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前廣東四小虎經濟數據大pk,東莞、中山、南海和順德,誰比較厲害?

2020-12-23 騰訊網

廣東四小虎、又稱廣東四小龍,是指1980年代廣東珠三角崛起的四座經濟發展迅猛的中小城市—南海市、東莞市、中山市和順德市。

所謂小虎,是指跟深圳這樣的大經濟特區相比,它們的城市基礎設施規模、人口規模等較小,而實際的民營、外向型產業規模並不小。

1987年,三十出頭的新華社廣東分社記者王志綱和他的同事在珠三角跑了一圈,寫出一篇題為《廣東躍起四小虎》的報導。自此之後,東莞、中山、順德、南海、「四小虎」(與亞洲四小龍韓國、新加坡及中國的臺灣、香港相對應)的驚豔表現,逐漸引起全中國乃至海外人士的關注。

廣東四小虎這樣的稱呼雖在1987年新華社的報導中就提出來了,但影響的真正擴大是在1991年王志綱和田炳信合寫的《珠江三角洲啟示錄》發表之後。

廣東四小虎真正形成氣候是在1986年和1987年,距離1978年改革開放開始有八九年的時間。這個格局基本上是以珠江為界,珠江東側和西側出現了兩種很有意思的經濟發展模式。東側以東莞為代表,與香港形成了一個「前店後廠」的關係,成為香港轉移加工工業的一個基地。當年有6萬家香港企業向內地轉移,有4萬家選擇了東莞。而在珠江西側北側,以中山、順德、南海為代表,形成了另外一種發展模式。就是以香港的資訊、訂單、技術為支持,發展物流,發揮當地市場經濟的傳統,企業逐漸「北伐」佔領全國市場。

廣東統計局因應當時的環境,在統計數據中也將四小虎進行對比,我挑了1995年的數據進行匯總:

由此表可以看出:

一、東莞在總量數據中第一的最多,也顯示了當時東莞三來一補模式在經過改革開放一段時間之後,原始積累由量變變為質變,慢慢拉開與其他城市的距離。「我1992年第一次來到大陸東莞考察,和臺灣相比,這裡低廉的土地價格和人力成本讓我很吃驚。」臺達電子中國區行政總經理曾紀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當時他在東莞支付給工人的月平均工資大約為350元人民幣,而這在內地還算偏高的,相比之下,臺達臺灣工廠的平均工資是這裡的7倍。毫無疑問,憑藉毗鄰港澳,勞動力、土地價格低廉等優勢,「三來一補」在改革開放初期為東莞的經濟起步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二、中山工業總產值第一。曾幾何時,「威力、威力,夠威夠力」的廣告語,響遍全國。上世紀80年代初,市場大門初開,睿智的中山人搶抓先機,將發展重心定位於輕工業,以公有企業為依託,以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促進技改為突破,推動市屬工業向規模經濟發展。

1988年,凱達、威力、晨星等市屬公有企業揚帆起航,乘風破浪。這一時期的積累,為中山下一輪騰飛奠定了堅實基礎。由十餘家市屬企業集團組成的「中山艦隊」,曾經製造出了工業發展史上的傳奇和神話。

三、南海農民人均收入最高,顯示出當時很多南海農民洗腳上田富起來了。 改革開放之初,一批「洗腳上田」的南海農民辦起了一批小五金、小冶煉、小化工、小塑料等個體私營企業,南海的非公有制經濟由此起步。到了上世紀90年代初期,南海的非公有制經濟已經與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三分天下。1993年,在鄧小平南方講話精神的推動下,南海開始啟動了影響深遠的農村土地股份合作制。這一年,南海洲表村、下柏村、沙湧村一起成為農村股份合作制試點,嘗試成立股份合作社,把村民土地折價入股,村民憑股權證定期分紅,並將全村土地劃為農業保護區、工業區和商住區,集中土地引資辦工廠,迅速走向工業化。

四、順德鄉鎮企業總收入最高,順德鄉鎮企業營商環境好,容易做大做強,美的和碧桂園這兩個當今的世界五百強企業都在那個時候就已經起步了。順德人的「膽大」是出了名的。早在1978年8月——距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還有4個月,順德容奇鎮就與香港大進有限公司悄然合作辦起了「大進位衣廠」,資金、設備、技術、管理人員、原材料、訂單全部來自香港廠家,容奇鎮只負責提供廠房和勞動力,僅300人的小廠當年即獲利20萬美元。《順德志》用直白的文字記錄這段了歷史:大進位衣廠成立,中國最早「三來一補」企業。 正是這種「殺出一條血路」的精神成就了順德。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順德人憑著「以集體經濟為主、鄉鎮工業為主、骨幹企業為主」這三板斧,開拓出一個全新的局面。政府主導產業發展屢建奇功,順德人很快就發了財。

滄海桑田,四個城市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它們即將到達何處呢?下一期我繼續寫,記得關注下。

