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哈紅真的不是靠撕逼

2021-02-06 Sir電影

每周末,Sir都會被一檔綜藝刷屏。


《中國有嘻哈》。


它讓嘻哈第一次在中國大火。


而除了嘻哈本身,它幾乎每一期節目都能輸出全民話題,從吳亦凡的freestyle,到選手的穿著、人品、相互之間的過節……



當然,也有冷漠、不屑的聲音:


「今年聽嘻哈的,就是前兩年在聽民謠的那幫人


有一定道理。


不僅是嘻哈、民謠,每一種文化潮爆紅之時,都值得動動腦子,反思一下。


潮流,更像是人群對新奇事物的又一次短暫駐足;而文化,則有著更深的根源與底蘊。


比起在網上撕逼、站隊,後者才是keep real的熱愛。


Sir知道你不是一個膚淺的人。


所以今天就給你說說,跟很多人想像中不一樣的……


真正的嘻哈——


《嘻哈正史

Hip-Hop Evolution



如果說中國嘻哈還是蓄勢待發,那麼美國,則正在經歷一個嘻哈時代。


在起源地美國,嘻哈於近十年間同樣出現井噴,範圍大,影響深。


它才不low。


因為它的影響,下至平民,上至總統。


比如歐巴馬,就愛隔三差五在演講中插入嘻哈梗。


我有99個問題,現在Jay-Z也成了一個。

(歐巴馬與說唱歌手Jay-Z私交甚好,媒體質疑Jay-Z去古巴經過了歐巴馬濫用職權的特批,於是他用Jay-Z的歌曲《99個問題》回應)



為什麼嘻哈文化這麼牛,從貧民窟出來,還能走向國際,從亞文化發源,居然能成為大眾流行?


這部紀錄片,找來各個時期嘻哈文化的創始者、推動者,就研究一件事——


「嘻哈為什麼生命力這麼強」


而當研究完畢,我們獲得的結論居然是……


如何打倒嘻哈


DJ酷駭客

DJ Kool Herc

 


哈?打倒?


你先別詫異,咱們從嘻哈的鼻祖,酷駭客說起。


他辦了史上第一次嘻哈派對——


1973年8月11日晚上9:00,紐約布朗斯科區Sedgwick街1520號,舉辦人是社區第一DJ酷駭客(DJ Kool Herc)。



沒錯,嘻哈起源於派對,並非街頭。


那是一個瘋狂蹦迪的時代,所有夜店、派對,都被迪斯科音樂主宰。


而發明嘻哈,酷駭客只做了一件事——


打倒迪斯科。


他討厭所有爛大街的迪斯科舞曲,卻鍾情於從小影響他至深的靈魂樂


除此之外,他還有特殊的放歌技巧。


當時的DJ技術還很簡陋,當一首歌放完,切換另一首歌的時候,因為要更換唱盤,在這個間隙裡,音響就會出現一段雜音。


場面混亂不堪,相當掃興。


於是酷駭客想了一個革新方法——只放每首歌節奏最強勁的間奏部分。


這時都沒有主樂器,只剩下鼓或者貝斯

動次打次噗次噗動



這就是說唱音樂最原始的基礎,節奏(beat)。


於是,他的派對,不僅有你沒聽過的歌,還有無限循環的魔力節奏。


不知不覺,所有人都像永動機一樣在舞池裡旋轉,跳躍,閉著眼.


有毒!


結果可想而知,場場爆滿。


酷駭客這種無意間對主流的「反叛」,種下了嘻哈的種子。


此後,不少街區的DJ都被傳染,前赴後繼地,發展自己的音樂勢力。


比如另一位先驅者DJ Grandmaster Flash(閃耀大師),在酷駭客的技術基礎上,研究出「打碟」的黑科技。


再比如DJ Afrika Bambaataa(班巴塔),用音樂感化了全布朗克斯最兇悍的幫派們,創建了一個傳遞愛與和平的嘻哈共和國。



曾經左青龍右白虎,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的黑社會大哥們,在派對上放下屠刀,穿上滑板鞋,成天尬舞、喊麥、塗鴉.


