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館唱片:下一站,安河橋北

2020-08-22 塵夕音樂小酒館

今天酒館播放的唱片是來自宋冬野的《安河橋》。


安河橋》作為一首耳熟能詳的民謠,只要前奏響起,人們似乎就在安河橋上了。

安和橋》歷經五六年創作,這首歌最初對於宋冬野來說,最大的願望就是加入馬頭琴,而他想表達的情感,也是很多種、很複雜。從而沒顧朋友、製作人與錄音師的良好建議和阻攔,執意加入馬頭琴和中國大鼓。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這首歌的錄音混音工作成了《安和橋北》專輯裡最困難、最殘酷也是時間最長的一首。

這樣一首安河橋,用沉悶的大鼓開篇,用輕鬆優雅的吉他切入,一個來自於北京安河橋北的故事被娓娓道來。那抱著盒子的姑娘和擦汗的男人似乎正是那裡人們的寫照。簡單,卻又有故事在身上

間奏的馬頭琴把整首歌曲推向高潮,也是這首歌流傳最廣的一段聲音,來自草原的馬頭琴,在類似於二胡的悲傷之中,又有著獨屬於草原的遼闊,偶爾會讓人聯想到那首《董小姐》中提到的草原。

安河橋的故事

安河橋其實是宋冬野為了紀念自己奶奶寫的歌。13歲時,宋冬野父母離婚,他常去寡居的奶奶那兒。奶奶的家,在北京西郊的安和橋村。回安和橋,是宋冬野最高興的事:打遊戲,泡網吧,坐河邊和朋友神侃,奶奶給做了一桌愛吃的菜,都是在那兒。宋冬野說,自己從小就是「壞學生」,只認真看過兩本書,一本是《三國演義》,一本是《哆啦A夢》。「兩個老師永遠不管我,」他說,一個是語文老師,特放心;一個是數學老師,已經徹底失望。初二的時候,宋冬野喜歡上一個女孩,女孩說喜歡吉他,他便開始倒騰。第一把吉他,是奶奶用退休金買的,148塊錢。宋冬野的父母一直反對,「不讓我彈,我提著琴就走,一個禮拜不回家」。後來,女孩沒追到,吉他放不下。

高考時,宋冬野語文考了近140分,數學二十幾分,去了一所大專---原名「海澱走讀大學」的北京城市學院,圖書出版發行專業。大學期間,他自己交學費,還要照顧奶奶。宋冬野開始了頻繁的兼職,做過快餐店服務員、入殮師實習生。2009年,大二的他開始去酒吧駐唱。畢業後,他進入一家出版社工作。白天幹出版社的活,晚上繼續在酒吧駐唱。第二年,奶奶住院。宋冬野天天跑醫院照顧,醫院費每天要花掉近2000元。

2012年5月,宋冬野寫出《董小姐》,豆瓣播放達到70多萬次。一夜成名,他見到了偶像萬曉利,籤約了摩登天空,出了新專輯,完成了全國35站巡演。宋冬野覺得,這是奶奶在保佑自己。如今安和橋早已拆遷。童年時,抱著孩子的姑娘,擦汗的男人,秋天的酒,都蹤跡難覓。宋冬野把這些都寫進了歌裡,但是關於奶奶的歌,他還是不敢寫。(出處:知乎無無敵)

下期預告:

這裡是塵夕小酒館,坐下來,聊聊天,講講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的,點讚,評論,轉發,關注。謝謝。

