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的什麼算盤?準航母到南海興風作浪後,菅義偉稱希望改善中日關係

2020-11-18 騰訊網

據報導,當地時間26日,日本首相菅義偉在國會發表了就任後的首次施政演說。由於這次他首次以首相的身份在公共場合闡述,自己的執政方針和對外政策,因此引發外界不小的關注。

據悉,在演說中菅義偉提到中日兩國關係的穩定至關重要,還放出風稱希望中日高層多多交流,在多個領域開展合作。在對韓關係上,他則表示日韓是非常重要的鄰國,希望恢復兩國關係。

除了中韓兩個一衣帶水的鄰居,俄羅斯也是日本地緣政治需要考慮的一環。據悉,菅義偉提及了北方四島(俄稱南千島群島)問題,他表示希望與普京真誠的交流意見,俄日早日締結和平條約。

除了對外關係,菅義偉還對日本新冠肺炎疫情和經濟復甦、數位化社會、社會保障等方面問題給出了自己的施政理念。

對於我們來說,最關心的還是這位日本新領導人的對華態度。其實在之前剛當選自民黨總裁的時候,菅義偉就對記者透露了一些自己的執政理念。

當時菅義偉表示,他會延續前任首相安倍晉三的外交政策,以美日同盟為基礎,並希望改善中日關係,當時他還稱明確反對「亞洲版北約」。看起來,菅義偉對華態度還可以,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剛上任四十天的菅義偉,期間做了不少小動作,比如耍小聰明參拜靖國神社,派準航母到南海與美澳舉行聯合演習,首訪越南印尼向其推銷武器,並且大談南海問題等等。

這些舉動,反映出來的是日本逐漸掙脫二戰後軍事限制的事實。在美國睜一隻眼閉隻眼的情況下,日本的武器裝備早已超出「自衛」的界限,現在又想拉攏新興國家增加自己的國際影響力。不過,越南雖然很歡迎日本,印尼卻婉拒了菅義偉,表示希望加入金磚國家,不搞對抗謀發展。

分析認為,菅義偉如果說只是延續安倍晉三的外交政策,那基本可以斷定日本的外交困境不會獲得實質性突破。隨著中國的崛起,日本作為前亞洲第一強國的影響力與日遞減,而這一切的核心就在於美日同盟。

試問,如果美日同盟仍舊是日本的最基本國策,那麼日本如何獲得中俄陣營的信任?川普總統狠起來,可沒把日本當盟友,軍費該漲還得漲,關稅該加還得加,菅義偉希望改善與中俄韓關係的理念,更像是一座不存在於現實的空中樓閣。

