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鳳凰新聞客戶端榮譽主筆 唐駁虎
核心提示:
1、19日上午,臺灣當局操辦了李登輝「追思告別儀式」,包括蔡英文、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前日本首相森喜朗等人出席,也讓現場出現了「美日臺」同框的畫面。引發菅義偉主政下的日本和中國再起摩擦的猜想。
2、這一次菅義偉內閣的最大黑馬,就是安倍晉三的弟弟岸信夫出任日本「軍頭」——防衛大臣。他和安倍晉三名義上是表兄弟,實際上是親兄弟。他們來自山口縣的岸家,這個家族從發家開始,入贅、過繼、改名的情況就很常見。
3、岸家一貫「親臺」,安倍晉三的外公岸信介上臺後奉行反共親蔣政策,極端敵視新中國。他還公開支持蔣介石「反攻大陸」,本人更是訪問臺灣。作為家族第三代,岸信夫不僅是家族的「對臺代表」,更是近年來日本政府與臺灣當局的聯絡官。
4、今年61歲的岸信夫,第一次成為日本政府閣僚,這不僅是安倍家族的政治遺願,更體現了菅義偉的政策考慮。除了岸信夫,8月日本「弔唁團」的另一位成員中山泰秀(前外務副大臣),也成為防衛副大臣。「親臺」分子同時成為日本防衛部門的正副手,這一信息的頗值得思量。
5、與一般人認為的「過渡人選」不同,菅義偉上臺組閣後,在內政上展開了一系列改革姿態。日本被新冠疫情造成的經濟重創,需要依賴對中國的經濟合作來達到復甦。但日本政治人物的一系列舉動,卻讓中日關係再次站在敏感的十字路口。
9月18日到19日,在解放軍戰機大舉繞臺,傳遞出強烈信號的同時,19日(周六)當天還接連發生了「安倍拜鬼」、「森喜朗紀念李登輝」事件。
19日上午,臺灣當局操辦了李登輝「追思告別儀式」,包括蔡英文、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前日本首相森喜朗等人出席,也讓現場出現了「美日臺」同框的畫面。
開創安倍派系20年輝煌的日本前首相森喜朗(83歲)上一次是8月8~9日剛剛「弔唁」李登輝,時隔1個多月,18日再次乘專機到訪臺灣,「追思」李登輝。
森喜朗此次來臺前,13日不慎摔傷,本身還需洗腎,他用三角巾吊著左臂,身附拐杖、插著點滴留針,仍然堅持來臺,轉達菅義偉「向臺灣領導人和各位問好」的口信。
這已經有敏銳的人士聯想,是否會使得菅義偉主政下的日本和中國再起摩擦?
豈止。更進一步看,這一次菅義偉內閣的最大黑馬,就是安倍晉三的弟弟岸信夫出任日本「軍頭」——防衛大臣。
這裡很多人會問,安倍晉三與弟弟怎麼會有不同的姓呢?
因為他們是來自山口縣的岸家,這個家族從發家開始,入贅、過繼、改名的情況就很常見。
在50~60年代分別出任首相的岸信介和佐藤榮作,就是親兄弟。
安倍背後的岸家族
安倍自己說過,自己的性格1/3是繼承了性格憂柔的父親安倍晉太郎,2/3是繼承了母親洋子,也就是內心強硬的外公岸信介。
尤其在政治上,「繼承了外公的DNA」。
|1959年岸信介的「全家福」。5歲的安倍晉三坐在其外祖父岸信介的腿上,前排右一是安倍晉三的父親安倍晉太郎,右二是母親岸洋子,左一是哥哥安倍寬信,前排左二是岸信介的夫人岸良子,後排兩人是安倍晉三的舅舅岸信和夫婦。
1890年代,山口縣18歲的岸家少爺岸秀助,入贅到當地有名望的士族佐藤家,改名佐藤秀助。
他和佐藤家14歲的女兒結婚,繼承佐藤的釀酒家業,做老丈人的養老女婿。
入贅後,他和妻子生了3男7女,三個男孩都成為顯赫的人物:
大兒子佐藤市郎,生於1889年,舊日本海軍中將。
二兒子佐藤信介,生於1896年,也就是岸信介。
三兒子佐藤榮作,生於1901年,二兒子、三兒子最後都成了日本首相。
因為父親岸秀助/佐藤秀助的哥哥岸信政沒有兒子,只有一個10歲的女兒岸良子。
