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應:性格孤僻的人,如何成為「如魚得水」的社交達人

2020-12-23 倚龍的情感俱樂部

「蝴蝶效應」的緣起

1961年,世界知名學府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氣象學家Edward Lorenz創建一個電腦程式,想要模擬和預測天氣的變化。

有一天,他在這個程序中輸入了幾個數據,並且修改了一些微小的變量,然後他覺得有點困,想提提神,就去快速喝了一杯咖啡。

等喝完咖啡趕回電腦前,他驚訝地發現程序中兩個月的天氣預測發生了巨大改變。於是他認為天氣是不能預測的,一些非常微小的事件,比如南美洲亞馬遜河上的一隻蝴蝶輕輕扇動了一下翅膀,在理論上也可能導致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兩年後,也就是1963年,Edward Lorenz正式提出了著名的「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如何開啟社交生活

「蝴蝶效應」雖然是一個氣象學上的概念,卻能夠運用到我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甚至能夠改變我們的一生。

我們每天會做無數個選擇,很多時候,一個看似極其微小的選擇,經過層層發酵之後,卻會產生深遠影響。

如果你是一個性格內向的,甚至有些孤僻的人,卻渴望和別人打成一片、如魚得水地融入各種社交圈子中,那麼有效地運用「蝴蝶效應」能幫你開啟夢想中的社交生活。

第一步:列清單

如果你性格孤僻,開啟「如魚得水」的社交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是:找到一項你感興趣的活動。

這是「蝴蝶效應」中扇動的那一下翅膀,開啟了未來社交龍捲風的開關。

你可以先把你喜歡的、感興趣的活動列出來,不管什麼活動都可以,比如爬山、看書、畫畫、養貓…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妨問問你的家人朋友,讓他們給一些建議。

第二步:找圈子

列出了你感興趣的活動清單之後,第二步就是去搜索圈子。比如你可以在網上搜索有沒有相關的同城活動、培訓等,也可以在自己所在的社區看看有沒有參與活動的告示等。

清單上你可能列出了好多活動,不過這些都是你的構想,你覺得自己應該有興趣。

不過要記住一句話:實踐出真知。只有去親身體會過,你才能確切地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由衷地喜歡。

畢竟想像出來的感覺和實際體驗的感覺有天壤之別。

第三步:鎖定一項活動

找到了哪裡可以參加活動之後,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將清單上的活動都嘗試幾次,找出一個你最喜歡、最舒服的活動。

只嘗試一次是不夠的,第一次你往往會因為不熟悉而手忙腳亂,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這會讓你有挫敗感。所謂「熟能生巧」,多試幾次,多重複幾次,等你熟練了才能體會其中的樂趣,才能更真實地評估出你最喜歡什麼。

至於最後選哪一項活動,請跟著自己的感覺走,只有真的喜歡,才會讓你因為熱愛而不斷突破自己,堅持到底。

做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真的喜歡和熱愛。

「蘋果教父」賈伯斯曾說過: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唯一的途徑就是熱愛你的事業。如果你還沒有找到自己的熱愛,就繼續找、用心找,早晚都能找到的。

第四步:深耕

興趣貴在專,而不在多。

一個人的時間精力有限,要聚焦,而不是分攤在多個興趣活動上,把餅攤得太薄沒有意義。

在你選定的這項最喜歡的活動中深耕,暫時放下其他興趣活動。慢慢地,你就會越來越熟練、越來越擅長,從而你的成就感、熱愛、興趣、自信心就會不斷提升,讓你進入到一個積極的上升的螺旋中。

「功夫泰鬥」李小龍曾說過:我不怕那個練了10000種腿法的人,我怕的是一種腿法練了10000次的人。

作家Malcolm Gladwell在他的《異類》一書中,對音樂家、運動員進行了調查統計,總結出了「一萬小時定律」,他認為每個領域想要成功,需要的是練習一萬小時,才能讓一項技藝達到完美。一萬小時相當於在10年內,每天都要練習3個小時。

