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抗疫群英譜丨石蕊:把微笑留給武漢的春天

2021-01-09 央廣網

把微笑留給武漢的春天

——記泰康同濟醫院感染十三科副主任醫師石蕊

■解放軍報記者 孫興維

「作為女兒,我放不下父母;作為母親,我放不下孩子。但我是軍人,必須衝鋒在前。」武漢泰康同濟醫院感染十三科副主任醫師石蕊快人快語。

石蕊是獨生女,孩子才10歲,父母都已70歲高齡。疫情襲來,她挺身而出,奔赴戰「疫」一線。

星夜馳援武漢,石蕊走進病房,仿佛看到了17年前自己還是實習醫生時的情景——那一次是抗擊非典,她和戰友們不顧個人安危,全力以赴救治患者,以仁愛之心關愛患者。

「石醫生去武漢了,祈禱她早日歸來。」出徵武漢前,一位石蕊救治過的患者在朋友圈這樣寫道。

14年前,一位8歲女孩因心肌炎住院,石蕊是她的主治醫生。談心中,得知女孩自幼失去母親,與父親相依為命,石蕊對她便多了一分關愛。女孩很快痊癒,石蕊一直與她保持聯繫,在學習生活上給予幫助。如今女孩已長大,在她心目中,「石蕊是位好阿姨」。

來到武漢,石蕊一邊精心救治患者,一邊用真情溫暖患者。每次查房,她都給患者加油,為他們戰勝疫情增強信心。

石蕊接診的第一位患者是一名50歲的女性。剛入院時,這位患者一度以為自己「熬不過去」,緊張焦慮讓她難以入睡。

每次查房,石蕊都會多陪她一會兒聊聊天,「請您相信我們醫生,也相信自己,只要您安心配合治療,一定能治癒出院。」在石蕊的耐心疏導下,這位患者心情漸漸好轉,積極配合治療。如今,她已經康復出院。

石蕊所在的感染十三科,有位20多歲的女患者,她的父親在這次疫情中不幸離世,她很悲傷。石蕊得知情況後,時不時地給她送去巧克力,給她講述自己當年抗擊非典時救治患者的故事。在石蕊的關心下,這位女患者漸漸有了戰勝病魔的信心,身體逐漸康復。

「醫生的關愛,是患者戰勝病魔的良藥。」石蕊說,每當患者治癒出院開心地向她招手時,她更開心,「所有的辛苦和汗水都值得。」

一位70歲的患者張大娘,入院後一直愁眉不展。細心的石蕊主動上前了解情況,發現她一直為病情恢復慢而焦慮。石蕊耐心地安慰開導她,經常陪她拉拉家常。漸漸地,老人把石蕊當成「貼心的女兒」。出院時,老人不舍地說:「等疫情過去,你不要忘記武漢還有親人。」

