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得很慢》讀後
天黑得很慢嗎?其實不然,在呀呀學語的孩童面前,白晝渾然不知不覺地過去,一天的戲謔還沒有耍夠就要入夢;在終日忙碌的職場員工面前,當天任務未完成已是夜幕降臨還要加班加點;在激情四射的熱戀男女面前,時間總是過得那麼快,滿腹話語還沒來得及傾訴,就到了依依不捨之時;在瞬息萬變的社會大變局面前,常常是時間過得太快了,竟然不容我們深思熟慮、縝密謀劃,時機已然轉瞬即逝,一去不返……這時的人們就會感慨,時間過得太快了,能不能多給我們一些機會,慢點,再慢一點吧。
呵呵,可是有這樣一本書《天黑得很慢》,它的主題是,時間啊,怎麼過得這麼慢,能不能來得快一些呢!不過,書中主人公與上述那些感覺時間過得太快的人最大的差距就是,這是一位老年人!
據說這是當代唯一一部以老年人生活為題材的小說,在老齡群體中很火。
全書的故事內容並不複雜,故事發生地在北京,時間跨度為近十餘年;著力描寫了三個主要人物,連同與他們相關的各式配角也不過10餘人。三個主要人物是:父親,蕭成杉,70多歲,喪偶,退休前在某區級法院任法官;女兒,蕭馨馨,30多歲,任職於某建築設計院,設計工程師;小保姆,鍾笑漾,20歲出頭,河南南陽人,護理專業專科畢業,來北京找工作,到蕭家作全天陪護員。此外,還有蕭成杉的老年女友姬盈玫,蕭馨馨的丈夫常山,鍾笑漾的男朋友呂一偉、剛出生的兒子鍾承才等一些次要人物。
故事情節由三條平行脈絡構成。
第一條線是主線:蕭成杉退休以後在生活、情感、生理等方面所面臨的各種際遇和老齡歲月的各種經歷。蕭家祖上為皇家侍衛,祖傳武功;蕭成杉年輕時當法警,後經過學習實踐逐漸歷練成為一名法官;很有個性,主觀、倔強、講義氣、好嗜酒、不服老。退休後的理想是,有志在法學領域著書立說,計劃寫作三部書,要成為一個法學家。可是呢?現實很骨感。蕭老退休後最初感覺就是孤獨,於是開始找對象,談朋友;終於有了比較中意的女友姬盈玫,師範大學副教授,知識女性,既溫柔又理性,既多才又精細,是一個注重高質量生活的人。兩人經過初期的接觸,相貌、談吐、經歷、性格等方面雖有衝突、不和諧,但是總體上旗鼓相當,大家都可以接受和諒解,可謂順風順水。家人也力求促成此事,便設計了雙雙外出旅遊的橋段:連續三次旅遊活動,小保姆力促兩人「同房」,可惜老男生性功能障礙,屢戰屢敗;於是少婦人倍感失望,忍痛割愛。經歷了愛情的挫折,蕭老精神上受到重大挫折,只能個人心理調節:適應孤獨感。時隔不久,又是一次打擊,當他全身心投入法學著作的寫作時,突發心肌梗死,治療後行動不便,失去了自由;又得知女兒去世的消息,心理劇烈震蕩。這時的蕭老只能與小保姆相依為命了。後來,小保姆愛情發生變故,意外生下與男友呂一偉的兒子;正當不知所措時,蕭老竟做出一個駭世驚俗的決定:與相差50年的小保姆鍾笑漾登記結婚,以便為其子鍾承才落上北京戶口。此後的蕭老只有愈加衰老,日薄西山,進入阿爾茨海默症的重症階段;失憶、認知力下降、免疫功能減退、大小便失禁等現象經常出現。這些沉重的負擔無法推脫地全部落在了小保姆的身上。小保姆始終如一第擔負著蕭老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和日常護理,陪伴著即將90歲的蕭老繼續走向生命的最後階段。
第二條線,是蕭老女兒蕭馨馨與丈夫常山的生活、情感變化的過程。常山是律師,蕭馨馨是設計師,工作充實,生活穩定;由於馨馨母親去世,小兩口就居住娘家,順便照顧老丈人。由於二人工作繁忙,專門僱傭了鍾笑漾來家中做全天陪護員。可是好事多磨,蕭老的脾氣倔強,對女婿很不待見,常發生口角;時間一長,女婿負氣離家出走,租房另過,女兒也只好隨丈夫而去。不久,常山獲得一個出國深造的機會,馨馨隨同一道赴美,把家和父親都託付給了小保姆。不成想,到美國後,夫妻感情發生芥蒂,因馨馨多次流產難以生育,兩人常有爭執;導致常山婚外戀,與一名中國女留學生幽會並同居。由此,馨馨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並提出離婚,隻身回到北京養病。她為了不加重父親的心理負擔,單身租房度日,但保持著與家中的電話聯繫,造成女兒仍在美國生活的假象;最後馨馨因病情加重,墜樓自殺身亡,結局很悲慘。
