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記者調查]野生動物「肇事」村民很煩惱 呼籲:成立民間救助...

2020-12-19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記者調查]野生動物「肇事」村民很煩惱 呼籲:成立民間救助機構

&nbsp&nbsp&nbsp&nbsp黑熊、金錢豹、巖羊(鬣羚)、毛冠鹿、飛狐、脆蛇、紅腹錦雞、毛腿漁鴞、東方白鸛、鉗嘴鸛、白鷳……近年來,隨著生態的不斷好轉,在古藺縣黃荊老林山區、桂花虎頭山、箭竹大黑洞附近、白泥菜板村等地,很多一度銷聲匿跡的動物頻繁出現,種群、數量也不斷壯大。

&nbsp&nbsp&nbsp&nbsp然而,新煩惱也隨之產生:野生動物常常到村民地裡覓食,造成農作物被毀,給村民帶來了不小的經濟損失。由於經費缺乏,野生動物救助工作也成為當地林業部門面臨的難題。如何緩解野生動物帶來的「煩惱」,成了相關部門應儘快解決的問題。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黑熊、野豬下山覓食,掀翻蜂桶、糟蹋玉米地,給村民帶來了不少經濟損失

&nbsp&nbsp&nbsp&nbsp「熊大、熊二」出沒 村裡幾十桶蜜蜂被毀

&nbsp&nbsp&nbsp&nbsp楊文強是古藺縣黃荊鎮黃荊村的村主任,也是一名蜂農。由於黃荊老林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他在山上放養了50多箱蜜蜂。8月3日,他像往常一樣進山檢查蜂桶,發現放置在山林裡的幾十桶蜜蜂又有幾桶被掀翻在地。蜂箱被打開,木板、蜂巢、遮蓋物被掀得七零八落,蜂蜜已不見蹤影。破爛的蜂箱周圍,地上雜草被動物碾平,泥地上隱約能看到一些大型動物的腳印。

&nbsp&nbsp&nbsp&nbsp「雖然沒有親眼目睹,但不用說都曉得是黑熊偷吃了蜂蜜。」楊文強說,近年來,黃荊老林多次出現黑熊的身影,而這傢伙就有偷吃蜂蜜的習慣。「早些年,從來沒發生過這種事情,但近段時間,山上蜂箱多次遭遇襲擊,蜂箱被拖到幾十米外,裡面的蜂蜜已被掏出來吃了個精光。」

&nbsp&nbsp&nbsp&nbsp不僅楊文強家,黃荊老林林區附近的八節洞村、原林村、龍爪村多戶蜂農也反映,十多箱蜜蜂被偷吃。

&nbsp&nbsp&nbsp&nbsp黑熊偷蜂蜜並不是空穴來風,除了村民們的懷疑,還有人親眼所見。黃荊村護林員羅茂開告訴記者,7月中旬,他在楊文強放置蜂箱的山上巡查時,就無意間發現有黑熊在偷吃蜂蜜。當他走近時,生性機警的黑熊迅速跑進樹林,眨眼功夫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地上只留下被掀翻的蜂箱和無家可歸的蜜蜂在嗡嗡飛舞,木箱子上能看到明顯的黑熊爪子印。

&nbsp&nbsp&nbsp&nbsp「熊出沒」的消息傳開後,蜂農們都提高了警惕,大多數人家已經把蜜蜂轉移到了離家近的地方,還加強了預防工作。「每天晚上不定時打著電筒去看看,黑熊看到光、聽到響聲就不會來了。」楊文強表示,儘管這些舉措都不是解決問題根本辦法,但為了減少損失也暫時只能這樣。

&nbsp&nbsp&nbsp&nbsp黃荊鎮自然資源站負責人顏宇說,由於村民們相繼從山上搬遷下來,黃荊老林生態環境變好,現在,野生動物越來越多了,這也屬於正常現象,但對於林區大面積擺放的蜂箱,安全防護確實是個難題。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記者調查]野生動物「肇事」村民很煩惱 呼籲:成立民間救助機構

