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場」感受戲劇文化魅力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2021-01-10 中國經濟網

  被稱為「京城文化新地標」的老舍戲劇節已成功舉辦四屆,是首都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的生動實踐,也是北京具有影響力的文化品牌活動之一。2020年受疫情影響,藝術家們渴望回歸舞臺與觀眾互動,觀眾們更是期待著精神食糧的撫慰。除了走進劇場觀演外,本屆戲劇節希望通過「戲劇茶館」文化活動,營造真實的、充滿人氣的「在現場」氛圍,呈現戲劇獨特的「在現場」魅力。從2020年10月23日至12月底,戲劇節推出了「在現場」和「現場放映」多場主題活動,為觀眾們打造多元的戲劇感受方式——在劇場之外的空間通過對談沙龍、主創見面會、劇本朗讀、主題講座等活動形式感受戲劇文化魅力。讓大家不再隔著屏幕相見,不再獨自欣賞藝術,而是以觸手可及的藝術溫暖讓觀眾身臨其境感受戲劇之美。

  在多場活動中呈現老舍戲劇不同精彩

  第一場頗具意義的實景話劇演出和「我在現場」對談活動,在位於燈市口西街豐富胡同的老舍紀念館四合院裡舉行。柿子樹正碩果纍纍,觀眾們在深秋暖陽的午後相聚在老舍故居裡。小院裡實景話劇《鄰居們》的兩家人掀開門帘走出來:調皮搗蛋的孩子、三年才結果的海棠、一封寄錯的信……小院裡吵吵鬧鬧的場景隨時一觸即發,鄰居們在煙火氣中有滋有味地生活著。演員們在真正的四合院裡演著鄰裡故事,觀眾、主創和老舍研究會的學者以鄰居們的視角觀看著故事的發生。中國老舍研究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史寧說,如果用一個詞形容老舍先生,那就是「平民」。老舍先生作為一個飽覽中西文化的人,在1936年的時候寫過一篇小文章叫《我的理想家庭》,提到他認為的理想生活環境就是最適合老百姓居住的小院兒。

  「我在現場」單元第二場線下體驗活動——「戲劇之於藝術生涯」在天橋藝術中心舉辦,由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2018級青年戲劇創作者們為觀眾帶來經典話劇《家》的精彩片段演繹。話劇《家》是曹禺根據巴金同名小說改編而成,被譽為從文學作品到戲劇劇本改編的典範。2020年是中國傑出戲劇家曹禺先生110周年誕辰,第四屆老舍戲劇節劇目展演單元也特別選入曹禺改編版本《家》,以此致敬戲劇文學大家。此次活動邀請了長期從事戲劇藝術、戲劇教育的優秀戲劇人與百位觀眾進行了熱烈、深度的交流與對話,分享戲劇藝術帶給他們的創作靈感與體悟,全程線上同步直播吸引了數萬劇迷在線圍觀。

  2020年12月6日,「我在現場」單元與北京大學學生劇社合作,於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呈現了一場題為「文學對創作者一生的影響」的體驗活動。北京大學學生劇社上演了老舍的《面子問題》第一幕,這是老舍先生創作於1941年的三幕話劇。老舍以諷刺筆墨描摹劇中人物,不僅是對當時國民劣根性的又一次批判,也是對抗戰時期國民黨官僚機構腐敗作風的鞭撻。演出以當代視角解讀老舍先生超越時空限制的文字,以青年人的蓬勃朝氣賦予經典文本新的生命力,帶領觀眾在現場領略老舍作品和戲劇藝術的魅力,致敬戲劇文學精神。

  畢業於北京大學的張力剛、王潤、張然和梁田共同回憶了浸潤於戲劇和文學之中的校園時代以及劇社經歷對自己一生的影響。

  以老舍的文學精神塑造北京城市品格

  北京城是歷史上最後五代封建王朝遼國的陪都和金、元、明、清的都城,在發展的歷程中沉澱下來的胡同和四合院成為了北京的城市形象。老舍的文學敘述努力把胡同和四合院跟外面的更廣闊的天地聯繫起來,表現了城市文化自信的凝聚力。戲劇節秉承老舍的精神衣缽、打造「全城有戲」的戲劇文化空間,增強了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的文化活力和影響力,讓戲劇文化浸潤北京市民的生活。

