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胡佛》一將功成萬骨枯

2021-01-08 踏浪花千重雪

《胡佛》講述一手創立美國聯邦調查局,並掌管FBI長達五十年的強艾德格胡佛局長的故事;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娜歐蜜華茲、艾米漢莫、喬許盧卡斯、茱蒂丹契、德莫麥隆尼等主演;的傳記劇情片。

強艾德格胡佛(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飾)大學畢業後進入司法部工作,在1924年,以年僅29歲之姿被司法部長任命為當時的調查局主管,然後大刀闊斧地進行體制改革,訂定許多規定,並一口氣辭退上百名不適任調查員。1935年,胡佛獲得當時總統羅斯福的重用,將該機構擴大為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也開始了他長達半個世紀的FBI掌權生涯,直到1972年以77歲老齡去世。但是他曾利用不法手段收集對手罪證,以及同性戀和異裝癖的傳聞,使得他成為了一位毀譽參半的傳奇人物。

大多數的【名人傳記】總是習慣隱惡揚善,對於敏感問題也語多保留,甚至是加以粉飾,如果是自傳形式的還不免流於自我吹噓。然而即使如此,還是不能抹滅其內容之中也蘊涵著強大的行動力和正面向上的能量,從而激勵我們走向成功。不過《胡佛》倒是蠻反傳統的,有點兒類似紀錄片性質,導演沒有夾雜過多的個人情緒和看法在電影裡面,而是採取平鋪直述,忠實重現史實的敘事模式,給了觀眾很多的思考空間,不會有一直被帶著走的感覺。但是相對而言,缺少激情像是白開水一般,只有豐富經歷的人才能品味出那一點點的味道。

可能也知道電影本身沒有那麼跌宕起伏,所以導演不以常規線性敘事的結構,而是選用那種打亂時空,現在過去不斷交錯的非線性回憶敘事手法。不過我是不知道其他人的感覺怎樣?但個人認為其實是有點小失敗,主要在於本片對於現在過去的時間區隔上沒有那麼鮮明,情感表達方式幾乎一致,也沒有用畫面色調來凸顯其中的不同,而且跳來跳去也過於急促,在這樣的情況下讓人的思緒有點混亂,如果只看一次可能還會摸不著頭緒,當然這也可能是因為我資質駑鈍。

不過本片的英文片名既然以「J. Edgar」作為命名,也暗示這並非正式的【名人傳記】編修,所以鄉間野談很自然地就納入其中,而胡佛最受人茶餘飯後的話題,莫過於同性戀和異裝癖的傳聞。至於電影,基本上是把它跟「戀母情結」兜在一起,而這種說法也不是完全空穴來風,根據一些精神分析學者研究,後天的男同性戀者,有部分就是戀母情結所影響產生的;因為崇拜母親而開始模似起她來,漸漸導致性倒錯現象的發生,再加上認為沒有別的女人能比得上母親,最後就對女人缺乏興趣。而視頻一開始胡佛會對女秘書海倫甘地(娜歐蜜華茲飾)有興趣,也很有可能只是從她身上看到自己母親的影子罷了;在母親死後,胡佛穿上了母親的衣服,也一再強調形象的認可,與對母親的依賴。對當時的人們來說,同性戀還是被視為毒蛇猛獸,所以胡佛至死還是對自己的性頃向感到恐懼。

視頻中胡佛因為沒有親自逮捕過犯人,所以被司法機關質疑其辦案能力,為此他還特地出馬參與拘捕,就像他說的「如果他們需要的是一個武裝的美國英雄。那我會冒著生命危險,做到兩者兼備。」然而在尾聲,卻被他的親密助手克萊德託爾森(艾米漢莫飾)戳破了他一直掩飾的假象,原來他只是把別人的功勞搶過來而已。古今中外,為了凸顯個人或是機構的權威,往往精心策劃「造神運動」來樹立。當然在社會動蕩的特殊時期,這是有穩定民心的作用,但卻也容易形成自欺欺人的虛偽假象,最後誤導自己或整個社會,貽害無窮。

但不管是什麼樣的人,一旦掌握權力便貪權戀棧,至死不願放棄,很少有例外。即便是像胡佛年輕時這般充滿理想抱負,奮力追求公理正義,卻還是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跟著其他人一同腐爛發臭。絕對的權力易使人傲慢、墮落,形形色色的誘惑無一不是衝著你手中的權力而來,於是為了地位,為了權力,逐漸變得虛偽,變得喪心病狂、不擇手段,可以說是千古同出一轍。但是人們為了付諸自我理想的實踐,還是不斷地追逐權力,最終好像無法擺脫這個惡性循環,原本要改革的人變成了要被改革的對象,也不禁讓人再三感嘆。

