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寧願從來沒接觸過『暗網』,現在後悔也來不及了。」今年30歲的海南人何世(化名)在江蘇海安市看守所拿到了法院的判決書。去年7月,他因販賣毒品被江蘇警方抓獲,後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並處罰金1萬元。
「暗網」是指隱藏的網絡,普通網民無法通過常規手段搜索訪問,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軟體、配置或者授權等才能登錄。由於「暗網」具有匿名性等特點,容易滋生以網絡為勾連工具的各類違法犯罪,一些年輕人深陷其中。
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搜索顯示,涉「暗網」的案件共有21例,涉及販賣毒品、傳播色情恐怖非法信息、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等犯罪行為。值得關注的是,隨著國內訪問「暗網」人數的不斷增加,年輕人群體在不斷擴大,甚至還有未成年人涉及其中。
近年來,不法分子利用「暗網」實施違法犯罪的情況日益增多,公安機關不斷研究「暗網」相關違法犯罪問題,強化對「暗網」犯罪的打擊力度,並敦促有關單位加強網絡安全保護工作,從源頭上堵住安全隱患。
「雖然『暗網』具有匿名性和隱蔽性等特點,但『暗網』不是『法外之地』和『避罪天堂』。」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局長王瑛瑋日前在公安部新聞發布會上說。
在「暗網」購買毒品,高價在國內銷售
2014年左右,何世喜歡泡在國外網站論壇裡,無意中了解到了「暗網」。網絡維護專業出身的他,對此充滿好奇。通過一系列操作,他看到了一個迥異於平常認知的網絡世界。
「槍枝販賣、毒品買賣、器官買賣、血腥視頻……雖然不知真假,不過人性的惡在上面展示得淋漓盡致。」何世說,這是一個自由度高、極端事物與不極端事物並存的網絡世界。他最初只是在上面瀏覽一些新鮮事,從未想過利用它做別的事情。
後來,他看國外小說,留意到一位作家在書中提到致幻毒品LSD,「我就特別想知道那是種什麼樣的感覺。」何世說。
LSD的學名為「麥角二乙醯胺」,是一種強烈的半人工致幻劑。儘管接觸到的宣傳都說毒品是害人的,但在這些書籍中,何世卻一位看到了「造就技術提升」的神奇作用。
何世想先從LSD開始嘗試。2018年,他通過「暗網」聯繫到一個波蘭人,以比特幣支付,購入200多貼單價30元的主要成分為LSD的毒品「郵票」。
「色彩錯亂,時空顛倒,好像體驗了幾種人生」,何世接受記者採訪時描述了吸食「郵票」的感覺,他自認為這種致幻藥沒有成癮性,也是無害的。
何世意識到「郵票」在國內有很大的市場。沒過多久,他辭掉了原來的房地產銷售工作,專門在「暗網」上聯繫境外賣家,購買「郵票」,通過微信和網絡聯絡國內買家,將收到的「郵票」以每貼160元至200元人民幣的價格進行銷售。
毒品「郵票」
「郵票」這種毒品的外觀極具欺騙性,看上去只是一張普通的紙片,再加上些花花綠綠的圖案,仿似普通的郵票一般。
「郵票」學名麥角二乙醯胺(LSD),1938年在麥角真菌中提出的麥角酸基礎上人工合成麥角鹼類複合物,屬於半人工致幻劑,是迄今發現藥效最強烈的精神藥品。
這種毒品毒性極強,一般是搖頭丸的3倍,幾微克就足以讓人產生幻覺。據吸食者稱:「 使用郵票後,會感覺自己的身體一點點變輕,仿佛能飛起來。但過後就會很想死,身體不自覺就會想從樓上往下跳……」
這是因為接觸「郵票」後,人會心跳加速,血壓升高,出現急性精神分裂和強烈的幻覺,但毒性進一步發作,就讓人產生極大的心理落差,因而可能引人輕生。
「暗網」成為滋生犯罪的溫床
記者在中國裁判文書網輸入關鍵詞「暗網」,共搜索到21例案件。其中,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罪,以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分別有8例、7例,非法持有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物品罪共3例,其他三類犯罪各有1例,分別是綁架罪,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製作、複製、出版、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
據一名網絡技術從業者介紹,因訪問匿名性、信息加密性和伺服器隱藏性,「暗網」在2004年以後,很快成為不法分子從事違法犯罪活動的新渠道。除了進行違禁商品非法交易,色情、綁架、暗殺、暴恐等非法信息也極為豐富,甚至已成為恐怖組織活動的重要平臺。
「暗網」並非法外之地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4月30日,最大的「暗網」市場「夢想市場」宣布關閉。同一天,來自歐洲、加拿大和美國的執法機構開展行動並對外宣布,國際執法機構逮捕了61人,關閉了50個用於非法活動的黑暗網絡帳戶,執法部門執行了65份搜查令,查獲了2995公斤毒品、51支槍枝以及超過6200萬歐元。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共立案「暗網」相關案件16起,抓獲從事涉「暗網」違法犯罪活動的犯罪嫌疑人25名,其中已被判處有期徒刑的有兩名,刑事拘留23名。
隨著訪問「暗網」人數不斷增加,其中年輕人群體也在不斷擴大。「暗網」已成為網絡空間治理的新領域,「暗網」犯罪也給網絡空間治理帶來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