  戲劇節閉幕大戲《我的理想生活》的導演梧桐說,當有肢體劇、默劇或者其他文本性不那麼強的戲進來,應該跟老舍戲劇節產生關聯嗎?文學發展到今天一定不僅僅是「文辭」,尤其是和戲劇相關的文學,我們可以將其引申為「視聽文學」,它是立體、全面、多維的。老舍戲劇節在選戲上一直在拓展文學的內涵,在強調文學修養、文學精神、文學底蘊,在強調戲的內在品質。

  《我的理想生活》選取了老舍先生的六則作品——《我的理想家庭》《善人》《火車上的威風》《月牙兒》《駱駝祥子》和《老年的浪漫》。老舍的作品,可以類比莎士比亞,當代感特別強,穿透力和感染力都很強。《我的理想生活》用當代的藝術思維、當代的觀演關係、當代的戲劇理念來承載、解讀老舍,用當代的戲劇向前輩的文學致敬。文本上,保留了老舍原作品當中95%的文字,把老舍的東西「擱」在這裡,用我們的舞臺視聽語彙去解讀老舍的原著。

  馬爾克斯在《霍亂時期的愛情》中說:「哪裡有恐懼,哪裡就有愛。」那些依據真實災害所進行的文學創作,從文化記憶的角度見證了歷史,它可以在任何時候帶領人們「重返現場」,在重溫彼時的「無助」與「絕望」後,痛定思痛,更加珍視生命的寶貴。真正的作家背負著全人類的苦難。他是人類記憶的存儲器,又是人類行為的啟蒙者,靜默如深淵,高昂如旗幟。他不會羅列現象,也不是僅僅去講述一個故事,而是把文字變成思想。就像老舍的《四世同堂》,這種思想既有民族的特性,又有人類的共性,每一個字都是人類苦難的結晶和升華。

  用老舍衣缽堅守戲劇現場

  談到2020年戲劇節的特殊背景,戲劇節策劃人之一程輝說,經歷過疫情之後更需要劇場了。被困在家裡的時候,我們都在思念溝通和交流,而劇場則是重新構建交流的一個絕佳場所,所以我們希望通過老舍戲劇節,用回歸現場的方式發出聲音,告訴大家:劇場還在。線上雖然對推廣戲劇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現場」仍然是戲劇不可或缺的,或者說是最根本的所在。2020年在劇目選擇上更重視人文關懷,更在意對人與人之間關聯的展現。我們不想簡單地用線上放映的方式,而是想寄託一種我們的期待和情感,於是選擇了劇場放映的方式,並選取了《真假桃花》《萬尼亞舅舅》和原版《戰馬》這三部首次或鮮少在國內放映的劇目,表達對國外戲劇夥伴的支持和思念,儘可能地表達「我在現場」的堅守。

  回顧四年來的艱難歷程,北京演出公司副總經理林禮斌說:「老舍一生始終強調『民眾情感、人文關懷、民族語言、國際視野』的文學書寫,這就是我們這個城市的靈魂,是我們反觀自我的一面鏡子,是我們反觀自我文化形成的一段根基。撐過一個戲劇節的艱辛難與人言,不念過去,不畏將來,越是特殊的時刻,越需要我們挺身而出,方能凸顯文化企業的社會擔當。我相信只要堅守呼喚戲劇文學精神的初心,就一定可以為觀眾奉獻更多的高品質、國際化的戲劇,通過有溫度有個性的『戲劇』這一媒介,傳承以老舍先生為代表的北京本土文化精神,塑造北京特有的戲劇品牌!」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李方 )