是不是好有趣。


這麼有趣的生活態度,當然會獲得一個好記的名字——


Hip-hop(嘻哈)


這三個人物,DJ Kool Herc、DJ Grandmaster Flash、DJ Afrika Bambaataa,被後世成為「嘻哈三聖」



然而在這個階段,嘻哈音樂還是以DJ為主的形式。


如今大家所熟悉的「饒舌」(Rap),則由另一群人發揚光大——


狂暴五人

The Furious Five



史上第一支嘻哈團體。


你說,欺負我不識數啊,這明明是六個人!


沒錯,是六人……除了狂暴五人,多出來的那位,是嘻哈三聖之一的閃耀大師DJ Grandmaster Flash。


網飛此前拍的一部美劇《The Get Down》(少年嘻哈夢),原型正是取自這個組合。


一開始,他們聚在一起,只是為了讓演出更嗨。


怎麼更嗨?嗯,必須打倒原來的「純DJ打碟」!


於是他們告別了「派對」,發明了以饒舌和表演為主的演唱會


但這還不是他們最牛逼的。


最牛逼的,是他們還推翻了嘻哈一貫的詞曲風格,唱出了一首名噪一時的歌——


《教訓》(The Message)。



要知道,當時的嘻哈音樂還很輕(膚)松(淺),大多以派對和玩樂為主題,造型酷炫,律動強烈,所有嘻哈音樂人都試圖用這種新興的音樂形式,出名獲利。


但……在很多外人看來,很蠢,很無腦。


這時,狂暴五人組的一首《教訓》橫空出世。


他們選擇:打倒純粹的娛樂。


這首歌訴說的,是「一個小孩出生於沒有思想的世界」。


描述底層生活的一舉一動,批判社會的一明一暗。


門前有老鼠,門口有蟑螂,巷口有手拿棒球棍的毒蟲。

我想逃,但逃不遠。

因為拖車的人把我的車拖走了。

不要逼我,因為這已經是我的底線了。



是吧,光看歌詞你都汗毛一抖。


現在聽來,它或許顯得粗糙,但卻準確擊中了時代的痛點


毒品泛濫,汙水油液,正是嘻哈一族成長的地方。欺善怕惡,貧困滋長,正是當時的社會現狀。


沒有給予希望,沒有憧憬未來,只是用一字一句記錄當下的所有真實。


一針見血,欲罷不能。


它就像一枚從地底發射的巨型炸彈,從貧民窟徐徐升起,在半空爆炸,炸出了所有人內心的聲音。


這下尼瑪嘻哈才真是炸了!


那些原本反對嘻哈的人,現在開始著迷。


所有本來瞧不起嘻哈的樂評人、評論家,現在開始倒戈。


從來不待見嘻哈的《滾石雜誌》,為這首歌給出五顆星……


狂暴五人,定下了說唱音樂犀利敢言的基調,為原本的「嘻嘻哈哈」找到了靈魂。


從這首歌開始,嘻哈,從貧民窟的新奇玩物,變成一種有腔調的藝術形式。


你以為這就是全部?


錯。你還是小看了嘻哈。


原始、憤怒、犀利……只是嘻哈的一種可能性。


而這種單純憤怒的說唱,很快又將被另一種形式打倒——


德瑞博士

Dr.dre



之前提到的人物都太久遠,但嘻哈粉絲對這個名字,絕不會陌生。


因為當今不少大牌說唱歌手,都是由他捧紅的,比如Snoop dogg、埃米納姆……


還有今天爛大街的Beats耳機,也是德瑞博士開創的。


出色的商業頭腦,讓他始終握緊著大眾口味。


也是他讓嘻哈音樂,火遍全球。


哈哈不過,他所做的和狂暴五人正相反——


打倒憤怒


嘻哈的發源地是布朗克斯,從這裡慢慢蔓延到整個美國東海岸。


相比民風彪悍的東岸,西岸更像一個娛樂天堂。


這裡的嘻哈沒有嘻哈三聖,也沒有憤怒的《教訓》,只有陽光、美女、派對。


這位洛杉磯哥們,就很耿直——


我們走路十分鐘就能到海灘,沒事生個錘子氣?



