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如今2K+解析度的手機越來越多,很多用筆記本電腦的朋友們都在埋怨,這麼小屏幕的手機都有了2K屏乃至4K屏,而筆記本電腦卻常年不爭氣,至今還在大批用著1080p解析度的屏幕,很多15.6寸筆記本屏幕看著甚至都有顆粒感,為什麼筆記本電腦在屏幕方面這麼不上心呢?
其實實事求是地說,手機目前的主流解析度也是以1080p為主,2K屏手機也越來越多,但是手機目前用4K屏幕的還是寥寥無幾,印象中就只有索尼的高端旗艦在用4K屏幕,其實對於手機這類小屏幕電子產品來說,太高的解析度可能很多人都看不出區別,即使是1080p也完全夠用了,但是4K屏卻比1080p屏幕成本高太多了,對於大多數手機廠商來說都不划算。
而筆記本電腦屏幕因為尺寸至少在13寸以上,所以用高解析度屏幕價值更大,2K和4K都是不錯的選擇,但是因為過去筆記本電腦屏幕太長的時間停留在1366*768解析度的水平,所以廠商為了降低成本,懶得更換生產鏈,所以升級到1080p也是用了很久的時間,而另一方面,因為windows作業系統和生態對小屏高解析度的優化不佳,所以導致很多筆記本用上4K屏使用體驗不好,所以4K筆記本至今也不算多。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屏幕佔據筆記本成本很大一塊,在筆記本市場競爭這麼激烈的今天,4K屏成本太不佔優勢了,會損失很多利潤,對於顯卡和電池來說也是一個大負擔,廠商們逐漸發現,對於大多數不是很懂電腦參數的普通消費者來說,1080p也勉強夠用,所以至今大部分筆記本的屏幕仍然是1080p標準,如果說未來普及4K屏的話,我認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