第三條線,就是小保姆鍾笑漾的生活經歷。鍾笑漾在南陽畢業後,為了維繫愛情,到北京來陪伴高中同學、尚在北航讀研的呂一偉,先在一家私人診所做護士,後來應聘到蕭家擔任全天陪護員,工資每月4500元(後增加到6000元),除了本人的開銷精打細算外,大部分收入都用於補貼呂一偉的學業和生活開銷,可謂呂一偉的經濟和精神支柱。鍾笑漾勤勞、樸實、體貼、感情豐富、真心待人,又具有護理專業知識,做家政護理工作得心應手,很快就獲得了蕭家人的信任,後來竟成為蕭老生存的主要依靠。她也盡心盡力做好這份工作,即使在蕭老無依無靠之時也沒有放棄,而是儘自己的一切所能維護蕭家的利益,延長蕭老的生命,回報蕭家和蕭老對自己的關愛,獻上了善良淳樸的愛心。她的感情經歷一波三折,當呂一偉考上研究生後,兩人就結下愛情的果實,鍾笑漾懷孕了;但不久,呂竟與本校女生相戀,拋棄了鍾笑漾。為此,鍾怒火中天,要與男生魚死網破,拼個你死我活。後在蕭老的勸說下,放棄了拼命的念頭,主動分手,安心養育孩子。兒子出生後,又經歷了與蕭老的結婚,孩子名正言順落戶京城。蕭老是有情有義之人,雖然登記結婚,但與鍾笑漾明確約定,只是名義夫妻,絕不發生身體接觸;到了病重之際,又主動提出與鍾笑漾解除婚約,以便小保姆還可以開始新的生活。即便如此,小保姆已經把蕭老當成了自己的父親,成為最親的人,須臾不能夠離開了;為此精心服侍照料,想盡一切辦法問診求藥,尋遍偏方,以使蕭老的生命得以延續。照護蕭老,無怨無悔,已經成為鍾笑漾的生活信念。
小說沒有交代最終的結局,但是似乎也不必交代了。結尾近乎荒誕:小保姆尋訪深山老林的道長以求得秘方,被告知,病人需要吸吮女人的乳房才有希望喚醒瀕於僵滯的心靈;於是,小保姆便依計行事,把90歲老漢抱在懷中,當作自己的嬰孩哺育乳汁,慰籍生命。沒想到,竟出現人間奇蹟:瀕死的老人在懵懂中開始呼喚母親,如兒時童趣般手舞足蹈,開始語無倫次地敘說舊日往事……
於是,無論秘笈良方也好,精心護理也好,蕭老總是得以苟延殘喘,生命仍在延續。這就應了主題:天黑得很慢。謹就對於生命的珍惜和敬畏而言,我們真的希望,天還是黑得慢一些吧。
作者周大新,出生於1952年,雖然也獲得了一些獎項,但在今日文壇似乎沒有多少名氣。但《天黑得很慢》這部書使他在老年人的圈子裡出了名,因為他看到了老年生活的現狀、特點、問題等諸多現象,抓住了老齡社會這個歷史發展的大趨勢,表現了當今社會的一個重大題材。
人口老齡化是全人類面臨的重大課題。中國社會從21世紀初開始進入老齡社會,其標誌是60歲以上的人口佔總人口的10%以上;而這一比例仍在持續上升,一些人口集中的大城市老齡化突出,如上海市2020年的統計,老齡人口已超過35%。在這種形勢下,除了表現出許多老年人所面臨的問題以外,還造成了社會生活中諸如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發生了或是正在發生著諸多變化。例如家庭結構問題、勞動力老化問題、退休與就業問題以及養老、醫療、長期照護等等,都為社會帶來重大影響。一旦處理不好,稍有不慎,就會成為家庭、社會的重大問題。黨俊武的一部政論性著作《老齡社會的革命》中有過如此描述:「從20世紀到21世紀,關於人口老齡化和老齡社會,從東方到西方,從政要到學者,從實業界到金融界,從線上到線下,從媒體到社會各界以至平頭百姓,悲觀論者佔據主流,底氣剛勁的樂觀者寥寥稀少」。老齡社會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為此,《天黑得很慢》一書,從藝術的角度涉及到老齡社會這一重大主題,還是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的。
作品比較關注並捕捉到了老齡社會許多普遍現象,並能夠在作品中典型性的表現出來。例如,退休期的節奏轉型與心理適應、進入老齡期的精神準備與精力支配、老年喪偶現象與處理方式、老齡群體或個體的發揮餘熱、老年人與下一代的關係與相處、老年人的醫療救治與護理、老年人的居家養老等等,這些現實社會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和問題,書中都有不同程度地描述。當我國已經入老年社會的今天,這些問題或多或少地存在於某一地區、某個家庭,我們每個人或是祖輩、父輩曾經發生過,或是正在我們自己身上發生著。有些問題由於當事人的理性或環境的優越則可能處理得好一些,有些問題則因這樣那樣的原因難以解脫又可能形成嚴重的社會問題、甚至出現人身傷害,更多的則是既不好、也不壞,成為一種司空見慣的社會狀況,大家採取「拖下去」戰術,麻木不仁、隨之任之,把一些並不科學、不合理的現象視為常態,把一些個人無法解決的問題只能寄託於「聽天由命」,任憑時間的消磨在消極等待中耗盡人生。這種狀態,當事人怎能不感覺到「天黑得很慢」?
