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恨歌》裡的情與恨

2021-02-23 讀史

文|樹涵 (讀史專欄作者)

中國古代有個很討人嫌、似是而非的說法,叫做「紅顏禍水」。把本來都是男人惹得禍,硬說成是女人帶來的,是女人的錯。

最典型的是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周幽王為了哄得愛姬褒姒一笑,竟把國家安全拿來當兒戲,無端點燃了烽火臺,引得各地諸侯來救,空跑了一趟。褒姒倒是笑了,諸侯們卻被氣惱了。

後來,真的戰事來了,他又點燃烽火臺,諸侯們以為又是戲耍他們,沒有一個來救,周幽王因此亡了國。這亡國之責明明在這個周幽王太昏聵,把女人看得比國事還重。可有的人卻把錯算在褒姒頭上,說如果沒有褒姒這個紅顏禍水,周幽就不會這麼做,真是顛倒黑白,豈有此理!

有句話把此等昏君說的好,說他們「不愛江山愛美人」,自作自受,與美人何幹呢?

楊貴妃也是蒙受這紅顏禍水不白之冤的無辜者。

始作俑者,就是唐明皇李隆基。

 李隆基本來是一個極有作為的明君,他來創了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盛世一一開元盛世,民殷國富,萬邦來朝,使當時的國都長安,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發達、最繁華、規模最大的都市。現在中國人津津樂道、引以自豪的大唐盛世,就是指的這個時代。

但是,中國的封建統治者都有一個通病,就是做出了一些成就之後,便忘乎所以,開始專橫跋扈,追求享樂起來。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概莫能外,李隆基當然也如此。

《長恨歌》開宗明義,第一句就是:「漢皇(指李隆基)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說他在全國搜尋美女。恰好,「楊家有女初長成,天生麗質難自棄。」正當妙齡,具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之美的楊玉環,就被選送入宮送到他眼前。

這楊玉環真是嬌豔無比:「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壓倒了後宮所有美女。自然而然贏得了李隆基的專寵,「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一向勵精圖治的唐明皇,開始沉湎於楊玉環的美色之中,而荒廢國事,疏懶朝政了。楊玉環很快被冊封為貴妃,其家人也都得到了分封:「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不料,「福兮禍所伏」,好景不長,唐明皇荒廢國事,不理朝政帶來的最大的惡果,就是爆發了「安史之亂」,叛軍直逼長安,唐明皇不得不倉惶西逃,途中,為了安撫手下兵將的憤怒,竟將楊貴妃賜死於鹹陽西側的馬嵬坡。

於是,有人就將一盆汙水扣在了楊貴妃的頭上,說是「安史之亂」,是楊貴妃的紅顏禍水導致的。這真是本末倒置,不公平得很。

白居易創作《長恨歌》的初衷,原本就是批評唐明皇「耽色誤國」,明明是這皇帝「重色」,「不愛江山愛美人」造成的,卻將楊貴妃當做了替罪羊,蒙受不白之冤。

楊貴妃實在是無辜的。

如果說是楊貴妃太美了,才使得唐明皇神魂顛倒,那麼,一個女人長得美,本身有錯嗎?如同一個貪財者,見到稀世奇珍垂涎三尺攫為己有一樣,難道不是貪財者的錯,反是奇珍的錯嗎?未免太荒謬了。

如果說,由於楊貴妃受寵,其兄當了宰相,其姊妹都被封成了誥命夫人,權傾朝野,「炙手可熱勢絕倫(杜甫語)」,做下了壞事,導致動亂。那麼,封他們的是皇帝,做壞事的是他們自己,又與楊貴妃何幹呢?至今還沒有一宗楊貴妃夥同或指使兄妹做壞事的證據。

楊貴妃雖貴為寵妃,顯赫之極,但她是很守後宮規矩和「為婦之道」的,並未見她越權幹予朝政的任何歷史記載。一點不像她的祖婆婆武則天,和嬸婆婆韋後那麼有政治野心。武則天不但幹政,而且直接奪了李唐王朝的權,自己做了女皇。

韋後為了實現政治野心,不但越俎代庖,直接做了其夫唐中宗李顯的主,而且惡毒之極,竟合同女兒毒死了丈夫。如果說這才是禍水,那麼,就不是紅顏禍水了,而是黃臉婆禍水。我想,如果楊貴妃也像她的這兩個婆婆一樣強勢,那麼,就不會乖乖的在馬嵬坡自縊身亡了。她實在太可憐了,太悲哀了!

