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策:近些年國產影視劇為什麼越拍越爛?

2021-02-21 電影產業智庫

一、演員片酬高,作品粗製濫造

   印象中只有像成龍周星馳這類巨星才有資格拿天價片酬,因為他們值這個價。然而在央視曝光的明星片酬裡,如今很多新生代男女演員的片酬早已超越這些巨星,動輒上億的片酬。如此高昂的片酬換來的是什麼?一大堆天雷滾滾的爛片雷劇,五毛錢的特效,粗製濫造的畫面。

   所以很多人覺得現在拍的電影電視根本比不上20年前拍的,尤其是近幾年,良心劇幾乎都要滅絕了,只有出現,那就是現象級作品。於是很多網友把這個責任推到了製作方身上,製作方也喊冤。

   曾有個電影導演透露現在所謂投資過億的大電影,其實真正用在刀刃上不過是個零頭,真正的錢都花在了主角身上。這麼一來,作品的質量能上去嗎?

   有人說這是市場決定的,那這個「市場」是誰?投資方一方面哭訴明星高片酬請不起,一方面又在搶明星資源,有時候仔細想想網絡上那些被吐槽最多的明星其實往往就是片酬最高的。你看如今誕生的很多綜藝明星,小鮮肉往往就是片酬頂端的人,似乎現在的演員追求的不在是演技,因為只要你紅就有人找你拍戲,為你買單。

   明星之間在互拼片酬,互拼粉絲量關注度,一來二去,片酬扶搖直上。你想上億的片酬對於普通人是什麼天文數字概念?可以養活多少人?可以拯救多少資源?有人會說美國大片裡的演員也是千萬片酬,而且人家還是美元,我只想說人家有資格,而且美國行業裡演員的片酬是絕對不會超過投資的1/3,如今國產劇質量無法追趕人家,片酬卻早已趕上!

二、國產劇節奏慢,注水非常嚴重

   近年來,國產電視劇顯著增加的不是質量,而是劇集的長度。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04年到2008年,國內播出的電視劇平均每部控制在30集之內;2009年到2012年,這個數字延長至 35集至35集;2013年,國產劇的平均集數突破了35集;到了2015年,平均每部電視劇集數已經上升到40集。不過十幾年,國產劇的平均集數就增長了三分之一。

   有人用曾獲獎的國產電視劇《青年醫生》和同樣是醫療題材的美劇《實習醫生格蕾》做比較。在前10分鐘裡,《實習醫生格蕾》共有16個場景:格蕾家、西雅圖街景及格蕾開車、手術室、醫院全景、更衣室、外科前臺、醫院走廊、待命室、樓頂停機坪、搶救室、手術室消毒間、普通病房、電梯、直腸檢查室、病房走廊、醫院餐廳。相比之下,《青年醫生》只有4個場景:月考室、操場、會議廳、院長辦公室。

   同樣是在10分鐘裡,《實習醫生格蕾》裡一共包含了20個複雜的信息點,而《青年醫生》裡只有8個非常簡單的信息點。

   為什麼同樣的時間會有這麼大的差距呢?

因為國產劇的節奏是這樣的:

   光是一個點名,就足足用掉了好幾分鐘。你說,國產電影國產電視劇讓人怎麼愛得起來呢?

三、缺少苛求完美的態度

   曾經以為國產片之所以不好看是因為水平的差距,但是看了這個對比後我明白了,這和水平有關係,但關係不大。

   更重要的差距,是在態度上。國內的片子不好看,是因為缺了那麼一股勁兒,大家都覺得差不多、馬馬虎虎就可以了,缺少一股苛求完美和打造品質的態度。

   在幾乎每一個環節上,國產電影和國產電視劇都缺少那麼一股苛求完美的態度,不光是導演和編劇,演員就更是如此。

   前陣子網上流傳一份「演技差的演員名單」,裡面密密麻麻,列出了上百號人,其中大部分是90後的小鮮肉和小小花。

   一個個看去,名單上的每一個名字都不無道理——只要你稍稍回想一下,腦子裡就能浮現出他們在銀幕上一張張呆板面癱的臉。

   演技這個東西,尤其需要磨練。但在現在燥熱的追星環境裡,演技再差也不影響小鮮肉們大紅大紫成為巨星,動輒千萬片酬和出場費。反正總有人買帳,自然不會有人潛下心來追求完美。

