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師夷長技以制夷,向英國購買戰艦送14吋艦炮,成為最強戰艦

2020-12-27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自甲午戰爭之後,日本和英國的關係走得更近,同為島國的日本在海軍的建設發展上逐步向英國靠近。不但向英國大量購買戰艦和技術,甚至連海軍的人才培養都直接照搬英國的海軍學院,教員直接從英國請,教材用英國的,授課都是全程英文,就連日本的江田島海軍兵學校所用的磚頭都是直接從英國原裝進口。而英國因為和日本距離較遠,在遠東沒有與日本有直接利益的衝突,而且還能扶持日本對抗俄國和德國兩大勢力,所以英國也原因在海軍軍備的發展上幫助日本。其中日俄海戰前所有的主力戰艦都是英國賣給日本的。

雖然在日俄海戰之後,日本也經歷過一段時間的自主研發海軍戰艦,但畢竟是一個貧窮的帝國主義,造船工業基礎以及火炮技術上無法和英國無法相比。當日本在對馬海峽打敗俄國沾沾自喜的時候,第二年英國就已經進入無畏艦時代,日本的所有戰艦幾乎一夜之間全部落伍,而在此前吸收英國君權級戰列艦技術才慢慢的摸透,搞出了薩摩級與河內級。但時間到1912年的時候和已經進入超無畏艦時代的英國相比技術早就落後了,所以為了趕上海軍的技術潮流,日本決定再次向老師傅英國購買先進的戰艦及其技術,於是就有了後面的金剛級戰列艦。

金剛級首艦是由維克斯公司的造船專家瑟斯頓爵士和日本艦政本部近藤基樹共同設計,而瑟斯頓爵士後面也參與了皇家海軍「胡德號」戰巡的設計。一開始計劃是上5座雙聯裝12英寸(305毫米)艦炮,但在1911年的時候日本就獲得了英國13.5英寸(343毫米)艦炮的射擊資料,所以日本也希望能上口徑更大的14英寸艦炮,但此時維克斯公司也同意日本的要求,由於當時英國海軍已經在為伊莉莎白女王級開發口徑更大的15英寸(381毫米)艦炮,所以便在此前的13.5英寸艦炮上放大口徑,而成品在射速的過程當中也令人滿意,所以金剛級便改為4座雙聯裝的356毫米艦炮。

而作為日本從英國引進的最後一款戰艦,日本所需要學習的是當時蒸汽輪機以及14英寸大口徑艦炮的製造技術。為此日本特地從本土的橫須賀海軍軍工廠抽調技術人員前往英國學習,而當時為日本海軍打工的川崎造船廠和三菱造船廠也同樣派技術人員前往。而當時日本已經有能力建造12英寸的艦炮,為了擴大生產能力日本特地建立日本制鋼廠。這款14英寸艦炮被稱為四一式356毫米艦炮,該款艦炮的倍徑為傳統的45倍徑,炮管長16.49米,內有84條膛線,火炮重量為86噸,炮膛藥室為303.2升,使用142.8公斤重的「苦味酸」發射藥,炮彈的初速780m/s,最初最大射程為25公裡。1924年的時候將原先25度的最大仰角提升到33度,最大射程也達到了33公裡。

而這款艦炮也成為日本掌握技術最成熟的火炮,而其也成為了日本產量最大的一款火炮,從日本引進金剛號開始到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共建造了92門炮,其中有13門因為炮身內部有砂眼或氣泡報廢,成功率高達85.86%。成為4艘金剛級、2艘扶桑級、2艘伊勢級戰列艦的主炮,平均造價為48750日元。而日本在1911年派出7名火炮技術人員到英國學習之後,次年就回國開始翻譯資料在日本國內建造火炮,其中最重要的學到了倍帽穿甲彈技術,為此還在1913年從法國引進軟鋼彈帽技術。

