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佑:一生都走在回家的路上

2021-02-21 為你讀詩


結婚吧,再生個小孩| 第1518期

Frederick Cayley Robinson[英國]

李宗盛說,「小李我在流行音樂這還是有那麼點話語權的,很多年前我還是院校的木吉他隊成員的時候他(羅大佑)就是巨星了,我那時是用仰望來形容這位我當時的偶像,他在我內心是一個英雄式的人物,是一個時代的標誌,他的音樂創造才能是無與倫比的,可以說羅大佑是我非常崇拜的一個人,他創造了臺灣音樂的一個歷史階段,和他相比我會感到惶恐,他對我來說只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他才是真正的臺灣音樂屆重量級人物」。縱觀整個臺灣流行音樂史,大概沒有任何人像羅大佑這樣擁有這麼多的景仰和膜拜。《鹿港小鎮》《追夢人》《童年》《明天會更好》《東方之珠》《現象七十二變》《光陰的故事》《戀曲1990》……,羅大佑真正將流行音樂作成了一種文化。

▾  點擊收聽  ▾

在「為你讀詩」公號對話框輸入:「羅大佑」 

收聽一首他為女兒讀的小詩~

(注意不是文末評論區)


家(節選)

作者/為你讀詩: 羅大佑 | 音樂人

我的家庭我誕生的地方

有我童年時期最美的時光

那是後來我逃出的地方

也是我現在眼淚揮去的方向

——《家 Ⅰ》

轉開我暈眩的頭

是張不能不瀟灑的臉

給我個溫暖的陷阱

和一個燃燒的愛情

讓我這冰冷的心靈

有個想到了家的憧憬

緊閉著深鎖的門

聽我琴聲的飄零

打開你孤獨的窗

莫要轉過去你的身影

走進你深藏的夢

誰在無聲地睡眠

點亮你微明的燈

是張不能不害羞的臉

給我個溫暖的真情

和一個燃燒的愛情

讓我這漂泊的心靈

有個找到了家的心情

多年之前滿懷重重的心情我走出一個家

而今何處能安撫這疲憊的心靈浪跡在天涯

——《家 Ⅱ 》

展翅高飛的人兒離開

是否穿越時空告別

到那天忽然重現在你面前

對你再次微笑才發覺

如此相近的人們相處

卻只有如此人會懂

那矛盾就與幸福一同天作之合

潛伏存在冥冥之中

總有一天等骨肉癒合團圓

到那時刻誰能預測

就不聲不響或許不堪回首

絕非不聞不問的糾扯

但願成長在日後寒暑狂風暴雨裡

有顆不變的心

但願成長在日後寒暑狂風暴雨裡

有顆不變的心

——《家 Ⅲ》

那矛盾就與幸福一同天作之合。

——羅大佑

羅大佑,書寫華語樂壇歷史的音樂教父,也有人稱他為「行吟的詩人」,他用詩寫歌,也把歌寫成詩,造就了無數經典篇章。

口述:羅大佑

撰文:曉   弦

一個人的一生會有三個家。

第一個家,是父母給我們的家。

第二個家,是我們自己外出去追尋的那個家。

第三個家,是自己終於成立的家。

 

幾年前,我成家了,有了自己的小朋友。58歲才做爸爸好像有點怪,但對我來說還蠻理所當然的。我想,一個有小朋友的家才是完整的。雖然一個人也可以有一個家庭,兩個人也可以有家庭,但當有了小朋友,那種家的感覺才會完整,才會理解父母當初是什麼樣的,他們兩個人是怎麼走在了一起,結婚,然後生下「我」,有了兄弟姐妹。

小時候,不會知道父母付出了什麼,尤其在十歲以前。長大後,若問什麼時候最開心,人們常常會回答,當然是童年。童年多好,無憂無慮的——暑假陽光燦爛,不是捉迷藏,就是在樹林裡玩。但我們常常會忘記,童年之所以無憂無慮,是因為父母給予了我們一個無憂無慮的環境。他們保護你不受傷,不跌倒,唯一的難題恐怕就只有考試了。

 

1984年,我創作了《家I》,緊接著又創作了《家II》。我最喜歡《家I》歌詞裡的那句:「輕輕地愛你/輕輕地想你 」。這兩句話,不是唱給觀眾的,而是對家裡面坐著的人說的:輕輕地愛你,保護你,用四個牆壁,窗,門,保護著你們。