比如你5歲開始練習小提琴,一開始因為年齡還小,每天練習半小時,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9歲的時候每天練1小時,12歲的時候每天練1.5個小時,14歲的時候每天練2個小時,20歲的時候每天練4.5個小時,一共練滿一萬小時,方有所成。

比如你想在自己的工作領域成為專家,按照你每天工作8小時計算,成為你所在領域的專家至少要5年。

第五步:正式加入某個興趣圈子

性格內向,甚至孤僻,不願意進入社交圈子的人,其心理根源往往是害怕和自卑。

而當你經過了前面四步,對某項興趣活動有了一定的積累和心得之後,你就會比較有底氣,用一種「切磋交流」的心態進入某個興趣圈子。

想要在社交圈子中如魚得水,前面的四步必不可少。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精通某一項技能,沒有人能一夜成名。

2019年夏天,一部《陳情令》讓20歲出頭的王一博一夜爆紅。而王一博的娛樂公司樂華的CEO杜華卻說「王一博不是一夜爆紅,爆紅的背後,是無數個日夜所付出的汗水和努力」。也有網友感慨「沒有所謂的一夜爆紅,有的只是你在某一夜認識了他而已,在這一夜之前,他的艱辛你不會知道。」

不要急著加入圈子,等你有了積累和底氣之後,再加入也不遲。否則即使你加入了,也是小透明,這對你的自信心會有很大的打擊,讓你堅持不下去,最終放棄這項興趣活動。

第六步:在圈子中贏得成員的認可和尊重

你可以用兩種方法融入圈子,贏得成員的認可和尊重。

方法一:向圈子中更有經驗的人求教。你的虛心求教,會滿足對方的自尊心和虛榮心,讓對方有做專家的感覺。通常情況下,對方會很樂意幫助你的。雖然你已經有了一些積累和底氣,但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永遠保持一個學生的心態,自以為是、驕傲自滿的人會被排擠的。

方法二:用自己的能力去徵服其他成員。同一個興趣圈子的人,雖然千差萬別,但都有一個共同之處:某個興趣活動。如果你的活動表現越好,就越能輕易獲得別人的認可和尊重。所以不斷精進自己的技藝,表現出對活動的熱愛和忠誠非常重要。

第七步:開啟更多的圈子

在一個圈子中有了一定的根基之後,就可以慢慢地擴展到更多的圈子中。

比如你和圈子成員參加完活動之後,有人提出聚餐,你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加入,這樣興趣活動的成員就變成了生活中的朋友。

並且,每個人都會有很多圈子,當你和圈子成員聚餐時,他們可能會邀請其他朋友來參加,你就有更多的機會認識更多的人,甚至能夠認識你的人生伴侶。

就這樣,從第一步到第七步,從你一個人開始列興趣活動清單的那一刻,蝴蝶的翅膀扇動了,你一步一步到了現在,你的生活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這一切,都只是源於你當初拿起了一支筆,鋪開了一張紙,寫下了「興趣清單」這4個字。

這個微小的舉動,觸發了社交的「蝴蝶效應」,將你帶到了你從未想過的地方。

施瓦辛格的「蝴蝶效應」

最後,我們再說一個施瓦辛格的「蝴蝶效應」的例子,他就是通過「健美」的興趣活動,讓他的蝴蝶扇動了翅膀,開啟了他傳奇的一生。

1947年,施瓦辛格出生在奧地利的一個普通家庭。某一天,他對健美萌生了興趣,覺得健美有助於強身健體。

之後的三年內,他刻苦地練習健美,終於練就了一身發達的肌肉和雕塑般的身材。然後他就開啟了「健美先生」的徵程。

幾年後,他囊括了歐洲、世界的健美先生頭銜。

22歲的時候,他去了美國的好萊塢,利用健美的基礎,塑造出一個又一個經典的銀幕硬漢形象,成了知名的電影明星。

憑藉著演藝圈的知名度,他又迎娶了豪門千金—甘迺迪總統的侄女,正式融入了財團和政界。

57歲的時候,他告別了演藝圈,轉型從政,依靠著之前的知名度、財團的支持,順利競選為了美國加州州長。

結語:

