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嘻哈夢》忒夠味兒

2020-10-13 stacey

netflix這兩年簡直是要上天了,在近兩年美劇質量整體比較低靡的大環境下,一次次的貢獻出精品。在《絕命毒師》以後,曾經偏執的表態毒師後將無美劇,但是在看了netflix的數部精品後不禁感慨,這個做影片租賃服務出身的公司,簡直是業界良心!只能用三個字形容,對味兒!其實,作為門外漢都能發現,netflix選擇拍攝的題材有點非傳統非主流,有點像墮落前的HBO,劇集主題之廣,題材之奇,實在是絕。回顧下netflix這兩年貢獻的人間精品:《紙牌屋》《毒梟》《超感獵殺》《怪奇物語》《製造殺人犯》《黑鏡》(籌備ing)《女子監獄》。這些高品位的熱門劇集貌似都有一個共性,人物刻畫夠立體,劇情節奏夠緊湊,角色的智商永遠在線。然後就跳到這部才看過一集就忍不住想寫寫小作文的The Get Down。 看這片的介紹時候,很容易的聯想起去年大熱的那部《嘻哈帝國》,真心覺得The Get Down秒殺empire好幾輪。(empire的粉絲莫打我)。不對比了,但是這部和嘻哈帝國還是有很多區別的,首先故事發生的環境背景就完全不同。The Get Down 聚焦在七十年代的 South Bronx黑人區。wiki described the series as "a mythic saga of how New York at the brink of bankruptcy gave birth to hip-hop, punk and disco"。 說到《少年嘻哈夢》的題材,我覺得誇張點說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美國拍音樂題材已經是一個非常成熟的genre了,描寫60s到90s題材的音樂電影超級多,質量也是參差不齊。70s是美國嬉皮文化、波普文化最繁盛的一個階段,而這個年代也成了很多編劇導演的靈感來源,李安的woodstock,oliver stone的the doors, Velvet Goldmine,I'm Not There,Factory Girl, Pink Floyd The Wall,No Direction Home,Vinyl 。對了,還不能少了最愛拍七十年代搖滾樂的馬丁西科塞斯。但是縱觀這些音樂作品無一不是聚焦在70年代白人身上的,性、搖滾、毒品,垮掉的一代是70s年代美國音樂文化的主旋律。而在銀幕上,似乎和黑人音樂相關的題材被提及最多的也就是blues和jazz,但是也許因為是屬於sub-culture的緣故,從70s開始萌芽並興起的,由黑人文化引領的street culture(包括R&B、funk,graffiti,parkour,clan,ganster rap,hiphop DJ,MC等等)幾乎無人問津。 終於,The Get Down的出現讓我們有幸能一睹發生在紐約70年代貧民區的黑人少年們是如何生活和成長的,透過一群少年追求音樂夢想,管中窺豹,居然也能繪聲繪色的顯現出一個群體的浮世繪。當然,這個小社會是動蕩不安的,一言不合就拔槍的混亂社區罪惡橫生,穿著浮誇滿嘴fuck操著爛語法沒受過啥教育的有色人種群體。這裡絕對不是小妞電影裡那個優雅浪漫的曼哈頓,而是bronx,紐約市有名的貧民區,犯罪率在全國乃數一數二。你可以說它粗俗不堪,但是你無法拒絕它的酷到骨子裡。我沒去過美國,我想我是沒資格評價太多的,但是,這部劇真的神還原了我YY的70年代的美國黑人社區的樣貌,就是這麼吊炸天,就是這麼簡單粗暴的酷,就是這麼對味兒,這劇,要追下去。(但是我覺得應該在天朝火不了,因為這種音樂形式本來就屬於亞文化了,再加上年代背景過於復古,對天朝觀眾來說可能會有疏離感和陌生感,不能很好融入劇情)最後再次表白netflix簡直特麼是業界良心,受小的一拜! 最後分享一點看到的趣聞: 《少年嘻哈夢》將時間卡在1977年這個當口,自然也避免不了提及迪斯科的制霸。「直到1979年,迪斯科獨佔鰲頭,就連弗蘭克·辛納特拉都擁有一張迪斯科唱片。」 魯赫曼對Vogue這樣說到。在片中,導演就給出了仿Studio 54風格的場景——一個華麗時髦的迪斯科俱樂部Rubicon,藍黃燈泡、充滿派對氣氛的包廂和伸展臺。在另一邊的布朗克斯,卻是僅有兩個唱盤、沒有半個鏡球的地下派對。所以這個至今仍炙手可熱的「Studio 54」是什麼?