相關焦點

  • 字詞裡的年度記憶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基於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語料庫(網絡媒體部分),採用「以智能信息處理技術為主,兼顧領域專家意見和搜尋引擎收錄情況」的方式獲得。教育部門提倡停課不停教、不停學,「網課」一度成為主要教學方式。「六穩六保」惠民措施相繼出臺,「復工復產」有序推進,構建基於「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經濟社會基本步入正軌。「民法典」審議通過,「嫦娥五號」成功發射,以及全國各地開展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活動……十大流行語凝結了這一年震撼人心的全民記憶。
  • 閱文集團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閱文的願景是成為中國最大的文化創意企業。立足國內文創,閱文亦引領網文出海,布局全球市場。  為作者提供多樣化的原創平臺,為內容打通廣泛的分發渠道,在下遊打造精品化的多業態衍生,向用戶提供豐富的精神文化產品,閱文已搭建起以在線業務+版權運營雙輪驅動的文創生態。
  • 第21屆「相約北京」國際藝術節將舉辦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2日訊 (記者 敖蓉)第21屆「相約北京」國際藝術節擬於2021年1月7日至2月4日在北京舉行。本屆藝術節將圍繞「激情冰雪 雲上文藝 經典百年」主題,為觀眾奉獻24個國家的42臺演出節目。
  • 垃圾分類 鐵路人在行動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日訊(記者佟明彪 通訊員 楊寶森)自12月1日起,《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楊寶森/攝  京津城際作為中國第一條高鐵有著「京津間流動文化長廊」之稱,平均日客流量高達7萬餘人次,因而每日產生的垃圾量也是巨大的。
  • 越南經濟呈現 J型復甦態勢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在全球經濟衰退的大背景下,可以說越南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成為世界上實現經濟正增長並保持相對較快增速的國家之一。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越南高度重視,及時採取有效防控措施,最大程度限制與各國人員交流。同時,動用整個社會體系,部門與地方聯動,及時採取全方位防控措施。通過早發現、早隔離,及時追蹤病人軌跡、加強檢測、擴大隔離範圍等諸多手段,取得了較好的防控效果。
  • 著力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並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近日,經濟日報記者就市場關心的一系列問題採訪了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劉洪玉。  記者:住房問題關係民生福祉。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政治局會議中關於房地產的表述,釋放了什麼樣的信號?
  • 國際童書展11.15登陸上海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中國上海國際童書展創立之初即以「貫通東西、打造童書大展國際品牌」為使命,不斷探索實踐,被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納入新聞出版業「十三五」規劃重點對外交流項目。來自5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展商、專業機構的代表和嘉賓將現場參與版權貿易、專業交流、主題論壇、作品推介、獎項評比等同期活動。
  • 京哈高鐵拉近「夢和遠方」的距離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京哈高鐵北京至承德段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的「一縱」京哈至京港澳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線路全長192公裡,正線設計速度350km/h,京哈高鐵承沈段已於2018年12月29日開通。  京哈高鐵北京至承德段開通運營後北京至瀋陽運行時間將縮短至2.5小時,將形成東北地區又一進出關高鐵通道,對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具有重要意義。
  • 9.18-9.22 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我們主要還是靠和一些企業一起做活動,因為俱樂部本身就有很強的文化色彩,所以做成一個越野文化的平臺,才是發展的根本。     《財經時報》:俱樂部主要的會員是什麼行業的人?有人說,這樣的俱樂部只有那些夠級別的人才能加入,因為這是個必須有一定經濟實力才能進入的領域。     劉大地:加入俱樂部的人,首先肯定要對越野運動很喜歡,喜歡冒險和自由。