而胡佛會有這麼大的爭議,最大的因素就是他都以最簡單的非善即惡來看待人事物,甚至最後演變成非我即他的二元對立思想,只要是不順他意,馬上翻臉,想盡辦法要對付別人,即使是最親密的助手也不容許他有不同於自己的意見。不過不可否認的,這種「自我中心」主義觀念,每個人都有存在,凡事都只希望滿足自己的欲望,要求人人為己,不管別人的意見或看法,最後只活在自己的象牙塔之中,產生無數自以為是的偏見。當然人是不可能完全摒棄本位主義,而且完全沒有也未必是好事,但是克制它的膨脹,多站在他人角度去思考,或許會得到更好的答案。

不過說到底,這部電影主要還是靠演員在撐。而男主角小李子將胡佛那種掙扎矛盾的心境詮釋得不錯,感受到他的空虛寂寞,但如果看他最近幾年的作品,不管是《隔離島》、《盜夢空間》,好像都是一樣的套路,唏噓的鬍渣、憂鬱的眼神,一副歷盡滄桑的模樣,感覺起來也有點膩了,而且視頻中老年版的胡佛霸氣不足,反而成為了一個嘮叨瑣碎的可憐老頭,所以列奧那多這次沒拿到金球獎好像也不意外。而表現最好的是茱蒂丹契,飾演一個強勢的母親,氣場十足完全震住臺面,華麗高貴展現得淋漓盡致,也難怪胡佛會變成媽寶。然而看似嚴厲實則呵護的錘鍊,舉手投足之間,也盡顯一個母親的慈愛與溫柔。今年初,茱蒂丹契因罹患眼睛黃斑部病變,導致有失明的可能,但她還是賣力的演戲,敬業程度蠻令人讚賞不已的。

電影預告「就連偉人也會腐敗」貫穿了整部電影,正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人們往往只看到這些名人表面的榮耀,而忽略他們過去的所作所為,同樣地也不會在意他們的痛苦與努力,在如今這種以成敗論英雄的社會裡,大家還是不免汲汲營營於名利地位,道德逐漸淪喪,著實可悲啊!