&nbsp&nbsp&nbsp&nbsp「大師兄、二師兄」下山 玉米地慘遭「掃蕩」

&nbsp&nbsp&nbsp&nbsp除了「熊出沒」偷蜂蜜,近段時間,黃荊鎮靠近林區的幾個村子還屢屢發生野豬、猴群偷玉米事件。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黃荊老林發現的鼬獾,又名魚鰍貓

&nbsp&nbsp&nbsp&nbsp8月5日一大早,黃荊村9社村民鄭平發現,在離家大約一裡地的承包地裡,剛到灌漿期的玉米被成片放倒在地。玉米棒子大多被啃光,即使還沒有被啃的,玉米杆也已被折斷,地上到處是野豬的足跡。據鄭平介紹,野豬平時都是在大山裡活動,到莊稼即將成熟這段時間,便開始出來啃食即將成熟的玉米。「一般是在晚上,大野豬帶著小野豬成群結隊鑽進玉米地裡偷吃」。

&nbsp&nbsp&nbsp&nbsp「去年野豬毀了我家1畝多地的玉米,今年眼看玉米就要成熟了,僅一晚上的時間,近3畝地的玉米又被糟蹋得不成樣子。」鄭平說,山裡野豬頻繁進村,多數村民的莊稼已深受其害,但因野豬是國家保護動物不能捕殺,因此,大家也琢磨出各種土辦法驅趕。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毛冠鹿,三有保護動物,瀕危物種

&nbsp&nbsp&nbsp&nbsp「在地裡扎草人、點蠟燭,燻衣物,放鞭炮敲鑼,可是這些方法都是治標不治本」,鄭平稱,也有膽大的村民晚上到玉米地裡看守,但人在野豬不來,人走野豬就來,「它也會和我們捉迷藏,搞遊擊戰」。

&nbsp&nbsp&nbsp&nbsp楊文強告訴記者,自從國家推行退耕還林政策以後,黃荊老林林區植被恢復較快。黃荊鎮幾乎每個村子都已發現有野豬、猴群出沒。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黃荊村已有好幾戶人家的玉米地都被野豬糟蹋過,眼看著即將收穫的玉米變成這樣,村民的心裡很不好受。

&nbsp&nbsp&nbsp&nbsp針對村民們放鞭炮趕豬、猴群的做法,羅茂開認為不太妥當,這不僅可能會造成野豬受傷,更容易引起林區火患。他認為,如野豬數量過多泛濫成災,造成莊稼大面積毀壞,已經嚴重危害到農民的生產、生活的時候,可向自然資源管理部門反映,看有什麼更好的解決方法。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記者調查]野生動物「肇事」村民很煩惱 呼籲:成立民間救助機構

&nbsp&nbsp&nbsp&nbsp毛腿漁鴞魚塘裡偷吃 魚塘主稱「招架不住了」

&nbsp&nbsp&nbsp&nbsp除了黑熊、野豬,錦雞、漁梟、鷺鳥等珍稀鳥類的出現,也給林區生活的村民們帶來了一些困擾。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小鯢,瀕危保護動物

&nbsp&nbsp&nbsp&nbsp鄭楚華是黃荊村7社村民,幾年前,因為種莊稼老是被野豬、山雀破壞,他索性把大部分承包地改種了大竹筍。沒想到,現在到了竹筍出土季節,又吸引了猴群、豪豬的光顧。「山裡有成群的獼猴出入,它們不但要偷吃地裡的玉米,春季的大竹筍也不放過。我家今年的大竹筍就遭到了猴群、豪豬和野豬的破壞,至少損失上千元。」

