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客「網紅化」,臺灣政治走向沉淪

2020-12-19 海峽集結號

這兩天,臺「立法院」打架和民進黨「立委」高嘉瑜充斥島內媒體版面。

為了美豬進口一事,藍綠在「立法院」大打出手,一時間豬內臟在議場內橫飛,引發海內外輿論關注;而陳柏惟被林為洲鎖喉的畫面,更讓兩人登上島內新聞熱搜榜。莊重的民意殿堂,經這麼一折騰,儼然成為鬥獸場。

除了「立法院」打架,高嘉瑜近來爆發的一系列風波,也成功吸引鎂光燈的聚焦。她先是自稱「買不起房」卻被起底名下有房產,後又公布自己如垃圾回收場的閨房;接下來,又和臺北市議員遊淑慧等人「掐架」,每次都能收穫島內網友的關注。最新調查顯示,高嘉瑜的網絡聲量飆到第二,僅次於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

政治娛樂化,是近些年來島內政壇普遍存在的問題,隨著網絡的普及,政治人物又有「網紅化」的趨勢,像陳柏惟、高嘉瑜都是臺灣有名的網紅。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朱立倫就曾感嘆,政治人物不用有任何從政經驗,只要把自己當成網紅,就可以成為有聲量的人。

有聲量的人未必有能力,如果他們竊據高位,可能會帶來災難。可悲的是,「黃鐘毀棄,瓦釜雷鳴」正是島內真實的寫照。

當政治人物「網紅化」,臺灣政壇註定將往下沉淪!

