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是朱元璋的兒子,為什麼會是明朝第三位皇帝

2021-01-12 騰訊網

明成祖朱棣是朱元璋第四個兒子,可是他卻是明朝第三位皇帝。眾所周知,朱元璋是建立朱明王朝的人,那麼他的兒子朱棣為什麼會是明朝第三個皇帝呢?

若是朱標繼承皇位的話,那麼像朱棣這些藩王就會乖乖當各自的藩王,心中不會有企圖想法。可是朱允炆在諸藩王眼中,只是個毛都沒長齊的孩子,所以身為朱允炆叔叔的燕王朱棣,自然對他這個侄子明惠帝不服氣。

朱允炆繼位之後,也明白他的叔叔燕王朱棣乃是他的心頭大患。所以,朱允炆施行了削藩之策,防止各路藩王叛亂。可是,還未等朱允炆削藩成功,朱棣便以「清君側」之名揮軍南下,一路勢如破竹殺到了朱允炆的城牆之下。

朱允炆見到大勢已去,便下令緊閉宮門,並在皇宮中放了一把火,並趁著大火逃出了王宮。朱棣在滅火之後,發現沒有找到朱允炆的屍體。這便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靖難之變。

1420年,朱棣登基,改年號為永樂。並且將京城遷到了自己的封地燕京(今北京)。史上很多文人學者提到朱棣,都會稱他為篡位者。

不過,朱棣重視人才,還能夠聽從諫言。據說有官員將地方上做得不到位的事情寫成奏摺,不料朱棣看後非但沒有生氣問罪於這個官員,反而還對其進行了嘉獎,誇這位官員敢說真話。

