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版寒門出貴子,竟讓豆瓣28萬名用戶給出9.2的高分

2020-09-05 二月霜滿Yuan


今年,B站發布了一則《後浪》宣傳片,雖意在鼓勵誇讚後浪們積極向上奔湧向前,但卻得到了大量嘲諷的聲音。

不少後浪表示視頻裡跳傘、賽車、電競、洛麗漢服秀的後浪是少數,是中產以上孩子們的奢華生活,和他們這些底層後浪無關。

後浪還沒浪就死在沙灘上, 這恐怕也是前浪們沒有想到的吧!

在各國電影崛起的同時,連以往被群嘲的印度寶萊塢電影都有逆轉之勢,幾乎成為這兩年的新興主流勢力,而幾乎沒有人提過伊朗電影。

今天,小編就要來介紹這部豆瓣高分伊朗電,看完之後,後浪們恐怕會更深刻的感受到這點。


《小鞋子》



這部電影是伊朗著名導演馬基德·馬基迪於20世紀90年代拍攝的電影,影片故事樸實動人,講述了男孩阿里將妹妹鞋子弄丟後的一系列經歷。

影片雖以窮人生活為主題,但不過分煽情。

如開頭部分,當男孩阿里丟失妹妹的鞋子回到家中後,鏡頭跟隨著阿里切入一陣爭執聲,沒有放出爭執雙方,只放了阿里無奈心累的眼神,點明了阿里父母欠租,生活困頓的窘境。



這種看似不起眼的拍攝卻恰到好處的留白,給觀眾更多想像的空間。

不像部分粗製濫造的國產家庭片,為了突出主人翁不幸的底層生活,非得硬凹各種吵鬧撕逼大戰,這樣看得觀眾也心累。

除此之外,影片的故事情節看似簡單卻高潮迭起。

《小鞋子》的故事脈絡其實特別清晰。

簡言之就是一個男孩丟失妹妹的鞋子,然後努力找鞋的故事。

但顯然這麼平鋪直化的故事無法打動人心。

於是,小男孩在找鞋的路上遇到了不少意外和阻攔。



他先是說服了妹妹和他輪流穿他的鞋子去上學。這樣做導致的結果是妹妹上完學輪到他穿鞋上學的時候總是遲到,害他差點被學校開除。

其次是他和父親一起騎自行車去給富人家草坪修剪,賺了一大筆,阿里暢想著買鞋,但是回來的路上得意忘形的父親和他摔傷治療把錢花出去了。



最後是他發現參加跑步比賽獲得第三名就可以得到一雙新鞋,信誓旦旦的向妹妹許諾,沒想到拿了個第一名。

可以說阿里的找鞋旅程備受挫折。

但隨著這些情節的發展,觀眾們卻能夠感阿里之感,傷阿里之傷。

導演的意圖到這裡也很明顯了,他並不想赤裸裸地展現出一個孩子在貧寒中的努力和掙扎,而是通過一些小事記去讓觀眾們自行評判。

是呀,不過一雙鞋子罷了,怎麼就這麼難呢?

更難能可貴的是影片傳遞出的正能量思想觀點。

貧窮可以讓人跌入生活的深淵,但不會磨滅人的善良和堅持。



阿里和妹妹發現丟失的鞋子被妹妹的同學穿在腳上後,沒有立馬去質問拿回,而是偷偷尾隨其後,等發現同學的父親雙目失明,家境更為窘迫後,兩人眼神透露出同情難過,沒捨得拿回屬於他們的鞋子。

當阿里允諾妹妹跑步比賽贏得鞋子失敗時,妹妹哭著跑走沒有去憤怒地責怪他。



兩個孩子在惡劣的環境中還如此的善良,證明了他們的品性之高潔。

社會上對窮人戾氣極重,對財富極盡追捧的不在少數。不可否認確實有如同《寄生蟲》裡一樣心思險惡的窮人,但富裕階層的人難道不存在貽害社會的人渣嗎?

換位思考,一次完全不能選擇的投胎根本不能成為徹底否定一個人的評判標準。

況且《小鞋子》裡兄妹倆是如此的優秀,哥哥成績出類拔萃,妹妹也是勤奮認真。

影片裡的父親開始是以一個嚴厲暴躁的形象示於人前。

隨著情節的進展,我們慢慢發現他是一個將愛默默藏於心底的男人。



像牛一樣辛勤工作,默默關心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不會偷扣別人交代他敲碎的糖。有這種品格優良的父親,耳聞目濡下的兩個孩子自然謙良恭謹讓。

《小鞋子》於1997年上映,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一千個觀眾想必都對這部影片有一千個獨到的看法。

《小鞋子》沒有現代大片那種酷炫的技術,或者扎堆的爆點,但它無疑是優秀的,成功的。

在暖姐印象裡,伊朗是個封閉守舊,常年爆發戰爭,百姓流離失所的國家。

通過這部影片反倒對這個陌生的國家有了一份親切感。

原來這個國家的人民也同世界上所有人民一樣如此善良質樸。

讓不同的思想碰撞,吸引人們去思考去回味,這也許就是一部好的影片的力量!