來源:雄觀天下

相關焦點

  • 美國的票數困境:總統流水化、政客網紅化
    騎牆政客乘勢而起在美國的選票機制下,任何政客,無論他的能力好壞,功績多寡,政見如何,只要他能夠獲得穩定的百萬級別選票,他就能夠成為代言人,加入州議會或者聯邦議會,走上個人的榮耀之路。美國的選票政治跟中國的網紅模式很像,不管他是快手老鐵還是抖音美女,只要他能聚攏幾十萬上百萬乃至千萬擁躉,都可以實現財務自由。
  • 不拼政見拼流量,蹭網紅成臺灣政客「必修課」?
    政治網紅化是網絡世代的政治特色,政治人物講究網絡聲量,刻意蹭網紅,已經讓政治專業被拋諸腦後。臺媒批評指出,被開槍的確是涉及社會治安的公共議題,作為政治人物,特別是縣市長是得去探訪一下實情,這沒錯。隨著全媒體時代的到來,「網紅政治學」已經成為了島內政治人物的「必修課」。不拼政見拼流量,政客們要麼蹭網紅吸粉做直播,要麼乾脆自己當網紅。比如民進黨籍民代賴品妤和高嘉瑜,你能說出賴品妤進入臺立法機構後,為臺灣民眾做了什麼貢獻嗎?
  • 陳之漢遭槍擊後,柯文哲等島內政客蜂擁「蹭網紅」被批「臺灣政治的...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臺灣網紅「館長」陳之漢日前遭槍擊,住院休養期間島內不分藍綠白的政客紛紛前去探望。有島內輿論質疑稱,政治人物講究網絡聲量,刻意蹭網紅,已經把政治專業拋諸腦後。據臺灣《中國時報》3日報導,臺北市長柯文哲8月31日去醫院,不僅發揮外科醫生專業,還彎腰審視陳之漢的傷勢,跟主治醫師討論病情。同一天,新北市長侯友宜也前往探視,「館長」事後在社交媒體發照片並表達謝意,讓柯侯兩人增加了曝光率。9月1日,民進黨臺北市議員高嘉瑜在探視「館長」時,現場獻唱一曲《隱形的翅膀》,「陳之漢在一旁做足表情,說不出是在欣賞還是在忍耐」。
  • 娛樂化的臺灣政治是禍還是福?
    這大概是出於迎合網絡媒體青年世代胃口,吸引他們政治參與的需要,也可以說是網絡媒體時代臺灣政治的一個新特點。  除了顏值牌,還有網紅牌。現今的臺灣政治人物,要麼把自己打造成 「網紅」,先做「網絡紅人」,再當「政治紅人」,柯文哲、韓國瑜可以算是典型的例子;要麼蹭知名「網紅」的熱度,典型的就是近來臺灣大大小小政治人物對「館長」陳之漢趨之若鶩,連蔡英文、柯文哲、郭臺銘都紛紛湊上去蹭熱度。「網紅」牌、「網紅」政治可以說是網絡媒體時代臺灣政治的又一個新特點。
  • 除了解構政治,《政客》其實也在將政治祛魅
    誤以為這就是一部小題大做、風格尷尬的校園政治諷刺劇。事實上,這麼做的獨特性在於它展現了一個政治家的青春期,暴露了他在走上全國政治舞臺之前的個人史。這樣,觀眾能夠縱觀一個政治家從稚嫩走向成熟的全過程,他毛手毛腳留下的愚蠢的小辮子,和他殺人於無形的謀斷算計,勢成兩極,卻同樣重要。
  • 幫臺灣「打入」歐盟內部?捷克政客再自誤,休怪中國不客氣!
    編輯:化蝶今年中美關係惡化導致臺灣地區問題重新佔據了人們的視野,國際反華勢力也借臺灣問題幹涉中國內政,美國的鐵桿盟友都在此列。捷克政客自誤日前,有媒體報導捷克軍火商也想加入對臺軍售的行列,而捷克的軍事實力並不強大,武器裝備也不先進,還需要依賴美國的保護。在美國多次對臺軍售的情況下,捷克並沒有對臺軍售的必要,捷克沒有臺灣需要的東西,因此雙方達成軍售協議的真實目的在於政治利益。
  • 臺灣10大政治網紅排名出爐 韓國瑜進榜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    臺灣政治人物近幾年有變化嗎?近年「政治網紅化」成為話題,從2018到2020兩次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許多候選人通過網絡直播直接與選民接觸,製造互動。「網紅政治化」也是值得討論的現象,那誰才是政治網紅界的第一把交椅呢?據「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與『立法委員』選舉選後全臺性面訪案」調查,網紅「館長」陳之漢高居榜首。
  • 館長中槍政客忙著狂蹭,蔡英文也鮮花致意,學者:臺灣要完了
    據臺媒報導,網紅「館長」陳之漢日前遭人近距離連開3槍,導致粉碎性骨折,不僅轟動社會,跨黨派政治人物更不約而同親赴探病、送禮慰問,一時之間館長病房「蓬蓽生輝」。臺師大國文系教授林保淳表示,縱然館長有其過人之處,其引發的爭議也不少,政治人物若一味相蹭,卻沒注意到網紅爆紅背後埋藏的社會隱憂,臺灣將可能朝向畸形發展。
  • 政客遊戲民眾買單 臺灣「燒錢」選戰何時休
    日前,臺北市長柯文哲在尋求連任籌募選舉經費時坦言,臺灣的選舉經費太貴,正因如此這成為臺灣政治敗壞的開始。