相關焦點

  • 笪志剛:菅義偉就任 中日關係的變與不變
    曾任安倍第一任期的總務大臣,在第二任期輔佐安倍首相近八年以及八個議員任期的閱歷,讓菅義偉在處理內政事務上會相對得心應手,但是其處理外交事務的能力令不少人存疑。尤其是,在中美關係博弈日趨激烈的背景下,菅義偉如何在深化日美關係的同時穩定中日關係,並非易事。對其能否處理好與最大貿易夥伴中國的關係,持肯定,或懷疑乃至否定的都大有人在。
  • 菅義偉不再遮掩日本的野心?
    要知道,這是菅義偉出任新首相後,日本內閣首次在聯合國大會上進行宣言,此舉也反映了日本右翼勢力的野心。簡單而言,日本不滿足在當前的國際地位,想借著增加防衛預算的同時,給美國一些甜頭後(上漲對美保護費),進一步掙脫美國的枷鎖,而在聯合國上擁有更大的權利和影響力。前述人士稱,面對這樣的無理要求,聯合國很多的國家都陷入了沉默,包括美國的代表更是面色鐵青,提前退場。
  • 學者:安倍請辭下臺 中日關係會暫停
    (中評社 黃筱筠攝) 中評社臺北9月1日電(記者 黃筱筠)輔仁大學日文系教授何思慎今天表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請辭後,現在就要觀察新「內閣」是否可以抵抗美方壓力,在中美對抗中缺席。何思慎也說,雖然安倍友臺,首相任內政策並沒有符合臺灣期待,但安倍卸任後,可邀請他訪臺。他也研判,安倍請辭下臺後,中日關係會暫時停住。
  • 朱鋒:中日關係離全面改善還有多遠
    自2018年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在東京再度舉行以來,在中國政府和社會積極改善中日關係的誠意推動下,兩國關係出現一些實實在在的回暖和發展態勢。中日雙方已原則商定習近平主席明年春天應邀對日本進行國事訪問,這將在近10年停滯之後再度實現中日首腦互訪;中日執政黨之間高層交流也已經恢復。
  • 外交部:美方應該停止在南海興風作浪、挑撥離間
    外交部:美方應該停止在南海興風作浪、挑撥離間有記者提問:8月27日美國國防部稱,中國在26日上午向中國南海發射彈道飛彈試驗,威脅了地區和平安全。中方對此有何評論?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中國軍隊在南海西沙群島附近有關訓練活動,是中國軍隊在中國近海開展的例行安排,不針對任何國家,與南海爭議無關,有關的指責毫無根據,也毫無道理。趙立堅指出,一段時間以來,美國頻頻大規模派遣先進軍艦、戰機和偵察機不遠萬裡到南海炫耀武力,大搞軍事挑釁,損害中國主權和安全利益。
  • 【中國外交部稱美應停止在南海興風作浪】8月28日,在外交部例行...
    【中國外交部稱美應停止在南海興風作浪】8月28日,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8月27日美國國防部稱,中國在26日上午向中國南海發射了彈道飛彈試驗,威脅了地區和平安全。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廉德瑰:中日關係應有更大戰略格局
    美國的政局影響著中美關係,中美關係則影響著中日關係,同時日本的政局也對中日關係產生影響。菅義偉內閣和他的前任一樣,小心地謀求著在中美之間的平衡。眼下,東京一邊貌似得到了拜登「協防釣魚島」的承諾,另一邊卻撇開印度與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國家籤署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亞洲發展的潮流不可阻擋,日本也不能誤了這班「公共汽車」。大變局下,中日關係將如何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將會怎樣,值得深思。
  • 當著美國代表的面,菅義偉作出重要決定:想與中國構築穩定關係
    據海外網12月9日報導,日本首相菅義偉在「零重力峰會」上發表了視頻講話稱,希望可以和中國等鄰近國家構築穩定關係。自菅義偉上臺以來,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期盼與中國加強合作。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改變,為了應對日新月異的生活模式,菅義偉在會強調,要把「數碼化」、「實現無碳社會」作為優先發展的課題,引領國際社會合作。同時,菅義偉特別指出,以中國為首,希望同近鄰國家構築穩定關係。
  • 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8周年 大型系列紀錄片《論語與算盤》開播
    紀錄片遴選的題材和採訪的人物,遍布日本各地,攝製組的足跡從東京到日本南方的佐賀縣、大分縣,中部的岡山縣、島根縣,以及西北部的櫪木縣,採訪到了日本家喻戶曉的百姓明星「超級志願者」和「特級清潔工」,充分詮釋了《論語》與算盤、道德與經濟並不對立、合二為一的內在聯繫和外在表現,極具代表性,非常接地氣。
  • 日本新任駐華大使垂秀夫:六提「穩定的中日關係」
    展望此次任期,東京奧運會、北京冬奧會,以及將於2022年迎來的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是垂秀夫關注的重點。垂秀夫希望,身為大使的他依然能為中日關係「充分發揮所積累的知識、經驗與人脈」。為此,正如剛才提到的,我希望充分發揮所積累的知識、經驗與人脈。澎湃新聞:日本首相菅義偉今年10月在施政演講中表示:「(日本)和中國的穩定關係是極其重要的。」您如何看待這一表述?垂秀夫:菅義偉首相剛上任不久,就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電話形式進行了首腦會談。在這一會談中,兩國領導人就推動兩國關係新發展達成了一致。