櫻花盛開,春意正濃。石蕊說,衝鋒是軍人的使命,她會把在武漢的日日夜夜留在心裡,把微笑留給武漢的春天。

相關焦點

  • 一線抗疫群英譜丨陳慧敏:精細排查 外防輸入守國門
    一線抗疫群英譜丨陳慧敏:精細排查 外防輸入守國門 2020-04-20 09:41:42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劉歡 責任編輯:劉歡
  • 「一線抗疫群英譜」曾凌空:孩子的微笑是我們的幸福
    武漢兒童醫院是湖北省新冠肺炎患兒的定點醫院,疫情暴發後,這裡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全部是新生兒,最小的出生才17天,今天(3月20日)的《一線抗疫群英譜》我們來認識日夜堅守在這裡的新生兒內科主任曾凌空。
  • 【一線抗疫群英譜】佧米力江·阿力木:「大考」中彰顯青年一代擔當
    【一線抗疫群英譜】佧米力江·阿力木:「大考」中彰顯青年一代擔當 2020-09-12 22:5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一線抗疫群英譜」你的微笑被遮蓋,但依然溫暖?記甘肅省中醫院...
    【一線抗疫群英譜】你的微笑被遮蓋,但依然溫暖——記甘肅省中醫院護理培訓科副主任護師唐銳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李滿福3月中旬的這個周末,唐銳並不算忙。雖未謀面,但電話中可以聽得出,這位有著27年護理工作經歷的「老兵」,是一位在護理一線「戰場」上膽大又心細,善打硬仗的多面手護士長。
  • 自編歌曲鼓舞人心(一線抗疫群英譜)
    之所以取名《英雄城市》,是因為武漢是座英雄的城市,而在抗疫過程中,醫護人員們不分晝夜與病毒作戰,正是一個個穿著白衣的英雄。「他是個『樂天派』,是病人的『治癒系』。」同事嚴華說,李玉濤每天在一線救治病人,不知疲倦。「樂天派」的李玉濤每天到醫院的第一件事,便是詳細詢問病人的情況。「他挨個看望病人,詳細了解他們的身體狀況,然後對症調整治療方案。」護士長趙晶說。
  • 【一線抗疫群英譜】忠誠為民勇擔當 警徽閃耀抗疫一線
    【一線抗疫群英譜】忠誠為民勇擔當 警徽閃耀抗疫一線 2020年04月08日 12:44:00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抗疫如戰,崗位所在就是戰場;人民需要,就是人民公安的使命。
  • 人間大愛——武漢抗疫一線群英譜
    隨後,她又帶隊再徵武漢,「到有重症的地方去」,大大提高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在病區巡查的時候,李蘭娟經常握著病人的手說,「要挺住,要加油!」向病人也向看到聽到這一場景的人傳遞愛與希望。 李蘭娟院士有一張微笑的照片在全網熱傳,臉上清晰的防護面罩壓痕感動了無數人。這張照片是她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結束「紅區」查房後脫下防護服和口罩留下的。
  • 一線抗疫群英譜「戰地玫瑰」仲月霞:守好白衣天使「生命線」
    如今,這朵「戰地玫瑰」又一次綻放在抗疫一線。 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刊出的「一線抗疫群英譜」專欄文章《好一朵「戰地玫瑰」》。如今,這朵「戰地玫瑰」又一次綻放在抗疫一線。 她,就是來自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的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火神山醫院護理部副主任仲月霞。 背起行囊,仲月霞和同在出徵隊伍中的愛人王新默默相望,比了一個「勝利」的手勢。 除夕夜,夫妻雙雙登上飛往武漢的軍機。
  • 巾幗群英譜(四)丨 因為有你們,湖北多了一份希望!
    巾幗群英譜(四)丨 因為有你們,湖北多了一份希望!、爭分奪秒留下了太多感動的瞬間她們是逆行的「白衣天使」她們是最美的「巾幗英雄」「北京女性」《巾幗群英譜》專欄第四期繼續帶您認識北京馳援湖北醫療隊中那些美麗的醫護人員
  • 為居民買藥送藥爭分奪秒(一線抗疫群英譜·青春力量)
    為居民買藥送藥爭分奪秒(一線抗疫群英譜·青春力量)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範昊天  2020-03-21 張玉欣是武漢本地的「00後」
  • 【抗疫一線群英譜】仲愷青春村:疫情防控好人好事多
    【抗疫一線群英譜】仲愷青春村:疫情防控好人好事多 2020-02-13 17:3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龍華醫院方邦江教授榮獲「2020抗疫群英譜•抗疫先鋒」稱號
    龍華醫院方邦江教授榮獲「2020抗疫群英譜•抗疫先鋒」稱號 2020-10-12 16: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當祖國需要之時,衝鋒在前(一線抗疫群英譜)
    火線遞交入黨申請書  正奮戰在武漢一線的孫雪迪是吉林大學第二醫院骨科中心護士。  接到醫院緊急通知,全院各科室集結志願者趕赴武漢一線時,已是晚上10時,雪迪4歲的兒子剛剛入睡。她披上衣服走出房間,拿起電話壓低聲音對護士長說:「我去,讓我去吧!
  • 央視《新聞聯播》:一線抗疫群英譜 山東首支醫療隊為生命的重生而...
    2月14日,央視《新聞聯播》播出單條報導《【一線抗疫群英譜】為生命的重生而堅守》,其中提到山東首支醫療隊在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的情況,內容如下:在抗擊疫情一線,白衣戰士奮勇向前,為生命而堅守;在疫情防控最基層的農村社區,基層幹部也挺身而出,守土有責,守土擔責。
  • 一線抗疫群英譜|老兵陳紅:「告別這個城市,我會把微笑留在這裡」
    戰「疫」老兵再衝鋒——記火神山醫院感染七科主任護師陳紅■解放軍報記者 孫興維 特約記者 汪學潮 通訊員 白天任3月,江城武漢,春光明媚。這天,57歲的火神山醫院感染七科主任護師陳紅走出病區,雖然她一臉倦容,但仍堅持與接班戰友交流患者病情。
  • 防汛救災一線群英譜丨衝鋒在前的抗洪搶險醫療隊員王慧慧
    防汛救災一線群英譜丨衝鋒在前的抗洪搶險醫療隊員王慧慧來源:解放軍報作者:程鵬宇 李永飛責任編輯:李晶2020-09-27 10:20那些日子,醫療隊員們夜以繼日奔忙在抗洪一線,他們既拎藥包也扛沙包,與年輕戰士組隊裝填沙袋。王慧慧結束任務回到臨時駐地,經常來不及休息就忙著清查補充藥品、為官兵填寫健康檔案。受領任務前,王慧慧正在家陪伴即將中考的女兒。接到醫院緊急集合的通知,她沒來得及向女兒解釋便趕赴醫院,隨醫療隊馳援鄱陽湖抗洪一線。車上,王慧慧向女兒致電道歉,原本約定好陪女兒中考的她,只能爽約了。
  • 宋彩萍榮登「一線醫務人員抗疫巾幗英雄譜」
    宋彩萍榮登「一線醫務人員抗疫巾幗英雄譜」——武漢火神山醫院護理部副主任宋彩萍影像錄■解放軍報記者王傳順 特約記者王均波 特約通訊員 王皓宇宋彩萍榮登「一線醫務人員抗疫巾幗英雄譜」。
  • 惠州援鄂群英譜丨因為最可愛的人,世界變得更美麗
    從嶺東雄郡到荊楚大地,從悠悠東江到浩浩長江…… 肩負祖國囑託和神聖使命,76名惠州戰疫先鋒,馳援湖北抗疫一線。 在武漢,在江陵,惠州3批共76名援鄂醫療隊隊員,克服過敏、缺氧、憋氣、頭暈、噁心、腰酸等重重困難,抗疫最前線,處處有他們的身影。 「如果這次不去,我可能會後悔一輩子。」
  • 「一線抗疫群英譜」①:200名急診人的40個日夜
    守住抗「疫」最前哨如果說急診科是抗疫的前沿陣地,發熱門診就是前哨關卡。從早上8點到晚上8點,劉天城記不得值了多少個這樣的班了。在劉迪和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自2月3日起,他們在發熱門診候診區開闢了「戰疫」課堂,主講人由醫院「我為家人學急救」志願服務隊成員組成,科普宣教員都是一線醫護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