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任盈盈
暗網,聽起來就像是個見不得光的東西。
有人好奇滿滿,有人諱莫如深,有人聞之色變。
也有那麼一群人,不幸跟暗網有了瓜葛。
一個叫馬迪亞斯的年輕人(因為他以下的行為太作了,許多電影解說者都把他稱為「作哥」,下文就用「作哥」替代),在自己工作的咖啡店裡偶然發現了一臺無主的筆記本電腦,鬼使神差之下,「作哥」便將電腦帶回了家。
當晚,他就拿著這個「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和自己的好友們視頻,然而這臺「品牌電腦」卻頻繁地出現卡頓現象,他檢查了一下原因,發現竟然有一個帶著程序和奇怪視頻的大文件夾隱藏在硬碟裡。
此時「作哥」收到了一封私信,請求他歸還電腦,同時,電腦的「原主」接到了一則消息——別在這裡,到「暗河」去聊。
此刻小編提示正在聯機視頻的好友:「暗河」很有可能就是暗網。帶著好奇心,「作哥」從文件中找到了入口。很快就收到了一個名叫「卡戎68」的人發來的1000萬比特幣的匯款——這是他支付的用「環鋸術」殺人的報酬。
這個訊息不禁讓視頻中的所有人頭皮發麻,再看看那個大文件夾,裡面居然全是關於虐殺的視頻。幾個人商量了一下,決定立刻下線報警。
只可惜,進了暗網的圈套,就由不得他們了。
電腦的原主闖進「作哥」女朋友的家中進行威脅,儘管他用盡全力周旋,依舊沒能挽救被綁架的女友。不僅僅是他,聊天室中的所有好友,包括他們的親人,都被以各種各樣殘忍的形式殺害。哪怕是「作哥」自己,都沒能逃過被暗網投票處決的悲劇。
這個故事,來自於史蒂芬·思科導演的電影《解除好友2·暗網》。這部電影嚴格意義上不算是恐怖片,但這些看似荒唐壓抑的劇情,同樣讓人看著心驚膽戰。評論裡許多網友觀影之後表示,分分鐘想把電影從手機刪掉,甚至想用膠布糊住手機的聽筒和攝像頭,免得自己落得像馬迪亞斯一樣的下場。
電影的藝術手法較為誇張,網友的反應也有些戲謔。然而「暗網」和其背後的「魔爪」卻真實存在。
那個在美國失蹤的中國女學生,在近兩年來一直牽動著很多人的心。直到現在,女孩依舊下落不明。當時就有人揣測,章瑩穎很有可能是遭遇「暗網」交易,甚至可能已經被痛下毒手。
對於這件事,看客沒有權利妄然定論,但是「暗網」的可怕和陰晦,卻在各大社交平臺一次一次的科普貼中直擊人的心靈,讓人不由得生出一陣一陣的惡寒。
這隻看不見的手,潛伏在大網際網路的某個角落裡。與我們用於搜索的表層網不同,「暗網」就如同摧毀鐵達尼號的冰山一樣,潛伏在「深海」之中,一旦陷入其中便讓人萬劫不復。
毒品、性、虐殺是「暗網」的主營業務,在這個地方,任何東西都可以作為交易,人性徹底泯滅為商品。換句話說,在這裡只要你有足夠的比特幣,就可以完全凌駕於法律之上,讓你購買的「奴僕」去做你想做的任何事情。
「暗網」這顆毒瘤,自然引起了許多IT學家的關注。也有許多專家嘗試打擊「暗網」,但最後卻徒勞收場。因為「暗網」的範圍實在是太廣,端掉一個,卻依舊能滋生出千千萬萬個。儘管專家們想盡辦法,但「暗網」中的犯罪人士卻依舊逍遙法外。
有人說,「暗網」雖然可怕,但是只要保持良好的上網習慣,「暗網」就離我非常遙遠。
事實並非如此。2018年,媒體連續爆出兩則新聞——某社交軟體被爆出以僅僅幾百美元的價格出售用戶信息,不僅如此,就連火車票用戶信息也同樣在「暗網」上流通。
網際網路的發展,就像是把家家戶戶的鐵門換成了木柵欄,可以足不出戶地在家看世界,卻也讓各種信息甚至是威脅無孔不入。
保護自身和家人免受「暗網」的侵襲,還要靠我們自身的努力。
都說「好奇心害死貓」,網際網路的未知領域還有很多,人們從心理上就要保持一顆敬畏之心。電影中馬迪亞斯等人之所以會釀成悲劇,歸根到底還是因為他們沒有控制住自己的好奇心,登陸了「暗河」的帳號。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會收到一些不明的,甚至帶有極大誘惑色彩的連結。天上不會掉餡餅,誘惑的背後往往就是罪惡的深淵,輕則傷財,重則喪命。說白了,我們還是要保持一個理智的心態,來源存疑的連結和文件,我們還是不要點開的好。
同時,保護自己的信息安全也是極為重要的一環。例如我們的身份信息,不要隨便透露,一些不確定的電子優惠卡和認證信息,最好也不要填,外賣和快遞最好放在代收點,貪便宜買的「某寶服務」,最好也用虛擬地址代替。
對方可能用極低的成本,就「買」到了你的通訊地址和社交圈子。雖然被「暗網」盯上顯得有些危言聳聽,但苦不堪言的騷擾電話,令人頭疼的詐騙信息,你以為都是從哪裡來的源頭呢?
既然我們沒法根除「暗網」,那就好好保護我們自己。
話說回來,路邊的「電腦」,還是不要隨便亂撿的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