第一集爆炸頭小哥為了泡妞貌死衝入的club就是仿照studio54風格。

它是一間在1977年開業的傳奇夜店,位於曼哈頓西54街上,在藝術和時尚史上都是濃墨重彩的一筆。創辦人之一斯蒂夫·魯貝爾是公關天才,從「玉婆」伊莉莎白·泰勒到大作家杜魯門·卡波特,每天在這裡出入的名流無數。Studio 54幾乎每晚都上演著最有意思的派對,比如碧安卡·賈格爾在自己的生日派對上騎著白馬繞場一周,還有星球大戰主題變裝派對。

從左至右:候司頓、碧安卡·賈格爾、小傑克·海利、麗莎·明奈利和安迪·沃霍爾當時,人們厭倦有關尼克森、越戰和迷幻搖滾樂的一切,需要換一個引人注目的造型、找一間俱樂部自我放飛。Studio 54也有這樣一群客人,例如睡衣控Eric Goode、穿晚裝溜旱冰的Rollerena,還有70歲的「熱舞阿嬤」Disco Sally。他們借服裝掩飾日常身份、用造型相互溝通,畢竟夜店還是很吵的。彩蛋來了

還能看到導演對功夫和李小龍的致敬,演繹功夫的套路也是酷畢了。

看出這是誰了嗎?鐺鐺鐺,我們最愛的毒師裡的炸雞哥這次飾演一個神經質宗教狂。當然,《少年嘻哈夢》整體是非常尊重歷史的,可以看成是嘻哈的正史,而非演義和傳奇。

相關焦點

  • 《少年嘻哈夢》關鍵道具:Studio 54
    繼《黑膠時代》、《耐撕偵探》和《各有少年時》後,巴茲·魯赫曼執導的電視劇《少年嘻哈夢》在8月12日登陸Netflix,將破舊立新的少年野心糅合進迪斯科的輝煌年代,再度將觀眾目光聚焦在70年代末的紐約。實際上《少年嘻哈夢》是關於嘻哈音樂的起源,導演魯赫曼把故事設置在1977至1979年間的布朗克斯區,政策上的輕視、腐敗和貧窮使這裡處於城市邊緣。
  • 美劇---少年嘻哈夢
    一部回到美國紐約70年代現場,結合舞蹈、時尚、愛情的電視音樂劇《少年嘻哈夢 (The Get Down)》劇情描述:
  • 這部不撕逼的《少年嘻哈夢》告訴你什麼是傳奇!
    《The get down 少年嘻哈夢》 《少年嘻哈夢》是給70年代的紐約的一封奢華情書《少年嘻哈夢》是一扇還原嘻哈歷史之窗如果說《嘻哈帝國The Empire》是一部刺激美帝娛樂圈的撕逼「抓馬」劇,那《The get down 少年嘻哈夢》就是以歷史的角度重現並解讀嘻哈樂的起源和嘻哈文化內涵的傳奇正傳。 所以zeke 到底能否成為開篇的傳奇饒舌歌手?
  • 成都SM廣場開啟「忒逗聖誕研究所」
    11月14日晚上18:30,成都SM廣場一棵高達11米的」忒逗聖誕樹」,由商場、商戶、顧客代表與聖誕使者共同點亮,2020成都SM聖誕季——一場奇幻的「忒逗聖誕研究所」之旅正式拉開帷幕。   「 忒逗聖誕研究所」將迎來潮趣藝術IP主人公——「馬桃桃」和「夢鹿」在成都的逗趣首秀。
  • 《少年嘻哈夢》the getdown brothers
    原生態的嘻哈文化在掩蓋著毒品交易的live house裡漸漸萌芽。故事的男主是一個很有才華的騷年,出口成詩的他成為了五人嘻哈團體的核心。另一個團體核心人物是DJ少林,黑幫長大,體格強健,做著毒品生意卻心系音樂。女主與男主情投意合,青梅竹馬互相欣賞,困境時相互鼓勵,順境時雙倍快樂。他們各自向著自己的夢想前行,從一無所有到功成名就,背後卻是不為人知的掙扎。看劇的第一個感受是衝突。
  • 用BGM帶你看美劇《少年嘻哈夢》(上半季)
    由於之前發的「用BGM帶你看美劇《少年嘻哈夢》」廣受好評!
  • 《少年嘻哈夢》超燃的夢想
    是一個年輕人的奮鬥史,幾個貧民窟出身的少年,懷著音樂的夢想,希望用音樂去改變命運,改變世界。     首先是製作精良。完美的還原了70年代的城市,真實的混亂、骯髒,到處都是犯罪,完全是社會底層。    然後是音樂,音樂真是無國界的,尤其一段兩個在不同地方唱歌的段落,印象特別深刻。
  • 你表姐用BGM帶你看美劇《少年嘻哈夢》
    七十年代的紐約Bronx,當時地球上最混亂的角落之一,卻是嘻哈(Hip-Hop)亞文化的催生之地。以劇情和故事人物為明線,以劇中使用到的背景音樂(BGM)為暗線。這部《少年嘻哈夢》正在和將要展現在觀眾面前的,是一幅關於紐約Bronx地區的多元交織的亞文化全景圖。
  • 用BGM帶你看美劇《少年嘻哈夢》
    用BGM帶你看美劇《少年嘻哈夢
  • 吳亦凡的嘻哈歌曲夠Skr不?