&nbsp&nbsp&nbsp&nbsp除了養蜂,楊文強在村裡還建了個池塘養活水魚。隨著魚塘投產,也遇到了不少麻煩。「毛腿漁鴞和鷺鳥的出現,對池塘裡的魚兒造成了不小的威脅。尤其是夏天氣候炎熱,水裡的魚兒大多會浮出水面。盤旋在天上的漁鴞或者守候在岸邊的鷺鳥總會瞅準時機下手,露出水面的魚兒就難逃厄運。」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鉗嘴鸛,瀕危保護鳥類

&nbsp&nbsp&nbsp&nbsp楊文強說,過去這些鳥來吃魚,他都不當回事,因為那時鳥群的數量並不大。可是,近年來,來魚塘偷魚吃的鳥越來越多了。而且這些野鳥嗅覺特別靈敏,只要有魚遊出水面,它們就能發現,而且一抓一個準兒,「我都快招架不住了」。

&nbsp&nbsp&nbsp&nbsp楊文強還是一名野生動物保護的志願者,他知道鷺鳥、漁鴞等野鳥中,有些是國家重點保護動物,他不僅不能傷害這些野生動物和鳥類,見到有受困或者受傷的動物時,還會主動參與救助。但他也有一肚子「苦水」:「我保護野生動物,可是誰保護我的蜜蜂、魚塘呢?」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記者調查]野生動物「肇事」村民很煩惱 呼籲:成立民間救助機構

&nbsp&nbsp&nbsp&nbsp四川未有具體補償政策 呼籲:成立民間救助機構

&nbsp&nbsp&nbsp&nbsp野生動物種群增加,不只是給農民群眾生產生活帶來困擾,而且野生動物救助工作也成為當地林業部門面臨的難題。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大擬啄木鳥,三有保護動物

&nbsp&nbsp&nbsp&nbsp過去幾年裡,黃荊鎮自然資源站以及古藺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對野生動物的救助事件時有發生。「只要接到群眾的求助電話,我們都會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處置。」黃荊鎮自然資源站負責人顏宇說,這些年來,他都記不清楚自己救助了多少野生動物,如巖羊、獐子、貓頭鷹、娃娃魚……

&nbsp&nbsp&nbsp&nbsp「對野生動物的救助本來是我們林業管理人員的職責,但是由於缺乏相關經費支持,這項工作開展起來確實有些勉為其難。」顏宇說,前段時間,有村民反映黃荊老林景區有隻「貓頭鷹」受傷,自然資源站工作人員就立即趕到現場,並把受傷的鳥兒帶回站上治療。

&nbsp&nbsp&nbsp&nbsp「那是一隻翅膀受傷的毛腿漁鴞,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通過精心救治,幾天後鳥兒身體逐漸恢復,治療費用花去500多元。」顏宇有些無奈地說,由於縣局和鄉鎮都沒有野生動物救助的專項經費,最後還是站上工作人員自願捐助,而這樣的事情,每年都會發生好多起,「救助費用平均每年都在2000元以上」。

&nbsp&nbsp&nbsp&nbsp記者查閱相關資料發現,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有關條文規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造成的農作物或者其他損失,應當由地方政府補償。但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許多地方並未規定補償標準,同時也沒有資金來源,補償政策落實起來並不容易。有林業專家認為,既然國家提出了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就應將野生動物造成的損害納入生態補償機制內容,兼顧保護野生動物和農民利益的平衡。

&nbsp&nbsp&nbsp&nbsp僅僅在黃荊村,每年都有多起農民關於野生動物損害家禽和農作物及傷人事件的反映,村民也希望政府給予適當補償。但在目前,四川省還沒有出臺相關的具體補償政策,地方政府財力也有限,農民的經濟損失、野生動物救助資金等也暫時還得不到補償。而在顏宇看來,對野生動物的救助也可以借鑑國內外一些地方做法,成立民間救助機構,呼籲社會各界參與到野生動物保護和救助中來。(川江都市報記者 曾剛 攝影報導)

