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皇帝在位僅有10個月,其進行的改革,卻改變了明朝歷史

2020-12-19 送歷史個救生圈

提到明朝的皇帝,可能大家第一時間會想到的是開國皇帝朱元璋,作為名副其實的「草根」皇帝,朱元璋對中國做出的貢獻是巨大的。不過,小編今天要介紹的這位明朝皇帝並不是朱元璋,而是明仁宗朱高熾,他在位時間只有10個月,卻改變了中國後400年的歷史。為何這麼說呢?下面聽小編細細道來。

明仁宗朱高熾是明朝第四位皇帝,他是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的長子。由於他自幼喜靜厭動,體態一直都很肥胖,行動不便,需要兩個下人攙扶著他行動,這讓一生嗜武的明成祖朱棣並不喜歡這個兒子。但他生性端重沉靜,且喜愛讀書,這令他的老師們十分欣喜。朱棣起兵靖難時,朱高熾留守北京。之後,朱高熾團結部下,用1萬人的軍隊成功阻擋了建文帝的大將李景隆的50萬大軍,讓朱棣從此對朱高熾刮目相看。

儘管朱棣對朱高熾依舊不是很看好,但朱高熾是明太祖朱元璋親自敲定的燕世子,且朱高熾在靖難之役中一舉成名,深得眾文臣的讚揚。最終,朱棣還是立了朱高熾為太子。後來,朱棣在北徵返京的途中病逝,為了避免皇子之間爭奪皇位發生內亂,所以秘不發喪。直到朱高熾順利繼位才放心下來。

而朱高熾在繼位後,第一件事就是下令停止鄭和的海上遠航,第二件事則是釋放了因反對遠徵蒙古被朱棣囚禁起來的前戶部尚書夏元吉。不僅如此,朱高熾還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下令赦免了建文帝的許多舊臣,平反了許多元老,廢除的許多苛政。還在軍事上修整武備,停止了永樂時期的大規模用兵。此舉大大減輕了天下百姓的負擔,為宣仁之治打下了基礎。

然而,你或許不會想到,朱高熾做了這麼多的事情,其在位時間僅僅不到10個月。但他對明朝的歷史影響卻很大。後世有專家曾用「撥亂反正」來形容他。公元1425年,朱高熾猝死於欽安殿,後被葬於十三陵獻陵。