    既然吳亦凡帶火了Skr這個詞我們今天來看看吳亦凡的嘻哈歌曲夠不夠Skr~Are U Ready?徹底顛覆了小編腦海中的嘻哈中的架子鼓節奏這不是一首舞曲風格的歌嗎難道是嘻哈融合了Disco舞曲??!!小編又聽了聽依然聽不出任何有關嘻哈的節奏型.
  • 《少年嘻哈夢》人民的藝術原來如此前衛
    但情動於中形於言,他們的表達依然具有感染力,塗鴉、嘻哈音樂、滑板、街舞,都是他們創造的。可惜的是,我問過小區裡一個當過地下黨的爺爺,對嘻哈文化怎麼看,他撇撇嘴:你們小年輕就會作怪。這樣的人民藝術,在中國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眼裡竟然是稀奇古怪的,這也讓我不解。
  • 插畫freestyle,31歲的瑞典嘻哈「少年」,竟徵服了Vogue和紐約客
    Jeff stberg Complex雜誌作品2013年,畢業於斯德哥爾摩的Konstfack藝術學院後,因熱愛嘻哈音樂,Jeff曾嘗試音樂創業,不幸以失敗告終。Jeff stberg 紐約客雜誌插畫嘻哈少年的畫雖然音樂夢破產,但嘻哈精神依然是他畫作裡的主旋律,他以畫筆還原了嘻哈精神的內核:街頭文化、生命力和色彩的張力。
  • 嘻哈新生代,內幕爆不斷!
    《中國有嘻哈》自開播以來受到無數少男少女追捧而在在9月9日的決賽現場你的老公——PG One你的寶寶—
  • 風一般的女子--阿塔蘭忒的故事
    這樣一位大英雄,摔跤輸給了阿塔蘭忒...不要以為這樣的女人,一定是五大三粗的女漢子。恰恰相反,阿塔蘭忒很漂亮,當然,不會是林黛玉那種風拂柳般的嬌弱之美,但也絕對不會是粗壯的style,因為她最厲害的技能,不是摔跤,而是奔跑。善跑者的的體型,你懂的...
  • 用BGM帶你看美劇《少年嘻哈夢》(上)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來了這樣一部集歷史科普和精彩劇情於一身的嘻哈題材美劇!七十年代的紐約Btonx,當時地球上最混亂的角落之一,卻是嘻哈(Hip-Hop)亞文化的催生之地。以劇情和故事人物為明線,以劇中使用到的背景音樂(BGM)為暗線,這部《少年嘻哈夢》正在和將要展現在觀眾面前的,是一幅關於紐約Bronx地區的多元交織的亞文化全景圖。
  • 丨忒色街拍
    服裝配搭的見解也辣麼棒!此次街拍還新加了一個環節:隨機翻包!期待嘛北鼻們?老規矩,聽著歌,我們來欣賞吧!這次的歌是由秦腔廣播的範煒與程渤智帶來的哦~本文為陝西忒別忒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各位看官覺得怎麼樣類?想了解更多的陝臺主播諮詢,看看他們在生活中是什麼樣的,可掃描下方二維碼直達~我們每次街拍,都會在一些時尚潮人較多的地方掃街,如果你覺得自己夠潮,可以提前告知我們你的行蹤,來和我們相遇吧!
  • 《少年嘻哈夢》關於The Get Down的人物原型
    Grandmaster Flash and the Furious Five在嘻哈歷史上的地位和影響不必多說,在2007年被Jay-Z引薦,進入搖滾名人堂,成為首位進入搖滾名人堂的饒舌藝人。
  • 十二星宿風之少年新歌嘻哈上線
    Rap遍地,hiphop盛行,「嘻哈」無疑是2017年華語樂壇一大關鍵詞,隨著hiphop從地下走到臺前,更多的音樂作品也開始注入這股新潮流。然而,當嘻哈電子風的音樂中融入極具中國特色的越劇元素,又會碰撞出什麼樣的音樂體驗?
  • 嘻哈音樂火了嗎?少年你還是太年輕
    今年夏天火遍大江南北的網綜節目《中國有嘻哈》將嘻哈這個原本屬於小眾的流行文化推到了臺前,當一眾年輕人發現,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還有flow和freestyle的時候,國內不少嘻哈音樂人都要感動得掉眼淚了。通過《中國有嘻哈》,更多年輕人了解到了說唱Rap這種音樂形式。
  • YUP | 突破重圍,00後嘻哈少年重新定義Hip-Hop
    周六的Live House門庭冷落,大家都縮進家裡追《中國有嘻哈》了。從來沒有趕上過潮流的Sir,竟然有點小興奮,總算有一次踩上熱點了。畢竟,外星球YUP從6月就開始籌劃要拍《中國嘻哈少年》。雖然現在嘻哈浪潮席捲了全國,但最早做策劃的時候,有很多不確定的問題:中國的嘻哈只是蹩腳的模仿?嘻哈到底是什麼?怎麼判斷Rap好聽不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