而日本對此次的軍貿也非常滿意,從英國學到很多海軍先進的技術,而這款14英寸艦炮也成為日本海軍此後大口徑艦炮的技術來源,而金剛級在1913年竣工的時候也成為當時世界上艦炮口徑最大的戰艦,雖然在1915年就被皇家海軍的伊莉莎白女王級的15英寸艦炮給打破了,但和此後的長門級、大和級戰列艦一樣,在誕生的時候都曾經是世界上火炮口徑最大的戰艦。

相關焦點

  • 土耳其滿心歡喜掏錢購買阿金庫爾號戰艦,英國一句話就沒收了
    阿金庫爾號戰列艦氣死人的甲方--巴西阿金庫爾號的出生也很曲折,1904年巴西決定購買戰列艦,讓自己回歸南美洲最強海軍的寶座1910年10月,公司派出銷售總監尤斯塔斯·丁尼森·戴恩科特爵士,由他帶領團隊前往巴西商談項目事宜,好不容易說動了巴西海軍,沒幾天巴西又被德方提出的305毫米口徑艦炮打動,看樣子項目又要打水漂了。第二年3月,銷售總監再次帶隊前往巴西,不過這次他將談判的能力發揮到極致,終於摸清了巴西到底要什麼樣的戰艦。
  • 北洋水師的戰艦當時是亞洲第一,為何還是敗給了日本?答案不簡單
    大家高中的時候都學過歷史,19世紀60到90年代,為了維護清政府的統治,解除內憂外患,實現富國強兵,於是發起了一場浩浩蕩蕩的學習西方先進文化技術的運動,這便是洋務運動,後來得到了慈禧太后的重用,當時口號是「自強」、「求富」,指導思想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相信大家都聽過「師夷長技以制夷」吧。
  • 師夷長技以制夷:睜開雙眼看世界
    這門武功絕學,其實也是我們兵家的套路,我們中小學歷史書裡都學過一句名言,即:「師夷長技以制夷」,這個思想跟「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精髓異曲同工,就是一個人把你的武功學來,然後用你的武功把你揍趴下。那麼,「師以長技以制夷」這個戰略是誰提出來的呢?魏源。魏源是清朝啟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當然他更是清朝最先開眼看世界的幾位先賢之一,其代表作《海國圖志》。這本書向國人介紹了世界的地理,文化,政治,經濟,物產等等。
  • 張翰因為一句「師夷長技以制夷」又被拱上熱搜!除了說話耿直更想吐槽他的衣品
    >文:熊小夭一句「師夷長技以制夷大家聽到消息後,對於這種分豬肉的獎項也沒多care,更多的關注點全集中在了翰鍋的那句「師夷長技以制夷」上...其實小編很想問你們真的還記得「師夷長技以制夷」到底啥意思嗎?→→→默默去翻歷史課本
  • 大和戰艦(1)建造世界最強戰艦的貧窮國家的錢袋子
    當時,具有能和各列強派遣到遠東的主力戰艦相匹敵的戰鬥力,它的存在也成為諸藩的最大威脅。有點兒幕末「大和戰艦」的感覺吧。但卻是建造費高達41萬美元「高價品」。換算成「小判」為13萬兩。幕府直轄地方能夠得到的年度收入為150萬兩,所以對財政來說是很大負擔。諸藩也購買了許多軍艦,這對哪個藩來說都是財政負擔,於是增加了從商人那兒的借款,搜尋購買世界列強的艦船。
  • 《戰艦世界》中,為什麼很多人都推薦日本戰列艦?
    這款作品就是《戰艦世界》,在戰爭題材的遊戲中,這款遊戲真的算的上是精品了。當你進入遊戲後,仿佛回到了二戰時期,龐大戰艦和巨型火炮交織成的史詩畫卷。在這之中有超過300艘一戰和二戰的歷史名艦,如密蘇裡、俾斯麥、大和,你都將有機會在遊戲中親戚指揮,但是在眾多國家之中,為什麼很多人都推薦日本的戰艦呢?
  • 海軍戰艦近防系統中的第一:奇葩與頂流並行