相關焦點

  • 他是明朝最低調的皇帝,僅在位6年,就賺回了世界上一半的錢
    明朝時有不少朋友都非常感興趣的一個朝代,在這個朝代當中,是中國最為強大的一個時期,同時也出現了非常多特別有名的皇帝,在這個朝代300年的時間之內總共有20位皇帝,這20位皇帝的脾氣和性情都不一樣,但是其中大部分人都對這個世界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影響,甚至已經能夠左右時代的發展,其中有一個皇帝只在位
  • 明朝16位皇帝,就有10位絕後,這是怎麼回事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從開國皇帝朱元璋,到亡國君王朱由檢,一共歷經16帝,276年。然而這16個皇帝中,就有10位皇帝絕了後,這是怎麼回事?我們先來看看有後的皇帝。首先就是朱元璋,朱元璋有26個兒子,他將他們都分封為藩王。雖然也有夭折的,或是中途因為各種原因離世的,但很明顯,朱元璋沒有絕後。不然,明朝哪來的16位皇帝,還有那麼多坐吃山空的宗室。其次就是朱棣,朱棣有4個兒子,小兒子早夭無後,其餘三個兒子都有後代。
  • 明朝有多少個皇帝,具體都有什麼功績?
    明朝一共有十六皇帝,這裡面不包括死後追諡的,如朱標和嘉靖帝的父親等。明朝皇帝個個都是奇葩,都有一段傳奇故事,不過對明朝皇帝後人還是有一個不錯的總結: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句話算是恰與其分吧。5、明宣宗朱瞻基(1398~1435年)朱瞻基在歷史上是個非常有作為的皇帝,他的功績主要表現在:強化監察職能,淨化官員隊伍;平定朱高煦叛亂,解決安南問題;財政救助,減輕稅負,安定百姓;鞏固『』仁宣之治『『』盛世景象。
  • 5位改變中國歷史的改革家,第3位是被世界稱為中國最偉大的皇帝
    ——《莊子·養生主》中華文明至今已發展了五千年,在這五千年的歷史中,誕生過很多推進歷史進程的人物,他們通過自身的努力改變歷史走向。③ 千古一帝嬴政秦始皇嬴政是中國歷史上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也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秦並天下後,秦始皇嬴政又忙著構建秦帝國。
  • 明朝有十六位皇帝,為何卻皇陵卻叫做明十三陵?有三人不在裡面?
    皇帝去世以後,都要安葬在各自的陵墓之中,陵墓的規格和隨葬品,也是極盡的奢華,不過也有作為皇帝,沒有被安葬在應有的皇帝陵墓中,在明朝就有這樣的現象,明朝一共十六位皇帝,卻只有十三座陵墓。明朝的十三座陵墓到了現代社會後,還成為了著名的旅遊景點,那為什麼明朝明明有十六位皇帝,卻只有十三位皇帝,能夠被安葬在皇陵中,剩餘那三位皇帝是因為什麼原因,導致沒有葬入皇陵之中呢?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明朝政治中心遷移的問題。
  • 易中天為什麼說明朝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差勁的皇帝?
    現在易中天又說明朝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差勁的皇帝,說真的我不知道他們是如何想的,或許在他們的眼裡清朝無論如何都是要好與明朝的,易中天就曾說過「只要不帶民族偏見,都應該承認他們夠資格當中國的皇帝,至少比明代的皇帝強。」,但實際上真如他們所說,明朝的皇帝都如此之差嗎?
  • 明朝存在感最弱的皇帝,在位6年,卻讓明朝賺走世界三分之一白銀
    說起明朝皇帝,大夥最先想起誰?是殺伐果決的朱元璋?清君側的朱棣,或者是享樂貪玩的明武宗?明朝皇帝最大特色在於,缺點很明顯,但是再差也不至於一無是處,總能挑出一些好的地方來。然而有一個人,可以說是明朝存在感最弱的皇帝,在位短短6年,然而卻賺走了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銀,此人就是朱厚的第三個兒子,明穆宗朱載。1566年,嘉靖帝去世後,明穆宗即位,國號隆慶,他任用徐階、張居正等大臣進行改革,同蒙古人議和,結束了明蒙之間兩百年的軍事對峙,使得明朝國運中興,經濟發展,史稱隆慶新政。
  • 明朝三個地位非常尷尬的皇帝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朝代,在明朝276年歷史當中,出現了很多奇聞異事,其中就有三個地位非常特殊的皇帝。第二個是明代宗朱祁鈺明代宗也是個倒黴皇帝,他的哥哥明英宗朱祁鎮搞「御駕親徵」,結果兵敗被俘,瓦剌以朱祁鎮威脅明朝,明朝為了表示不屈於瓦剌,擁戴朱祁鈺登基,並在名臣于謙的帶領下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
  • 中國歷史上出了408個皇帝,但在位時間超過50年的,僅有這5人
    秦始皇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了歷史上首次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秦朝。從此之後秦始皇嬴政也被後人稱之為千古一帝。從秦始皇之後到1912年末代皇帝下詔退位,中國歷史上一共出現了408帝。但是在位時間超過了50年的僅有這5人。
  • 明朝共有帝王16位,為何明十三陵僅13個皇帝?沒進十三陵的有誰?
