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原力覺醒》回到傳奇開始的地方

2021-02-18 中國企業家雜誌



粉絲最想在新電影裡看到的是回憶得到重現,為這段幾十年的光陰賦予神聖的意義。迪士尼想通了這個道理,所以從情節的走向,到基本人物的設置,《原力覺醒》和《新希望》的相似度達到70%

文_影評人 magasa


J.J.艾布拉姆斯應該明白,接下《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的導演任務,是全世界難度最大的工作之一。他必須面對數以千萬計的星戰鐵桿粉絲的放大鏡,不論他怎麼拍,都會有許多粉絲不滿意。更不要說,還有一雙更挑剔的眼睛在自始至終盯著他,那就是星戰之父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

盧卡斯在2012年將自己的公司以40億美元的價格賣給了迪士尼。從此迪士尼擁有了星戰品牌的所有權。微妙的是,迪士尼沒有邀請盧卡斯過多地參與《原力覺醒》的創作。盧卡斯是前傳三部曲的導演,在老三部曲中雖然只署名第一部的導演,但他仍然把控著大的方向,這是他第一次完全放手,讓外人來打造一部全新的星戰。

理念衝突是不可避免的。盧卡斯的願望是,每一集星戰都能展示新的飛船,前往新的行星,開拓新的疆土,從而令星戰宇宙日益豐富,這是他作為一個原創作者放到第一位的想法。但是迪士尼並不這麼想,從儘可能賺取票房的角度,開拓創新未必是最好的利用星戰品牌的方法。那什麼方法最好?

保守和復古。

這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然而迪士尼不是憑空這麼認為,他們準確地把握了廣大粉絲的心思。歐美國家最老的一批粉絲年齡都在四十歲以上,如果是看著新三部曲長大的年輕粉絲,那也有二三十歲,這些人喜歡星戰都有十年以上的歷史。星戰世界在多數人的心中其實早已定型,這連喬治·盧卡斯都很難去糾正。如果不是這樣,怎麼解釋新三部曲推出後,老粉絲的如潮批評?以及盧卡斯每次想修改老三部曲的細節,都在網上引起強烈的反彈。

迪士尼想通了這個道理——粉絲最想在新電影裡看到的是回憶得到重現,為這段幾十年的光陰賦予神聖的意義,因此需要儘可能地讓《原力覺醒》和口碑最好的老三部曲建立情節和情感上的關聯。

復古和懷舊的大方向一旦確定,需要J.J.艾布拉姆斯做的事,就不是那麼複雜了。而盧卡斯這時候最好對他敬而遠之。此時的星戰,早已獲得它自己的生命,離開任何一個人,哪怕是創始人,拍出一部「成功」的續作都不會是問題。

《原力覺醒》在多個層面上與《星球大戰4:新希望》形成了呼應,兩部影片說穿了講的是幾乎一樣的故事,下文有劇透。

《新希望》中農場少年盧克被發掘為對抗邪惡帝國的希望之光,《原力覺醒》說的是拾荒少女蕾伊身具原力潛能,也成為對抗新出現的「第一秩序」的未來希望;《新希望》塑造了一個經典的反派黑武士達斯·維達,《原力覺醒》依樣畫葫蘆弄出一個戴著類似黑武士面具的凱洛·倫,後者是前者的外孫;《新希望》在黑武士之上的大Boss是西斯尊主達斯·西迪厄斯(即帕爾帕廷),《原力覺醒》來了個身份不明的最高領袖斯諾克(Snoke);《新希望》及其續集的核心是盧克和達斯·維達的父子關係及相應的弒父情結,而《原力覺醒》同樣有一對父子反目成仇——漢·索羅和凱洛·倫;還有《原力覺醒》裡不會說話的機器人BB-8不就是老三部曲R2-D2的翻版嗎?總而言之,從情節的走向,到基本人物的設置,《原力覺醒》和《新希望》的相似度高達70%。

為了更加討得粉絲的歡心,《原力覺醒》帶回了一大批老星戰的演員,哈裡森·福特飾演的漢·索羅,凱麗·費雪飾演的萊拉公主,馬克·哈米爾飾演的盧克·天行者出場時,粉絲想必會熱淚盈眶歡聲雷動吧?還有C-3PO、R2-D2、丘巴卡,還有熟悉的音樂、道具、臺詞,各種致敬和戲仿,密密麻麻有二三十處,懂行的影迷看下來,簡直是一路高潮,手都拍酸。

