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海報美劇
一直期待會有一部真正的HipHop美劇出現,然後它就這樣出現了!
《The get down 少年嘻哈夢》
《了不起的蓋茨比》,《紅磨坊》和《羅密歐與朱麗葉導演》Baz Luhrmann和普立茲獎獲得者劇作家Stephen Adly Guirgis共同指導,《盾牌》(The Shield)創作人Shawn Ryan參與製片。
談到當初對於劇集的構想:「這是一個暴力與種族衝突很嚴峻的時期,人們解決事情用槍而不是腦子,這讓70年代的美國和當今截然不同,我認為那個是期某種程度上的文化滲透也映射出了現在的我們」
嘻哈樂歷史學家兼作家Nelson George及嘻哈樂的三位先驅者Grandmaster Flash、DJ Kool Herc、Afrika Bambaataa也將參與製做。
在音樂方面,原聲帶更是請來了克裡斯蒂娜-阿奎萊拉(ChristinaAguilera)等大牌獻唱
這周,nexflix(網飛)首播,外媒給出了這樣的評價/評分:
IMBD:
《少年嘻哈夢》是給70年代的紐約的一封奢華情書
《少年嘻哈夢》是一扇還原嘻哈歷史之窗
當然這些還不足體現到這部劇展現的嘻哈文化傳奇,我們來看故事。
70年代的紐約是座幾近崩潰的廢城,南布朗克斯區的夏天熱浪滾滾,犯罪頻發,敲詐縱火已成常事。
故事一開頭就是一段1996在麥迪遜廣場花園音樂會的 說唱表演,通說唱介紹了故事背景紐約的布蘭克斯,以及即將開始的追夢故事。說唱的末尾時光倒流回70年代的紐約,那個時候還沒有Hip-hop音樂的出現,
有這麼一個小夥zeke,他足智多謀,聰明好思考,才華橫溢卻未遇伯樂,下定決心要出人頭地(暗示開頭的說唱歌手可能就是成名後的zeke),還有一個怪男孩,深諳街頭生存技巧的Shaolin Fantastic。
在一次偶然的情況相遇了,Shaolin趁機拿走了zeke 在商店裡拿著的黑膠唱片,經過一番追逐成為了DJ學徒共同去創造新的音樂藝術。
李小龍的功夫電影,科幻電影,漫畫書深深影響著這兩個少年。
Ra-Ra Kipling,Boo-Boo Kipling 和 Marcus 「Dizzee」 Kipling三兄弟作為zeke 的朋友們,一路上幫助我zeke成就他的夢想。
城市的負面使他們透過現實看到了積極的一面,使他們看到了實現夢想的可能。
沒有鋼琴,我用兩張黑膠唱片可以做點什麼?沒有畫筆,那我就把我的名字噴到火車上。
在如此混亂的社會氛圍下,政治新星 Ed Koch 向市長 Beame的惡劣和不當管理髮起了挑戰,與此同時布朗克斯政治圈的老大Francisco Cruz(要塞老爹Papa Fuerte)似乎要救人民於水深火熱之中,供給政府給不了的工作、住房、醫療保障,無論是想當明星還是實現美國夢,要塞老爹就是你在布朗克斯要找的人。
Zeke暗戀的女孩兒Mylene,一個嗓音優美想成為下一個Donna summer(流行天后)的女孩兒,它的爸爸是個教區牧師,認為Mylene唱的是魔鬼的音樂,也因此極力反對導致父女倆幾乎反目成仇,而她的叔叔恰好就是可以幫助他完成迪斯科皇后的要塞老爹。
在這些瘋狂色彩的流轉,disco音樂的強勁節拍過後終於帶我來到了「 The get down 」這座地下音樂萌芽的地方。
這個地下城正是紐約的布朗克斯區1520 Sedgwick 大道,在這裡Kool Herc ——hip-hop之父發創造出了打碟技術,為了營造氣氛加入了街頭俚語,成為了Rap(饒舌)的前身。
Hip-hop 當初的起源就像電視劇描述的一樣,只是一群孩子在一起消遣度日的娛樂內容他們只是想苦中作樂,have some fun,但是他們在政治遺棄中所長大的孩子,也正因為如此,他們的消遣時光包含了大量文化復興的種子。
地鐵上隨處可見的塗鴉
列儂和小野洋子呼籲停止戰爭
隨處可見的暴力事件
它的的誕生也為70年代的美國帶來了深遠的影響,60年代政府對種族群體的壓迫,幫派戰爭,新的一代通過 DJ,說唱,街舞,塗鴉(Hiphop文化組成的四大元素)表達自我,hip-pop進而也超越了簡單的音樂形式或者藝術革新---成為了一種文化。
這些曾經不為人知地下消遣不僅成為了美國的主流文化,還改變了一座城市,甚至改變了全世界。
如果說《嘻哈帝國The Empire》是一部刺激美帝娛樂圈的撕逼「抓馬」劇,那《The get down 少年嘻哈夢》就是以歷史的角度重現並解讀嘻哈樂的起源和嘻哈文化內涵的傳奇正傳。
所以zeke 到底能否成為開篇的傳奇饒舌歌手?
對話框回復少年嘻哈夢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