期待,你的故事。

相關焦點

  • 宋冬野《安河橋北》:實則憂傷的不能自已
    《安河橋北》是一張整體氣質統一度相當高的民謠專輯。在這張唱片裡,聽不到野心,聽不到匠心,既不會自怨自艾,也不會無病呻吟,卻隨著他低沉沙啞的嗓音進入了一個憂傷而懷舊的時代。網易雲音樂官方下載地址(文/琳距離)當被告知本次的測評室的唱片是來自宋冬野的《安河橋北》時,這還是讓我驚呆了。
  • 乘客朋友們歡迎乘坐北京地鐵四號線:下一站終點站安河橋北站
    安河橋是安河橋,也是安和橋。安河橋,請讓我再看你一遍從南到北,像是被五環路蒙住的雙眼,我知道這個世界每天都有太多遺憾,所以你好,再見!乘客朋友們歡迎乘坐北京地鐵四號線:列車即將發車,下一站終點站安河橋北站。
  • 宋冬野《安河橋北》:安河橋下的時代憂傷
    每座城市一定有愛,城市促成愛、城市割捨愛,我們選擇愛,選擇放棄愛,《安河橋北
  • 民謠裡的愛情 北京的地鐵四號線——安河橋北
    人們都對安河橋這個地名好奇 五環外的景以及背後那「我知道 那些夏天就像青春一樣回不來」 愛情故事何為安河橋安河橋位於海定區中部,安河橋是清雍正年間架設於長河之上的一座石拱橋,俗稱羅鍋橋。原本是一座木橋,後發洪水,山洪將原安和橋石拱橋摧毀,後來,安和橋改為鋼筋混凝土橋。「安河」取「安瀾平和」之意,乃「安定河水,防災慰民」。
  • 宋冬野《安河橋北》:放下董小姐 唱得更動人
    宋冬野首張專輯《安和橋北》。 >>>>[點.擊.試.聽]當他唱得人浮想聯翩,思緒萬千,甚至眼眶泛淚、懷戀彼時,若不是這個難得的契機,也不會有更多人知道最初宋冬野賦予這旋律的故事,不會有更多人知道那「安河橋」、「鼓樓」真正的象徵,以及那懷思萬千的「蘭州」到底是由誰遞來。所以,這個事件還是合理的。這次《安河橋北》整張一出,關於《董小姐》的議題勢必該降下去了,也確實——應該放一放了。
  • 安河橋北承載著每個人的夢想,同樣承載著每個人回憶
    讓我再看一遍從南到北,像是北五環路,蒙住的雙眼,聽著再講一遍關於那天,抱著喝醉的姑娘...好像在安河橋北居住的人都聽過吧?那個軟體園工作的你們也都知道這種感覺吧?安河橋北離軟體園很近,很多做IT工作的都是在這邊。記得那個時候,安河橋北的房子還是很便宜的,不知不覺已經五年過去了。
  • 安河橋北
    今天 請你聽到宋冬野的專輯——《安河橋北》。 專輯發行於2013年8月26日。 專輯封面是,宋冬野奶奶抱著兒時的他的老照片。至於其他的話放在下面說吧。 先給你聽一個故事。下一次去北京,還是會坐到4號線的終點站,去安河橋北看一看。 今天是2016年10月15日。給你聽到《安河橋北》。 寫得有些倉促,還請見諒。
  • 「安河橋北一隻蘿蔔」自媒體權重排名,做自媒體怎麼從零開始?
    安河橋北一隻蘿蔔是當前百家號中的普通號,目前帳號百家號權重為2,綜合排名位列892900名,美食分類排名位列38058名,領先了19.7%的百家號。  安河橋北一隻蘿蔔百家號近期文章情況 安河橋北一隻蘿蔔最近一個月文章表現質量分布為,0%為優質文章,0%為中等文章,100%為普通文章,以下為各類文章近期案例。
  • 薛之謙演唱會的《安河橋》VS宋冬野《安河橋》
    弦姐昨天下午和閨蜜打電話之後晚上就一直睡不著,打開手機一會兒又放下睡覺,反反覆覆,最後我爬起來找薛之謙在他上海站唱的《安河橋》聽,聽完第一遍再聽第二遍我就落淚了,然後還是關掉了音樂。跑去翻看薛之謙發的那一條微博。
  • 《安河橋北》中的幾組人物關係