但還是有人給她潑髒水。最惡毒莫過於小說《隋唐演義》,竟然憑空杜撰出她與安祿山有染的故事情節,玷汙她的清白。簡直是胡說八道嘛!

紅顏禍水說也罷,憑空捏造也罷,都只說明一個問題:在封建社會裡,中國婦女地位的低下。

一個單純的,只知道用自己的美麗、用歌舞來怡悅夫君的女子,終被夫君所殺,足見中國那些做皇帝的之殘忍、冷血、狠毒!他們會有真正的愛情嗎?絕沒有!

殺了楊貴妃的唐明皇,「上窮碧落下黃泉」,又苦苦尋找楊貴妃,不過是一種懺悔,是對楊玉環美色的難離難捨。所以,不少人說,此詩所描寫的是李、楊纏綿悱惻的愛情,不過是浮淺的字面上的認識而已。

其實,《長恨歌》就是一曲悲劇與輓歌,是清純少女楊玉環以其悽婉的一生,伺駕皇帝的悲劇。歌中以大量的文字鋪排、描寫了楊玉環的嬌美,所表達的正是無比的惋惜之情,正是對摧殘美麗的封建帝王和專制的譴責,這就是此歌的深刻意義所在。

嬌美絕倫的楊玉環最終遭遇被逼自縊的結局,身後還要蒙受紅顏禍水的誣衊,使人痛心、不平,更有必要為她的不白之冤,為她的無辜站出來說話。

少年時讀《長恨歌》,沉迷於明皇與貴妃的纏綿悱惻的愛情中,沉迷於貴妃的美麗:「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伺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以及明皇對她的專愛,她死後,明皇對她一往情深的懷念和追尋:「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仍不死心,最後終得在長生殿重新相會,並發下誓言:「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作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以為這是一段至死不渝,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

年既壯,疑問便日漸多了起來,最大的疑問,就是在在災難來臨之時:「漁陽鼙鼓動地來,驚斷霓裳羽衣曲」,安史之亂爆發,明皇不得不倉惶出長安西逃成都,路過馬嵬驛,羽林軍譁變,要求殺貴妃兄妹以謝國人,否則就再不前行。

身為堂堂帝王的明皇竟然為求自保,下令貴妃自縊而亡:「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儘管明皇也的確流下了血和淚,但這「大難臨頭各自飛」,捨棄、背叛神聖愛情的血和淚,真是一文不值!

所以,唐明皇對這楊貴妃的愛情就一點也不可貴,不神聖!我這樣看。比之於民間的雙雙化蝶而殉情的梁祝,真是不可同日而語。

那麼,後來他迴鑾之時,路過馬嵬坡:「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以及他獨守冷宮,所激發的對貴妃的百般思念之情,就都顯得那麼輕飄飄的,並不值得同情。反正我是這樣看的。

其實,白居易也是這麼看的。為什麼他說:「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說的是「此恨」,而不是說的「此情」綿綿無絕期,只有恨(後悔)而沒有情,這也是他把詩題寫作《長恨歌》的本意,後人不可不知。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世間真的愛情,是要經得起生死考驗的,更莫說富貴與貧窮,生老與病死,如梁祝,如《孔雀東南飛》裡的焦仲卿與劉蘭芝,那才是真愛情,才是可歌可泣的。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李對楊已經不是各自飛了,而是棄之如敝帚,何來情?

南唐後主李煜寫過一首「相見歡」詞,曰:「林花謝了秋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暮來風。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我到馬嵬坡去,面對著那楊貴妃孤零零的衣冠冢,想起李後主的這首詞,不由為她的命運而悲從中來。

有時我突然想,幸虧她死的早,如果沒有「安史之亂」,唐明皇一直做皇上,待到她珠老葉黃,幽禁深宮或者乾脆是冷宮,無人問津,生不如死,那才悲哀呢。皇帝哪有什麼情?而她只會有恨,是真正的「此恨綿綿無絕期」!