這時候再來看「原力覺醒」這個片名,迪士尼的訴求就更加昭然若揭了。星戰老矣,還能飯否?片名就是在號召蟄伏的激情重新燃燒,再現星戰昔日的榮光。以票房結果而論,《原力覺醒》的成功已經證明之前所有的策略都奏效了。

《原力覺醒》比起之前的星戰,有一些特徵帶有鮮明的時代性。這部電影啟用了兩位新人男女演員飾演最重要的兩個角色,碰巧他們還都是英國人。黛茜·雷德利(Daisy Ridley)飾演新的拯救者蕾伊,約翰·波耶加(John Boyega)飾演帝國衝鋒隊的逃兵芬恩。女性和黑人搭檔在這樣一部大成本電影裡,四十年前不太可能出現。

作為新的三部曲之首集,《原力覺醒》在劇情上挖了很多大坑,需要後面來填補。這也是星戰系列的慣常做法,因為它包含一個事無巨細的龐大宇宙,總得留一些坑給人填,有的在電影裡填,有的讓衍生的漫畫、動畫、遊戲去填,所以電影情節總是開始得很突然,前因後果是什麼,我們要慢慢才會知道。

《原力覺醒》中至少有好幾個大問題是我們非常感興趣的。如前所述,最高首領斯諾克的身份是什麼?漢·索羅和萊拉的兒子本怎麼墮落為新一代黑武士凱洛·倫的?盧克重建絕地武士團的過程中出了什麼差錯,以致他自我放逐?最最關鍵的,是新女主人公蕾伊的身份是拾荒者,卻擁有比凱洛·倫更強的原力,她的身份有什麼特殊之處嗎?一種理論說她是盧克的女兒,因為只有天行者家族才有如此強的原力潛能,可是絕地武士是不會婚配的;另一種理論說她是漢·索羅和萊拉的女兒,也即是凱洛·倫的妹妹,所以她仍是天行者家族的後代。這兩種理論都有一定的正確可能性,因為所有的《星球大戰》電影,都是家庭倫理劇,夫妻反目、父子相殘、兄妹相爭、師徒成仇,翻來覆去地上演,盧卡斯認為,最劇烈的衝突一定是發生在親人之間,所以如果蕾伊是一個和主要人物完全無關的新人,那反而奇怪了。

每個導演都有個人的視覺風格。盧卡斯在老三部曲中很喜歡借用日本電影的一些手法,比如黑澤明慣用的「劃」來切換場景,在當時的美國電影這絕對非常古舊。到了前傳三部曲,盧卡斯就變得中規中矩了一些。現在艾布拉姆斯接手,他喜歡用急速的變焦鏡頭,在幾場空戰戲中這種快速的變化讓我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這可能是受到現代戰場紀錄拍攝的影響。還有他標誌性的鏡頭光暈,因為用得太多,此前帶到《星際迷航》也遭到很多人的調侃,這次收斂很多,只在有限的幾個鏡頭才看到。比起前傳四平八穩的固定鏡頭,艾布拉姆斯這次大量運用傾斜鏡頭的構圖及快速變化的手持攝影,尤其是在動作戲中,這無疑是更符合當下潮流的做法。

全片最激動人心的是結尾處反抗組織找到盧克的所在,蕾伊帶著他的光劍前往尋覓,最後兩人在山巔相見,一語不發。從這裡,新的三部曲才像是真正開始,所有的前情都是鋪墊,大人物終於出場了。盧克遲至此刻的亮相也是迪士尼信心的體現,手裡的好牌都還沒出完呢。不過,在成功地用復古和懷舊得到了忠實粉絲的首肯後,下一集決不能再來這招了,那將是真正的考驗。