牛氣吧?


但其實,他一早也曾學著做「憤怒嘻哈」……


他創立的嘻哈團體N.W.A,曾以反叛和暴力的匪幫說唱著稱,一度成為當地政府和家長的眼中釘。


但逐漸地他想法變了,他覺得:


洛杉磯多好啊,不需要戾氣。


於是他脫離N.W.A,自立門戶,開始做他心中真正西海岸的嘻哈。


歌詞依然在講述西岸的真實——匪幫、毒品、聚會。


但他的節奏呢?沒錯,既然要做新,他就打倒了硬朗和憤怒,開創了「旋律說唱」。


他召集才華橫溢的年輕人,做出一張全新專輯——《好貨色》。



BOOM!


所有西海岸的人聽完,紛紛讚嘆:這特麼才是原汁原味的西海岸style嘛!


「他們的音樂,輕鬆得像坐在敞篷車上兜風」。


撫平了洛杉磯的傷口」。


除此之外,德瑞博士更大的成就是——


他讓旋律與說唱結合,大眾一下子就買單了,大家不再害怕說唱,人人都可以張嘴就來。


專輯大賣,甚至賣得超過了當時的流行專輯。


是的,他順手也打倒了流行樂



至此,有了錢,有了大眾,嘻哈才真正成為了主流。


美國的大嘻哈時代,也拉開了大幕。


這一天,與酷駭客舉辦第一次嘻哈派對的日子,只隔不到20年。


當然,嘻哈的發展史,光靠Sir這一篇,絕不可能說完。


這20年,太多改變,太多人才,才成就了今天的局面。


但看完這四集紀錄片,Sir有一點可以肯定:


嘻哈的成功,也是反叛的成功。


這種反叛,並非以下犯上的頭腦發熱,而是突破自己的當仁不讓。


其實,看看美國的嘻哈起源史,我們也大致可以預測一下:


中國的嘻哈會走向哪裡?


許多人說,中國嘻哈是東施效顰、邯鄲學步,不可能有出路。


No。No。No。


看完紀錄片Sir明白了:美國嘻哈,是從不斷打倒中生長出來的。


它起源於東海岸,發展卻在文化差異很大的西海岸,雖南橘北枳,卻還是嘻哈。


雖然起源於黑人文化,但它打破了階層,傳染了各個種族,不斷打倒前輩的音樂風格,只花20年,就成為了國際文化。


那為什麼中國嘻哈,就不能從打倒中建立?


得出這種結論的人,在Sir看來——


不是你的耳朵有偏見,而是你的心有偏見。

 

看看中國土地上,這些嘻哈青年都打倒了些什麼吧——

 

宋嶽庭,首位在嘻哈樂中,採用中文雙押的形式,寫出一首經典的《life's a struggle》。

 

陳冠希,從粵語說唱,到大膽融入中國風。

 

臺灣熱狗,將傳統原住民音樂,加入說唱。

 

還有最近大火的GAI,他把四川山歌融入說唱,迷死了好多人……

 

正因為嘻哈的反叛元素,使它天生就具備了突破常規、融合傳統的基因。


對了,還有上次Sir說到的,歐陽靖


他是老牌的華人說唱大腕,因為《中國有嘻哈》而走進中國觀眾視野。

 