「蝴蝶效應」就是這麼神奇,它可以讓一個內向孤僻的人成為朋友遍天下的社交高手,也可以讓一個奧地利的普通男孩變成美國州長。

每一個微小的決定和舉動都在改變著我們,只要心中有正念,通過不斷地積累和努力,就有創造傳奇的可能。

我們生活在一張交織的大網之中,萬事萬物都互相依存。有些事情看似毫無關係,其實卻暗藏著千絲萬縷,牽一髮而動全身。這就是「蝴蝶效應」產生魔力的原因。

不要因為眼下的你身陷囹圄而絕望,相信「蝴蝶效應」,一切皆有可能!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性格孤僻的人更適合投資,而且成功的人更多
    據說在股市中70%以上成功的投資者,在外人看來都是性格孤僻內向的人。因為這些人雖然天生可能就不善於人際交往,常常給人感覺性格孤僻,但往往是主動不想去交際,這類人可能就是擁有投資者需要的情緒,雖然不絕對,但這類人往往和我們絕大多數人選擇不一樣,我們都貪婪時他不想,我們都害怕時他卻迎難而上了。
  • 中國達人秀王曉旭的蝴蝶效應
    王曉旭說:「在神奇的節目:第一季達人秀裡,接觸到這種唱法,特別的好玩、歡樂、歡脫、神奇,好像不是人類發出的聲音。」王曉旭的表演給大家帶來一種意外的快樂,還引起了大家的一些好奇。陸通第二個好奇點:啥是約德爾調?
  • 由蝴蝶效應想到人的性格也是由於某件事慢慢導致性格發生改變
    感覺人就是生在一個混沌的世界裡,那些人說的蝴蝶效應,我也有點讚同。 蝴蝶效應: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一個名叫洛倫茲的氣象學家在解釋空氣系統理論時說,亞馬遜雨林一隻蝴蝶翅膀偶爾振動,也許兩周後就會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 「社交恐懼」扎心體驗你有嗎?Jesus幫你成為自信社交達人!
    整個人就會變得很沒有自信、自卑、哆哆嗦嗦,畏首畏尾,連話都講不清楚,縮在自己的負能量殼子裡。你越弱,這隻刺蝟就會越大,好像彈簧一樣不能控制,讓人心力交瘁。 說句矯情的話,在我們的生活中,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每天我們不可避免地參與到各種社交場合中。為什麼有些人在社交中如魚得水,有些人卻不知所措呢?
  • 性格比較孤僻,常常會感到孤獨的四大星座
    十二星座中,有這麼幾個星座,性格非常的孤僻,其實很多時候並不是他們寧願自己這樣,只是他們不知道該如何熱鬧起來,他們常常也會感到孤獨,渴望歡鬧。巨蟹座巨蟹座性格稍微有些內向,而且巨蟹座也不太擅長表達,所以性格顯得非常孤僻,越是人多的場合裡,巨蟹座越是會感覺到壓力,所以本能地想躲開熱鬧的場合,巨蟹座其實內心是很孤獨的,巨蟹座特別敏感,其實是個非常重感情的人,內心十分渴望關愛,渴望身邊有人陪伴人,有人呵護,但巨蟹座確實是個非常不擅長表達自己的人
  • 孩子性格孤僻父母如何開解?
    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類似的困惑,原本性格開朗,愛說愛笑的孩子,不知從何時開始,抗拒和父母交流,也不願意和同齡人去玩,就喜歡一個人呆著,變得孤僻不合群。孩子到底怎麼了?孩子性格變得孤僻不合群,多半和家庭教育有關係。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1.家庭氛圍不和諧如果父母經常當著孩子的面吵架,他們很容易產生心理陰影。
