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任我行(臺灣特約評論人)
不出意料之外的,民進黨「罷韓」成功了,各界除了檯面上的藍綠之爭的此消彼長,更凸顯一個臺灣近來的政治現象,「樁腳政治」幾乎全軍覆沒,取而代之的是新世代的「網紅政治」。
或許大家還記憶猶新,韓國瑜網絡政治聲量最高時,是獲得了政治網紅「館長」陳之漢的支持,陳之漢被暱稱為「館長」,是因其創辦連鎖健身館「成吉思汗健身俱樂部」。「館長」以敢怒、敢言,沒有顧忌的形象行走江湖,年少時因家庭經濟因素,一度在臺灣海軍陸戰隊服志願役,因故退伍後,曾從事搬運工、送貨員等社會底層工作,甚至曾加入黑社會,經營討債公司、包工程、經營特種行業,曾經是韓國瑜「莫望世上苦人多」的最佳代言人。
2018年10月9日,當年身為高雄市長參選人的韓國瑜拜訪「館長」陳之漢,並在直播上暢談個人政見與觀點立場;當時雙方皆無打草稿即興演出,在網絡平臺上創造數百萬的瀏覽量,留言數萬條,可謂當年最夯的政治網紅。
回顧國民黨這個百年政黨,上個世紀在臺灣維繫政治能量的手法,總是脫離不了地方民代、農會、漁會等「樁腳政治」,路數陳舊而老套,面對新媒體網軍迅速崛起,藍營可謂束手無策,即便經過2020年大選敗仗,迄今仍拿不出相樣的對策,如今兵敗如山倒的頹勢,網絡上政治聲量的一直扭轉不過來。
事實上,2018年「館長」與「韓國瑜」貌似一拍即合的姿態,一度成功補足了藍營在「網軍」經營上的短板,順利將韓國瑜推上了政治高峰。
然而,隨著「館長」與原本的網絡直播平臺解約,加上甫選上高雄市長不及一年的韓國瑜宣布投入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館長」與韓國瑜的關係宣告決裂, 「館長」從原本支持面瞬間翻成對立面,種種批評毫不留情面,完全的「昨非今是」。
尤其2019年10月15日,韓國瑜宣布為了「大選」開始「放韓假」,「館長」在直播狂罵韓國瑜「卑鄙無恥、下流齷齪」。 「心思都不在高雄,為了選2020請假三個月」,「你是真心替高雄市民著想,還是說想要為自己的未來鋪個路?」,2019年11月6日,館長透過臉書發文痛罵,韓國瑜被爆出「庶民買豪宅」一事,指如果韓國瑜是庶民,「我就是賤民」,更放話「2020讓你知道騙人的下場!」
果不其然,「館長」說到做到了。韓國瑜的支持者,這一大票「韓粉」,大多是上了年紀的退伍軍人、社會底層者,對於「網軍」這種與高科技結合的花俏政治營銷手法本就一竅不通;支持韓國瑜的「網紅」已不多,隨著「館長」的「變節」,韓國瑜等於失去 政治網紅」的支持,以致於今年1月挑戰大位落敗;在民進黨網軍積極動員操作下,2020年6月6日,韓國瑜又成為臺灣政治史上,第一個被選民罷免的「直轄市市長」,人生政治路從天堂跌落到地獄。
其實,最早將「政治」與「網紅」操作結合的淋漓盡致的政治人物,正是臺北市長柯文哲。2018年,柯文哲挑戰連任之時,雖已與民進黨分道揚鑣,但其高明在善用昔日曾獲得民進黨支持下吸取的養份,繼續深耕「網軍」操作。
當年競選連任時,柯文哲邀請一大批YouTuber餐敘,並在飯局上歡迎這些YouTuber拍影片上傳到自己的個人頻道。之後,又例如與網紅Joeman在《就是要對決》系列節目中,與柯文哲一起品嘗1000元(新臺幣,下同)的頂級便當」對決「50元的平價便當」,或著與柯文哲一起「開箱」月租金2100元「興隆平價公宅」,讓買不起房子的年輕人也有一個家。
最經典的一役,則無非是2018年7月,柯文哲與昔日男演員邰智源轉型成YouTuber後成立的「木曜4超玩」合作製作的「一日市長幕僚」影片,獲得逾千萬點閱率,更捧紅了時任臺北市政府秘書處的媒體事務組組員的「學姐」黃瀞瑩,當年只有26歲的「學姐」黃瀞瑩,如今己躍升為臺北市副發言人,並加入柯文哲的臺灣民眾黨,2020「大選」時名列民眾黨「不分區立委」第13名。
而柯文哲也透過這些網紅,不斷將其塑造成一個「有趣」、「好玩」的非典型政治人物,維持大批年輕人對其政治聲量的支持度。
大體來看,目前「網紅」在臺灣政治路所扮演的角色,仍是以敲邊鼓、帶風向的形態為主,真正成功走上政治這條路者,仍是寥寥可數;最具代表性的成功典範,則是本名邱威傑的網紅「呱吉」。2018年3月,柯文哲上呱吉的直播頻道談Uber、性交易專區等敏感性議題,不僅幫柯文哲累積政治聲量,本人也在當年底地方選舉順利當選臺北市議員。「呱吉」並於2019年11月與網紅張志祺(志祺七七)、陳子見及網絡頻道「眼球中央電視臺」成員共同籌組「歡樂無法黨」並為第一任「歡樂總書記」。
網絡時代,「網紅」與「政治」已形成一股共生現象,無論你對「網軍」的評價是正面或負面,都不得不承認,新一代的「網紅政治」已取代舊時的「樁腳政治」文化,成為政治人物不得不攏絡的一股巨大勢力,順網紅者昌,逆者亡。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責任編輯:黃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