他從美國開始接觸嘻哈,靠一己之力打出名堂,證明了「華人不能嘻哈」是一句謬論。


而在《中國有嘻哈》,他從一開始的英文、粵語說唱,直到最後挑戰國語說唱……


他輸了比賽。


但很多人因此從他身上,看到了嘻哈精神的無畏——


永遠挑戰自己,不斷擊倒自己。


但他自己卻顯得很輕鬆,因為改變對他來說,早已習以為常。


知道嗎?這種對輸贏、勝負的無謂,也很嘻哈。


不管是無畏還是無謂,他最終想傳遞給年輕人的態度是——

  

別怕打倒自己,永遠要做點新鮮事。

 

把自己困在舒適區,多容易。


但只有把原本陌生的區域,變成新的舒適區,才值得尊敬。


他有一首最新的國語說唱,Sir幫你找到了,你鑑賞一下——


| 時長:02分19秒 |


這是他和哈爾濱啤酒一起帶來的最新國語作品,是不是讓你意想不到?


對啊!從小聽到大的「敢問路在何方」,竟然也被打倒,還Rap得這麼帥!


Sir雖然是外行,但有一件事Sir堅信不疑——


這十年你聽過的嘻哈,和未來十年你將聽到的,一定不一樣。


因為這個世界,有很多變化,很多想不到。


你,也會有讓自己想不到的一天。


就像Sir第一次敲鍵盤時,也沒想過能跟你們,每天快樂地分享電影。


(Sir打敗了那個曾經渾渾噩噩上班的自己,Sir也嘻哈過Sir驕傲。)


所以。


別再等了,拿起哈啤,一起Happy。


帶著嘻哈的靈魂,不斷打倒自己,你行。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想看《嘻哈正史》,b站就有