在佐藤信介上中學的時候,岸家與佐藤家商議,把秀助的二兒子信介要了回來,過繼到伯父名下,恢復姓岸,改叫岸信介。
最後他還娶了自己的堂妹良子,生了一子一女,兒子叫岸信和,女兒叫岸洋子。岸洋子就是安倍的母親。
| 岸信介(前左)和佐藤榮作
同樣,安倍家族也來自日本本州最西端的山口縣。
祖輩安倍寬同樣也是日本戰前的國會議員,秉持反戰和平的主張。父親安倍晉太郎曾任外相,如果不是因為突然病逝,也幾乎會出任首相。
安倍晉三與岸信夫
岸洋子嫁給安倍晉太郎之後,也生了三個兒子:
大兒子安倍寬信,1952年生
二兒子安倍晉三,1954年生
三兒子安倍信夫,1959年生
和上一代一樣,由於哥哥岸信和膝下無子,性格強勢的洋子就和丈夫商量,把自己小兒子信夫過繼給哥哥。
這樣,信夫從小就被過繼給舅舅撫養,改名岸信夫。
安倍晉三和岸信夫名義上是表兄弟,實際上是親兄弟。
| 從左至右分別為外公岸信介、安倍晉三、岸信夫
對政治不感興趣的大哥安倍寬信最終成為了三菱商事的分社社長。
三弟岸信夫大學畢業後,進入住友商事工作20多年。2002年,岸信夫離開住友商事,準備進軍政壇。
他前前後後努力了兩年多,終於在2004年7月作為自民黨候選人當選參議院議員。
而此時,二哥安倍晉三已經在政壇摸爬滾打多年,當上了內閣官房副長官,並因對朝問題的強硬態度而出盡了風頭,被視為小泉純一郎政權中最惹眼的政治新星。
| 從左至右分別為安倍妻子昭惠、安倍晉三、岸信夫和妻子智香子
在安倍-岸兩大家族背景下,岸信夫也從2008年起擔任防衛廳政務官(政治任命的副廳長)。
當安倍晉三第二次出任日本首相後,更是把岸信夫提拔到外務省副大臣的位置上。
另外,由於安倍晉三和夫人昭惠無兒無女,92歲的老媽洋子,最大的心願就是不能斷絕了岸家和安倍家的政治血脈。
洋子把目光投向了安倍寬信的長子安倍寬人,以及岸信夫的長子岸信千世。
| 第一排從左至右分別為岸智香子、岸信夫、岸信千世和安倍晉三
由於長子長孫安倍寬人和父親一樣對政治不感興趣,那麼岸信夫-岸信千世這一系就成了重點培養對象。
在洋子的目標中,已經希望自己的兩個兒子能和父親、叔叔一樣,達成「兄弟兩首相」的成就。
一貫「親臺」的岸家
岸信介1936~1939年曾掌管偽滿洲國的經濟事務,與東條英機並稱實際掌控侵佔中國東北的「滿洲五虎」之一。
1941年,東條英機上臺後,任命好友岸信介為商工大臣、軍需省次官,賦予他全權處理戰時統治經濟、指揮軍需生產和戰爭物資的調配等事宜。
1944年6月塞班島戰役後,深感大勢已去的岸信介建議東條英機應與美國媾和,結果遭到斥罵,兩人由此反目。
日本宣布投降後,遠東軍事國際法庭雖然將岸信介判定為「甲級戰犯」,但鑑於他曾勸說東條英機媾和,有力促結束戰爭的「功勞」,因此沒有把岸信介送上絞刑架,而是在將他囚禁3年後釋放。
在解除參政禁令後,岸信介於1952年重回政壇,並於1957年成為首相,成為塑造日本的重要人物。
岸信介上臺後奉行反共親蔣政策,極端敵視新中國,致使之前籤署的中日民間貿易協定無法實施,中國大陸與日本剛剛發展起來的經貿友好關係嚴重倒退。
與此同時,岸信介公開支持蔣介石「反攻大陸」,放任國民黨特工人員在日本活動,本人更是訪問臺灣,與蔣介石見面。
最後,岸信介在1960年日本全民掀起的反安保浪潮中被迫下臺,本人還被反對者刺傷。
岸信介的女兒、安倍晉三和岸信夫的母親洋子,全盤繼承了父親的政治路線,同樣與臺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每年10月,臺灣駐日機構在東京搞「雙十節」慶祝晚宴,主賓一定是這位老太太。
作為家族第三代,在洋子之外,岸信夫不僅是家族的「對臺代表」,更是近年來日本政府與臺灣當局的聯絡官。