    《安河橋北》封面以上插圖與內容無關長篇小說《安和橋北》(連載)以北京海澱一家公司的在參與冬奧會的建設中的一群青年的成長為背景,描寫了一群在大時代中所經歷的曲折歷程,以及他們在困難面前的堅守與執著,終於克服重重困難,所有人在自己的世界裡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積累與獲得
  • 【吉他譜】宋冬野《安河橋》
    音樂簡介 《安河橋》是中國民謠歌手,音樂創作人,宋冬野於2013年8月發行最新專輯《安河橋北》裡面的一首單曲。這首歌總是很容易讓浮躁的心很快安靜下來。超萌蘿莉獻唱不一樣的安河橋。
  • 音樂 宋冬野——安河橋北
    2013年8月27日,宋冬野的首張個人專輯《安和橋北》,由摩登天空發行。2013年獲南方周末文化原創榜年度音樂獎。 2013年百城巡演,10月剛好到了青島。那天我預先拍了入場券,在我心裡民謠還是少數文藝青年的歸屬品,冬野也不過就是那個抱著木吉他,心裡藏了一座城的胖子。
  • 宋冬野首張個人專輯《安河橋北》首發
    宋冬野專輯《安河橋北》宋冬野首張個人專輯《安和橋下》8月27日首發。
  • [測評]宋冬野《安和橋北》:紅了也不必苛責
    背景介紹:安和橋&安河橋:《安和橋北》的影響範圍當真不算太廣泛,但所到之處幾乎「鏢鏢必達」,聽眾之於宋冬野、之於「安和橋」的討論熱度極高,還有樂評人戲稱北京地鐵「四號線終點站安河橋北能成為新的粉絲朝拜聖地嗎?」
  • 詞中的思念,曲中的回憶——《安河橋》
    民謠並不像流行歌那樣運用很多樂器來伴奏,最簡單的時候只需一把吉他,便可創作出民謠,民謠的代表人有很多,宋冬野,花粥,趙雷等,其中我最愛的便是宋冬野,我對宋冬野並不怎麼了解,但我喜歡他的歌——《安河橋》《安河橋》是宋冬野紀念逝世的奶奶和關於他成長的一些回憶而作,同時也是紀念老北京的消失,拆遷越來越多,高樓大廈平地而起,北京也不再是北京。
  • 安河橋北站外 換乘困境(組圖)
    早上7點30分,劉越開車到達地鐵4號線安河橋北站A口,P+R停車場門口已經立起「車位已滿」的牌子。他只得把車開進旁邊一處黑停車場,交給管理員5元錢。  類似的「黑停車場」,在安河橋北地鐵站周圍共有三處,提供近千個車位,均無備案和收費資質。即便在劉越眼中「正規」的P+R停車場,在海澱區交通委的備案也已經過期。
  • 下一站,開往安河橋北!
  • 「志說北京」安河橋的變遷
    安河橋北作為北京地鐵4號線首發站,每天吸引著成千上萬旅客的光顧,也給海澱人的出行帶來了方便。同時,許多人開始對安河橋這座古橋產生興趣。安河橋是架設於長河之上的一座石拱橋,俗稱羅鍋橋,創建於清雍正年間。原本是一座木橋,乾隆年間改為石拱橋。石額曰安和橋,取「安瀾平和」之意。
  • 網易雲熱評:「後來 斑馬死了 董小姐嫁人了 安河橋北的列車…」
    「後來 斑馬死了 董小姐嫁人了 開往安河橋北的列車到站了 我和你的故事也結束了.」——網易雲熱評在晚上的時候能夠和喜歡的人相擁在一起說話的感覺,僅僅是想想就覺得好溫暖啊,說一說雞毛蒜皮,說一說只想對特定的人說的話。這些想像中的時刻讓我覺得來日可期,甚是溫暖。
  • 重溫舊夢,早已物是人非——安河橋—北京
    讓我再看你一遍,從南到北,像是被五環路蒙住的雙眼,請你再講一遍,關於那天,抱著盒子的姑娘和擦汗的男人。每次挺聽到安河橋,就會想起在北京的那段日子。前幾天,我乘坐飛機又來到北京。北京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