相關焦點

  • 「廣東四小虎」現狀:東莞萬億級近在咫尺,中山經濟低於順德南海
    說到廣東省,大家都知道他是經濟最發達的省份,省內各個城市之間也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廣東這四個城市受人矚目,被稱為「廣東四小虎」。但是你知道,廣東四小虎的現狀嗎?東莞萬億級近在咫尺,中山經濟低於順德南海。
  • 「廣東四小虎」現狀:東莞GDP逼近萬億!中山經濟量低於順德南海
    中山以前是廣東四小虎之一,如今四虎中的東莞已經成廣東省的頂梁柱城市之一(去年GDP9482.50億元),而順德、南海經濟總量也優於中山。東莞早已不是一個級別,而順德南海近年來轉型發展的路徑、態勢也明顯更強。
  • 聞名全國的「廣東四小虎」到底有多厲害?
    眾所周知「亞洲四小龍」是指韓國、臺灣、香港和新加坡,由於它們在1960年代末至1990年代期間經濟高速發展享譽全球,相比之下「廣東四小虎」的名聲稍遜一籌,廣東四小虎是指上個世紀80年代廣東的南海、順德、東莞、中山四座經濟發展迅猛的四個明星城市,之所以冠名四小虎,是因為當時這四座城市在社會生產總值
  • 廣東四虎之首東莞
    東莞,在廣東是和中山市一樣,沒有設置管轄下屬縣級市的直筒式地級市,也是以前的廣東四虎之一。現在的廣東四虎,東莞一騎絕塵,發展的最好最快,中山則淪落最大,發展亮點少,南海順德雖然降級為區併入了佛山,可是依舊雄風依在,發展不錯。
  • 曾經的廣東四小虎,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中,東莞已脫穎而出
    而此時的廣東,正在改革開放的前沿,如火如荼地大搞經濟建設。就在同一年,新華社記者王志綱跑遍珠三角,寫出一篇題為《廣東躍起四小虎》的新聞報導。自此以後,順德、南海、中山、東莞並稱為「廣東四小虎 」,當時它們崛起速度非常快,也非常有發展潛力,一躍成了全國關注的焦點,在經濟上的驚豔表現名震全國。
  • 廣東有一「鄉鎮」,吞併廣東四小虎中的兩虎,現在GDP比東莞還高
    說到廣東,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這裡經濟非常發達,佔據了我國全省第一。很多人的固有觀念就是地級市比縣級城市好,而縣級城市要比鄉鎮城市好。但是廣東的這個鄉鎮非常特殊,吞併廣東四小虎中的兩虎,現在GDP比東莞還要高。這座名不虛傳的「鄉鎮」就是季華鄉。
  • 1990-2020,廣東四小虎,30年風雨賽道,賽出「一超三強」!
    東江相對獨立,於粵東山地西來,衝擊成了珠東東莞、深圳沿岸小片平原,然後匯入西江主流,共同入海!在珠三角核心區,在上世紀80年代孕育出著名的廣東四小虎!而在此之前,東莞、中山、順德、南海,主要屬於傳統農業地區,各地區相對獨立發展,東莞、中山相對較大,南海、順德相對較小!但是珠三角平原的核心區主要在珠西地區,所以彼此差距不大!
  • 廣東「最牛」的2個區,同屬廣東四小虎,經濟發展超越部分地級市
    廣東省是迄今為止我國經濟發展較早的省份,是眾所周知的經濟大省,國內生產總值居第一位,曾經有媒體把廣東的四個城市形容為四隻老虎,其中兩個是東莞和中山依舊是地級市,順德和南海已一躍成為市轄區,這兩個市的管轄區被稱為廣東最牛的兩個區,當然這樣的說法也沒有根據,他們有著獨立的車牌代碼,其中一個開通了地級市的權限。
  • 曾經的「廣東四小虎」現狀:僅1個成為新一線,2個被吞併成市轄區
    上世紀80年代是中國城市的高速發展時期,沿海城市靠著地理位置的便利優勢和經濟政策的支持,城市發展可謂是天翻地覆。深圳、廣州、上海這些大型經濟特區就不用講了,在廣東還有四個小城市的崛起速度也相當快,當時這四座城市被稱為「廣東四小虎」。
  • 這個城市即將騰飛,因以「偉人之名」命名走紅,曾是廣東四小虎!
    以歷史之名命名的城市,吳起縣、微山縣、禹州市等並不多,但以偉人之名命名的卻只有中山。這個城市即將騰飛,因以「偉人之名」命名走紅,曾是廣東四小虎!中山市,是在那個名的街道歷史的偉人——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早也中山的經濟發展顯著,順德、南海、東莞和並廣東四虎,後成為了深圳、嘉蔭等城市利益的改革開放政策的深入,影響經濟發展急劇增長,並實現了旋轉車。
  • 廣東不容小覷的城市,地級市排名僅次於蘇州,廣東四小虎之一
    在中國人們根據城市的發展狀況把城市分為不同的等級, 這個等級是經常提到的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等,中國廣東省大家都很了解, 廣東省是中國的第一大經濟強省,國內有兩個一線城市, 而且廣東國內很多城市比較接近香港和澳門, 但是,在廣東省並非所有城市的發展都比較優秀,大部分城市都在三線、四線城市之間,廣東省的許多城市中有這樣的城市, 那個發展不容忽視。