&nbsp&nbsp&nbsp&nbsp

相關焦點

  • 馬鞍山去年救助野生動物 300餘只
    這隻狐狸只是2017年馬鞍山市森林公安救助的個案。去年,森林公安民警積極參與野生動物的保護和救助,救助放生野生動物300多隻,其中包括綠孔雀、白鶴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46隻。去年共救助野生動物300餘只近日,正值下班時間,家住鑫福家苑的一位市民,打開頂樓露臺的門後嚇了一大跳,只見露臺上站著一隻藍孔雀。哪裡來的孔雀呢,該怎麼處理?市民趕緊給公安部門打電話。
  • 記者探營溫州綠眼睛野生動物救助基地——給綠野精靈當大夫
    透過簡易的鐵門,我們難抑心中的驚訝,這竟然是大名鼎鼎的溫州綠眼睛生態保護中心野生動物救助基地。而眼前這位皮膚黝黑、清瘦的男子,竟然就是挽救了許多野生動物、經常走上大學講臺的溫州綠眼睛生態保護中心掌門人方明和。  19年前,方明和年僅17歲。一顆綠色的種子萌芽了——他和幾位同學發起創立浙江首個民間環保志願者團體,取名「綠眼睛」,寓意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
  • 東莞成立首個野生動物收容救護站
    關注東莞丨莞事丨莞商近日,由東莞市林業局主辦的「野生動物救助保護」活動暨東莞市首個野生動物收容救護站授牌儀式在香市動物園舉行。該動物園將成為全市野生動物避風港,市民若有收養或救助的野生動物,可及時送達香市動物園進行救助。
  • 擱淺、窒息、危急,7小時接力生死救援——呼籲關愛野生動物
    擱淺、窒息、危急,7小時接力生死救援——呼籲關愛野生動物 2020-05-10 02: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呆萌狍子被困山林 村民與民警接力救助
    自開展「崑崙2020」專項行動以來,元寶山區公安分局森林公安積極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涉林涉野生動物法律法規的宣傳活動,群眾守法觀念明顯增強,對野生動物的愛護和保護更加重視。
  • 野生動物「守護者」:十年如一日救助 讓它們活下去
    野生動物「守護者」:十年如一日救助,讓它們「活下去」  溼地、草灘、公益林、鄉村等,今年39歲的朱繼勇,一有時間就去巡邏,查看這些地方有沒有受傷的野生動物。同時,在溼地、林地投食,讓回家、路過的鳥兒有食吃。圖為放飛通過救治痊癒的遊隼。
  • 一本呼籲保護野生動物的攝影集
    《鏡頭下的無聲吶喊》 布麗塔·亞申斯基 基思·威爾遜 著 中信出版集團 2020年12月出版 深圳晚報記者 劉莉 中信出版集團近日出版了
  • 非法狩獵野生動物,抓!
    原來,這些蟾蜍系村民黃某林從另一村民黃某山手裡收購得來,後來到菜場販賣時被民警查獲。獲知情況後,民警立即將涉嫌非法獵捕的黃某山傳喚至派出所進一步調查。當天下午,民警將查獲的123隻蟾蜍全部放生野外。經審查,黃某山、黃某林對自己涉嫌非法狩獵、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的違法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 呼倫貝爾救助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尾蠟嘴雀
    圖為疫情防控工作人員救助一隻黑尾蠟嘴雀。 希吉日 攝中新網呼倫貝爾3月3日電 (張瑋 特日格勒)3日,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人員救助了一隻受傷的鳥,經查,該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尾蠟嘴雀。
  • 專訪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李理:我們是如何推廣保護野生動物理念的
    作者/郝德秀 編輯/ 馮寅傑(本文原載於《創業人》雜誌 原標題《用水墨回報自然——訪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李理》)李理,字古山,號木月,1982年12月出生於北京,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職業畫家,野生動物攝影師。5歲開始發表個人繪畫作品。6歲拜師學國畫,從師於周懷民、張望、劉峰等眾多名師。
