最深刻的就是,段小樓對蝶衣說:「蝶衣,你真是不瘋魔不成活啊!」以及「我是假霸王,你是真虞姬!」這兩句話細看沒有什麼,但是確實蝶衣的一生。蝶衣活在自己的虞姬的世界裡。        一抬手,一回頭似乎虞姬的靈魂就已經活在骨子裡。
  • 最經典的電影之一,霸王別姬,不瘋魔不成活的程蝶衣
    陳凱歌說在他的電影裡總會有一個是他在精神上完全認同的人,在《霸王別姬》裡面,這個人就是程蝶衣,他是「瘋子」一般的藝術家,一旦走下舞臺,就要走進現實的人群註定是孤獨的,但是小編認為正是因為這一點,他的誠實和他的天真,甚至連嫉妒和偏執都是非常美的,非常的真實,不瘋魔不成活,程蝶衣就是一個戲痴,戲迷甚至是一個戲瘋子
  • 《霸王別姬》:不瘋魔,不成活。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中)
    電影《霸王別姬》劇照(接上篇)患難與共的師兄弟終於成角了!程蝶衣(張國榮飾),當年的小豆子,如今的戲臺上的虞姬。段小樓(張豐毅飾),當年的小石頭,如今戲臺上的「霸王」。他要請蝶衣和小樓去舍下小酌細談「霸王別姬」這齣戲。小樓言辭婉拒,那爺見風使眼,袁四爺留下「那麼日後踏雪訪梅,再談不遲。」江湖老道,似乎預示著另一場戲的開演!人生如戲,在另一個舞臺上,正在上演著另一出人生大戲。青樓女子菊仙(鞏莉飾)被一群尋歡作樂的人逼著要嘴對嘴地餵酒喝。菊仙大喊「你們再逼,我就從這跳下去!」小樓站在樓下,面帶微笑示意。
  • 《霸王別姬》|風華絕代張國榮,不瘋魔,不成活
    「蝶衣啊,你真是不瘋魔不成活啊!」 1993年坎城金棕櫚大獎,國際影評人大獎。華語電影唯一一枝金棕櫚,陳凱歌導演的巔峰之作。 相信說到這,大家也都能猜出這部電影的名字——《霸王別姬》。 最近再一次完完整整的看完這部將近三個小時的電影,最有看點的就是哥哥那無人可以企及的表演,不瘋魔不成活。
  • 1993年,張國榮在這部經典片裡,演活了一個不瘋魔不成活的戲瘋子
    在這部影片中,張國榮以形神兼備的演出,成功塑造了程蝶衣這一「不瘋魔不成活」的戲劇角色,人戲不分的精湛演技,令他在國際影壇上備受矚目。程蝶衣這一「不瘋魔不成活」,「戲裡戲外皆虞姬」的戲瘋子,在張國榮的成功演繹下,成為留名影史的經典角色。
  • 霸王別姬影評:不瘋魔不成活--霸王別姬
    《霸王別姬》是良久之前看的一部影戲,始終想著把本身的設法主意寫下來,但殊不知從何下手,今日終於提起筆來。片子的整個劇情只能記起個大體,令我最印象粗淺的便是段小樓對於程蝶衣說的一句話:「你可真是沒有瘋魔弗成活呀。」
  • 同性戀裡的不瘋魔不成活——《霸王別姬》
    妓女母親生下了他——一個不健全的身體,擁有六隻手指的男孩。從母親剁下那多出的一根手指時,就象徵暗示著程蝶衣的男女身份的變化。他收養小四就是他母性原始的本能,從背後摟住師兄的腰,低三下四地懇求師兄段小樓和他唱一輩子的戲,少一天少一個時辰都不行的急切激動,這時女性男尊女卑的意識和特徵已完全深入骨髓。導演陳凱歌精心安排了程蝶衣為段小樓、袁世卿勾臉,菊仙為段小樓勾臉的場景。這一蒙太奇手法把程蝶衣內心」從一而終」的感情線放大,又把他痛苦複雜的內心糾葛與酸楚無情地撕開。
  • 《霸王別姬》:不瘋魔,不成活。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中)
    程蝶衣(張國榮飾),當年的小豆子,如今的戲臺上的虞姬。段小樓(張豐毅飾),當年的小石頭,如今戲臺上的「霸王」。 時光流轉。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之際,蝶衣和小樓被熱血沸騰的學生們堵住。小樓以霸王的氣勢說:「你們他媽的都給看清楚了,我是正經八佰的中國人!」而在一旁的那那爺(英達飾)也隨合著說:「都是中國人,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一群學生,喊著這樣的口號遠去了。