後浪們多數時候可能和《小鞋子》中的阿里一樣不停地陷入各種困境遭遇各種阻礙,但不必過於玻璃心。

勇於拼搏才是最好的證明自己方式,年輕不懼挑戰才有未來!

The End


微信公眾號:一暖清晨

作者 : 蘇馬恩

圖片:來自網絡

新浪微博:@二月霜滿

知乎專欄:嚮往的旅行

相關焦點

  • 寒門出貴子,寒門真的可以出貴子嗎?
    這個寒門貴子是如何產生的呢?他又是具備了哪些條件呢?首先書立有與生俱來的數學天分作業不做,上課時間去地裡幹活,老師的考卷都能答對,在沒人管他學習的時候,他的天賦就已經存在了。這是一部擁有友情、愛情、親情、師生情的勵志電影這部劇再一次將「寒門出貴子」推上熱潮,寒門真的會出貴子嗎?換句話說資歷一般條件一般的家庭,真的會出貴子嗎?
  • 《大江大河2》揭露了一個「騙局」:寒門出貴子就是個偽命題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寒門出貴子的說法,在歷史中很多封侯拜祭的人往往都出身比較貧寒,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了,他從人人看不起的乞丐做到了萬人敬仰的皇帝,可謂是寒門貴子的典範。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寒門貴子正在成為一個偽命題,雖然說孩子的教育接觸的課本是相同的,但是富裕家庭人一早就給規劃好了未來,尤其是那些富人圈子中的資源共享,這是寒門子弟難以比較的,目前,正在熱播的《大江大河2》通過宋運輝,雷東寶,楊巡三人的創業故事也說明了這一點。
  • 《寒門還能出貴子》嗎?
    《寒門還能出貴子嗎》?我給出的答案是能!這個問題曾在幾年前《超級演說家》中,我們猶新的記得一位叫劉媛媛的選手,她曾慷慨激昂的論述了一番。這一期我反覆的看過幾遍,在中不斷咀嚼回味。但是,凡是寒門都能出貴子嗎?那麼,答案顯然是不 !
  • 這個普通貧困縣高中,42人考上清華北大,寒門出貴子,憑什麼?
    堅定的意志力鄲城縣高中能夠創造出這樣的神話,就是因為這裡的學生有堅定的意志力。這裡大部分的學生家長都是普通的農民,文化水平並不高,可以說這裡的學生就相當於寒門子弟了,但是這裡的學生都有出人頭地的堅定信念和意志力。
  • 豆瓣8.7分電影《半碗村傳奇》:寒門出貴子的三大要素
    《半碗村傳奇》也是體現了劉佩琦演技的電影之一,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個貧窮的村莊中的天才的故事,講述了寒門中出貴子的故事,今天來簡單分析下寒門出貴子的三大要素。書立被發現,是因為他本身確是有著超越常人的數學天賦,這也是寒門出貴子的必要因素之一。明師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好的天才也需要被人發掘,而徐老師對於書立來說,正是這樣一個伯樂。
  • 為什麼寒門難出貴子呢,真正本質的原因是什麼?
    寒門難出貴子,最本質的原因應該是教育資源的差異。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對學子們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再單單靠學習成績的高低來判高下,更多的是對學子們綜合能力的要求。比如社交能力、應變能力、外語能力、人脈等等。
  • 不是寒門再難出貴子,而是貴子難從寒門出
    都說寒門再難出貴子,陳春秀以545之高分,在農村也算貴子了吧,但她走出寒門了嗎?把窮人堵死在寒門裡,是一個社會最大的惡。02. 中間人出現了,希望私了。提出的條件很誘人,只要不再追究,補償多少儘管提。但倔強的陳春秀拒絕了。
  • 「寒門出貴子」真的很難嗎?這個朝代的寒門子弟,憑成績跨越階層
    近年來,我國「寒門再難出貴子」的感嘆越發強烈,可見,階層固化到了一個非常嚴重的程度。這種現象在才子頻出的宋代,也如此普遍嗎?No!這一年考出了「唐宋八大家」中的蘇軾、蘇轍、曾鞏,還考出了「北宋五子」中的張載、程顥。他們可都是在古代文壇有一席之地的人啊!歐陽修選出這麼多優秀的人才,正說明宋代是「寒門出貴子」的時代,其公平性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 寒門再難出貴子?劉媛媛說:不!
    (無人舉手)前些日子有一個在銀行工作了十年的資深的HR(人力資源管理師)他在網絡上發了一篇帖子叫做《寒門再難出貴子》,意思是說在當下我們這個社會裡面寒門的小孩他想要出人頭地想要成功比我們父輩的那一代更難了。這個帖子引起了特別廣泛的討論,你們覺得這句話有道理嗎?先拿我自己說,我們家就是出身寒門的,我們家都不算寒門,我們家都沒有門。