   最近有一部韓劇「Fantastic」,就狠狠地吐槽了一下中國影視圈的這個怪現象。

   這部劇裡有一個角色,設定是長相非常帥氣但是演技超級爛的花樣男星,因為「演戲無能」而倍受嘲笑人人嫌棄,在網上被罵得體無完膚,也沒有公司願意找他拍戲,在韓國娛樂圈根本混不下去。

   但是在中國,這個連哭都不會演的男星卻受到了熱烈的追捧。中國粉絲只看顏值不在乎演技,只要長得好演技再爛也沒有關係,無數少女愛他愛到發狂,願意去追他拍的戲,中國的影視公司也就投粉絲所好競相開出天價邀請他加盟。

   這部韓劇看得我心情複雜,雖然這樣被吐槽有點不太爽,但你又不能不承認,劇中所說的一切,完全是現在中國影視圈的真實反映。

   相比之下,上一代華語演員就要敬業多了,那些如雷貫耳的60後、70後華語明星,哪個不是經過一番摸爬滾打,憑著一股追求完美的勁頭,才百鍊成金。

   比如張曼玉,當年剛出道的時候,是一個完全不會演戲的超級花瓶,現在還能找到她早期的片子,她的演出是災難性的,不光充滿模式,而且每一個表情、每一個字都讓人非常彆扭。但是人家最後脫胎換骨,成了華語電影演技的巔峰。

   再比如葛優,外形並不出色,如果不是拼命修煉演技,不會有今天這樣的地位。他說過,沒有誰是天生的演員,想要演好戲就得琢磨,只要拍戲他總是凌晨才睡,每天只要一躺到床上,就得琢磨戲中的角色,久而久之養成了失眠的毛病。