當然,現象歸現象,問題歸問題。可以說,在我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老齡社會還是正在積極地向前推進。2015年,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學習會上指出,「要積極看待老齡社會,積極看待老年人和老年生活,老年是人的生命的重要階段,是仍然可以有作為、有進步、有快樂的重要人生階段」。「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要把弘揚孝親敬老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建設具有民族特色、時代特徵的孝親敬老文化」。「要在全社會開展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老齡政策法規教育,引導全社會增強接納、尊重、幫助老年人的關愛意識和老年人自尊、自立、自強的自愛意識」。近年來,各級政府對於老齡社會的專注度與投入都在不斷增長,並取得成效。當然,面對老齡社會這一亙古未遇之新課題,問題總是接踵而至,我們對它的認識與應對總有一個過程。作為老年人,我們總是希望能夠安度晚年,天黑得順暢一些為好。當然,一旦日暮西山,這些期盼,作為個人已經無能為力了,還是要靠政府、社會、家庭攜手共同來實現。
《天黑得很慢》的寫作主要是敘述性為主,應了當下流行的網絡文學的基本套路。就是在講故事,描寫啊、抒情啊並不擅長,時而穿插了一些蒙太奇手法,總是在營造一種老年人通常聚集活動的時間、空間。主體內容就是通過小保姆鍾笑漾的講述流淌出來,給你從頭到尾講故事,情節雖是家長裡短,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件,卻都與老年人的思想、生活、情感息息相關,肯定可以在一部分老年讀者中引起共鳴(這部分老年人應以知識群體為主,還是有一定局限性)。
有關老年人的文藝作品還是很少,前些時有一部電視劇《老閨蜜》收視率頗高的,就是引起了老齡群體的關注,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我一直提出,電視臺為什麼不開設「老年頻道」,電影院為什麼不舉辦「老年專場」,圖書館為什麼不創立「老齡講壇」……要知道,這種面向老年人的項目恐怕是今後延續幾個世紀都會生生不息的事業,這都需要引起主管部門的重視,廣大從藝人員的努力,全社會的關注才行。
看了《天黑得很慢》一書,頗有心緒不平之感,當即賦詩一首。在微信群裡引來諸多回應。一一摘錄如下。(本書閱讀於2020年6-7月,本文作於2020年9月26日)
龔誕申:《天黑得很慢》讀後
(2020年7月3日)
自古人生磨礪多,殘年夕照再爬坡。
霜晨猶念桑弧志,孤影偏尋藥酒螺。
豈是三言明就裡,忽而一覺入雲阿。
風流過往揮鞭去,老邁神憂可奈何。
鄭麗坤:七律·和龔誕申老師《讀〈天黑的太慢〉詩有感》
(2020年7月3日)
人生磨礪課程多,歲月如梭太蹉跎。
既然本存桑弧志,無論原當啖菠蘿。
三言趣講家常菜,五語單斟樂婆娑。
過往雲煙留素簡,高驤老驥大風歌。
朱建程:七律·和諸位老師詩有感
(2020年7月3日)
國度新生基業多,人生歡顏遇蹉跎。
改朝換代共和志,因果矯枉成梭羅。
改革開放國家事,利及百姓夢將嗍。
過往雲煙留片語,小小環球大風歌。
吳祖立:讀《天黒得很慢》
(2020年7月3日)
夜深人靜無事忙 不困於情心不慌
生前身後塵埃事 碧落黃泉兩茫茫
羅漢文:七律·和龔老師《天黑得很慢》讀後詩有感
(2020年7月3日)
短暫人生苦難多,勸君笑對學東坡。
有朋相聚紅燒肉,孤影清寒炒鐵螺。
探水龍宮於海裡,訪山風景在崇阿。
紅塵滾滾風流去,天上神仙又奈何。
黃河:七律·東隅已逝,次和龔老師《天黑得很慢》讀後詩有感
(2020年7月3日)
諸友吟哦感慨多,桑榆非晚照前坡。
新詩一首微雲句,淡酒三杯泛海螺。
潑墨無凝尋舊跡,揮毫依約識山阿。
長江萬裡東流去,過住英雄有幾何?
王際平:七律·心靜隨緣看任何,次韻龔、羅、黃、周四位《天黑得很慢》讀後詩有感
(2020年7月3日)
天黑天明歲月多,人生人逝似爬坡。
當年豪爽登山頂,今日蹣跚掉髻螺。
除卻巫山雲亦美,曾經滄海水還阿。
自然慢夜平常態,心靜隨緣看任何。
(本期圖片來自原著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