 

三十年過後,等我有了自己的家,有了小孩,《家III》誕生了。當我們終於準備好,可以完整地把父母曾經給自己的「家的安全感」,給到下一代時——那種感覺就像一個輪迴,從被庇護,到出走,然後再回來,恰如 「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

 

這可以說是生活給予我們的禮物。

 

年輕人未必能理解《家III》,因為好不容易長大逃出家去。四十多歲的人或許會更有共鳴。《家III》中我很有感觸的一句話是:「那矛盾就與幸福一同天作之合」。  

 


家並不是從此幸福快樂的過日子。這其中有父母兄弟的矛盾,也有親戚之間的矛盾。而且家是會改變的——從各種各樣的你所不能察覺的地方在改變著,有時是幸,有時是不幸。只是因為我們每天待在家裡,意識不到家的改變。其實它一路都在變著,有一天等你意識到的時候,可能父母已經都不在了。

 

所以,對我來說,家必須要像所有人生一樣,經過困難、誤解、吵架以後,才開始慢慢修復,然後找到家的真正動力。

 

人這一輩子,其實只分作「在家」和「不在家」這兩種狀態。我們的工作會換,又或者到處去旅行……家,聽起來太抽象,有時也被認為是庸常——不就是一雙父母,幾個小朋友那麼簡單。但其實它是很複雜的,成熟一點的人會比較容易體會,尤其是自己有了一個小家之後,並開始撫育孩子。

 

我有了女兒之後,很多人都說我變得更柔和了。女兒的確帶給了我很大的轉變。孩子的世界,可以說是完全屬於自己的世界。成年人每天在處理各種問題,看似是不同領域的專家,但我們的世界反而是小的。我家的小朋友在幾個月大的時候就盯著天空,盯著屋頂,好像上面有東西一樣,我真的覺得她在看什麼東西。她一定可以看到我們所不知道的,我相信這個事情。


我很開心,這麼多年的出走,追尋,抗爭,最後終於成了自己的家。想一想,我最幸福的時光,難道不正是我給她講《白雪公主》《帽子萬歲》,她給我唱《Song of Music》麼?——她像小鳥一樣嘰嘰喳喳的開心狀態,真是棒極了。

 

因此,儘管擔心現在的年輕人未必理解《家III》裡的心情,但我還是想把它給你。

 

無論何時,到最後擁有一個家吧

擁有一個小孩

然後理解家的全部意義

音樂分別剪輯自加拿大心靈音樂家Robert Haig Coxon的作品Coming Home,出自專輯Prelude To Infinity;臺灣音樂教父羅大佑的音樂作品《家Ⅲ》。

▎特別推薦

點擊 閱讀原文 或長按 上圖二維碼 訂閱

趙又廷雙語詩歌專輯

▎明日預告 

明晚10點(9月15日),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查謙為你讀詩人李琦的作品《一個字》。

長按二維碼,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

「為你讀詩」製作團隊

出 品 人 :潘傑客

總 編 輯 :張   炫

首席語言藝術指導:衛   東

本期責編:趙   嬋

音樂編輯:湯   純

本期校對:Teresa-joy

策劃出品:Be My Guest「為你讀詩」

智慧財產權法律顧問:金杜律師事務所 史玉生律師 鄭績律師

法律顧問: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 李亞律師 王維維律師

本公眾微信平臺音頻、視頻及活動圖文信息報導系「為你讀詩」獨家製作,並享有版權。未經授權,不得匿名轉載。本平臺所使用的詩歌、圖片及音樂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部分作品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相關權利人隨時與我們聯繫以協商授權事宜。