    【話說軍世】艦炮曾是海軍戰艦的主要火力輸出武器,不過在各類飛彈大發展的時代,艦炮的任務能力逐漸退化,變成了支援、防範小艇和近程防空的主要裝備,其中有多管火炮為主的近防系統,逐漸成為海軍戰艦的標配。海軍戰艦近防系統中的第一:奇葩與頂流並行在海軍水面戰艦的防空體系中,中遠程防空圈主要由防空飛彈構成,而近程防空飛彈、艦炮和近防炮則是第三層防空圈,也是防空體系中的最後一層。
  • 7艘俄國戰艦對9艘英國海軍戰艦,外媒:罕見大陣仗
    近來部分海域始終有些不太平,先是美雙航母戰鬥群開進了海灣地區,又是俄羅斯軍艦大編隊駛近日本近海後,又駛向太平洋。據「海軍認可」網站援引英國皇家海軍消息稱,近日,俄羅斯海軍和英國海軍在英國海域發生了一場大規模罕見對峙。
  • 這艘堪比大和號的超級戰艦,一炮未發就被「自己人」炸了|局器
    毫不誇張的說,直到1941年大和號戰列艦完工服役之前,維內託級戰列艦都是世界範圍內的最強戰列艦,唯一能夠與之相比的只有美國南達科他級戰列艦,這也正是拜義大利人的獨特造船理念所賜。維內託級戰列艦裝備有3座3聯裝50倍徑381毫米 M1934艦炮,可以發射穿甲彈和半穿甲彈。雖然口徑不大,但M1934擁有冠絕群雄的超高初速,使其穿深超越了同時期的幾乎所有同類艦炮,僅次於大和級戰列艦的460毫米94式艦炮和衣阿華級戰列艦的406毫米Mk7艦炮。
  • 從《戰艦少女》到《碧藍航線》,艦隊擬人遊戲的7年航跡後起之秀如雲!
    雖然說「艦娘」題材的遊戲源於日本,但這麼多年來日本本土並沒有出現能夠挑戰《艦隊收藏》地位的新作,而反觀國內市場,則要精彩許多。 2015年3月,一款名為《戰艦少女》(艦N)的國產艦隊擬人手遊走進了玩家的視野,雖然遊戲在界面設計和玩法系統上大量借鑑了《艦隊收藏》,不過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了一定的創新。相比《艦隊收藏》以日本船艦為主,《戰艦少女》則涵蓋了世界各國的著名戰艦,比如前蘇聯驅逐艦、憤怒級「果敢艦」、英國輕巡洋艦黛朵級「天狼星」、法國空想級戰艦等等,整體格局更大。
  • 為什麼現代戰艦不再有高航速要求
    1、武器和海戰形式的轉變二戰時艦炮作為主力海戰武器的最後巔峰時代,除航母以外的大中型水面戰艦,都是以火炮為火力輸出的,這時就需要戰艦在發現對方時快速機動到有利的射擊位置,這時爆發出來的航速很重要,尤其是戰列艦等主力戰艦的對決,如俾斯麥號追擊戰中,如果胡德號和威爾斯親王號航速不足,無法機動追擊,也許就不存在丹麥海戰了和俾斯麥被圍毆的故事了
  • 海軍官員透露了一種輕型兩棲戰艦概念的細節
    這兩個軍種購買輕型兩棲戰艦,並不是為了替換當前服役的兩棲艦,而是執行新的任務:使小規模陸戰隊員能夠在島鏈周圍機動,讓他們從岸上支持制海,然後悄無聲息地轉移至其他地方。輕型兩棲戰艦不會像其他兩棲艦一樣有井型甲板,而是自己可以上到海灘上,讓海軍陸戰隊員登上船後的卡車,駛上地面。 第二、輕型兩棲戰艦可搭載約75名海軍陸戰隊員,他們可在船上食宿,以及規劃任務行動等。與一般的登陸艇不同的是,它是為了公海長時間航行而製造的。每艘戰艦會配一名少校級別的指揮官。約每9艘會編成一個戰艦中隊。
  • 吉野號:明治天皇寧可每天只吃一餐,也要購買的戰艦
    1875年,清朝建立了一支現代化的海軍艦隊:北洋水師,並投資大量資源將它打造成為世界第八、亞洲第一的艦隊。但在1894年的"甲午戰爭"中,北洋水師卻吃了大虧,而其中一艘重創它們的敵艦,竟是清朝訂製的!今天讓我們來看看這艘"吉野號"的故事。
  • 美國戰艦最後一次開火是在30年前
