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適合:心理學愛好者、職場人。
編輯 | 墨與笙
2074字 | 6分鐘閱讀
2020年年末,最火的男孩莫過於丁真,最近我們到處都能看到他。
一天登上9次熱搜,各地官媒為他battle。
網友們評論,這個「00後」統一了抖音b站快手的審美。
不同年齡的女生,甭管幾零後,都喊他是「老公」,說他簡直是完美的另一半。
當然人紅是非多,有人喜歡,就有人不喜歡,有一些人也認為自己就是不喜歡他,甚至是討厭他。
為什麼我們會喜歡或者討厭一個人呢?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做投射。
那麼投射具體有哪些類型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聊一聊,看看你是屬於哪一類。
我愛誰,誰就是我的鏡子
投射是心理學裡的一個重要的概念,1894年由心理學大咖弗洛伊德提出,可以探索和分析個體的「內心世界」。弗洛伊德認為「投射」是指把自己的性格、態度、動機或欲望投射到別人身上,投射起碼有三種。
相同投射:有一種冷,叫作你媽覺得你很冷。
我經常看到小寶寶在悶熱的夏天穿著長袖、長褲和襪子,小臉熱得通紅,媽媽還是覺得他冷。你代表小寶寶表示反抗,媽媽會說:「你們知道啥,現在不保暖,老了會後悔!」
這就是一種把自己的感覺和態度等同和強加他人的典型案例。我這樣想,我覺得你也應該這樣想,心理學稱之為相同投射。
願望投射:我這麼喜歡他,他一定也喜歡我吧。
我這麼喜歡你,你也一定很喜歡我吧,不然,我怎麼發現你在偷偷看我?啊!明明是你在偷偷看別人!
情感投射:我喜歡的人越看越喜歡,我討厭的人越看越討厭。
2018年最火綜藝真人秀《創造101》,火到已經和2004年的「超女」一樣,成了一種社會現象,一輪又一輪的口水戰點燃各種粉絲和偶像之間的愛恨情仇。
我們為什麼喜歡一個人
我們喜歡一個人,是因為他們身上有我們喜歡自己的地方,或者他們身上藏著部分我們想要成為的自己。
據說「草根直男」都很愛選手楊超越,他們在楊超越身上起碼可能得到兩點。A、代入感強—我們是一夥的;B、享受著「金手指」的快樂。
來看看選手王菊身上被投射了什麼。
據說王菊的「逆風翻盤」迎合了某些社會少數群體的價值觀。誰說女團就得又白又瘦、又甜又嗲?她們才不是男人的洋娃娃。
王菊身上可以讓人寄託的東西太多了:坦蕩的人生態度,對自我的認可和不糾結,得體的聰明等。你可別說她身上沒有你們理想中的自己。
我們為什麼討厭一個人
我們討厭一個人,是因為他身上有我們討厭自己的地方或者不曾擁有的特質。但是我們不想討厭自己,那麼還是討厭他好了。
隨著楊超越多次逆襲,很多人坐不住了,於是,「群嘲」楊超越的潮流來襲。
為什麼挨罵的總是我?誰讓你足夠火!
楊超越觸碰了許多人的價值觀。
每個人因為出身環境、成長經歷、外表、受教育程度的不同,會產生截然不同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我們必須證明和捍衛自己價值體系的合理性,這是尊嚴問題。
此時,楊超越出現了,要能力沒能力,要努力沒努力,長了一張美麗無比、楚楚可憐的臉,經常流著眼淚就晉級了,這讓那麼多比她業務能力強、比她努力奮鬥的人情何以堪?
於是,嘲弄楊超越無形中成了某種群體的立場,我在嘲笑她的同時仿佛證明自己很努力、很有業務能力,只是沒那麼好運罷了。
精神分析學者認為投射是一種重要的心理防禦機制。
它在防禦什麼?
投射是個體將自己的過失或不被社會認可的慾念加諸他人,從而消除內心的罪惡感、減輕焦慮的壓力,捍衛自我的人格。
我們忙著討厭別人,以防不小心討厭到了自己。
人類果真是最高級的物種,投射是一種「神操作」。通過這樣的操作,人們扔掉了自身討厭的部分,保持了「我足夠好」的自我感覺,並能通過抨擊他人獲得一種內心的優越感。
你真的是在討厭她嗎,還是討厭那個也很「廢柴」卻沒有她幸運的自己?當你凝望深淵的時候,別忘了深淵也在回望你。
如果你很容易欣賞到他人的優點和光明面,也許正是因為你身上的光明面本來就多,你是一顆小太陽,每天充滿正能量。
如果你總是覺得很多人都很礙眼,看誰都心煩,這個時候我們是不是該回頭想想,自己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呢?
畢竟,你是什麼樣子,你眼中的世界就是什麼樣子。
最後饋贈友情提示:如果你想知道你和你的男(女)朋友三觀是否相合,很簡單,拉他(她)看一場真人秀吧!
內容來源:
文章摘自《愛情的真相:親密關係心理學》,本書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作者張曉文。
以上內容源自 | 《愛情的真相》
作者 | 張曉文 圖片 | 網絡
策劃 | 扶意寒 編輯 | 墨與笙
文稿 | 林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