  • 霸王別姬:不瘋魔,不成活
    來到戲班中,妓女、戲子都是下九流。面對面站立,開始談判一個男孩的一生。還是小豆子的程蝶衣仿佛要從妓女身邊離開跳入另一個人生。有人說,當程蝶衣選擇回戲班的時候他就走不出來了,其實真正讓程蝶衣活在戲裡的是張府的那出戲。在張府的第一折《霸王別姬》使他成為公任的虞姬,也斷送了蝶衣的為人路。
  • 「霸王別姬」程蝶衣為此瘋魔,終是曲終散了人
    霸王別姬中主角,花旦程蝶衣,程蝶衣在戲中出演了虞姬一角,在功成名就之時,與師兄段小樓約定一生合演「霸王別姬」。只是師兄段小樓對戲與人生分的很清楚,與程蝶衣不同,由於程蝶衣從小為生活所迫,被母親割掉一根手指,只為進入戲院,從小埋下了一顆對現實憎惡的種子想想現實還真是不公,程蝶衣為出人頭地,不再被人欺打,也為了師兄的苦心,日日努力,終於在事業小有名氣之時,被當時的官僚張公公所欺辱。所幸程蝶衣也藉此張公公之識成為名角,只是本就對世界厭惡的蝶衣再次受到了心靈的重創。
  • 《霸王別姬》‖程蝶衣: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霸王別姬》講述的是兩個京劇演員程蝶衣與段小樓之間將近半個世紀的恩怨情仇。《梨園洛》中有一句話,「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很好的詮釋了這一部電影,電影裡面的主人公程蝶衣分不清夢境與現實,舞臺上他扮演著虞姬,舞臺下他也同樣活在虞姬這個角色當中,曲終人散卻不願意醒來,以至於最後走向了悲劇的命運。
  • 看懂程蝶衣,就要看懂《霸王別姬》裡的戲中戲
    受罰、逃跑,在戲園子裡,第一次看到了真正的角兒,角兒唱的正是《霸王別姬》,一亮相就是滿堂喝彩。小豆子看著臺上的霸王,熱淚盈眶,他已經預知了自己的命運,將一直和虞姬的命運糾結互文。1、少年霸王別姬於是回到戲班,心甘情願接受懲罰,眼神堅定,被打到皮開肉綻也不吭聲。他認定的事,就什麼都不怕,這正是屬於虞姬的那份堅貞。
  • 《霸王別姬》中不為人知的細節:所謂不瘋魔不成活都是假的
    都說程蝶衣「不瘋魔不成活」,仿佛他愛恨分明,一如飛蛾撲火,燃盡一切。其實並非如此,程蝶衣命比紙薄,如同漂泊浮萍,又或是一葉扁舟,隨著時代和環境起起伏伏。他愛過,掙扎過,他所做的一切,不過是想抓住點什麼,卻始終什麼也沒抓住。
  • 25年前不瘋魔不成活,才拍出《霸王別姬》的這群人,如今卻說當年已是終點
    答案六個字:不瘋魔不成活。比如,電影的結尾是程蝶衣自刎,而小說的結尾是程蝶衣過上了正常人生,用了四個字「戲演完了」。程蝶衣自刎給人的衝擊,顯然比後者要強烈得多,因為這將「不瘋魔不成活」的程蝶衣推向了極致。電影中的很多經典臺詞,如「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如「不瘋魔不成活」,都是小說中沒有的。
  • 25年前他們不瘋魔不成活,拍出了《霸王別姬》的那群人,如今卻說那已是終點
    答案六個字:不瘋魔不成活。比如,電影的結尾是程蝶衣自刎,而小說的結尾是程蝶衣過上了正常人生,用了四個字「戲演完了」。程蝶衣自刎給人的衝擊,顯然比後者要強烈得多,因為這將「不瘋魔不成活」的程蝶衣推向了極致。電影中的很多經典臺詞,如「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如「不瘋魔不成活」,都是小說中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