    美國的第一艘戰列艦德克薩斯號(USS Texas)是美國試圖追趕歐洲列強,後者在金屬戰艦上安裝了旋轉炮塔。實際上,德克薩斯的命令是對南美國家購買歐洲製造的船隻的回應,這些購買使巴西一度成為西半球最強大的海軍力量。 德克薩斯有兩個炮塔,每個炮塔上有一門12英寸的主炮。
  • 1分鐘投12噸彈藥,火力堪比戰列艦,最強艦炮巡洋艦「得梅因」級
    相較於被眾多軍迷津津樂道的「航母下餃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也設計出了好幾款性能不錯的艦炮型軍艦,而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則是被稱為史上艦炮最強巡洋艦的美國「得梅因」級重巡洋艦。事後,美國海軍認為,美國海軍的巡洋艦之所以不能夠壓制日本的巡洋艦,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國巡洋艦所裝備的203毫米艦炮射速實在是太低。因此,研製一款射速更高的巡洋艦成為了美國海軍當時需求。
  • 第一次世界大戰:海上十大最牛戰艦
    在戰爭期間投入發明了很多的新武器,而軍艦作為當時最重要的海上力量,更是成為了一戰的主戰場。巴勒姆號戰艦:皇家海軍(英國)建造:1910年代這是一艘有故事的軍艦。這搜軍艦在戰場上打贏了德國軍艦,為英國海上霸權提供了貢獻,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能夠退伍的戰艦之一。
  • 《戰艦少女》新戰艦之金剛級戰艦預測解析
    有小道消息稱,戰艦少女手遊金剛級戰艦近期將要實裝進入遊戲,想必很多提督都很好奇戰艦少女金剛級戰艦實力怎麼樣,下面小編就給大家爆料一下戰艦少女金剛級戰艦! 歷史上的金剛 既然原畫已經交稿,那麼接下來,我們還是先了解一下金剛級戰艦的歷史吧: 金剛級戰列巡洋艦是舊日本帝國海軍建造的一型戰列巡洋艦。
  • 條約重巡,扛著203毫米巨炮的戰艦,二戰美國海軍條約型重巡洋艦
    英國皇家海軍的「倫敦」級巡洋艦就是條約型巡洋艦其中,根據《倫敦海軍條約》的相關規定,艦艇主炮口徑在155毫米至203毫米之間,標準排水量不超過10000噸的巡洋艦,被稱為重巡洋艦,即A級巡洋艦。而主炮口徑在129毫米至155毫米之間的巡洋艦,則被稱為輕巡洋艦,即B級巡洋艦。
  • 巔峰戰艦強大戰列巡洋艦天城號 改建開放在即
    說起來,日本海軍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習慣。就是喜歡火力強大、航速也很快的戰艦。在對馬海戰中,因為戰列艦數量太少,日本人就曾經把裝甲巡洋艦編入主力艦隊。 結果日本人反而發現,好用!從這時起,日本人對高速重火力戰艦,就變得極為痴迷了。而日本人從國外訂購的最後一種主力戰艦金剛級,也是當時整個世界最為強大的戰列巡洋艦。
  • 日本偶像戰艦神秘爆沉,曾用舉國之力來挽救,真相太沒有精神了
    "長門"和"陸奧"號是日本海軍在"八八艦隊"計劃中規劃的主力戰艦,也是日本首級安裝16英寸艦炮的超無畏艦。"陸奧"號正在建造時恰逢華盛頓會議即將召開,日本將與英美就停止建造戰列艦展開談判,會談中包括廢棄在建主力艦的內容,為了使"陸奧"號免於拆毀,日本海軍趕在會議召開前於1921年10月24日宣布"陸奧"號竣工,實際完成度為85%,很多設備尚未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