岸信夫擔任日本國會當中的「親臺」團體「日華議員懇談會」的幹事長,無論是2013年李登輝訪日,還是2015年蔡英文訪日與安倍隱秘相見,都是岸信夫一手操辦。
2020年1月,岸信夫再次前往臺灣,當面祝賀蔡英文當選。8月份,又隨森喜朗到臺灣弔唁李登輝。
如今,岸信夫還在公開強調「日美臺三方聯合是非常重要的」。岸信夫還說自己的這些主張,「並不是要搞壞日中關係,而是讓日本不能中國說什麼就做什麼。」
2名「親臺」分子成為防務省正副手
話說回來,今年61歲的岸信夫,在二哥退位之後,第一次成為日本政府閣僚,坐上了大臣的位子。
為什麼要讓著名的「親臺」代表人物岸信夫來當防衛大臣?這不僅是安倍家族的政治遺願,更體現了菅義偉的政策考慮。
日本一直期望與臺灣建立某種形式與程度的安保合作機制,岸信夫憑藉「臺北座上賓」的身份,加強日本列島與臺灣島之間的島鏈,強化對中國大陸海空力量進出太平洋的立體監控,實現軍事情報共享,或將成為現實。
同時,在中美軍事對立加劇,中國統一臺灣的決心越來越堅定的背景下,日本如何配合美國和幫助臺灣?也成了日本政府面臨的一個緊要課題,完成這一課題的任務,顯然也交給了岸信夫。
除了岸信夫,8月日本「弔唁團」的另一位成員中山泰秀(前外務副大臣),也成為防衛副大臣。
「親臺」分子同時成為日本防衛部門的正副手,這一信息的頗值得思量。
接下來有幾個風向標可以進一步判斷菅義偉的路線:
重新修訂國家安全戰略的相關文件將在今年底前擺到首相的辦公桌上,以及自民黨內部正在進行的關於是否增加常規飛彈打擊能力的討論。
安倍在卸任前,已經發表了「年底前制定飛彈防禦新指針」的談話。
自民黨內部甚至有人主張,「在遭受他國攻擊前,先行打擊對方軍事基地」的所謂「對敵基地攻擊能力」將成為主要研究課題。
另外,被前防衛相河野太郎叫停的陸基「宙斯盾」系統部署計劃也必須在年底前找到替代方案。
菅義偉內閣
與一般人認為的「過渡人選」不同,菅義偉上臺組閣後,在內政上展開了一系列改革姿態,如推進信息化,任命在民間人氣很高的河野太郎出任行政改革大臣等等。
但是,一貫無所謂的菅義偉在疫情應對上仍然無所作為,甚至提出要放鬆入境限制,全面轉向正常化。
日本被新冠疫情造成的經濟重創,需要依賴對中國的經濟合作來達到復甦。但日本政治人物的一系列舉動,卻讓中日關係再次站在敏感的十字路口。
當然,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嚴正聲明——近期,美國和民進黨當局加緊勾連,頻繁製造事端,無論是以臺制華還是挾洋自重,都是痴心妄想,註定是死路一條,玩火者必自焚!中國人民解放軍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夠的能力,挫敗一切外部勢力幹涉和「臺獨」分裂行徑,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日本要真被幾個「親臺」分子綁上戰車,那就真是可笑不自量了。
當然,更加激化的鬥爭,還在於幾年後的美國在日部署中程飛彈問題。那才將是考驗日本政客智慧的時刻。
編者註:今天下午,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就媒體報稱日本領導人有意與蔡英文通電話答記者問。記者問道:「日本共同社報導稱,日本前首相森喜朗9月18日在臺灣同蔡英文見面時稱,日本領導人表示如有機會願和蔡英文通電話。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汪文斌回答:「我們注意到有關報導,已要求日方作出澄清,日方明確表示媒體報導的事情絕對不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