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落與瓦解》隨筆

2020-10-12 芝麻糊
看這劇純粹是為Evelyn Waugh。

Waugh自己在文學史上的名聲是諷刺作家,這片子的標籤為喜劇。這裡的幽默是那種英氏尷尬派的,帶著憂傷。三集稍微樂一點的也就第三集前段,Paul準備結婚到入獄初。其他時候,哀傷如海潮。

Philbrick哀嘆人生如戲,亦或是坐上摩天輪起伏上下,亦或是旁觀他人嬉戲。Grimes在結婚前夜高喊:為什麼沒有人來警告我,婚姻是什麼。那布滿鮮花的走道通向的是什麼?----苦澀啊!不過Waugh這真是一語成讖。他是寫完這本書才結的婚,婚後沒幾個月就成名。後來妻子出軌,兩人分手。這一次婚姻失敗給他打擊不小,改宗天主教,以及後續幾本書裡透露的對婚姻的不信任都是痕跡:《舊地重遊》裡Charles和Cecilia失敗的婚姻,還有那本《一抔塵土》。

很明顯,他當初當老師那段經歷是讓他受了大罪了。他對男子學校的憎恨和恐懼真是溢於言表,從裡到外黑了個透。

還有Oxford,這讓他又愛又恨的對象。他被它掃地出門,但又在那裡渡過青春。我有時候想,他在牛津的日子,是不是就是他在故園裡寫的,是遲到的童年,充滿無害的甜蜜的可以被原諒的淘氣胡鬧。他為英國小男孩們的「友情」辯解,從小到大刻板的教育,讓他們體會愛的時間比其他人晚,這情誼有時候是一種fore-runner,念念不忘,時有迴響。

建築,繪畫,莊園,小報記者,首相,達官顯貴,熟悉他作品和他生平的人對這劇裡對這些關鍵詞都不陌生。他的書裡充斥著他熟悉的私密的經歷過的東西。他不是那一類樂於構建故事的作家,寫來寫去都有自己的影子,自我,孤僻,敏銳。

看這片子的人,不知道和我懷著同樣的心思的有多少。故事發展間隙,那一段悠悠的音樂,真的很像故園風雨後的主題曲,然後看到當年Anthony Blanche的演員短短的出場,忍不住想向他揮手。

看著Paul懵懵懂懂的陷入鬧劇一樣的人生輪迴,用盡英國人所有的克制來應對一切,仿佛看著平行世界裡的一個更倒黴更軟弱的Charles,真是忍不住想笑。Waugh筆下的主人公必然都有這種秉性,再吃驚再錯愕再痛苦再悲哀也不會失態失禮。在故園裡那是虛偽的趨利避害,在這裡卻是天真的隨波逐流。Otto曾問他是靜態還是動態的人,他彼時賭著一口氣說自己是個動態的人。那時他確實是坐在摩天輪正上升,財富和愛情就在眼前,觸手可及。到最後,他荒繆的重返牛津,窗外院子裡又一個倒黴蛋正被富家子們捉弄。此時他心平氣和的說自己是個靜態的人,背手觀望他人加入摩天輪遊戲,從此在神學裡靜靜旁觀。

至於這劇打著的喜劇標籤,感覺本身就是一種英式幽默。不過從劇作本身,感覺導演和編劇還是略保守。這小說在當時的先鋒感拿到現代來看是不足的。導演懂得其中的悲哀,但是古典悲憫情懷太重,諷刺感淡了,讓它有一點少少不合時宜的感覺。