  • 性格孤僻不合群的人,有三種能力很突出
    大多數人都希望自己在一個群體有歸屬感,所以為了這目的,往往做一些違背自己意願的事情,或者在一些無聊的事情上浪費太多時間。像一些傳銷組織就是利用了人的群居心裡,每天都把所有人融入一個群體裡,不管你接受不接受,時間久了,很多人都經不住這個群體的誘惑,給你一種假象,找到了一種友愛的歸屬感。那麼性格孤僻的人有哪些能力呢?
  • 性格比較孤僻的4大星座,不善與人溝通,常常感到孤獨
    在十二星座中,有幾個星座性格孤僻,事實上在很多情況下,他們並不喜歡這樣,只是不知道如何熱鬧,所以常常感到孤獨,渴望歡樂。天蠍座天蠍座對外界總是比較防備,他們的性情比較直接,不喜歡奉承,也不喜歡裝腔作勢,在和不熟悉的人相處時,總是很冷漠,即使別人主動,他們也不會表現得太熱情,很多人認為他們的性格很孤僻。
  • 蝴蝶效應真實存在嗎?
    2004年好萊塢電影《蝴蝶效應》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電影,人類認為蝴蝶效應具有神奇的效果,小規模的事件可以產生巨大、不可預見的後果,甚至導致戰爭、核災難等……事實上,蝴蝶效應僅是一個氣象術語,源於半個世紀前,它實際是什麼對於多數人是很難理解的,我們來看看物理學家、大氣科學家和心理學家,他們如何分析蝴蝶效應的真實作用及意義。
  • 和一個性格孤僻的人在一起是什麼感覺?該如何去解決
    一句話在說什麼,我去熱評裡翻來覆去的找,終於找到這一句話是說:「她擁有一個性格孤僻的伴侶」 ,這句話就顯得是那麼的意味深長。好朋友是一個很活潑的女孩子,她和我說:「找男朋友就需要找一個孤僻高冷一點的」,他們可以性格互補,正如她意,她也剛好找到一個性格有點孤僻的,開始在一起的時候還感覺沒什麼,可是在一起時間長以後,她發覺男朋友越來越孤僻了,以前還能在一起說說話,聊聊天,現在除了她用盡全力去找話題,不然幾乎沒有什麼交流,她說她就要崩潰了。
  • 一隻「蝴蝶」的惡作劇:蝴蝶效應與網絡輿論熱點的形成
    類似的諸如此前的「陳赫離婚事件」、「優衣庫試衣間事件」等,都成為了轟動一時的現象級事件。要知道這些事件的起因大都只是公共生活中稀疏平常的事情,即便是明星離婚在如今這樣的資訊時代也不少見。那麼這些事件又是如何發酵成全民關注的熱點呢?或許調皮的「蝴蝶」能提供一種解釋。
  • 最孤僻的三大星座,討厭社交,喜歡一個人獨處!
    最孤僻的三個星座 摩羯座 摩羯性格真的蠻孤僻的,首先他們社交並不多,平時並沒有那麼多需要聯繫的朋友,所以一個人的時間很多,況且摩羯實際是喜歡一個人的,因為覺得社交很麻煩。
  • 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蝴蝶由於你的一個噴嚏,使氣流發生強運動,通過氣流之間力的作用,最終使美國的一朵雲達到了降水的條件,由於你的一個噴嚏,使美國降了一場雨!而沒有你的噴嚏,那個雲的運動也是一定的,降水就不可能了。下雨所謂蝴蝶效應,其實也是這個道理,蝴蝶在太平洋那邊扇了下翅膀,另一邊可能因此颳起颱風。
  • 《不能結婚的男人》孤僻與合群,金田與桑野