所以,明成祖朱棣雖然是篡位得來的皇帝,但是他在位期間勵精圖治,曾五次親徵鞏固邊疆,讓明朝疆域遼闊、吏治清明,不失為一代明主。

相關焦點

  • 明成祖朱棣的生母是誰?
    成祖本紀》記載:「文皇帝諱棣,太祖第四子也。母孝慈高皇后。」也就是說,朱棣的生母是朱元璋的原配馬皇后。可是,馬皇后是和朱元璋叫板了一輩子的人,會因為朱棣被打嗎?《大明風華》劇組安排的這一場景,說明對明史還是有深入研究的:朱棣的生母並非史冊記載的馬皇后。可如果朱棣不是朱元璋的嫡子,那他的生母會是誰?
  • 明朝十六位皇帝,哪三位皇帝活得比較長?分別活了多大?
    明朝一共統治了二百七十六年,從開國皇帝朱元璋到明朝最後一個崇禎皇帝,一共有十六位皇帝,在這十六位皇帝中,哪三位皇帝活得比較長呢?分別活了多大歲數?明朝活得最長的皇帝,排名第一位的就是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 從朱元璋到朱棣的制度變化,淺談明朝為何是以太監來制衡文官集團
    可以說明朝的政治模式大致就是皇帝高高在上,下面代表太監勢力的司禮監和代表文官集團的內閣來共理國政來互相牽制,甚至是勾心鬥角爾虞我詐,這樣一來皇帝居中調節,不至於大權旁落。 那麼明朝為何會形成這種詭異的以太監來制衡文官的政治模式呢,這在歷朝歷代可謂是獨一份,今天宋安之就來說說這個問題。
  • 還是,明成祖?——從朱棣廟號的「宗」與「祖」品中華文化
    那我們再來看明朝皇帝廟號的一個疑點。眾所周知,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廟號為「明太祖」,而朱棣我們稱他為明成祖,那為什麼明朝會有兩個「祖」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一段歷史,一探究竟,看看「大明洪熙元年成祖遺制」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 大明王朝十六位皇帝,為什麼明朝帝陵卻叫十三陵?
    歷276年,至1944年,明朝最後一個皇帝明思宗朱由檢,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崇禎皇帝,在明末起義軍李自成攻破北京後上吊自殺為止,大明王朝結束統治。位於南京紫金山的明孝陵朱元璋開始,到崇禎結束,不包括後來的南明小朝廷。這中間一共有十六位皇帝。而我們知道,位於北京昌平的明帝陵,卻只有十三陵,這是為什麼呢?少了哪三位皇帝呢?首先,少了朱元璋。
  • 朱元璋嚴禁太監幹政,為何明朝宦官仍然大權在握?朱棣是始作俑者
    明太祖朱元璋立國後有感於前朝宦官幹政的禍害和惡果,曾幾次對太監作出過諸多限制,比如特意制定祖訓:「不得兼外臣文武銜,不得御外臣冠服,官無過四品,月米一石,衣食於內庭。」而且還明言:「內臣不得幹預政事,預者斬」,那麼朱元璋嚴禁太監幹政,為何明朝宦官仍然大權在握?朱棣是始作俑者,我們就此分析一下。
  • 明朝16位皇帝,除朱元璋外,他們的名字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在這276年之中,明朝,一共出現了16位皇帝,可以說明朝的中前期,是十分強大的,直到後來才慢慢頹廢,直到滅亡。很多人都喜歡明朝的歷史,不過很多人似乎都忽略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東西,其他朝代而且都不像明朝那樣,這到底是什麼呢?明朝皇帝的名字。我們都知道,明朝是朱姓,那麼他們的名字有什麼有趣的現象呢?我們先從第二個皇帝說起,為什麼要從第二個說起呢?
  • 哪怕朱標當一天皇帝,再傳位給兒子朱允炆,朱棣也不敢造反?
    說起明朝16帝,第二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和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的故事就很有趣,這對叔侄廝殺也是有趣,可謂是明初風雲大事之一,結果是建文帝朱允炆敗得一塌糊塗,使叔叔燕王朱棣成為大一統王朝中唯一一個造反成功的藩王,更是由燕王成為明成祖。
  • 韓國學者:明成祖朱棣是韓國人!中國學者反駁一句,他們無言以對
    「明朝的永樂皇帝,駕崩於1424年8月12日,自從1402年7月17日登極以來——近乎八千零六十二天的在位期間——而且所有的證據也顯示,他從未浪費過一天」作為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雖然用來不正當手段奪取了皇位,但是他在位期間的確展示了自己的雄才大略,為明代的社會安定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這位皇帝在位僅有10個月,其進行的改革,卻改變了明朝歷史
    提到明朝的皇帝,可能大家第一時間會想到的是開國皇帝朱元璋,作為名副其實的「草根」皇帝,朱元璋對中國做出的貢獻是巨大的。不過,小編今天要介紹的這位明朝皇帝並不是朱元璋,而是明仁宗朱高熾,他在位時間只有10個月,卻改變了中國後400年的歷史。為何這麼說呢?下面聽小編細細道來。
  • 明朝的十六位皇帝中,哪幾位比較有作為?誰最厲害?
    明朝從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到明朝最後一位皇帝,明思宗崇禎皇帝,一共經歷了十六位皇帝,一共二百七十六年,在這十六位皇帝當中,哪幾位皇帝比較有作為呢?如果選出三位,誰可以當選? 首先,明太祖朱元璋可以當選。
  • 朱標如果當上一天皇帝再傳位給兒子,朱棣還敢不敢造反?
    說起明朝16帝,第二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和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的故事就很有趣,這對叔侄廝殺也是有趣,可謂是明初風雲大事之一,結果是建文帝朱允炆敗得一塌糊塗,使叔叔燕王朱棣成為大一統王朝中唯一一個造反成功的藩王,更是由燕王成為明成祖。
  • 明朝16位皇帝,為什麼北京皇陵卻叫做十三陵?剩下三個去了哪裡
    不過,不少細心的朋友可能發現了一個問題,明朝自明太祖朱元璋算起,一共有16位皇帝,但為何明皇陵卻是「十三陵」呢?剩下的三位又在哪呢?這三位沒有葬入北京十三陵的皇帝,分別是開國皇帝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以及明代宗朱祁鈺。
  • 永樂大帝朱棣為何成為藩王篡位第一人,明太祖朱元璋錯在哪?
    今天開始給大家講一個歷史人物,明朝的第三個皇帝——朱棣。為什麼講朱棣?兩個機緣,一個是前一陣中國《永樂大典》,有兩冊在法國拍出了800多萬歐元的天價,相當於6500萬人民幣。《永樂大典》就是永樂大帝朱棣時期修的書,這和他有直接的關係。另外一方面,今天是7月17號,歷史上的今天,1402年的7月17號是朱棣在南京繼位登基,成為明朝第三個皇帝的日子。所以這兩個機緣咱們今天可以開始講講朱棣。
  • 如何簡單評論明朝各代皇帝?
    明朝第一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大明王朝創始人。以鐵腕手段著稱,大力反貪反腐,在位期間官場風氣比較正能量。為了子孫後代順利繼承大明基業,曾經誅殺很多開國功臣。心狠手辣。第二位:明惠宗朱允炆,朱元璋的孫子。性格與其祖父截然相反。溫文爾雅,心不黑手不辣,偏愛文官治國。
  • 明朝十六位皇帝,都用過那些年號,這些年號中又有哪些美好寓意?
    明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王朝,從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登基稱帝,到1644年崇禎皇帝煤山自縊,統治時間長達276年。在這276年中,明朝共出現了十六位皇帝。在這十六位皇帝中又出現了十七個年號,這十七個年號又有著不同的寓意,今天我們聊一聊明朝十六位皇帝年號中的美好寓意。
  • 歷史上最被輕視,且比漢武帝唐太宗厲害的皇帝,明朝永樂皇帝朱棣
    歷史上最被輕視且比漢武帝唐太宗厲害的皇帝明朝永樂皇帝,朱棣。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小編今日要說的一位皇帝他可不比其他的皇帝差。他不只僅是一個聰明敢冒險英勇的皇帝。仍是一位霸氣顯露智慧過人久經沙場並且還親身上陣殺敵的皇帝。他不只僅會管理國家還能帶兵交兵。不只僅能上陣殺敵還能指揮作戰。
  • 你知道明朝皇帝的幾位原配夫人是誰嗎?又是誰能活到最後?
    在古代,我們都知道,只要是原配夫人能夠活到這位皇帝繼位,並順利地產一個嫡長子,那麼就會成為皇后,並且兒子也會變成太子,這個亙古不變道理。明朝的那些事兒那麼有趣,你準備好和我一起一探究竟了嗎?來吧,一起來看看吧。
  • 明成祖朱棣為什麼不多生幾個小Judy
    在現代人還初戀像糖、甜到憂傷的十六歲花季,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已經直接洞房了,配偶是比他還小兩歲的開國功臣徐達的長女。在現代人還憂心該填什麼志願的十八歲年紀,朱棣已經抱上了第一個兒子朱高熾。朱棣最小的兒子朱高爔,生於公元1392年,但生下來就夭折了。此後三十二歲的朱棣興兵、靖難、奪位、遷都,到六十五歲在北徵途中病故為止,居然再也沒有生過一子半女。
  • 朱元璋臨終連喊三遍朱棣來否 為什麼朱棣就是在南京城外不進城?
    在明朝的時候朱棣是非常想成為皇帝的,但在朱標死後朱元璋竟然直接立了孫子朱允炆為太子,在朱元璋臨終之際的時候最放心不下就是手握重兵的朱棣,最後宣朱棣進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