  • 弘揚抗疫精神 建設行業文化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弘揚抗疫精神 建設行業文化 ——「上海基金業行業文化建設之夜」主題專場活動成功舉辦  「非常感動,我們每一個人都應對自己的職業充滿赤忱熱愛,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 多彩文化活動傳遞戰疫力量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活動主辦方、模里西斯唐人街基金會還特意邀請首都地區部分貧困兒童,現場為他們送上新年禮物。「這是我們連續第三年舉辦『快樂唐人街』活動,希望吸引更多人了解並熱愛中華文化。」基金會主席林海巖說。  最近,義大利中意國際學校校長李雪梅的工作日程滿滿當當。
  • 廣西羅城:因戶施策解難題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今年初,為克服疫情影響,羅城利用河池人才網、政府門戶網站、室外顯示屏、鄉村就業社保服務中心等線上渠道發布200多家企業崗位信息,提供就業崗位8萬個,為貧困勞動力多渠道獲取崗位信息、自主求職應聘搭建平臺,確保疫情防控期間就業服務「不打烊」,對疫情期間返崗就業的貧困勞動力給予交通補貼、穩崗補貼和防疫補貼。
  • 中國最北省:冬至的變與不變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新華社哈爾濱12月21日電 題:中國最北省:冬至的變與不變  新華社記者馬曉成  冬至是我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我國許多地方,都有「冬至大如年」的民諺。12月21日是今年的冬至,記者在中國最北省黑龍江省採訪了解到,隨著社會的發展,如今人們過冬至,既講究老習俗,又與時俱進為老節氣注入了新內涵。
  • 遼寧長海小珠山貝丘遺址(圖)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發掘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小珠山遺址位於遼寧省大連市長海縣廣鹿島中部吳家村西的小珠山東坡上。通過當時的發掘,1980年代初首次提出遼東半島新石器文化分為三個文化類型,也即三期,即小珠山上層、中層、下層文化,初步確立了遼東半島新石器文化序列。
  • 創新模式 共享專機打造通航新業態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就在剛剛過去的12月,中國首架共享公務專機「天九一號」在海口美蘭國際機場已成功首飛。交通運輸部原副部長、中國民用航空局原局長李家祥蒞臨現場,對天九通航的創新表達了由衷的讚賞,稱這是天九通航在貫徹黨中央共享理念的一個創新,也是中國民航通航經營方式、經營模式的創新,更是創造了民航業通航的一個新業態。
  • 蘇州:世人嚮往的一生之城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中央空調、新風系統、全自動檢測儀陸續到位,配置有機垃圾無害化就地處理房;新闢便民服務中心,引進修鞋、理髮、織補等「老行當」;用蘇式花窗、市井人物畫等點綴菜場,菜香中增添「文化味」,雙塔市集甚至搭起小舞臺,皮影戲、魔術等表演引人駐足。  「逛菜場不再是大爺大媽的專利了。」
  • 好時的「救贖」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好時並未披露將經銷權交於何方經銷商,但可以肯定的是,好時中國的渠道政策將由區域辦公機構+區域分銷商轉變為大商總代理制,好時中國投資公司在中國市場扮演的角色將大大弱化。  根據內部員工的說法,好時中國的裁員在會議後立即開始執行。
  • 新昌:打造浙東唐詩名城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作為浙東唐詩之路首倡地和精華地,近年來,新昌縣積極貫徹落實浙江省大花園建設行動計劃,制定出臺《關於打造浙東唐詩之路精華地的實施意見》,整合力量推進唐詩之路規劃、研究、保護、開發、宣傳五大行動,圍繞把浙東唐詩之路這條歷史之路、文化之路變成產業之路、發展之路、經濟之路,提出「一年有聲、三年有形、五年有效」的目標。
  • 隔離時代的中國電影和電影院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以一對母子的俄羅斯火車之旅作為故事的核心敘事線索,一路上的笑料都從代際衝突和文化衝突的戲劇張力中來,是一部標準的「合家歡」電影。但是《囧媽》的商業行為卻引發了電影業的震動,打破了院線的運營規則,當時全國有二十幾家院線聯名向國家電影局市場處緊急申請規範院線電影窗口期,保證院線利益。他們請求國家電影局緊急叫停《囧媽》在網絡上的免費播出的行為,並且取締電影院以外的各類「零窗口期」的放映模式。
  • 綠色金融如何服務好碳中和目標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是明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之一。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以下簡稱「30·60目標」)。會議同時指出,加大對綠色發展的金融支持。  作為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途徑,我國綠色金融該如何發力?如何高質量建設綠色金融標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