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缺乏朋友的幫助和指點,容易導致自己對人和社會不正確的看法,容易產生偏見,從而導致厭世感。很多不合群的人,就是這樣走上自殺道路的。使自己缺乏友誼和幫助,這對自己的成長或工作、學習都是不利的,它會成為一種阻礙。人生不能沒有友誼和朋友,他會在你落難時,拉你一把,給你安慰和幫助,讓你樹立起生活的信心;他會在你迷茫、糊塗時,給你一盞明燈,照亮你前行的路;他也能成為你的盟友和拉拉隊,給你加油、鼓氣,使你戰勝一切困難,取得最後的勝利。容易導致心理疾病。不合群的人,趨向內向思維,他們有痛苦,有煩惱,一般不願向人訴說,總是悶在心裡,一個人承擔。然而,當這種苦痛聚集到一定程度,人的心理承受不了時,就會誘發心理疾病。嚴重時,甚至會導致人的精神崩潰。
性格孤僻的人首先應該做到認可自己!沒錯,就是了解自己是個孤僻的人,不擅長和別人交流,回過頭來,想想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性格,是為了保護自己?為了避開自己的缺憾?或者是因為一顆受傷的心靈。每個性格孤僻之人的背後都有著自己理由,這是人們為了適應環境所做出的抉擇,也就是自己做出的抉擇,如果自己還不了解、認可自己的話還想讓誰去關心你呢?在了解過著自己、問過自己為什麼會這樣之後,心裡一般會開始變得踏實,也漸漸會有些自信。這時候就要學著去「聽」別人所說的話,去側耳傾聽的意思就是自己多多主動去幫助別人,當然也不是自作多情,而是別人真正需要幫忙的時候,毫不吝嗇、不求回報的去幫助別人。為自己進一步的交往做個鋪墊。
幫助過的人或多或少對你都會有些好感,因為你總是能「聽到」一些別人聽不到或者不願意去聽的話。這時候就開始加強自身「內涵」多去讀一些書籍、尤其是你感興趣的,不要囫圇吞棗,儘量去讀通、讀透,學會在生活中運用,因為是自己感興趣的,所以做到這點也有利於轉移自己注意力,專心做自己。慢慢的,你會發現年開始渴望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去交流了,自己開始有了這個需求。不過別急,你下一步依舊是加強自己的修養,從「寫」這方面開始。寫,不僅是寫一首漂亮的硬筆或者毛筆,還有就是在自己孤獨、寂寞的時候去寫一些日記、散文、詩歌。現在也許只是暫時的排遣,但多年後你會感謝那個記錄成長點滴的自己!最後,就是「說」了。說話時,要先尊重對方,尊重自己,大方的去交流。說話這可是一門大學問,說話時候一定要表達清楚自己要說什麼,別人是否可以聽明白等等。做到不瞎說、不亂說,如果能做到韜光養晦,大智若愚那種水平最好不過了。
如果你在與人交往時總是失敗,則由此而引起的消極情緒當然會影響你的合群性格。如果你能多學習一點交往的藝術,自當有助於交往的成功。例如,多掌握幾種文體活動技能,如打球之類,你會發現自己在許多場合都會成為受別人歡迎的人。學會和別人交換意見。合群性格的形成有賴於良好的人際關係,而良好的人際關係始於相互的了解,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了解又要靠彼此在思想上和態度上的溝通。因此,經常找機會與別人談談話、聊聊天,討論某些問題,交換一些意見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