相關焦點

  • 純粹論《原力覺醒》的美好
    要拋開系列背景來評價《原力覺醒》是很難的,這就像要理解初始作《新希望》的偉大必須回到那個70-80年代一樣。而對於《原力覺醒》來說,則有很多不同的背景因素要考慮。這既有像評價戈達爾的《精疲力盡》時不能脫離法國新浪潮大環境的原因(我不太喜歡那部電影,也從來沒想過在說星球大戰的時候會提到戈達爾,但是很奇怪就想起了它…),也有星球大戰系列自身的原因。
  • 從《原力覺醒》開始入坑星球大戰系列,也不算太遲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遙遠的銀河系...」開始。《原力覺醒》不是星戰系列的「重啟」,它相當於《星球大戰6:絕地歸來》的續集,但是從故事線來說,算是一個新的開始。如果大家沒接觸過以前的星戰系列,或者對以前星戰系列印象朦朧,其實從《原力覺醒》開始,進入迪士尼下的星球大戰新系列,也是可以的。
  • 《原力覺醒》:女主角終於覺醒,成功擁有原力打敗惡勢力
    說到這個影片我們自然而然就能想到,前幾年出來的一部星球大戰第七部原力覺醒,這一系列的影片也是讓很多喜歡看星戰類型電影的觀眾們大飽眼福,前幾部星球大戰我是沒有看過的,但是就從這第七部原力覺醒開始還是感覺這部電影拍得還是非常的良心。第一個在畫面上面不用說,自然是非常的清晰。
  • 王振:原力覺醒
    最近看了很久以前上映的美國大片《星球大戰之原力覺醒》。它講述的是銀河系出現了兩個對立的新政權,新老英雄們最終靠原力粉碎了第一秩序的邪惡陰謀。在成長中,我們會經常遇到困難並犯錯,我想每一次將困難克服、將錯誤改正都是一次原力的覺醒。那麼我的原力在哪裡?我的同仁們原力在哪裡?我們行業的原力又在哪裡?今天我想與大家一起來找尋老年行業的原力。       對於老人,健康是他們最大的追求。人人有老人,人人都會老。有需求就有市場,有市場就有行業,首先我們就來看看老年健康行業的現狀。
  •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影評,別丟失了你的原力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是喬治·盧卡斯第一部完全沒有參與的「星戰」系列電影,他把這種情況比喻成分手男女,關於他對《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的意見是如此說的。one一部上映前都說是特麼特麼棒的電影。我發現。《星球大戰:原力覺醒》我想也逃不過群眾雪亮的眼睛。 (後面簡稱星七) 我不是星球大戰腦殘粉。我只是特麼喜歡看有點內涵的外片。寫星七影評前,看了大量的吐槽影評。有吐槽視覺效果無大的突破。有評論女主黛茜·雷德利的演技多麼不堪。有不屑影片的劇情浪費他的時間。
  • 影向標丨《星球大戰:原力覺醒》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得分6.1分 1. 汽車大師:9分電影撰稿人一部可以視作是《新希望》+《帝國反擊戰》翻拍的星戰片,很難想像老三部曲粉絲會不喜歡。我顯然無法剝離粉絲的身份來看這部電影,被煽到的地方非常多。
  •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的腳步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繼27日上海大劇院氣勢恢宏的首映盛典,點亮上海世茂皇家艾美酒店的巨型光劍後,《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眾主創於28日在上海半島酒店舉行首映新聞發布會
  • 建議改名叫《木蘭:原力覺醒》
    還有不少斷章取義的地方。比如很多人會用下面這張圖作為證據,說電影的審美有問題。我昨天剛從外旅行回到上海,本身又困又累,但是看《花木蘭》一分鐘都沒睡著,看完以後反而心情愉悅。所以雖然我有很多想吐槽的地方,但實在無法說這是一部完全沒有可取之處的爛片。畢竟《沉睡魔咒2》我看到一半就想逃出電影院,但《花木蘭》我是心情愉悅地看完整部電影的。
  •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中國特別版預告和海報曝光!
    原力將至,硝煙將起,婊姐超期待的《星球大戰》終於來啦。
  • 世界的《原力覺醒》,中國的星戰元年
    不過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的全球票房想超越《阿凡達》(27.88億美元)和《鐵達尼號》(21.85億),躋身「20億美元俱樂部」,甚至成為新的世界票房冠軍有一定難度。從九十年代開始,隨著盜版VCD的出現,很多中國人開始惡補星戰系列電影,也逐漸了解西方文化。與此同時,星戰前傳系列也分別於1999年、2002年、2005年在中國上映,每一部都位列當年中國的十大熱門電影。迪士尼從觀眾的「童年懷舊」情節中獲益匪淺,但在中國這樣國家,如何去重新培養這種情節?答案可能令你感到意外:市場營銷!
