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k和1080p帶來的兩極分化的手機市場
自從三星開創了大屏手機以來,市場上的手機屏幕越做越大,對於像素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今手機搭載1080p的屏幕已經是行業內最低標準,就算是便宜的千元級入門機,也基本上配備了1080的屏幕。追求視覺極致享受的品牌廠商,紛紛推出了更高解析度的2k顯示屏,比如vivo的x play3s手機和OPPO find系列手機,都搭載了2k屏幕作為全新的賣點推入市場。不過有些廠商,比如華為在發布mate 30 Pro時,採用的依然是1080p的瀑布屏,國外手機廠商如索尼、三星和HTC,在今年推出的全新旗艦型手機上,採用的也依然是1080p的屏幕。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廠家,在旗艦機型上沒有選配2k屏幕,卻選擇了解析度稍低的1080p屏幕。華為的餘承東在小米推出了高配的2k屏幕手機之後,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他認為在手機屏幕的選擇上2k屏,實在是毫無必要,消費者在使用手機的過程中,對於2k和1080p之間的使用感差別並不大,但是2k屏幕,則會給手機帶來更多的功耗,所以他認為小米在手機屏幕上搭載2k屏幕毫無意義。
為什麼都是旗艦機型,但是各大廠商在屏幕的選配上,卻沒有一致選擇解析度更高的2k屏幕手機呢?難道2k和1080p之間的區別真的如餘承東所認為的不大,2k僅僅是商家賺足眼球的噱頭嗎?
2k和1080p之間確有差異
在手機屏幕上率先開啟競爭的是蘋果公司,蘋果當年在iPhone4上首次採取了視網膜屏幕技術,將960×640的解析度應用在3.5英寸的iPhone4屏幕上,像素密度在當時已經達到了326PPI,從而開啟了手機對於屏幕極致視覺享受的開端。當時的iPhone4的解析度放到今天來看,還是能夠以肉眼可見的差距分辨出和旗艦機型上所搭配的1080p的差距。
其實2k和1080p之間最大的差別還是在顯示效果上,在同樣的屏幕尺寸上,2k的顯示效果肯定是要高於1080p的。從原理上來看,在同樣的尺寸、以及同樣的材質和同樣的技術下,解析度越高的屏幕,所呈現出來的效果就越好,這也就是為什麼2k屏幕在最終的顯示效果上要細膩於1080p,解析度越高則越能夠保證屏幕所呈現出來的質感,會更加的細膩和生動。
1080p的屏幕解析度是1920×1080,2k的解析度是2560×1440,單從數據上來看,2k的解析度明顯要高於1080p,但是這樣的數據差距,其實在一般手機的屏幕上顯現出來的並不是很明顯,以人眼所能夠分辨出來的像素來看,1080p和2k在使用感上並沒有明顯的不同。只有當放到更大的顯示屏幕上,比如電腦或者電視1080p和2k之間的差距才能夠明顯的看出來。不過,屏幕所呈現來的最終效果並不僅僅依賴於解析度,這和屏幕的材質、生產工藝等也有直接的關係,比如同樣是1080p的屏幕,LCD屏幕和LED屏幕最終的顯示效果也有著很大的差別。
從二者的功能損耗上來說,2k雖然具備著更加細膩和生動的屏幕顯示優勢,但是在能耗的損耗上也更高。2k由於高解析度的關係,所以能夠呈現出來的細節有更多,因此在功耗方面也就會更高,因此勢必會影響到手機的續航能力。另外搭載2k屏幕的手機的售價,一般也會要高於1080p屏幕的手機,但是對於消費者而言,這二者之間的區別並不明顯,2k和1080p之間的差距如果以肉眼來分辨還是有一些困難,為了所謂的極致視覺享受而多掏的錢,顯得有些不值。
1080p已足夠人們日常使用
就目前人們的使用感受而言,分別搭載了2k和1080p的兩款手機在人們肉眼看來似乎差別不大。其實屏幕的解析度並非越高越好,就人眼的視覺張角來說,理論上人的視覺張角能達到20/秒,但是在實際生活中人類的分辨能力並沒有那麼高。對於手機屏幕而言,根據用戶觀看距離,一般保持在20~30釐米時間,此時最佳的解析度應該是在283PPI到340PPI時間。
所以蘋果把300PPI解析度的屏幕叫做視網膜屏幕,就是根據這一點,因為在這個範圍內能夠達到人眼辨別的最佳解析度,同時也能提供最好的使用感受。按照350PPI視覺分辨的極限來說,目前主流的手機屏幕尺寸在6~7寸,1080p適用在這樣大的屏幕上解析度已經足夠消費者使用。雖然在繼續提升解析度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這種提升對於消費者正常使用來說意義不大,大部分人的眼睛是沒有辦法分辨出來二者之間細微差別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華為的餘承東的說法是成立的。
至於小米採用的2k屏幕,理論上來說最佳的屏幕尺寸適配大小是8~9寸,但是目前市場上手並沒有出現該尺寸的手機,而且這個尺寸也不利於人們的使用。所以在人們正常使用手機的範圍內,沒有必要追求過高的解析度,畢竟過高的解析度,人類的眼睛也無法感知出來,其實也相當於是一種功能浪費。
結語
綜上所述,2k屏幕在手機上的使用更多的是一種市場需要,類似於目前手機晶片所提倡的八核心技術。在理論上來說,手機硬體當然是越更新越精細,手機廠商通過對手機硬體上的提升,讓消費者感覺手機在整體上有質的飛躍,從而更加原因更換手機。但是在用戶的正常使用過程中,這些超越人類感知極限的提升,其實意義並不是很大,消費者甚至感覺它們之間的差別並不大。所以在2k屏幕上的選擇上,用戶不必太過糾結。在手機的選購上不必過多的拘泥於參數,參數越高並不代表手機性能越好,很多時候手機都處於功能溢出的狀態,所以手機只要能夠滿足自己的正常需要就是一部好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