古往今來,以她為題的各種創作真是太多了。此前杜甫的《麗人行》寫的是她的兄弟姐妹的驕奢淫逸,同期陳鴻的《長恨歌傳》把她寫成「尤物」是女人誤國的紅顏禍水,後來的小說《隋唐演義》還無中生有的杜撰她與安祿山私通。「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寫她受寵時的得意忘形。民間流傳著太白醉酒戲貴妃的故事傳說,把她盡情的凌辱。後來戲劇登上歷史舞臺,她更成了主角,有洪昇的《長生殿》,更有梅蘭芳大師的《貴妃醉酒》,以及現在正在華清宮舊址裡熱演的大型歌舞劇《長恨歌》……她還成了中國古代的四大美人之一「閉月羞花」的「羞花」指的就是她。

一千多年,她成了文人墨客的寵兒。其實,她不過是一個出身貧寒的,長相美貌,受過皇權的恩寵,又被無情拋棄的悲劇人物而已。我對她的悲劇充滿的是深深的同情,不希望這悲劇、這大唐舊夢重演。

相關焦點

  • 西安發現長恨歌裡的驪宮 長恨歌講了怎樣的愛情故事?
    【西安發現長恨歌裡的驪宮】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長恨歌》,說盡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一句「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更展示了當時君王妃子的戲樂日常,成為歷代帝王愛情故事中的經典。
  • 《妖貓傳》裡的《長恨歌》竟然是一首懸疑推理詩?
    唐明皇與楊玉環的愛情,是安史之亂的因。從「黃埃散漫風蕭索」到「魂魄不曾來入夢」,是《長恨歌》寫得最好也最打動人的部分,很明顯,這一段寫的是「聖主朝朝暮暮情」。「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梨園弟子白髮新,椒房阿監青娥老」,歸來之之後的唐玄宗,面對的是這樣一個物不是人亦非的環境,讓他「對此如何不淚垂」的,不僅是「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楊妃的思念。
  • 長恨歌
    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裡。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
  • 長恨歌原文及翻譯!
    長恨歌是小編這一代人從小就耳熟能詳的一首歌,但是,在比較新的95後或者說00後中,確實有不少的人不知道長恨歌,或者是只知道它的存在而不知道它的原文和意思
  • 此恨綿綿無絕期 | 我國第一部清唱劇《長恨歌》
    第二樂章同時是我榜單裡的top3,將愛情的忠貞不渝寫得淋漓盡致,感於心矣。詞是此時此刻的甜蜜,曲是即將失去的憂傷,此樂章的詞與曲的還具有預示情節的作用,如「在天願作比翼烏,在地願為連理枝」 預示著楊和唐日後各自的命運,也很好的展開了故事的發展。漁陽鼓,起邊關,西望長安犯,六宮粉黛,舞袖正翩翩,怎料到邊臣反,那管他社稷殘。
  • 白居易《長恨歌》解讀
    其二,陳鴻《長恨歌傳》載「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太原白樂天自校書郎尉於盩厔任。鴻與琅琊王質夫家於是邑,暇日相攜遊仙遊寺,話及此事,相與感嘆。質夫舉酒於樂天前曰:『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潤色之,則與時消沒,不聞於世。樂天深於詩,多於情者也。試為歌之,如何?』樂天因為《長恨歌》……歌既成,使鴻傳焉」,既是同時同題而作,陳鴻《長恨歌傳》開篇即為「開元中,泰階平,四海無事。
  • 《經典詠流傳》之《長恨歌》
    他鼓勵白居易:「樂天深於詩,多於情者也,試為歌之,何如?」於是,白居易寫下了這首長詩。因為長詩的最後兩句是「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所以他們就稱這首詩叫《長恨歌》。陳鴻同時寫了一篇傳奇小說《長恨歌傳》。
  • 白居易姓白名居易,字樂天,為何卻寫下「《長恨歌》」?
    為什麼提到這部電視劇呢,是因為劇中由王大陸飾演的渤王在其中一集問馬摘星,說他很好奇,白居易名居易字樂天,按道理來說應該是比較豁達的,為什麼卻寫下了《長恨歌》,而且還是「此恨綿綿無絕期「,他到底是有多恨?這一問引起了很多人的興趣,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白居易為什麼寫下《長恨歌》。
  • 康懷遠 | 長恨歌 的「長恨」情結 (合誦: 豔子 讀者 ​荷塘秋影)
    《長恨歌》的「長恨」情結文/康懷遠       白居易對《長恨歌》曾有過表白:「一篇長恨有風情,十首秦吟近正聲。」這裡的「風情」,當然不是傳統詩學所謂的「風雅興寄之風致」,實指男女相愛的情思、情懷、情感。「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便是點睛之筆。「詩言志」,且「詩緣情」。