    金田這個角色在劇中很有趣,他和主角有著完全相反的性格與行為模式,一個孤獨,一個在社交中如魚得水。 孤僻的桑野一直關注著金田的博客,而合群的金田也與桑野合照,稱其是自己的友達。最後一集中金田一人吃烤肉的畫面也耐人尋味…… 每個孤僻的人,內心或多或少會希望與他人交往,而善於社交的人有時候也想自己獨處。 另類的桑野說自己無法結婚,而太過善於社交的金田也說自己無法結婚。
  • 性格比較孤僻,常常會感到孤獨的四大星座!
    巨蟹座巨蟹座性格稍微有些內向,而且巨蟹座也不太擅長表達,所以性格顯得非常孤僻,越是人多的場合裡,巨蟹座越是會感覺到壓力,所以本能地想躲開熱鬧的場合,巨蟹座其實內心是很孤獨的。巨蟹座特別敏感,是個非常重感情的人,內心十分渴望關愛,渴望身邊有人陪伴人,有人呵護。
  • 20個性格孤僻的理由
    社交場合,別人跟我搭訕我也是正常人,會應付會開玩笑,只不過,全程交流,僅限於說幾句話,就算別人跟我示好,我還是更習慣一種刻意的距離感,我覺得人跟水稻一樣,如果太近,對彼此生長都不利。2、我工作忙碌,休息的時間屈指可數。
  • 拍片就拍片,扯什麼蝴蝶效應
    不好意思,今天就扯蝴蝶效應 △圖片來源網絡如果用一句話解釋蝴蝶效應,大多數人可能都知道,即拉美的一隻蝴蝶煽動翅膀,有可能會在日本引發一場海嘯。而看過《蝴蝶效應》電影的人更應該能深刻感受到一點:人生就是不斷地選擇,不同的選擇會帶來不同的結果 最近,小編看到了幾個廣告片,然後意外地發現他們都運用了第三方視角蝴蝶效應的拍攝手法 廣告片+蝴蝶效應
  • 我性格孤僻,10級孤獨
    「性格孤僻」呢?久而久之,我在朋友眼中,就成了一名性格孤僻的傢伙。話賊少,尤其是在人多的場合下。  03  可能有人會覺得,性格孤僻的傢伙好慘呀。 一個人吃飯,一個人逛街,一個人購物,慘得一比。相反,我反倒認為,正因為性格帶點兒孤僻,人生便多了許多與自己相處的機會。記得剛上大學那會,我天天參加各種社團,忙裡忙外,同學都稱呼我為社交狂。可是,後來我發現,社團參加的越多,朋友認識的越多,對於自己的未來,反而越迷茫。生活忙忙碌碌,卻從未停下來真正跟自己相處過。從來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歡什麼?
  • 一群人的「蝴蝶效應」
    一群人的「蝴蝶效應」全媒體記者 趙盛迷 通訊員 嚴鵬「村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村子強不強,要看『領頭羊』」。在恩施市沙地鄉鶴峰口村,村民對這句話的理解頗為深刻。在這個村,若沒有基層黨員這群人的「蝴蝶效應」,很難想像這個村子能變化成如今的模樣。「你是黨員幹部,大伙兒都看著你的,指望著你,你幹不幹事呢?」村裡的老支書李長壽說老實話,更多的是幹老實事。80年代起,李長壽帶頭辦起了硫磺廠,沉寂的小山村逐漸「鬧騰」起來。
  • 心理學:你曾試圖去接近過一個性格孤僻的人嗎?
    每個人身邊都會出現性格孤僻的人,其實他們本身並不孤僻,而是他們不懂得怎麼去交流,他們的內心渴望朋友,渴望被關愛,但是長期的孤僻讓他們不自信,從而慢慢習慣這種孤獨!慢慢的,他們變得不愛說話,不愛與人相處,在朋友眼裡就是很難相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