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恰好經歷了七八九十年代的港臺音樂從發展到巔峰再到下坡的過程。當然,以下僅僅只是個人看法:從整體上看,臺灣樂壇有才氣的比較多,比香港多多了,可以說是碾壓。但論唱功,由於譚張等的存在,卻是香港的幾位更厲害。這種現象一直到四大天王之前都存在。九十年代以後,就不談了。
臺灣樂壇,羅大佑之前,都是小曲型的,朗朗上口,用當時大陸的話說叫糜糜之音。羅大佑之後特別是八十年代中後期,臺灣湧現了一批極具個性、與以前截然不同的優秀歌手,也湧現了大量優秀的作品。
下面是個人心目中的臺灣十大:
1、鄧麗君
鄧麗君是小調型臺灣流行音樂的女代表。雖然在八十年代有港臺的朋友笑我:我們那裡都不聽鄧麗君了,你怎麼還聽這種音樂?但她畢竟代表了那個時代。有了鄧麗君,和她同一時代同一類型的,就不排進十大了哈。
2、劉文正
就是那個年代的男代表哈。當年紅到發紅髮紫發黑,直接影響到了內地歌壇。當年張行、周峰等等大陸最紅的第一批流行男歌手都是受他啟蒙。
3、費玉清
小哥的入選,憑的是唱功。也是打破劉文正獨領金鐘歌王的第一人。說老實話,小哥的唱功實在是了得,極具中華特色,絲毫不受歐美唱腔的影響,細節到位,字詞都拿捏得極好。這種歌手,才是真正的歌手。歌手嘛,唱功是第一位的。
4、羅大佑
羅天生有個爛嗓子,但卻並不妨礙他的成就。羅大佑在臺灣樂壇,是神一般的存在。是他終結了小調時代,開始用音樂來思考人生、審視社會。有了羅大佑,其他同一類型的,就沒資格進十大了哈。
5、齊秦
齊秦進十大,有點勉強。因為當年即使他在臺灣最紅的時候,也沒有我們想像得那樣厲害。他一直沒超過他的姐姐齊豫。但是齊秦是第一個以正版身份引進大陸的臺灣男歌手。在他之前,是費翔的天下。費翔憑大部分都是翻唱的歌曲橫掃當時堪稱流行樂沙漠的大陸樂壇。是齊秦告訴了內地,什麼是真正原創的流行音樂。當時齊秦在大陸一來就掀翻了費翔,各歌手競相模仿,但在臺灣,當時這種類型的歌手比比皆是。
6、蘇芮
和小哥一樣,蘇芮憑唱功入選。也正是蘇芮,打破了以往女歌手的小調時代。那英就是從模仿蘇芮起步。但個人感覺,那英不及蘇芮遠矣。
7、童安格
八十年代中後期,在香港是譚張天下,臺灣是王傑童安格張雨生趙傳姜育恆的天下,那個年代是臺灣樂壇真正的巔峰。其特色就是極具個性,或儒雅或張揚瘋狂。我喜歡儒雅的,就先排童安格啦。
8、王傑
理由同上,其特色是憂鬱。弄得大陸模仿者一個個都憂鬱得不得了。唱歌時不鎖緊眉頭都不象歌手啦。
9、齊豫
齊豫的唱功在臺灣可是不得了的,她的《橄欖樹》唱到讓你笑讓你哭讓你嚮往讓你沉思。無論多大牌的翻唱,和原版一比,高下立判。但在大陸影響一般,委屈啦。更委屈的是一批和齊豫同類型的,蔡琴江慧姐等,你們也很厲害,我選齊豫代表你們啦。
10、周杰倫
不多解釋啦,畢竟他迎合了時代。
喜歡不喜歡的朋友們都歡迎關注@曉生說娛,帶你漲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