相關焦點

  • 《衰落與瓦解》Decline And Fall
    BBC新投拍的《Decline And Fall/衰落與瓦解》與觀眾朋友們見面了。
  • 《衰落與瓦解》摩天輪的苦澀哲學
    衰落與瓦解,什麼在瓦解,什麼在衰落。牛津大學裡早已不再的對學問的敬畏,一開場的那場戲,學生們正在教授的屋裡打砸撒野,誰也不管。只有那些有著不可告人的過去的人,才會選擇做老師。這是菲戈校長對保羅說的第一句話。再看看保羅的同事,江洋大盜,同志醉鬼,禿頂滑賊。都是些什麼貨色,居然也能為人師表!瑪格麗特讓德國建築師把自己居住的古老城堡改建成現代主義風格的方盒子。
  • 海南日報數字報-散文隨筆的美學風骨
    ■ 王世德  近讀女作家鄢然的新作《半是藏雪,半是川土》,鄢然最值得稱道的是:她的隨筆散文,有突出的美學風骨。
  • 《愛爾蘭人》幻夢的消逝與必經的衰落
    黑幫繁榮景象自「起高樓,宴賓客」後,必然迎來幻夢的衰落與消逝;同時,時代的更迭也呈現了黑幫片對比其他類型片的風光不再。同時,以《愛爾蘭人》為切入點窺見的黑幫極具反思的視角,在劇情、畫面與特定類型片對比之外,「衰落」並非僅僅透過螢幕呈現——黑幫類型片似乎也風光不再。經歷新好萊塢時期的電影革命與輝煌後,黑幫片的日漸式微似乎也在闡釋著從時代維度而言的迭代與衰落。
  • 《碟中諜6:全面瓦解》,瓦解一切不可能
    近期《碟中諜6:全面瓦解》正在熱映,還沒去看的小夥伴可千萬不要錯過哦。《碟中諜6:全面瓦解》豆瓣評分8.2分,上映24天,總票房已達11.89億,票房佔比13.7%,可以說收視率挺高的。《碟中諜6:全面瓦解》中伊桑·亨特和他的IMF團隊將再度回歸,他們會與觀眾們熟悉的盟友一起與時間賽跑,應付一次任務中出現的意外。
  • 清朝的改土歸流,讓土司制度瓦解,對廣西壯族有哪些影響?
    朝廷強大的時候,還可以壓制,當朝廷衰落後,或者土司強大後,就會容易引發危機,對朝廷的統治極為不利。因少數民族處於深山老林中,交通不便,清朝不易統治和管理,文化差異也大,生產力不高,缺乏和外界的交流,加上世襲,土司容易獨霸一方,橫行整個族群,這就導致少數民族缺少對國家的認可。為此,瓦解土司制度勢在必行。
  • 《碟中諜6:全面瓦解》瓦解後並非不可能重建
    見到伊森也有常人擁有的無力彷徨,許多人都以為碟中諜6中的主角一如題目將被瓦解,但這次的解構並非只要解構,而是為了其後更好的重建。瓦解「若你選擇接受此任務,如果你或你組內任何成員被捕或慘遭殺害,國防部長將不會為你們的行動負責。」這句經典臺詞在每一部碟中諜電影裡伴隨著那首著名的配樂《Theme from Mission: Impossible》出現。
  • 碟中諜6:全面瓦解
    [2018][歐美][動作][碟中諜6:全面瓦解][HD-MP4/3.2G][官方中字][韓版1080P][阿湯哥動作大片]◎譯
  • 《衰落與瓦解》英國人的荒誕無人能及
  • 臺灣音樂衰落了嗎?
    我記得很久之前還有寶友給我留言呢,想讓我說說臺灣音樂為什麼會衰落。似乎在我們大多數人的眼裡,臺灣音樂的衰落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再加上張雨生給彭國華先生的書信中寫過一句:「巔峰,正是下墜的開始,且讓我們拭目以待二十一世紀的新主流文化……」時隔二十多年,身為後輩的我們回頭來看,大概都會有一番感慨。
  • 38歲隨筆:低限度運行時代來臨
    今年的38歲隨筆寫的晚了幾天,因為我第二個孩子出世晚了幾天,本來預產期是在我的生日的,終究還是沒有碰上。很幸運的是,完成了人生的一個重要目標,那就是兒女雙全。而自此,我感覺自己的人生目標大都實現了,剩下的也就是一些錦上添花的東西,看看自己還能走多高之類的挑戰。
  • 中俄聯合策反土耳其,英語民族的霸權陸續瓦解,追隨者越來越少了
    國家強大的時候,各民族很容易團結一致,在國家遇到外敵侵略甚至衰落的時候,少數民族和主體民族是否能夠保持團結一致,是值得思考的,外蒙古的獨立就是一個悲劇。從被西方列強侵略這一個角度來看,土耳其值得同情,那麼作為曾經強大輝煌的帝國,土耳其有今天的野望雄心,也值得理解尊重。
  • 賈葭l 王朝首都之衰落,乃是命定之事
    五代兵起,長安就迅速衰落了。事實上,長安的衰落的遠因在隋代就已經出現,此後的1200年中,長安再也不曾作為帝國首都而贏得自身的輝煌。第一個與長安並稱「兩京」的城市是洛陽。洛陽在中古時代的作用尤其值得重視。細說起來也太複雜,中國,點解叫中國?「中」字何解?其實和洛陽關係挺大的。這個故事很長。
  • 【隨筆】尊重從稱謂開始
    【隨筆】尊重從稱謂開始山西女作家葛水平的《喊山》講述了貧窮的農民韓衝,收養了人販子和啞巴女人及他們女孩的故事
  • 《碟中諜6:全面瓦解》Mission Impossible - Fallout
    《全面瓦解》是編劇兼導演克里斯多福·麥奎裡的一個證明,他為電影提供了一個詼諧的、精緻的莊重感。但是,這部電影還是屬於阿湯哥,屬於他那份永無止境的激情,讓自己和觀眾都深陷其中。《全面瓦解》的野心,就如同其近兩個半小時的片長一樣浩瀚,在帶回了系列明星成員麗貝卡·弗格森(Rebecca Ferguson)和西蒙·佩吉(Simon Pegg),以及把亨利·卡維爾(Henry Cavill)招入麾下之後,《全面瓦解》將在7月25日重擊英國票房,之後兩天也將會在美國上映。
  • 電影 |《碟中諜6:全面瓦解》再度回歸!
    說起2018年暑期檔最令人期待的進口大片,非《碟中諜6:全面瓦解》莫屬。
  • 《衰落與瓦解》摩天輪很美,但那不是你。
  • 從快速增長到持續衰落,看M國是如何將自己一步步廢掉的,可惜
    在過去100多年中,我們將M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M國內戰結束後的50年,社會穩步發展;第二個是接下來的50年,M國跨越式發展的時期;而到了20世紀之後,也就是M國的第三個階段,這種增速不但下滑,還出現了一步步的衰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種巨大變化的呢?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 「森女」衰落、「女團」盛行,又一日本女裝品牌退出中國
    BM典型上衣(圖:Brandy Melville官網)流行趨勢變化難以琢磨,但是公司和品牌的衰落還是有跡可循。商業模式上,傳統的日系女裝品牌敗給了以快速出新、供應鏈靈活的快時尚以及電商女裝。和快時尚或者淘品牌比,日系女裝更新系列太慢,跟不上流行的速度。
  • 當前爭論之五:天下大亂,美國衰落還是重生
    第四層次,危機與國家盛衰:美國在危機中變得更強盛,還是變更衰落?第五層次,危機與世界方向:方向不是兩個簡單選項,而是多向、多樣、多維。所謂多向:全球化還是逆全球化?戰爭還是和平?對抗還是合作?或是中間妥協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