  • 素人來襲 臺灣政客照妖鏡
    加上柯P日前與邰智源的「一日幕僚」及「學姐」暴紅,不難發現這些有梗的無黨籍政治素人即便有些怪或無釐頭,但他們的「真」不僅明顯區隔傳統政客,更有為枯燥無味、藍綠惡鬥的臺灣政壇注入活水的可能性。首先,會出現素人風潮,凸顯選民對藍綠主導的政治現況極端不悅;而且很多政客說一套、做一套,對選舉承諾不負責任。
  • 蔡英文成國際「反華」政客「金主」,掏空臺灣指日可待!
    捷克國內部分反華政客 捷克此行中的維特齊與賀瑞普並非接受捷克政府指示出訪臺灣。維特齊不顧捷克總統及大部分議員的反對,在參議院中強行通過了訪臺的議案;而賀瑞普則是捷克「反華」政客中叫囂得最厲害的一個了,賀瑞普也正是靠著「反華」的旗號一步步登上了布拉格市長的位置。
  • 臺灣網紅報告|臺灣網紅政治已打敗樁腳政治
    ,更凸顯一個臺灣近來的政治現象,「樁腳政治」幾乎全軍覆沒,取而代之的是新世代的「網紅政治」。      回顧國民黨這個百年政黨,上個世紀在臺灣維繫政治能量的手法,總是脫離不了地方民代、農會、漁會等「樁腳政治」,路數陳舊而老套,面對新媒體網軍迅速崛起,藍營可謂束手無策,即便經過2020年大選敗仗,迄今仍拿不出相樣的對策,如今兵敗如山倒的頹勢,網絡上政治聲量的一直扭轉不過來。
  • 臺灣政客,一群被政治耽誤了的表演藝術家
    本文授權轉載公眾號吃瓜星球(chiguaxingqiu)臺灣選舉一直是件很有趣的事情,為了博取選票,除了要抹黑對手、舉辦造勢晚會之外,還要提出不少有趣的「政見」,以擴大曝光率。官員闡述政見的方法很多,比如說回答記者的提問。
  • 臺灣網紅政治已打敗樁腳政治
    不出意料之外的,民進黨「罷韓」成功了,各界除了檯面上的藍綠之爭的此消彼長,更凸顯一個臺灣近來的政治現象,「樁腳政治」幾乎全軍覆沒,取而代之的是新世代的「網紅政治」。回顧國民黨這個百年政黨,上個世紀在臺灣維繫政治能量的手法,總是脫離不了地方民代、農會、漁會等「樁腳政治」,路數陳舊而老套,面對新媒體網軍迅速崛起,藍營可謂束手無策,即便經過2020年大選敗仗,迄今仍拿不出相樣的對策,如今兵敗如山倒的頹勢,網絡上政治聲量的一直扭轉不過來。
  • 從「死亡之握」到「幸運之神」,馬英九由黑翻紅凸顯臺灣「比爛政治」?
    對此,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李錫錕一語道破:臺灣政治只能「比爛」和「造神」。李錫錕說:最近我們看到電視新聞,馬英九所到之處受到群眾熱烈的歡迎,很難想像就在兩年前他還是「票房毒藥」。我們感到好奇的是,馬英九這兩年來做了什麼事,竟然從過去和他握手被鄉民戲稱是「死亡之握」,到現在他的出現變成「幸運之神」?
  • 民進黨當局今天正式封殺愛奇藝,臺灣還是被政治綁架了
    「愛奇藝臺灣站」總經理楊鳴呼籲臺灣不要被政治綁架,希望同業一起把市場做大。楊鳴在演講(大師兄拍攝)「愛奇藝臺灣站」於2015年11月試營運,其間播出的《我是歌手4》、《太陽的後裔》等節目受到臺灣觀眾好評,但也令島內部分媒體和綠營政客緊張。
  • 大過年的,這些臺灣政客為何如此冷血?(蕭蕭話兩岸)
    大過年的,這些臺灣政客為何如此冷血?(蕭蕭話兩岸) 2020年01月27日 14:2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所以,當臺灣的蔡英文當局下令「口罩禁止外銷一個月」時,我沒有發聲。畢竟,武漢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大過年的,大家都應該和和氣氣地,為新的一年討個好彩頭,期待逢兇化吉,是每一個中國人的新年願望。  但是,臺灣島內的某些政客似乎並不想好好過年。
  • 臺灣政壇活生生正上演一場政治霸凌
    臺灣資深媒體人毛嘉慶在臺媒撰文說,防疫期間不斷收攏人民政治權益、透過「防疫特別條例」管控言論自由,民進黨當局在蔡英文「520就職典禮」後再也不裝了,由「法務部」、「交通部」、「警政署」、「中選會」等「部會」全力政策性針對「罷韓」進行追剿,以奪取高雄市政府、罷免市長韓國瑜為目標的「罷韓
  • 臺灣選舉年到了 各種政治災難劇又開始上演
    臺灣《聯合報》23日社論說,春節剛過,臺灣島內各種政治硝煙已撲面而來。
  • 臺灣政治發展的新動向(3)
    三、兩岸關係政策成為臺灣各政黨政派進行政治較量的重要籌碼   兩岸關係問題歷來是困擾臺灣各政黨的緊箍咒。臺灣政黨政治的運行,時刻面臨著大陸要求實現和平統一的壓力,面臨著國際社會和臺灣民眾要求和平解決兩岸關係的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