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明朝的皇帝,可能大家第一時間會想到的是開國皇帝朱元璋,作為名副其實的「草根」皇帝,朱元璋對中國做出的貢獻是巨大的。不過,小編今天要介紹的這位明朝皇帝並不是朱元璋,而是明仁宗朱高熾,他在位時間只有10個月,卻改變了中國後400年的歷史。為何這麼說呢?下面聽小編細細道來。
明仁宗朱高熾是明朝第四位皇帝,他是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的長子。由於他自幼喜靜厭動,體態一直都很肥胖,行動不便,需要兩個下人攙扶著他行動,這讓一生嗜武的明成祖朱棣並不喜歡這個兒子。但他生性端重沉靜,且喜愛讀書,這令他的老師們十分欣喜。朱棣起兵靖難時,朱高熾留守北京。之後,朱高熾團結部下,用1萬人的軍隊成功阻擋了建文帝的大將李景隆的50萬大軍,讓朱棣從此對朱高熾刮目相看。
儘管朱棣對朱高熾依舊不是很看好,但朱高熾是明太祖朱元璋親自敲定的燕世子,且朱高熾在靖難之役中一舉成名,深得眾文臣的讚揚。最終,朱棣還是立了朱高熾為太子。後來,朱棣在北徵返京的途中病逝,為了避免皇子之間爭奪皇位發生內亂,所以秘不發喪。直到朱高熾順利繼位才放心下來。
而朱高熾在繼位後,第一件事就是下令停止鄭和的海上遠航,第二件事則是釋放了因反對遠徵蒙古被朱棣囚禁起來的前戶部尚書夏元吉。不僅如此,朱高熾還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下令赦免了建文帝的許多舊臣,平反了許多元老,廢除的許多苛政。還在軍事上修整武備,停止了永樂時期的大規模用兵。此舉大大減輕了天下百姓的負擔,為宣仁之治打下了基礎。
然而,你或許不會想到,朱高熾做了這麼多的事情,其在位時間僅僅不到10個月。但他對明朝的歷史影響卻很大。後世有專家曾用「撥亂反正」來形容他。公元1425年,朱高熾猝死於欽安殿,後被葬於十三陵獻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