  • 斬斷野生動物黑產業利益鏈!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非法收購、運輸、出售野生動物及其製品,非法狩獵、殺害野生動物等現象依然嚴重,單靠刑事打擊遠遠不夠,必須拓展野生動物保護方式,積極運用公益訴訟加以保護。」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湯維建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野生動物保護領域公益訴訟已成為檢察機關一項重點工作。」
  • 鹽城兩村民非法捕捉販賣野生動物被警方查獲
    /a/20200325/fcf10b402cbc43ddaed9fcdea80f5452.shtml   青蛙、蟾蜍屬於國家「三有」保護動物
  • 你知道安徽省有哪些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嗎?
    前段時間,涇縣涇川鎮村民曹某在後院照看孩子刷牙時,隱約看見自家豬圈多了一頭「野豬」。有其他村民說這可能是「四不像」,曹某知道不能隨便接觸野生動物,便立即打電話報警。涇縣公安局和縣涇川森林派出所民警隨即趕到,基本確認這頭體格相對健壯的「野豬」,其實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鬣羚(俗稱「四不像」)。民警商定採用驅趕策略讓這位「不速之客」快快離開,但鬣羚雙眼圓瞪,就是不肯走。
  • 豬獾寶寶、折翼鸚鵡……合肥那些被救助的動物怎樣了?
    近日,一隻野生小豬獾在田邊的苗圃地裡被肥西村民發現並送到合肥野生動物園。記者從合肥野生動物園獲悉,今年動物園共接到了 16 起野生動物求助事件。早在上個世紀 90 年代起,合肥野生動物園就開啟了漫長的動物救護之旅。
  • 男子直播非法狩獵被抓 事後成保護野生動物志願者
    男子直播非法狩獵被抓 事後成保護野生動物志願者 原標題: 隨後當地警方成立專案組,經過多日的調查取證,最終將涉案嫌疑人金某抓獲,並收繳其作案工具。同時,對其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教育。金某在接受了批評教育後,由狩獵者轉變為一名保護野生動物的志願者。目前,案件仍在進一步查處中。  網友虎牙直播上直播狩獵  據警方介紹,接到網友舉報後,通過看直播獲取信息發現,直播中提及非法狩獵的地點在永嘉山區。
  • 昝村派出所救助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雀鷹
    渭南青年網(編輯 閔盼龍 通訊員 李娟)5月20日,韓城市公安局昝村派出所接報警稱,在西昝工業園區新豐清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院內發現一隻疑似受傷的鷹需要救助。接警後,民警立即趕往現場進行救助。趕到現場後,民警發現該動物形似鷹,疑似受傷,無法飛動,嘴裡發出吱吱吱的聲音,存在安全隱患。民警同公司工作人員一同將該動物妥善放置在紙箱,帶回派出所,並立即通知森林公安局。經隨後趕到的森林公安局民警辨認,確定其為雀鷹,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屬於世界瀕危物種之一。目前,派出所已將雀鷹移交森林公安局進行進一步救治。
  • 40隻(頭)野生動物回歸森林 保護野生動物麗江這樣做
    野生動物放歸自然活動 供圖雲南網訊(記者 何嶸)雄鷹就應在藍天翱翔,野生動物就該在大自然存在。25日下午,麗江市古城區林業和草原局、古城區野生動物臨時收容救護站等單位聯合組織並舉辦了野生動物放歸自然活動,共放歸了40隻(頭)野生動物。
  • 歷時9年,四川完成陸生野生動物「入戶調查」!246種野生動物,如何...
    近日,紅星新聞記者從承擔全國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調查四川巴顏喀拉山南麓山地等6個地理單元的四川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獲悉,四川已於近期完成了2011年開始的全國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人口普查入戶調查」。▲水鹿「我們業內稱之為外業調查,就是需要在野外完成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