   "美因苛求」,在今天這個浮躁的演藝圈,希望能夠有更多的演員、導演、編劇們,能夠像那些老一代演員這樣苛求完美、磨鍊自己,讓我們看到更加優秀的國產電影電視劇。

最後,真心希望國產劇能改變現狀。

相關焦點

  • 國產懸疑犯罪片真是越拍越垃圾
    宋佳為什麼就非要看上章宇?一夜情之後怎麼就突然結婚?李鴻其究竟經歷了什麼性情大變變成浮誇的暴發戶?又為什麼就變成殺人惡魔? 章宇在船上跳海是什麼意思?群演集體唱歌是怎麼回事? 統統沒有交代,統統莫名其妙。
  • 翻拍不斷,卻越拍越爛?
    這讓人不得不產生疑問:總在翻拍的金庸劇,為什麼越來越差了?一代人的一代金庸很久之前就曾有過一句定論: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武俠。從上世紀90年代起,金庸的小說開始逐漸影視化。對於8090後來說,童年裡總有一部金庸小說改編的電視劇。
  • 演員室內吹空調,場景用特效合成,古裝劇越拍越爛
    古裝劇拍攝條件越來越優越,有的鏡頭演員不用出場,坐在室內吹空調,只採集個臉部鏡頭就夠了,各種場景也都是電腦虛擬出來的,然後一拼接合成就可以了,失去了真實性,古裝劇就是這樣越拍越爛的。,雖然藝術造型上、服裝穿搭上以及演員的顏值上,比以前的古裝片都提高了很多,但更多特效場景的合成,讓真實性降低了很多,也就是說一看就覺得很假,因此也有人說,現如今的古裝劇是越拍越爛了。
  • 為什麼爛片越拍越多,是怎麼拍出來的
    最近柳林常常會陷入深思,我們這些年的國內影視到底是怎麼了,是得了一種什麼病,為什麼爛片越拍越多,而不是越拍越少?就拿這兩天頻繁上熱搜的兩部新劇來說吧,一部是被網友稱為西遊記版的鹿鼎記,關於這部劇的吐槽,柳林前面還剛剛寫過一篇文章,在網上爆了。
  • 越拍越差,越差越拍,「翻拍劇」為何成為影視泥潭?
    不得不說,我們國家的電視產業最近幾年來是飛速的發展,尤其是一些經典的影視劇,不管看了多少次,總是能夠讓人久久不能忘懷。經典翻拍劇為什麼會越拍越差呢分析之前的眾多失敗案例之後,還是逃不過被罵的命運,大多數網友現在只要一聽到哪部影視劇要被翻拍,就開始默默祈禱,千萬不要翻車!
  • 今日盤點:已經翻拍了九次的《封神榜》,為何越拍越爛?
    導語:已經翻拍了九次的《封神榜》,為何越拍越爛?這兩天,網上有不少人討論最新一版的《封神演義2019》,認為該劇劇情胡編亂造,服化道也是一言難盡,在當今影視行業翻拍泛濫成風,這類影視劇寧願少一部也不要多一部。其實封神榜作為中國古代經典的神話故事系列,幾十年來一直在被影視化。
  • 為啥我們再也拍不出白夜追兇一樣的佳作,而且越拍越爛了?
    為啥近幾年來,國產劇很難再拍出白夜追兇一樣的精品,而且越爛越拍?近幾年,各種低智商劇和神劇開始充斥著各大播放平臺之後,國產劇真正迎來了一個低谷期。國產劇經過不懈努力,終於做到了有量無質,有名無實的空前絕後的局面。打開各種播放器,除去個別平臺讓人激動之外,其他的都是滿屏的尷尬。
  • 張一山翻車背後,金庸劇越翻拍越爛了嗎
    這讓人不得不產生疑問:總在翻拍的金庸劇,為什麼越來越差了?01一代人的一代金庸很久之前就曾有過一句定論: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武俠。從上世紀90年代起,金庸的小說開始逐漸影視化。對於8090後來說,童年裡總有一部金庸小說改編的電視劇。
  • 還珠24集延禧70集如懿87集 國產劇越拍越長乾隆表示很心累
    數字之道梳理了近10年來熱播電視劇的播出集數變化,發現國產電視劇越拍越長正在成為當下螢屏的普遍現象。2009年之前,國內的收視熱劇平均每部都在30集左右;2010年到2012年,延長到40集左右;2013年,突破50集;到2014年,部分劇直接達到了90集,40集以內的電視劇幾乎已經見不到了。
  • 本以為是爛劇,卻越看越上癮的5部劇,你都看過幾部?
    如今國內影視劇蓬勃發展,數量上去了,但是質量卻下來了,爛片的數量越來越多,因此很多觀眾普遍對國產劇沒有什麼好感,尤其是一些原著翻拍的電視劇,還沒開播就被觀眾和爛劇劃上了等號,但是有一些電視劇卻成為了黑馬,本來以為是爛劇,但是看了之後就無法自拔了!
  • 國產電影為什麼很少拍續集?