  • 《長恨歌》裡的驪宮找到了!白居易和杜甫對它的感懷截然不同,你站誰?
    唐代白居易著名的詩篇《長恨歌》裡提到「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還記得嗎?近日,白居易筆下的「驪宮」——朝元閣被發掘。 朝元閣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驪山西繡嶺第三峰峰頂北端。驪宮歷史意義重要,不僅因為它是唐玄宗和楊貴妃奢華的離宮,還有唐代兩大詩人白居易和杜甫為它寫就千古名篇。
  • 《長恨歌》鑑賞
    一日,與友人陳鴻、王質夫到馬嵬驛附近的仙遊寺遊覽,談及李隆基與楊貴妃事。王質夫認為,像這樣突出的事情,如無大手筆加工潤色,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沒。他鼓勵白居易:「樂天深於詩,多於情者也,試為歌之,何如?」於是,白居易寫下了這首長詩。陳鴻同時寫了一篇傳奇小說《長恨歌傳》。
  • 《長恨歌》全文及賞析
    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裡。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 西安發現長恨歌裡的驪宮,你知道《長恨歌》中包含多少成語嗎?
    【西安發現長恨歌裡的驪宮】《長恨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長篇敘事詩。全詩形象地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該詩對後世諸多文學作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來源:中國西藏網西安發現長恨歌裡的驪宮,你知道《長恨歌》中包含多少成語嗎?
  • 白居易 長恨歌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裡。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
  • 天天讀詩 |《長恨歌》唐·白居易
    情深只恨春宵短,一覺睡到太陽高高升起。君王深戀兒女情溫柔鄉,從此再也不早朝。承受君歡侍君飲,忙得沒有閒暇。春日陪皇上一起出遊,晚上夜夜侍寢。後宮中妃嬪不下三千人,卻只有她獨享皇帝的恩寵。金屋中梳妝打扮,夜夜撒嬌不離君王;玉樓上酒酣宴罷,醉意更添幾許風韻。兄弟姐妹都因她列土封侯,楊家門楣光耀令人羨慕。
  • 《長恨歌》白居易
    《長恨歌》(上)《長恨歌》(下)
  • 現代「史詩」 | 《長恨歌》:在浮華城市的平靜夢裡,烙印著弄堂兒女的繁華傳奇
    在漫長的歲月裡,上海的市民曾在此辛苦度日,革命者曾在此秘密活動,文人、學者、藝術家曾在此孕育他們的作品。它既是上海漫長歲月裡的見證者,也是上海人民心裡「街角一盞昏暗燈光」的記憶。比起浦東、陸家嘴的繁華,在上海屬於所有人的便是一條條的弄堂。人們穿梭於這小巷子中,體會到的是這個城市不同的一面。
  • 西安發現長恨歌裡的驪宮,詳解什麼是驪宮
    來源標題:西安發現長恨歌裡的驪宮《長恨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長篇敘事詩。全詩形象地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該詩對後世諸多文學作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記者從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陝西省考古人員對唐華清宮朝元閣遺址建築群進行了發掘和清理。
  • 從《妖貓傳》到《長恨歌》,解析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
    《長恨歌》詩文賞析3.從《長恨歌》看唐玄宗和楊玉環的情感一、《長恨歌》可以說是白居易比較特殊的一部作品,從名字中我們就可以看出,《長恨歌》的三個特點,一是「長」,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二是「恨」,故事的情感精華全部壓縮在一個恨字之中;三是「歌」,來源於民間故事,傳唱於民間傳說
  • 《畫境長恨歌》君臣失義成就達成技巧
    畫境長恨歌是一款古風的經營模擬遊戲,這款遊戲的故事背景就是白居易的長恨歌,結合了中國歷史文化內容,遊戲中,有很多成就可以達成,那麼,其中的君臣失義怎麼達成?君臣失義是畫境畫境長恨歌的成就,需要達成特定的條件才能完成。有哪些條件需要完成呢,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