相關焦點

  • 《走在回家的路上》明晚央視開播
    本報訊(記者劉桂芳)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製作推出的首檔大型情感戶外真人秀《走在回家的路上》,明日21時在央視綜藝頻道(CCTV-3)與觀眾見面,姜昆、張國立、徐帆、佟麗婭等文藝界人士將通過鏡頭講述他們的「初心之路」。
  • 《走在回家的路上》馬少驊回望成長之路 故鄉是人一生的滋養
    「50歲成為北漂,跑龍套,演偉人,我慶幸自己的每一步都走得如此踏實,不論是戲劇還是生活,我始終都把樸實和真誠放在心裡,不斷的使它變得踏實、穩重。」上周日,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製作推出的首檔大型情感戶外真人秀《走在回家的路上》中,演員馬少驊回到了家鄉貴陽,通過重走學藝、從軍時的成長之路,感恩故鄉給予的滋養與能量。
  • 陽子走在回家的路上|紅包
    陽子走在回家的路上
  • 于和偉《走在回家的路上》重回故鄉尋初心
    上周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製作推出的首檔大型情感戶外真人秀《走在回家的路上》,向觀眾展現了在平時生活中褪去主角光環、重新回到家人和恩師身邊,感情細膩又真實的于和偉。節目播出後,網友們紛紛留言稱平時舞臺上的大男主原來是如此接地氣,仿佛看到了自己平日生活中的影子,于和偉臺上臺下的人物性格反差感令人動容,此次回家傳達出的家的煙火氣和無可替代的溫馨感更讓人共情。
  • 羅大佑:一個人的一生會有三個家
    02羅大佑說:一個人的一生會有三個家。第一個家,是父母給我們的家。第二個家,是我們自己出外去追尋的那個家。第三個家,是自己終於成立的家。心裡拔河拉扯14年,音樂終於贏了,我已經決定好這輩子不做醫生,一輩子都做音樂,一輩子的主業都只有音樂。」人這一生會有兩次生命,一次是出生,還有一次,就是當你發現自己是誰的時候,這時的羅大佑,終於找到了真實的自己,也可以坦然面對自己所處的位置。同年,羅大佑離開臺灣,定居香港,租了一個非常小的錄音室重新開始。
  • 一場由「家」及「路」的暖心之旅 |《走在回家的路上》評析
    ,《走在回家的路上》也進入了尾聲。《走在回家的路上》用最平凡的家常、最真切的語言、最平時的鏡頭,傳遞真摯的情感。「烏蘇里江來長又長,藍藍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開千張網,船兒滿江魚滿艙……」一曲富有時代氣息的傳統民歌《烏蘇里船歌》,不僅打開了姜昆在黑土地的成長記憶,還鼓舞他堅定不移地走在演藝之路上。
  • 十八年後-《走在回家的路上》
    中央電視臺的節目《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只看了第一期,已經沒有勇氣再看下去了。我不知道我是否會有勇氣在于和偉老師48歲的那個年齡去回家看一看,我也不知道當我那個年紀回去的時候自己的家會是什麼樣子的,親人,朋友又會是什麼樣子的?
  • 羅大佑寫給三位紅顏的歌曲,她們的一生令人唏噓充滿傳奇
    1990年11月,電影《滾滾紅塵》上映,羅大佑親自為電影作詞作曲,並找來陳淑樺與他一起合唱,電影是以張愛玲的故事為藍本講述了以張愛玲一生,歌曲是寫給張愛玲的,兩個人的聲音一個纏綿一個滄桑,在歌曲中羅大佑一貫的率性中透著柔情,回應著一往情深的陳淑樺,完美詮釋出來了滾滾紅塵中愛恨交織、悲歡離合,起初不經意的你和少年不經事的我,造就了紅塵中千迴百轉的塵緣,這寫的就是張愛玲痴念的一生的愛恨
  • 人人都在談論羅大佑
    人人都在談論羅大佑  他獨立闖開了一片全新的領域,替華語流行歌曲在主題的拓展、旋律編曲的經營、以及整體製作的概念上都樹立了新的標竿,成為無數後輩亟欲追尋超越的典範;十幾年來在音樂型態和內容訴求上不停的擴張,也使他影響的層面更加複雜。
  • 羅大佑一生三段情終獲幸福
    同時期創作《光陰的故事》、《將進酒》、《走不完的路》《青春舞曲》、《鹿港小鎮》,這些都是膾炙人口的經典神曲。羅大佑曾說過,「父親在去世的兩天前唱起歌來,還說,羅大佑的唱歌都是自己教的。」羅大佑這樣音樂才子,一生中感情坎坷,幾段戀情都轟轟烈烈的。張艾嘉認識羅大佑時,他還沒有從醫學院畢業,但給張艾嘉的電影做過配樂。
  • 羅大佑新專輯《家III》:多年漂泊,「當年離家的年輕人」回家了