    為什麼國產電影很少拍續集?說明也有拍續集的,只是不多,基本上續集超過三部口碑還不錯的沒有幾個,基本都是越拍越爛,例外的也有比如說《葉問4》就不錯,拍了四部觀眾依然喜歡。為什麼國產電影不喜歡拍續集,我認為主要原因就是三個字「不賺錢」,如果賺錢電影續集能當電視劇給你拍,看看漫威一年2-3部,十年拍了二十多部,連續性很強,有不少人因為一部漫威電影,能把所有漫威電影補一遍,所以一部電影質量差並不影響票房收入。
  • 起初以為是爛劇,越看越「上頭」的4部劇:《鳳唳九天》上榜
    起初以為是爛劇,越看越「上頭」的4部劇:《鳳唳九天》上榜第1部:《鳳唳九天》其實看過《破冰行動》的人,應該就能明白,為什麼我會起初認為《鳳唳九天》是一部爛劇,畢竟女主演李墨之此前飾演的「陳珂」這一角色,實在是太讓人討厭了,可是沒想到,這部劇卻讓人越看越「上頭」,演員的演技確實過硬,又都是高顏值,尤其是女主,氣場太強大了!
  • 喪屍片拍的越爛,我越懷念林正英
    喪屍片越拍越爛,君君就越懷念那個「童年陰影 」——林正英在拍《之後便一心搞事業,來到亞視,和林正英搭檔拍起了《殭屍道長》。因為丹姐的死纏爛打,九叔終於動容,兩個人終成眷侶。拍出來多多少少都沒有內味兒。
  • 從《當家的女人》到《月是故鄉明》:為何農村創業劇越拍越離譜
    再看看如今央視在播的電視劇《月是故鄉明》,相同的題材,同樣的女演員,時代在進步,拍攝手法和清晰度更加先進,可是,從《當家的女人》到 《月是故鄉明》,為什麼農村創業劇越拍越離譜了17年後再看《當家的女人》,有人提問:為什麼現在很難拍出像
  • 孫紅雷,《潛伏》之後再無經典之作,越拍越爛,錢重要作品重要?
    《新世界》開集還行,越往後劇情越拖沓,尤其兩個掛逼徐天和田丹的出現更是讓人無語,劇情越來越神,很多人乾脆建議把《新世界》改成《尋找小紅襖》或者《還我金子》算了。的確,又臭又硬的東西還是有不少人難以吃完,果斷棄了。不知道朋友們發現沒有,孫紅雷從開始從事演藝事業開始所飾演的影視劇質量還是較高的。
  • 又是同樣的套路,這應該就是國產劇越拍越爛的原因之一吧
    起初是因為孫儷拍電視劇每集都有50萬的片酬。孫儷夫婦卻只給冠狀病毒最嚴重的武漢只捐了30萬,網友們對他們這種行為唾棄,所以在《安家》這部片給予痛擊,打了很低的分,所以這部片剛播出,就不受網友待見。難道我們的國產劇就只能拍出這麼爛的結尾嗎?觀眾又不是傻子,需要這麼糊弄嗎?真的不要強行洗白了好嗎?
  • 「以為是爛劇,卻越看越上癮」的4部古裝劇
    現在的影視劇泛濫,各種各樣的影視作品都有,但好的影視作品卻少之又少。因此大眾對於國產電視劇的期待值並不高。甚至有些劇在宣傳期,觀眾就不怎麼看好。但是有些劇卻出乎觀眾的期待,竟然越看越愛看。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這樣幾部劇吧。
  • 國產電視劇為啥越播越長變裹腳布?
    而近幾年現狀似乎徹底顛倒,海外劇大都以精煉的10到20集為主,國產電視劇卻不斷推出各種長篇大制。《楚喬傳》67集,《那年花開月正圓》共74集,而即將上映的《如懿傳》更是多達99集!讓國內觀眾不勝其煩,影視劇創作者又似乎有苦難言。
  • 國產電視劇越拍越長上熱搜,姜偉:湖南衛視靠回放加了6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種感覺,那就是電視劇越拍越長,本來20集或者30集就能說完的故事,硬是要靠生硬的過度把集數拉扯到50集60集,霍建華和周迅主演的《如懿傳》大家都聽說過吧,竟然長達90集!不少觀眾感慨這簡直就是裹腳布,又臭又長!真以為每部劇都是《武林外傳》?
  • 以為是爛劇,卻越看越上癮的4部劇,除了《瞄準》你還追過幾部?
    先是張嘉譯主演的《在一起》,再到李治廷主演的《浮世雙嬌傳》,然後是宋伊人主演的《我憑本事單身》等等,然而這些電視劇的質量有好有壞,當然好看的電視劇肯定會得到好評,而爛劇自然也會被吐槽。現在有很多電視劇在沒播出之前就是各種宣傳,但播出後卻口碑一般。相反有的電視劇在開播前就被認為是爛劇,但是播出之後卻讓人越看越上頭。下面就給大家推薦4部越看越讓人上癮的好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