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嵐(左一)和大學生。受訪者供圖
「大家好,我是丁嵐,歡迎收聽《疫區最美聲音》,最美聲音伴您共度抗疫生活,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文章是《珍惜永遠是相互的》……」3月5日晚,我省第六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南大二附院醫療隊隊員丁嵐剛剛結束一天的護理工作,開始轉換為播音員模式,錄製「暖心」抗疫廣播節目。
支援武漢後她格外關注患者心理健康
今年37歲的丁嵐是兩個孩子的母親,生活中愛講故事的她在朗讀上的本事可不小,「在我們醫院有個『愛護心靈小組』,經常會組織讀故事的閱讀活動。」丁嵐向記者介紹了錄製《疫區最美聲音》的緣起,在剛抵達華中科大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腫瘤中心的病區的時候,她就想到可以用一檔廣播節目來緩解患者心理壓力。
在隨醫療隊來到武漢後,除了每天照顧患者的身體狀況,她還特別關心患者的心理健康。「在這裡的患者長期臥床,除了和醫護人員交流外,其他活動基本是與手機作伴。」為了緩解患者們的心理壓力,除了每天面對面交流外,丁嵐還想製作一檔讀書類音頻節目陪伴患者。
用甜美聲音緩解病患心理壓力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在此之前,我們要做的,就是過好每一個當下,每一刻、每一天……"在隔離病房內,丁嵐是身著防護服與病毒戰鬥的白衣天使,而在夜間電腦前,她變身「知心播音員」,用最美聲音向患者講述著一個個治癒心靈的故事。一臺電腦、一部手機,就是丁嵐錄製這檔節目的全部設備。
為了讓患者能聽進去,除了甜美的聲音外,丁嵐還需要精心選擇好文章、好音樂。「自己平日裡看到的好文章我都會留意,也會特別選擇一些患者比較感興趣的話題,比如出院後需注意什麼。」
她每天都要花上一個多小時來錄製這檔節目,「患者聽到後,能樂觀開朗些,我的努力就沒白費。」從2月23日到現在,丁嵐每天都會錄製一篇美文或勵志故事,第二天推送到所在病區的醫患微信交流群裡。《疫區最美聲音》音頻節目開播後,受到了患者們的廣泛好評。
隔離病房裡不少患者是她的忠實聽眾
1661床位的張阿姨是丁嵐的忠實聽眾,「我覺得她在用心做這個節目,聽了以後整個人都感覺舒服了很多,感覺心都被打開了,讓我焦躁的心平靜了很多。」張阿姨告訴記者,丁嵐每次在群裡推送新的音頻,她都要反覆聽上好幾次。
「有位大學生告訴我,說我的廣播聽起來像回到學校一樣。」丁嵐向記者說著聽眾們的反饋。
在每期長約八分鐘的節目中,丁嵐用「治癒」的聲音和溫暖的故事「聲」入人心,如春雨般滋潤著患者的心田。
「我想用聲音去安撫患者們不安的情緒。」丁嵐說,無論是對患者還是對醫護人員來說,這段日子註定是人生中最難忘的一段,自己想以這種不一樣的方式陪他們走過,用聲音記錄下這些共渡難關的故事。
【來源:江西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