    明十三陵,作為明代皇帝的埋骨之所,一共埋葬了大明王朝13位帝王。可是,這數量上卻有些對不上,史書記載大明自建國以來,共歷帝王16位,而且個個都是名正言順,得到認可的正經皇帝。那為何明十三陵,卻只埋了13個皇帝呢?沒有進入十三陵的都有誰呢?
  • 明朝最無存在感的皇帝,卻辦了一件大事,讓明、清所有皇帝汗顏
    這表現在三個方面,其一是,他的前任皇帝和下任皇帝都當了很多年,而且很有名氣。比如其前任就是當了46年皇帝的赫赫有名的嘉靖帝朱厚熜;而他的下任皇帝則是當了48年皇帝的鼎鼎大名的萬曆帝朱詡鈞,這兩位是明朝在位時間排前兩名的皇帝,而夾在這二帝中間的他,只當了6年皇帝,落差之大幾乎讓人忽略不計。
  • 明成祖朱棣是朱元璋的兒子,為什麼會是明朝第三位皇帝
    明成祖朱棣是朱元璋第四個兒子,可是他卻是明朝第三位皇帝。眾所周知,朱元璋是建立朱明王朝的人,那麼他的兒子朱棣為什麼會是明朝第三個皇帝呢?
  • 三分鐘帶你盤點明朝十六位奇葩皇帝(上)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朝代共歷經16位皇帝,國祚276年,可相比其他的朝代的帝王,明朝的皇帝卻個個都是怪咖。今天讓我帶你們看看明朝的16位皇帝 ,都有怎樣的奇葩故事?1、明太祖朱元璋,明朝開國皇帝,他與其他開國帝王不同,他當過和尚,要過飯,後來參加農民起義,開掛成為了帝王,當了帝王后害怕之前與他打天下的兄弟奪了他的位置,便將功臣殺的一乾二淨。
  • 我統計了中國歷史上223位皇帝死因,得出《中國皇帝死法大全》
    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開始,到1912年清王朝覆滅,中國歷史上共產生了408個皇帝(含正統皇帝和自立皇帝)。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享用世上最好的衣食住行,有數不盡的嬪妃美女,手握無數人的生殺大權,以至於很多人幻想能穿越到古代當皇帝。
  • 明朝皇帝誰比較正常?
    作為我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明朝常常被拿來和清朝對比,尤其是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風靡一時,引領了「明朝熱」。我們發現,明朝歷代帝王,每位都個性鮮明,與眾不同,甚至稱得上「奇葩」一、太祖朱元璋(1328年—1398年)年號:洪武,1368年-1398年在位。布衣天子、和尚皇帝,開國之君,享年70歲,在位30年,也是明朝壽命最長的皇帝。
  • 歷史上最被輕視,且比漢武帝唐太宗厲害的皇帝,明朝永樂皇帝朱棣
    歷史上最被輕視且比漢武帝唐太宗厲害的皇帝明朝永樂皇帝,朱棣。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小編今日要說的一位皇帝他可不比其他的皇帝差。他不只僅是一個聰明敢冒險英勇的皇帝。仍是一位霸氣顯露智慧過人久經沙場並且還親身上陣殺敵的皇帝。他不只僅會管理國家還能帶兵交兵。不只僅能上陣殺敵還能指揮作戰。
  • 如何簡單評論明朝各代皇帝?
    明朝第一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大明王朝創始人。以鐵腕手段著稱,大力反貪反腐,在位期間官場風氣比較正能量。為了子孫後代順利繼承大明基業,曾經誅殺很多開國功臣。心狠手辣。第二位:明惠宗朱允炆,朱元璋的孫子。性格與其祖父截然相反。溫文爾雅,心不黑手不辣,偏愛文官治國。
  • 張居正在隆萬時期進行的改革為明朝延了壽,但其死後便被剖棺
    他講求實效,「凡事務實,勿事虛文」 是他能進行改革的思想基礎。張居正所進行的改革內容有: 1、整頓吏治 張居正目睹嘉、隆時期的混亂政局,認為其癥結在於吏治腐敗,官僚們或「虛聲竊譽」,或「巧宦取容」,或「愛惡交攻」。他對當時官場中因循敷衍的風氣深惡痛絕,說:「近年以來,章奏繁多,各衙門題復,殆無虛日,然敷奏雖勤,而實效益匙。」
  • 建文帝--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允炆
    ,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孫、懿文太子朱標次子,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號建文,故後世稱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明洪武十年(1377年)12月5日,朱允炆出生於應天府(今南京),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其父朱標病死,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繼位為帝,朱允炆在位期間增強文官在國政中的作用,寬刑省獄,嚴懲宦官,同時改變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稱「建文新政」。
  • 朱祁鎮:明朝皇帝中唯一當過俘虜,卻兩次做皇帝
    明朝的皇帝大家都知道,如何形容呢?只能說,很有特點。喜歡玩蛐蛐的、喜歡做木匠的、熱衷房中術的等等。但是有一點不可否認明朝作為漢人建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有著非常強大的氣節,可以說明朝在中國古代的氣節那是首屈一指,為什麼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