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景春看來,劉耀軍是一個所有演員都會渴望得到的角色。最後花落他手,或許還是那張貌不驚人的臉幫了他。
當時王小帥選角的要求是,「不要太紅,不要有太強烈的個人色彩」,這樣的氣質,王景春恰好都有。
出道21年,他就屬於這麼一類演員:長相普通,八字眉、小眼睛,游離在大眾視線邊緣,沒有「大明星」的樣子,不那麼耀眼。
即使是拿了柏林影帝,聽到他的名字大家還是不記得有這麼個人,直到看到照片才恍然大悟:原來就是他啊!
從柏林拿獎歸來,一半以上的採訪還是會問到「顏值」,大家都渴望聽到一個相貌平平的演員,在演藝圈屢敗屢戰,守得雲開見月明的故事。然而,王景春卻偏偏不入「坑」,「我對自己的長相特別自信,幾百年出一個,我這樣的就我一個。」
現在已經儼然 「老戲骨」的王景春自然可以坦然說出那句「不靠臉吃飯」 ,但曾經的他也不是完全沒有對自己的外貌產生過質疑。
1995年,王景春走出大西北,灰頭土臉地到上海戲劇學院讀書。
他所在的班級是上戲最為星光熠熠的班級之一,聚集了陸毅、鮑蕾、薛佳凝、羅海瓊、田海蓉、王一楠一眾俊男靚女。長得最好看的陸毅大三時就憑藉電視劇《永不瞑目》紅遍大江南北。跟他們一比,王景春常常自嘲「長得比較著急」。
△上戲95級學生合照
有時,他甚至懷疑過是不是一時糊塗選錯了路。
考入上戲之前,王景春在新疆百貨大樓賣童鞋。父親是軍人,少時的他隨著父親輾轉多地。他不喜歡轉學的那所學校,不願意去上課,因此,成績並不理想,最後只考上了技校,畢業後就分到了百貨公司。
19歲那年,王景春困惑了:「我的人生怎麼就變成站櫃檯了?」
△年少時的王景春
直到遇到導演朗辰,他才發現,戲劇人生剛開始。
朗辰只比王景春大3歲,他覺得王景春是塊演戲的料子,就鼓勵他去考上海戲劇學院:「你有這個素質」。王景春問:「我不太懂,你教教我?」就這樣,他成了朗辰的「門下弟子」。
彼時,王景春對大學的渴望遠超對自己形象的顧慮。卯著一股勁兒學,他堅決不談戀愛——當然那時也沒女孩喜歡他。每天下午三四點下班後,再跑去朗辰家上課,風雨不誤。
雖然不知道自己的長相可以演什麼角色,但他依稀記得看過《編輯部的故事》和《北京人在紐約》,看著葛優、姜文這種條件的演員成功了,他就覺得混演員這口飯,不一定靠臉嘛。
雖然現在看起來,這20多年裡,王景春看上去似乎沒什麼變化,年輕的時候顯老,年紀大了反倒扛老,而且造型也更多變了:可以續上鬍鬚不用化妝就能演賀龍,也能挑起標誌性的八字眉,客串一把諧星。但年輕時的王景春真的因為看上去過於平凡,或者用張藝謀的話說「長得不像個演員」,使得他的走紅路異常漫長。
在傾向於「以貌取人」的行業生態下,畢業後王景春沉寂了將近10年,「萬年配角」一度成了他身上最明顯的標籤。
《都是天使惹的禍》中,他飾演任泉的哥哥↓↓
《粉紅女郎》中,他跟陳好對戲,眉毛還會動↓↓
《金陵十三釵》中,他飾演了一個沒有臺詞的國軍戰士↓↓
《匆匆那年》中,他是個老師↓↓
《我11》中,他是王憨的父親王伯駒↓↓
《我是證人》中,他是與鹿晗搭戲的警察↓↓
「我得讓他們知道我會演戲,我是個好演員。角色大小無所謂,只要讓我演就行,就是這樣。」那些年,遊走於各類影視劇邊緣角色的他,想法直接而單純。
但同時,王景春又近乎偏執地堅持著他的表演理念。這一點上,和他合作過10多部電影的導演周偉深有體會。
2008年,周偉拍攝一部農民工題材的電影《不許搶劫》,他要求演員20天不洗頭,但是他推斷,作為「職業演員」的王景春很難做到。
「我就是跟他鬥氣,他不相信我們職業演員能做到這種程度。」王景春不服氣,開拍後,不僅20天沒洗頭,連澡也沒洗。
讓周偉意外的還有一次。2009年,他們拍《瘋狂的玫瑰》,王景春扮演一名刑警隊長。周偉去他房間找他,進去的時候嚇了一跳。裡面的牆上,掛滿了各種案件照片,碎屍案、盜竊案,血淋淋的,都是劇組從北京市刑警隊要來的真實資料。「晚上睡得著嗎?」周偉問他。
2013年參演《白日焰火》,他演一個乾洗店老闆,為了拍一場縫扣子的戲,王景春練了一個月縫扣子。
那兩年正是他接戲的瘋狂期,一個拍完馬上開始下一個,一年五六部的節奏,他在微博上調侃自己「有點兒像電影民工」。
眼看著早年一起合作過的沙溢、姚晨、喻恩泰都走紅了,說王景春沒洩過氣是假的,但他又很會安慰自己,「想它幹嘛,先好好受苦,吃點苦是應該的」。
2013年,他終於揚眉吐氣了一把。憑藉《警察日記》的出色表演,王景春拿下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警察日記》的導演寧瀛說起片場的王景春就是一句話,就像是個「帶開關」的演員,「這邊一喊開始,他咣當一下就上臉了」,跟靈魂附體一樣。
潛心修煉20多年的演戲功底,終於成了最有說服力的籌碼。從遙遠的邊地出發,從眾多曾經不被看見的配角出發,王景春逐漸從邊緣靠近中心,一直到成為中國首位同時手握東京和柏林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的「雙料影帝」。
這期間,王景春也逐漸發展出了自己對於藝術電影的執念。2015年,他和好朋友廖凡在上海成立了「春凡藝術電影中心」。在商業片瘋狂增長的中國電影市場裡,他們拼命想要給藝術電影擠佔出一些空間。《地久天長》就是一部典型的藝術電影,脫離了浮躁的炫技、搞笑、煽情的橋段,讓觀眾用近3個小時時間和角色一起經歷30多年人生的起伏變遷。作為《地久天長》的一個投資方,「春凡藝術電影中心」給這部電影提供了人力、財力全方位的支持。
「中國的藝術電影怎麼了?我們擁有110年的電影歷史與文化,我們的電影不應該被如此大量的商業電影所佔據吧?」這是王景春對中國電影行業的思考,也是對自己未來電影之路的一些探索。
《地久天長》的點映有一站就在上海戲劇學院,對他而言,這幾乎是一塊聖地,回到原點,他覺得當初的路沒有選錯。
正如當初喻恩泰跟他的約定,好好演戲,到地久天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到了周末福利時間~
截至3月31日24時,
文末留言點讚數前6名的,
環環會送出電影票2張,
周末陪你心愛的TA,
去看柏林電影節獲獎影片《地久天長》,
和導演王小帥、影帝王景春、
影后詠梅、人氣明星王源一起,
尋一場人生的「和解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