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排水防澇,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城市安全運行,「十三五」期間,我市結合海綿城市建設,全面加快孝感城區排水防澇工程建設,紮實做好城市排水防澇工作,孝感城區漬水現象大幅減少!
2020年7月份的幾場大暴雨之後,家住孝南區寶成路的居民陳女士驚訝地發現,原先以為會出現在家門口的積水現象並沒有出現。
市民 陳美萍:
現在就沒有積水了,下大雨的時候,水就從這裡直接流走了,比以前那好多了。
以往,寶成路所在的孝感城西片區,逢雨必淹、漬水內澇問題嚴重,2019年3月,我市開工建設城西排水泵站工程,將後湖渠上遊片區雨水,經過箱涵抽排至澴河,徹底解決後湖渠上遊漬水問題!
項目施工方負責人 李高峰
城西排水泵站已於2020年6月底就全部竣工了,在孝感市的兩次主汛期,已經發揮了正常的排洪能力,包括後湖片區、航空路、孝感學院(湖北工程學院)、六合工業園那邊都不會出現道路的漬水現象。
「十三五」以來,我市集中力量解決2016年「98+」特大洪澇災害中暴露出的短板問題,注重排水防澇項目建設,先後新建了王家漖提升泵站,城西排水泵站和排水箱涵,熊咀片區排水管道等排水防澇設施,完成了鰱魚地泵站,東閘泵站、河口泵站改造!
市城建項目建設服務中心綜合部部長 張靜秋
堅持「策劃一批、開工一批和啟動一批」的要求,謀劃報送了一批項目入庫《孝感城區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庫(2017-2021年)》,同時,積極爭取各類中省資金支持,累計爭取省級城市以獎代補資金、中央預算資金近億元。
大雨不內澇,小雨不溼鞋,「十三五」期間,我市統籌雨汙分流改造和老舊小區改造,全力推進老城區後湖片區7.83平方公裡,雨汙分流項目建設將孝感城區20.5平方公裡區域作為海綿城市建設樣板,通過「滲、滯、蓄、淨、用、排」等六大措施,處理城市初期雨水和地表徑流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有效緩解城市內澇!
市城建項目建設服務中心綜合部部長張靜秋
下一步,我們主要是圍繞《孝感市城區排水工程專項規劃》,結合孝感城區雨汙分流、治汙截汙,排水防澇、公園建設、城市道路建設等方面,推進實施管網泵站改造、規劃新建排水管渠、新建雨水調蓄設施、城市內河水系綜合治理、城市內河泵站建設等工程項目,確保孝感城區「不看海」。
來源:孝感廣電全媒體記者 何花 褚洋
本文旨在傳播信息,如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或者來源標註錯誤,請您私信聯繫,我們會及時刪除,改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