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場事故對於一個家庭來說
都可能帶來巨大的傷痛
交通安全,必須重視!
今年1月-10月
深圳發生多起兒童交通事故
已有9人死亡
據深圳交警消息
▽
2020年1月至10月份以來,涉及兒童的交通事故總體呈下降趨勢,其中受傷109人,同比下降18%;死亡9人,同比下降60.8%。有些意外可以避免
深圳交警針對這些涉兒童交通事故
分析發現事故具有以下幾點特徵
所有家長必須重視!
▼
從24小時分布看,涉及兒童的事故警情在下午16時至夜間,尤其17時至18時事故警情最多,佔比12.3%。
17時至18時
正是孩子們放學的時間
也是晚高峰,道路車輛繁忙時段
請務必讓孩子們注意安全!
從行政區分布看,寶安、龍崗、龍華區涉及兒童事故警情佔68.2%,福田、羅湖、南山區共佔19.7%。
經對比分析,年齡在1歲至9歲共佔事故總數的82.5%;其中,1歲幼兒事故最高,佔22.5%;10歲至11歲佔9%;12歲至13歲佔8.4%。
兒童橫過道路時衝紅燈和未在規定道路上行駛的事故較多。其中,走機動車道的56起;橫穿馬路的25起;闖紅燈的21起;橫過道路未走過街設施的19起;駕駛非機動車不在非機動車道行駛的18起。
正確認識規避出行風險的重要性
是每一位孩子和家長的功課
下面這些每個人都要知道!
請教會你的孩子這些
千萬別大意!
▽
1、加強安全意識,遵規守法
2、走斑馬線,紅燈停綠燈行
在通過斑馬線前,應首先觀察是否有信號燈控制,如無信號燈控制,可採用「招招手」的文明手勢,提醒司機停車讓行,切勿沉迷低頭玩手機,忽視道路交通安全。
在確認車輛停車讓行並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應快速通過斑馬線,行至停車讓行的車輛前方時向駕駛人點頭或招手示意。
3、正確認識並避開車輛盲區
盲區大致可以分為車內「固定」視線盲區和車外「移動」視線盲區。車內「固定」視線盲區包括車頭盲區、A柱遮擋形成的盲區、車尾盲區等,當人進入車輛盲區內,危險一觸即發!因此要牢記,不要在停駛的車輛周圍玩耍,要和車輛保持安全距離。
4、按道行駛遠離車輛
機動車應走機動車道,行人走人行道,在過馬路時不爭不搶,不靠近車輛,確保安全後方可通過。
5、不在停車場內逗留玩耍
停車場不是遊樂場!不要在停車場內追逐打鬧,不在汽車附近逗留。
1、不能在汽車附近玩耍
由於孩子的個頭矮小,且在路邊玩耍時呈下蹲,俯臥狀態;汽車在側方停車或倒車時,後視鏡及倒車雷達經常會「視而不見」,從而釀成悲劇。
▶ 父母應讓孩子明白,無論遊戲多麼有趣,都不可到路上玩耍。
▶ 家長應提前了解社區及周邊道路情況,看看路上是否有足夠的交通信號燈、人行橫道和執勤交警。
2、別讓孩子獨自過馬路
帶領孩子過馬路時,各位家長切莫鬆開孩子的手,並做到以下兩點:
▶ 為孩子做好榜樣,不要闖紅燈,通過斑馬線、人行天橋等通道過街;
▶ 通過斑馬線過街時,也不要鬆開孩子的手。小孩天生好動,對車速和車距的判斷能力又較弱,所以,家長一定要牽著孩子過街,注意觀察路況,防止發生意外。
3、遵守交通規則從自身做起
家長帶孩子外出,無論開車還是走路,都應嚴格遵守交規,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榜樣。此外,父母最好教會孩子一些重要的交通標誌,告訴他們如何正確過馬路、避讓車輛。
4、過馬路時,握緊孩子的手
孩子在10歲以前很難對空間、速度和距離作出準確的判斷,不宜獨自過馬路。在這之前,父母拉著孩子的手過馬路,為孩子選擇一條相對安全、來往車輛比較少的路線。
5、在馬路上玩耍的危險性
全球兒童安全組織發布的報告表明,中國每年有近1.6萬名15歲以下兒童步行者,因道路交通事故受傷甚至死亡。家長要告訴孩子馬路不是玩耍的地方,在馬路上不遵守交規,隨意追逐玩鬧是十分危險的。
避免悲劇發生
希望每個孩子都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