編輯助理:卡卡西式角色扮演

相關焦點

  • 撕逼互懟哪家強,歐美嘻哈找說唱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狗屁!慘澹的人生哪有那麼多drama,還不是你在給自己強行加戲?你看看,無論是早前的熱詞撕逼,最近熱詞互懟,這些吵架伎倆擱rapper那裡不過是一些擺不上檯面的Child play。
  • 美劇|《嘻哈帝國》第二季已經上線!快來解鎖這些撕逼新體位吧!
    它就是以嘻哈文化為背景,講述當代美國流行音樂界繁(luan)榮(xiang)的超級大戲《嘻哈帝國》第二季!提起《嘻哈帝國》那真是大大的有名!在美國,無數大咖搶著要在這部戲裡客串一把!在中國,這部戲輕輕鬆鬆就在豆瓣等各大網站高分席捲,簡直勢不可擋!說起這部戲火爆的原因,除了製作精良、劇本走心、演技上乘等美劇標配外,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無止境的撕逼大戰!
  • 這部不撕逼的《少年嘻哈夢》告訴你什麼是傳奇!
    《The get down 少年嘻哈夢》 談到當初對於劇集的構想:「這是一個暴力與種族衝突很嚴峻的時期,人們解決事情用槍而不是腦子,這讓70年代的美國和當今截然不同,我認為那個是期某種程度上的文化滲透也映射出了現在的我們」 嘻哈樂歷史學家兼作家Nelson George及嘻哈樂的三位先驅者Grandmaster Flash、
  • 嘻哈文化真的不是洪水猛獸|專訪《中國有嘻哈》幕後團隊
    《中國有嘻哈》總製片人陳偉告訴《人物》。「一季節目裡面最多一兩首嘻哈。跟蔥花似的,甚至連甜點都不是。但是現在我們要把這個做成主菜。」採訪整理|謝夢遙 翟錦採訪的那個下午,節目尚未播出,車澈和陳偉坐在《人物》面前,一唱一和,半是解釋半是炫耀,「我們幹了這個行業最難的事」。
  • 《中國有嘻哈》撕逼大戰再升級 Ty新歌怒噴張震嶽
    《中國有嘻哈》已經告一段落,PG ONG和GAI同時獲得冠軍,結局出乎意料,大家對於這個雙冠軍結果,似乎不怎麼買帳。
  • 《一年級畢業季》閨蜜為渣男反目成仇,紅不了的真人秀主角只能靠撕逼上位了嗎?
    孟子義甚至跟他們都不是一個學校的,剛認識沒幾天,而已,她怎麼就成了勸這對情侶和好的最佳人選了?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推測,成毅是找過付思琪的但是付思琪不願意勸?或者這又是一場芒果大戲,給孟子義加戲使的。和好之後倆人還當眾撒狗糧,付思琪就是群眾之一。說實話我真的很不理解搶閨蜜男友的人,長期電燈泡還不夠磨練她們的心性嗎?還是說搶別人的會有偷的快感?
  • 把嘻哈搞得那麼「套路」,真的一點也不real!
    一直以來充滿火藥味的嘻哈比賽,居然跟以「和諧友愛」為宗旨的金雞百花一樣,下了個雙黃蛋。我真的不敢相信我的眼睛了好嗎?雖然概率也不大,但絕對不是節目組給出的十億分分之一好嗎……(所以,節目組是真的數學不好,還是要故意把這概率做低呢)
  • 吸毒、暴力、不雅,嘻哈歌手為何總惹上醜聞?
    要說2017年最火的就是「嘻哈」了,《中國有嘻哈》這檔網絡綜藝,匯聚了流量小生,撕逼等各種爆點,不僅讓freestyle火遍全國也有網友吐槽至於因為一個人否定整個圈子麼,也有人說玩嘻哈的都是小混混,真的如此嗎?
  • 沒想到讓嘻哈炸起來的,不是宋嶽庭,而是吳亦凡
    感謝《中國有嘻哈》的孤兒剪輯,每次都在關鍵時刻戛然而止。第六期節目裡,嘻哈俠終於要摘下神秘面具了,吳亦凡張震嶽看起來都好激動,結果燈一黑眼一閉大家下期見。少一秒鐘,又要等一周!那一瞬間,真的想炸爛電視給剪輯寄刀片!其實大家都知道Hiphopman就是歐陽靖啦,還用得著把這個懸念釣大家胃口這麼久?
  • 女網紅撕逼牽出黃軒李晨潘瑋柏蔣勁夫…
    不過網紅圈子似乎比明星圈更open一些,林狗對這個小女友不是很能hold住。網絡上經常傳出王柳雯在酒吧左右逢源的照片。現在兩人主業都是開淘寶店,順帶著和一些富二代啊,明星啊交往交往,有流量,有貨賣,有男明星和富二代玩,可不就是一個成功的網紅了。這次好姐妹撕逼也正是因為跟男人之間不清不楚的關係。
  • 《中國有嘻哈》四期播放量破6億 Rapper們的穿搭比他們的唱功和撕逼還有趣!