  • 在南海跟美軍準航母碰上,回國途中,遼寧艦又遇上日本萬噸大驅
    遼寧艦遇到準航母再遇日本萬噸大艦如今在太平洋地區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一直在亞太地區「興風作浪」的美國航空母艦似乎「銷聲匿跡」了。但是我國僅有的兩艘航空母艦,在亞太地區卻備受關注。早先我國遼寧艦在西太平洋的軍事訓練,受到了美國、日本等國家的關注,在我國遼寧艦返航以後南海地區,更是遇到了美國的兩棲戰艦。根據日本防衛省公布的信息,在宮古島東南附近28號日本的金剛號戰艦以及海霧號戰艦發現了我國遼寧號戰艦,最終我國遼寧艦和日本海上自衛隊擦艦而過。
  • 日本前首相給蔡英文傳話:菅義偉期待與她通話
    據臺媒報導,森喜朗18日在與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見面時表示,新首相菅義偉讓他務必轉達對蔡英文及臺灣各界的問候,還稱「期待有機會能(與蔡英文)通話」。親綠媒體《自由時報》隨後炒作稱,如果菅義偉與蔡英文通話,將會是日臺「斷交」48年以來的頭一次。
  • 中美之間日本如何選擇越來越困難,中日關係存在突破可能性
    據參考消息網9月19日報導,世界報業辛迪加網站9月17日發表題為《日本搞地緣政治平衡的難度加大》的文章稱,安倍晉三上月因健康原因意外辭職,他的繼任者菅義偉能否在中美緊張關係持續危險升級之際繼續推行安倍的地緣政治平衡政策?文章認為,日本在中美之間平衡將越來越困難。
  • 日本新任駐華大使垂秀夫接受澎湃專訪:六提「穩定的中日關係」
    展望此次任期,東京奧運會、北京冬奧會,以及將於2022年迎來的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是垂秀夫關注的重點。垂秀夫希望,身為大使的他依然能為中日關係「充分發揮所積累的知識、經驗與人脈」。為此,正如剛才提到的,我希望充分發揮所積累的知識、經驗與人脈。澎湃新聞:日本首相菅義偉今年10月在施政演講中表示:「(日本)和中國的穩定關係是極其重要的。」您如何看待這一表述?垂秀夫:菅義偉首相剛上任不久,就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電話形式進行了首腦會談。
  • 美軍機飛越南海遭中方雙語警告驅離,外交部:美應停止在南海興風作浪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中國軍隊在南海西沙群島附近有關訓練活動是中國軍隊在中國近海開展的例行安排,不針對任何國家,與南海爭議無關。有關的指責毫無根據,也毫無道理。我想指出的是,一段時間以來,美國頻頻大規模派遣先進軍艦和戰機、偵察機,不遠萬裡到南海,炫耀武力,大搞軍事挑釁,損害中國主權和安全利益。
  • 從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到站隊美國,中日關係到底有沒有改善?
    一時間,中日關係升溫,民間流傳了「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美稱。半個月後,日本遭遇了新冠病毒侵襲,又輪到中國給予物資援助,兩國人民紛紛相互示好,儼然一副和諧景象。不過,最近的氛圍有了些許改變,在美國的強大壓力之下,日本政府在某些場合對中國防疫的做法進行了攻擊。原本已經有了改善的中日關係,好像又開了倒車。
  • 除了「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安倍晉三還為中日關係留下了什麼?
    安倍內閣的建立,標誌著日本二戰後出生的新一代徹底掌握了國家權力,全世界都期待他能有新的施政舉措。果然,安倍表現得也非常標新立異,希望自己的內閣可以區別於小泉內閣。因為靖國神社等歷史問題的影響,小泉內閣後期的中日關係已經全面惡化,高層交往幾乎停滯。安倍就任首相後,沒有依照慣例首訪美國,而是將中國作為自己的首訪之地。
  • 學者劉江永稱中日關係亟需扶正壓邪
    學者劉江永稱中日關係亟需扶正壓邪 2012年06月15日 05:43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40周年,但上半年過去,中日關係非但沒有改善,反而顯得有些不正常。
  • 菅義偉上任後,期待與蔡英文通話?臺灣綠媒又開始瘋狂自嗨了
    本月16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下臺,7年零8個月的政權落幕,隨著安倍政府的全體辭職,參議院和眾議院通過會議舉行了首相的選舉,最終花落自民黨總裁菅義偉。16日晚日本新首相菅義偉大規模重組內閣,正式建立自己的政府團隊。
  • 「興風作浪」!統計顯示:7月,美軍近70架次大型偵察機在南海活動
    【環球網報導】「南海戰略態勢感知」平臺8月1日發布消息稱,7月,美軍總計出動67架次的大型偵察機,前往南海開展偵察行動。消息稱,這一數字較5月的35及6月的49增加明顯,幾乎是5月的兩倍。「南海戰略態勢感知」平臺稱,7月前往南海的67架次大型偵察機型號涵蓋美海軍的P-8A反潛巡邏機、P-3C反潛巡邏機、EP-3E電子偵察機和MQ-4C無人偵察機,美空軍的RC-135系列電子偵察機、E-8C戰場指揮與監視機及E-3B空中預警機。該平臺消息還稱,除了活動頻率顯著增加外,其活動的烈度也有大幅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