相關焦點

  • 一將功成萬骨枯,是我聽過最悲傷的故事!
    兵臨城下,千萬士兵不過是一掃而過的壯闊背景,將軍和城主才是深沉的刻畫,頃刻間血流成河的悲戚裡,卻難以去看清每一張流血犧牲的臉。也許,犧牲並不是為了被銘記,但所有人的付出換來一個人的平步青雲,就是公平嗎?有什麼好值得慶幸的呢?
  • 特斯拉一將功成萬骨枯
    一將功成萬骨枯,未來的汽車市場,會有很多車企被淘汰,然後消逝。1、馬斯克跨越失敗?在全球財富排行榜單的前列,微軟比爾·蓋茨、亞馬遜貝佐斯、股神巴菲特都已經逐漸老去,冉冉升起的馬斯克是目前最具故事性和話題性的那一個。但是閃光的背後,他其實也經歷了很多的失敗。
  • 一將功成萬骨枯!
    在這個領域的人深知「一將功成萬骨枯」會讓你花成千上萬甚至數萬去買一個吹號手的工作、說角色應該更為貼切吧吹號手想要封神成為大師 想要大把大把的收鈔票就必須大力的吹響號角除了會給芸芸眾生賣夢想打激情以外據說、就連喝酒都會把它包裝設計成課程收個1888....教你如何喝更多的酒、如何千杯不醉!電視劇裡那些偶像派商業大咖應酬時、解決不了的難題都包裝成課程教給你了、好不好?
  • 【每日一句】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今天的每日一句,為朋友們推薦唐代晚期詩人曹松《己亥歲》中的名句: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我們都知道,安史之亂是李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轉折點。安史之亂之後,大唐王朝江河日下,唐末又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 韓琛|師傅說我是一將功成萬骨枯
    一、韓琛與阿誠(幼年糾葛與韓琛出道)那是70年代,好像老套的三角戀故事一樣,一女二男,一帥一醜。都是十幾歲的孩子,就是這麼巧合,那是阿琛和阿誠,女孩叫mary。阿誠身材高大,混血英俊,相反阿琛就是個小矮土豆。當然女孩兒更喜歡英俊高大,mary也不例外。
  • 十月新番:一將功成萬骨枯,一部在龍傲天時代「水土不服」的作品
    相信很多人在剛聽到這個名字,然後再聯繫上封面男主扛著鋤頭的樣子,大概率會認為這漫畫會是男主轉生異世界,然後開局一把鋤頭,裝備全靠種,一不小心等級加滿,成為異世界最強農民,偶然遇到遊玩的大小姐,路上解救貌美小獸娘,然後用自己「高超」的種地技巧徵服某國王,解決國家的燃眉之急,最後收一堆後宮的農傲天故事
  • 一將功成萬骨枯,白起長平一戰坑殺四十餘萬人!
    當時領兵的趙括見此情況值得給大家不斷打雞血,將整軍拆分為四隊,每日都嘗試突圍。但趙國士兵在地形上不佔優勢,加上餓了太久,軍心渙散,突圍笨笨就是奢望,最後趙括只得視死如歸,集結精銳發動自殺式衝擊,但戰場相見只有友軍和敵人,秦國軍隊用早已饑渴的弩箭將趙括一干人等射成了篩子。失去主帥的趙國士兵很快就組織向當時的秦國投降。
  • 一將功成萬骨枯,白起長平一戰坑殺四十餘萬人
    當時領兵的趙括見此情況值得給大家不斷打雞血,將整軍拆分為四隊,每日都嘗試突圍。  但趙國士兵在地形上不佔優勢,加上餓了太久,軍心渙散,突圍笨笨就是奢望,最後趙括只得視死如歸,集結精銳發動自殺式衝擊,但戰場相見只有友軍和敵人,秦國軍隊用早已饑渴的弩箭將趙括一干人等射成了篩子。
  • 風口上的「虛擬偶像戰場」:一將功成萬骨枯
    話梅糖網絡科技公司COO趙繼業向音樂財經(ID:musicbusiness)表示,「我覺得虛擬偶像是一個『一將功成萬骨枯』的行業。它需要無數家的公司做出無數內容,然後再教育整個市場和受眾,偶像也可以數位化。」這家公司推出的虛擬男團BUT組合,就是完全以偶像養成的路徑在做。趙繼業也提到,BUT組合的項目做了2年,但是前期團隊在啟動之前花了2年多的時間去了解技術。
  •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己亥歲二首》其一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按「己亥」為廣明前一年即乾符六年的幹支。       安史之亂後,戰爭先在河北,後來蔓延入中原。到唐末又發生大規模農民起義,唐王朝進行窮兇極惡的鎮壓,大江以南也都成了戰場。這就是所謂「澤國江山入戰圖」。詩句不直說戰亂殃及江漢流域,而只說這一片河山都已繪入戰圖,表達委婉曲折,讓讀者通過一幅「戰圖」,想像到兵荒馬亂、鐵和血的現實,這是詩人運用形象思維的一個成功例子。
  • 一將功成萬骨枯:如何評價只奪得過一次影帝的他們?
    一將功成萬骨枯,能站在最高領獎臺上的人,常常經歷過無數風暴和滄桑的人們。不管是金子,馬和金子,或者金球獎奧斯卡,所有的電影獎項都是為了促進電影事業的發展而設計的。獎項本身可能不是絕對公平的,但這種競爭性的選擇確實促進了電影業的發展。
  • 《羋月傳》狼孩白起:戰神or殺神,70餘戰詮釋「一將功成萬骨枯」