  • 廣東四小虎之一,中山市2所本科院校介紹
    中山,古稱「香山」,人傑地靈,名人輩出,是一代偉人孫中山先生的故鄉。廣東省地級市,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城市之一。 全國4個不設區的地級市之一,珠三角中心城市之一、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廣東地區性中心城市之一、連續多年保持廣東省第5的經濟總量,並與順德、南海、東莞一起被稱為廣東四小虎。
  • 廣東「四小虎」如今變得怎樣呢?兩個成為市轄區,兩個不設區縣
    廣東位於中國的南部,被稱為祖國的南門,近幾十年來,其經濟和社會發展迅速,不久前,深圳慶祝成立40周年,引起了全國人民的關注,而廣東曾經有四個城市,80年代因為發展迅速被稱為廣東四虎,分別是東莞、中山、南海和順德,如今這四個城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兩市已成為佛山市轄區,兩市無區縣,東莞和佛山成為新一線城市的代表
  • 重提四小虎,問計王志綱:中山城市之魂在哪?
    1987年,新華社記者王志綱和他的同事在珠三角跑了一圈,寫出一篇題為《廣東躍起四小虎》的報導。自此之後,中山便和順德、南海、東莞並稱為「廣東四小虎 」,成為全國乃至海外人士關注的焦點,它們在經濟上的驚豔表現名震全國。
  • 廣東四小虎之一,面積不大人口不多,GDP卻能超茂名緊跟惠州
    廣東,我想大部分人對這個地區應該非常熟悉了,無論是經濟還是科技上的發展,廣東一直都是一個非常強大的省份。而且,廣東還連續29年GDP位居全國第一,是很多省份都羨慕的一個地區。當然,這離不開廣東境內的21個城市,首當其衝的就是深圳還有它的省會廣州了。深圳,這是個年輕人的聚集地。
  • 「廣東四小虎」之首,廣東東莞的這些美食你不容錯過!
    大家好呀,小陳又和大家見面了。上一期小陳給大家介紹了廣東廣州的美食,這一期小陳想給大家帶來廣東東莞的美食分享。廣東東莞是嶺南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同時也是著名的華僑之鄉,是中國近代實行改革開放的先驅地之一。
  • 廣東退步嚴重的城市,曾和東莞佛山齊名「四小虎」如今被多地趕超
    曾經著名的「廣東四小虎」之一說到廣東省,大家一定有說不完的話題,作為我國第一經濟大省,廣東不僅經濟發達,旅遊和美食以及粵語歌曲也是天下聞名!提到廣東的城市,大家一定能說出不少!北上廣深四座一線城市,廣東就佔了深圳和廣州兩個,還有東莞,惠州,珠海這些著名的地方!
  • 全國還有四個直筒子市,兩個是廣東「四小虎」,一個在長城西起點
    目前全國還有四個直筒子市,兩個在廣東,曾經被稱作廣東「四小虎」,一個位於萬裡長城的西起點,最後一個是幾年前才升級為地級市的海南西部城市。先說說廣東的兩個吧,相信很多廣東人都十分清楚,這就是東莞市和中山市。兩個城市分別位於珠江兩岸,隔江相望,是珠三角地區重要的城市,經濟發達,人們的生活水平比較高。
  • 老照片:80、90年代的廣東中山,偉人故裡,水韻嶺南
    中山是廣東省地級市之一,是一代偉人孫中山的故鄉,地理位置位於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與深圳、香港隔海相望,古稱「香山」,是全國不設區的四個地級市之一,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節點城市,是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與東莞、順德以及南海一同被稱為「廣東四小虎」。
  • 廣東最具爆發力的城市,是「廣東四小虎」之一,不是東莞佛山
    廣東最具爆發力的城市,是「廣東四小虎」之一,不是東莞佛山北上廣深這幾年一直在經濟發展方面遙遙領先。當然在這些城市之外,很多城市的發展也都是不錯的,廣東的GDP總值已經超過了10億大關,但是在廣東之外的其它城市的發展又如何呢?也許大家能想到廣州和深圳,這兩個城市的確是非常猛,但是我們今天給大家說的是廣東最具爆發力的城市,這個城市還是廣東四小虎之一了。廣東省中山市,自古也被稱為「香山」,這個地方是我們的偉人孫中山先生的故鄉,這也是全國4個不設區的地級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