  • 掐指算來,「寒門出貴子」真的越來越難?或許,不是這樣
    寒門出貴子,因為「寒」「貴」轉換的巨大落差,總是讓人無限期待。寒門出貴子越來越難,有人感慨當下這個社會已固化。到底是不是這樣呢?在這裡,不妨當一回算命先生,掐指一算,拆一拆「寒門出貴子」這個五字,或許就有一個相當相當有趣的答案。首先是「寒門」,對應的是越來越難,自然是社會的佔比越來越低。
  • 寒門難出貴子,我們真的要一直當鹹魚麼?
    寒門真的難出貴子是真的麼?在我看來這已經是事實了,即使不想去面對現實,它的結果也不會改變。假如讓我一輩子去選擇做一條鹹魚,我的回答一定是那我要爭取做最鹹的那條。#寒門難出貴子其次說的寒門難出貴子,也僅僅只是說出現的概率效率小而已,不是說寒門肯定培養不出「貴」人。概率小是因為時代真的變了,不是古代的科舉考試只要榜上有名就能穩定得到工作,現在的社會我們每個人即使能夠順利的考上心怡的大學,還是需要學習更多的技能,這樣得到更多的能力才有可能在當今時代更好立足。
  • 明星孩子的天價學費,寒門再難出貴子?難,但可以
    天價的學費讓無數人更確信這是個「寒門難再出貴子」的年代。>貴子之貴,在於孩子獨立的人格和堅韌品質的培養。湖南慈利縣雙胞胎兄弟趙稞和趙棣,分別以687、685的高分被清華、北大錄取。不是努力就有結果,不是所有出身寒門的人,都能成為寒門貴子。但未經努力的放棄,才是寒門子弟最大的悲哀。與其抱怨寒門難再出貴子,不如身體力行,當好孩子人生路上的領跑人。美國著名兒童學家阿黛爾·法伯說過:永遠都不要低估你的言行,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力。永遠記住,貧寒是不能阻擋成功的。
  • 宋朝的科舉有利於「寒門出貴子」 拍一拍宋朝
    #拍一拍宋朝#近年來,關於「寒門」和「貴子」的討論一直不斷,而國家也在推進這寒門出貴子的政策, 但「寒門再難出貴子」的網絡討論仍然是不時出現,尤其是高考及錄取期間。針對宋朝的話題,這裡簡單說一說宋朝的科舉制度及如何避免寒門貴子入仕途。
  • 53%哈佛新生是富二代,寒門真的難出貴子了嗎?
    今年9月,各國高校迎來開學季。但因疫情的影響,不少高校只能開啟網課教學,學生們匆匆入學Zoom University。 在哈佛大學今年的新生調查報告上,約有20%的一年級新生選擇延期入學,這個數據是往年的三倍之多。
  • 寒門也能出貴子,一位湘西妹子的逆風翻盤
    2、《侶行》,是張昕宇和梁紅夫婦的環遊紀錄片,南極、北極、火山口、硫酸湖等很多讓人大開眼界;特別是在中東地區,因為宗教,因為戰亂,婦女們受到的種種歧視與傷害,太讓人震撼了。今天的節目中,有一位選手叫諶雲,一位湘西妹子,她定位自己是逆風翻盤,她的故事,驗證的是一句話:誰說寒門不能出貴子?
  • 「寒門難以出貴子」???不妨看看這三姐弟!
    寒門也能出貴子,只要你足夠努力!當然許多人會說,高考只是求學時代的一個小階段,不能代表什麼!這種說法的確有道理,但按照常理推斷,三姐弟即使將來無法飛黃騰達,但,他們的家庭逐漸擺脫貧窮,應該是一件沒有多大懸念的事情!這些年,許多網絡媒體都在製造一種論調:寒門難以出貴子!
  • 誰說寒門再難出貴子?
    01 清華農村生源重新超兩成 寒門出貴子更容易了嗎? 時隔多年,清華大學本科新生農村生源重新回到兩成以上。
  • 時隔八年再議:寒門再難出貴子,原來,真正的「貴子」是它?
    做了15年的老師,這個時代寒門再難出貴子。2011年8月,一名教師這段帖子,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他稱:近兩年學校裡的中高考狀元基本都是家庭條件很好的,中考結束,學校有5個排名前列的孩子都上了重點線,他們都來自開跑車,住別墅的家庭。這個月,他們的家長,還商議送孩子去澳大利亞參加夏令營。
  • 為何寒門再難出貴子?請保護好高考這塊淨土
    高考是道分水嶺,現在通過參軍、打工改變自己的機會越來越少,高考成為寒門貴子的最大機遇。或許高考也不是絕對的公平,但是卻是目前現存的寒門子弟可以實現階層跨越的最公平的途徑。農村的孩子,因為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在小學就已經與大城市的孩子拉開了差距,而伴隨著年級的增長,這種差距只會越拉越大。農村的寒門子弟,可以說,一開始,就輸在了起跑線上。
  • 《紅樓夢》賈芸: 寒門也能出貴子
    不出意外的話,他可能就娶個像賈璜太太那樣的寒門姑娘,瑣碎地過一生。那一年,千載難逢的機會來了。賢德妃賈元春將回娘家賈府探親,要大修土木建大觀園,需大量用人。眼看四房的兄弟賈芹都攬上了管水月庵的好事,賈芸的心內波瀾起伏,蓄勢待發。他先求了賈鏈三四遭都未妥,才轉向鳳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