  •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 大型主題展,震撼來襲!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主題展正在上海iapm商場上演,這個聖誕為所有科幻迷們獻上一場陣容強大的視覺盛宴,陪您探索星球大戰世界裡的傳奇,開啟拯救銀河的奇幻冒險旅程
  •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全新中文預告 哈裡森·福特重磅回歸
    《星球大戰》系列最新作《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今日發布全新預告片,哈裡森·福特飾演的韓·索羅帶著丘巴卡重回傳奇飛船千年隼號,黑武士破損頭盔驚現
  •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全國上映 亮點全揭秘(內涵福利)!
    近40年過去後,《原力覺醒》的故事經過精心雕琢,可以讓觀眾毫無壓力的進入劇情。《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劇照新英雄蕾伊和芬恩可以說,星戰粉看了能體會到初代《星球大戰》的熱血沸騰,而對於一無所知的全新觀眾,《原力覺醒》也是進入星戰世界的最佳選擇。
  • 影評:《STAR WARS:原力覺醒》熱血女力覺醒
    #Star Wars: The Force Awakens # Force Awakens # StarWars #原力覺醒#天行者#BB8 # C-3PO #R2-D2 #skywalker #天行者# J·J·亞柏拉罕#JJ Abrams #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
  • 星球大戰7: 原力覺醒 (2016)
    / 約翰·博耶加 / 哈裡森·福特 /多姆納爾·格裡森 / 亞當·德賴弗類型: 動作 / 科幻 / 奇幻 / 冒險官方網站: www.starwars.com/the-force-awakens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16-01-09(中國大陸) / 2015-12-18(美國)片長: 135分鐘又名: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
  • 《俠盜一號》為什麼比《原力覺醒》好看——《滾石》鐵粉影評
    《俠盜一號》從一開始便被定位成一部與眾不同的「星戰」電影,這個系列從1977年喬治·盧卡斯先後推出了三部曲(相當於456)開始,講述發生在遙遠的銀河系的故事。之後從1999年開始,盧卡斯影業又相繼推出了三部前傳(123)。
  •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故事講給所有觀眾
    「《星球大戰》宣告了『電影一代』的終結,宣告了對戈達爾、安東尼奧尼、斯科塞斯、奧特曼和伯格曼之類電影作者的個人化作品迷戀的終結,同時它也標誌著『敘事一代』的開始,這一代觀眾只想好好聽你講個故事。」——羅傑·伊伯特電影《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劇照小城聖莫妮卡位於洛杉磯市以西的太平洋沿岸,是遠近聞名的好萊塢度假勝地。
  •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經典不再,召喚英雄
    之後的劇情中,每當出現熟悉的面孔和臺詞,臺下總會響起掌聲和歡呼,這個夜晚是星戰迷的節日,多年的舊夢重溫,新的傳奇就此展開,令人神往。不枉星戰鐵粉群午夜趕場,光劍如林,氣勢如虹。但舊夢重溫的激情冷卻之後,一種失落開始從內心浮現出來,劇情重複、人物單薄、特效無創新,特別是老英雄的犧牲,種種不滿在星戰迷群體中流傳。
  •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中的原力到底是個什麼鬼?
    隨著星戰的上映,星迷們開始癲狂
  • 《星際大戰》——原力覺醒後的醒覺
    這於1977年上映,號稱太空史詩電影(space epic film,又稱epic space opera)的新品種,無疑使人們的想像力馳騁在一個虛擬的未來世界中。影片正字標記片頭字幕的出現,似乎是向正傳第一集《星際大戰四部曲:曙光乍現》(Star Wars Episode IV: A New Hope)的致敬;瞬時仿佛又回到多年前經典的開場:這是一場內戰的時期。反抗軍的艦隊,從一隱秘基地出擊,贏得了他們打敗邪惡的銀河帝國的第一場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