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1:說英語需要背幾千個單詞很奇怪,為了應付考試,我們從小就被逼著拼命背單詞,稀裡糊塗背了十多年,還是忘了大半.。
但你知道嗎,美國南部文化程度最低的農民,在一生中用到的單詞只有500個。同樣的,小學一年級的你可不懂什麼漢字、語法和詞組,在你腦海裡的常用字,其實也就幾百個。問題就出在:單詞很重要,但背單詞不重要。
舉個例子:比如abandon,我們習慣用「a,b,a,n,d,o,n」一個個去背,第二天就忘。因為這些字母組成毫無意義,無法在你的大腦裡建立連結。單詞本身,是為了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用得越多,它與你的關係越深,就好像你的閨蜜死黨,你打死也忘不了他們名字。
所以,你大可以設定一個目標:假設你想要半年學好英語,你每天只要學的單詞數量是:3個!就這,還難嗎?
誤區2:學英語需要老師曾經聽過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把一個現代人投到監獄裡,半年後他會怎樣?答案是:只要願意,他能獲得一個比去健身房更健康的身體,並且能學會他想學的任何東西。
這其實只是想說明一件事:很多時候,你的學習並不需要一個活生生的老師。比如上海曾有一個很火的外賣小哥,經常在陸家嘴送餐,每次碰到老外只會說「hello」。
他覺得很恥辱,就決定每天早晨5點起來自學,拿著落後的DVD放碟片,送餐後找老外尬聊。某次給外企高管送餐,與對方相談甚歡,最後成了這位高管的助理,從一個風吹日曬的外賣員,變為一個在俯瞰黃浦江的落地窗前工作的500強員工。
哪怕一窮二白,一個人也能自學英語。你真正需要的,是一個「聽說訓練環境」。
誤區3:學英語需要好幾年我們的小學英語教材,從一開始就告訴你要練習:聽說讀寫。但因為欠缺「聽說訓練環境」,十多年學習下來,你做題一級棒,一開口就秒變啞巴。所以我們印象裡總是錯誤地以為:學英語這事,特別花時間。
如果你僅僅想做到「用英語自由說話」這件事,半年就夠了。想要用半年大幅度提升口語水平,持之以恆+訓練環境+不走彎路的方法,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