    在羋月回到秦國時,小狼被暫時的放在了義渠的營地當中,在之後羋月再次來到義渠之後,把小狼交給魏冉在軍中培養,並將他託名羋氏族人白公勝的子孫,起名白起,正是因為羋月的搭救之恩,才讓小狼日後一直衷心於羋月。白起上任後,果然沒辜負推薦他的人,採用避實擊虛、先弱後強的戰法,將秦軍主力軍繞至韓魏聯軍後方,擊破聯軍分隊及後方留守之軍,將韓魏聯軍主力包圍於伊闕,最終滅韓魏聯軍二十四萬人,俘虜魏將公孫喜,又渡黃河攻取韓國安邑以東到乾河的土地,此戰讓白起一戰成名。
  • 「前浪」胡佛
    來自小地方的胡佛,在美國大蕭條爆發之前,確實兢兢業業,在美國總統這個「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一系列「不平凡的業績」。 胡佛不同於甘迺迪,也不同於羅斯福,他出身很苦,是個不折不扣的苦孩子,比如,9歲時就成了孤兒,從未上過高中等。但胡佛並不自暴自棄,相反他堅持上夜校,並學會了簿記、打字和數學。
  • [開端]:胡佛
    該片回顧了胡佛這位在任近50年、歷經9位總統的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的傳奇人生。1924年,年僅29歲的埃德加·胡佛被司法部長提升成為調查局主管。胡佛將「徹底杜絕犯罪行為」作為目標,立即對調查局漏洞百出的體制進行了調整改革,一口氣辭掉了上百名特工,並規定只有受過大學教育並具備執法經驗的人才有機會得到這份工作。隨後,他成立FBI犯罪實驗室,並改名調查局為聯邦調查局。
  • 26個關於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的有趣事實
    3.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的名字來源,是因為他懷孕的母親在義大利的一家博物館第一次踢足球時正在看萊昂納多達文西的繪畫作品。4.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被阻止他在美國和加拿大發行的電影。這部電影的製片人已經在網際網路上發布了它,並且寫了一封給利奧的信。5.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在「星球大戰」前傳中拒絕了阿納金天行者的角色。
  • 胡佛 J. Edgar (2011)
    胡佛向回憶錄代筆作者講述了他自1919年以來的重要人生歷程:逮捕左翼分子領袖、緝拿臭名昭著的黑幫頭目、破獲震驚全美的林德伯格綁架案等等。依據胡佛的講述,他力排眾議,改組聯邦調查局,引入高科技偵查手段,盡心盡力為美國社會的和平與穩定而操勞。然而另一方面,他的私人生活卻成為了他想要極力掩飾的部分。   就在胡佛回顧自己一生的時候,美國社會依然有諸多動蕩因素存在。
  • 竊聽到黑手黨要刺殺總統,胡佛未預警,他將甘迺迪推向了死亡深淵
    ······這些情報如果及時擺放到甘迺迪兄弟的案頭上,隨後發生的刺殺悲劇也許就可以避免,但胡佛始終拒絕這麼做,甚至在甘迺迪被刺殺後的許多年裡,他依舊固執地將這些具有指向性的證據鎖在無人知曉的抽屜裡。正是因為胡佛的老奸巨猾,在這場獵人驅使獵犬追蹤獵物的政治博弈中,獵人最終成了獵物,獵物成了獵人,而獵犬卻成了坐收漁利的贏家。
  • FBI局長胡佛,一個時代的象徵,為什麼沒有一位總統敢解僱胡佛
    作為這個機構的秘密守護者和最高掌權人,胡佛曾是FBI的化身,是一個令人恐懼的神秘人物。他是美國歷史上最有權勢的人物,也是最富爭議的人物。即便是在他死後的30多年裡,關於他的爭議也從來沒有停止過。近20多年來,一位名叫理察·海科的作者走訪了十幾位知情人,並查閱了上千份有關胡佛的文件,日前終於寫出一本揭露胡佛權力秘密的新書《傀儡王:J·埃德加·胡佛的秘密一生》。
  • 拉斯維加斯之母:胡佛大壩
    我想,對於喜歡看美國大片的朋友來說,胡佛大壩(Hoover Dam)一定都不會陌生。《末日崩塌》、《變形金剛》、《宇宙戰士》《10.5級大地震》、《毀滅之日》.那一幕幕胡佛大壩坍塌的震撼場景,一定會在你的記憶中留下一些痕跡。我當時看電影的時候,就一直覺得,胡佛大壩好可憐,電影裡的場景都是可怕的崩塌。所以這次美國之行,我強烈要求加上胡佛大壩,這座史無前例的水壩,也是當年最大的水壩,至今仍然是世界知名的建築。
  • 空中特技駕駛員鮑伯-胡佛的選擇
    飛機卻已面目全非胡佛在緊急降落之後第一個工作便是檢查飛機用油正如他所料這架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螺旋槳飛機裝的卻是噴射機用油回到機場胡佛立即要求見那位負責保養的機械工年輕的機械工正為自己的失誤痛苦不堪一見到胡佛眼淚便沿著面頰流下由於他的疏忽不但毀了一架昂貴的飛機還差點造成三人死亡你可以想像出胡佛的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