    《中國有嘻哈》自開播以來就一直撕逼不斷各路吃瓜群眾紛紛圍觀專業rapper和小鮮肉愛豆的撕逼盛宴
  • 在《中國有嘻哈》,大家為什麼愛說diss?到底啥意思?
    這個夏天,《中國有嘻哈》捧紅了「freestyle」和一眾rapper,讓「嘻哈」這個話題成了大家的飯後談資。
  • 中國有嘻哈六強丨不會懟人的rapper不是好歌手
    當然他的專業程度一直在不斷地受到質疑,畢竟作為偶像男團出道、之後發的歌大多也是流行歌曲,吳亦凡不像熱狗在嘻哈屆有著元老的地位,甚至在整個樂壇來看他都是一個新人。但是知著君反過來想,如果真的如大家期盼的那般,搬來熱狗、謝帝、歐陽靖這幾位非常元老的嘻哈奠基人物做製作人,或許吧,比賽或許會更專業,但好看程度未必能達到現在的水平。
  • 中國有嘻哈,但不在中國有嘻哈!
    這波網綜的熱度炒的空前絕後,直接壓過了前不久的網(lan)劇 「 深夜食堂 」 ,不過和 「 深夜食堂 」 一樣,「 中國有嘻哈 」 爆火靠的也是罵名。為什麼一個比賽會有那麼多撕逼?因為 SMTM 就是這麼剪輯的啊!這是韓國綜藝最著名的 「 魔鬼剪輯 」 !所謂 「 惡魔剪輯 」 就是韓國綜藝慣用的剪輯手法,通過把不同時間的音畫剪輯到一起製造矛盾和節目效果。
  • 湧入現實生活的「嘻哈熱詞」,你真的了解它們的本義嗎?
    這首歌的創作背景是:《中國新說唱2019》強推「嘻哈熱詞」punchline,作為中文說唱圈最有punchline的rapper之一,AR表示「要讓他們看看什麼才是真的punchline」。因為AR在歌曲一開頭就說出了愛奇藝的迷惑操作:連續三年強推「嘻哈熱詞」,但效果卻越來越差。為什麼那句「你有freestyle嗎」可以爆紅,而「skr」和「punchline」就只能面臨被群嘲的命運?難道真是因為《中國有嘻哈》比它的後繼們要火爆太多?
  • 從地下rapper到新偶像 「嘻哈」為什麼這麼紅
    事實上,紅花會代表的只是「中國嘻哈rapper」這個群體中的一個典型切面,這群曾被定義為非主流、小眾,而長期沉潛於地下的嘻哈歌手們正在集體經歷這種嬗變。因為一檔名叫《中國有嘻哈》節目的一夕爆紅,這些地下rapper們隨之進入大眾視野。當節目播出第二期,製作人熱狗在微博上寫到「你們準備好了嗎?這只是一個開始,嘻哈風暴真的要來了。」而正如我們所見,風暴真的來了。
  • 《中國有嘻哈》rapper嘻哈表達社會 嘻哈文化爆火 中國嘻哈在前行
    目前被節目炒紅的眾多rapper沉浸在嘻哈紅利之中忙得應接不暇!微博粉絲暴漲、廣告代言、潮牌代言、席捲各大雜誌,gai和布瑞吉還出了電影《心理罪》猜心推廣曲、VAVA等rapper也錄製了天天向上......一個文化火了肯定會被拿來消費,到了最後只有能做到同流世俗但並不合汙的rapper才會值得我們Respect。不然都是shit,比如freestyle都要靠別人寫的製作人吳亦凡。
  • 中國有嘻哈的這些梗,你真的看懂了嗎?①
    近段時間,號稱中國嘻哈rapper們史上第一次全球集結,《中國有嘻哈》迅速爆紅。
  • 撕逼?地下戀?《明星大偵探》NZND這期故事簡直就是娛樂圈的縮影!
    《中國有嘻哈》的hippopman、撕逼、冠軍歸屬,明星最害怕的私生飯、當紅明星隱婚、落下把柄被人脅迫等等內容。這哪裡是一期綜藝節目,這明明就是一個娛樂圈縮影啊。大偵探這期主角的NZND男團是從第一季就出現的一個虛擬娛樂圈組合。每一季他們都會發生一次命案,帶出一點娛樂圈背後的故事。比如第一季的組合和公司的分成是1:99,成員飽受經濟公司壓迫。
  • 聽說這是《中國有嘻哈》被黑得最慘的一次,但我覺得還OK啊!
    在我看來,這系列的惡搞視頻能紅,並不是因為這群年輕人演得有多麼多麼像,也不是因為這個後期有多精良。但只要你看過這個節目,就知道這一切不是偶然,因為外在的「套路」不是關鍵,真正重要的是內在的「態度」!但你不得不承認,正是因為剪輯師挖空心思,網友們紛紛討論的話題不再是明星導師之間的撕逼拌嘴,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選手間的表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