    而且是回到了宜蘭這個我生命中開始有記憶的地方(我們住在當時省立宜蘭醫院的醫師宿舍,宜蘭市新民路152號,我讀的那家幼稚園叫做愛育幼稚園,還在),帶著女兒回來踩在路上。如今我的父母都不在了,這個小女孩有一對父母;我們帶著她,來到當初我父母帶著還是小朋友的我來住過一段時間的地方,叫做宜蘭。我們留下了專輯宣傳的那張照片。人生,真奇妙。
  • 《走在回家的路上》如何尋找真人秀正向的價值落點?
    日前,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製作推出的首檔大型情感戶外真人秀《走在回家的路上》已播出兩期。《走在回家的路上》淡化了人為的劇本設置,將更多主動權交給真人秀主體,以追求「紀實性」、「新聞性」、「真實性」的鏡像體驗,受到了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主流媒體的一致好評。
  • 「老朋友」羅大佑:回家的青春期少年
    得到肯定回答之後,笑著說:「大家都挺好就好嘛。」  宋丹丹的先生、企業家趙玉吉對著大家說:「你看他還是原來那個樣子,一點沒變,我們都老了。」他一如過去大家熟悉的樣子,毫無偶像包袱地開玩笑:「沒有沒有,我是打了針拉皮的嘛。」
  • 《走在回家的路上》開播 探尋綜藝新表達
    9月13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製作推出的首檔大型情感戶外真人秀《走在回家的路上》在央視綜藝頻道開播。首期節目中,演員張國立回顧了自己從鐵路工人成長為文藝工作者的蛻變過程。對於曾經的「鐵路人」張國立而言,原鐵二局六處宣傳隊和原鐵二局文工團,都可以說是他演藝之路的起點。
  • 《走在回家的路上》主視覺海報曝光 以「家」為路找尋最初的美好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製作播出、央視綜藝頻道(CCTV-3)傾情打造的首檔大型情感戶外真人秀《走在回家的路上》今日發布了節目主視覺海報。在海報中,以綠色的生態環境及不同地勢為主要視覺元素,山川河流的脈絡最終匯聚成一個「家」字,如同蜿蜒的山河路帶人們通往家的方向,令人思緒萬千。
  • 《走在回家的路上》即將開播,張國立講述與鐵路的不解之緣
    努力前行勿忘來時初心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製作推出的首檔大型情感戶外真人秀《走在回家的路上《走在回家的路上》首期節目將跟隨演員張國立的腳步,回到他的「起點」,傾聽那些鮮為人知的年少往事,一同回顧他的「成長」之路。
  • 以紀實視角開啟心靈旅程,央視綜藝頻道《走在回家的路上》2020年...
    當我們走得太遠,不要忘了我們從哪裡出發。當我們走得太快,不要忘了我們為什麼而出發。1月2日晚20:30,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推出的首檔大型情感戶外真人秀節目《走在回家的路上》先行篇首期節目將在央視綜藝頻道開播。
  • 《走在回家的路上》即將開播 張國立講述與鐵路的不解之緣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推出的首檔大型情感戶外真人秀《走在回家的路上》,將於9月13日晚21:00在央視綜藝頻道正式開播。節目以尋找「初心」為主題,邀請張國立、徐帆、姜昆、趙文卓等文藝工作者走上回「家」之路,探討奮鬥的意義,找尋夢想的初心。
  • 《走在回家的路上》開播 探尋綜藝新表達
    9月13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製作推出的首檔大型情感戶外真人秀《走在回家的路上》在央視綜藝頻道溫暖開播首期節目中,演員張國立來到了他曾經奮鬥多年的地方,回憶成長路上的點點滴滴,再會人生路上的良師益友。節目播出後,不少觀眾表示,被節目中老友相會的溫暖畫面感動,也被南極科考隊員堅強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打動,稱讚節目真實自然,且溫暖治癒,是一檔值得「追」的好節目。
  • 《走在回家的路上》開播,探尋綜藝新表達
    9月13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製作推出的首檔大型情感戶外真人秀《走在回家的路上》在央視綜藝頻道溫暖開播。首期節目中,演員張國立來到了他曾經奮鬥多年的地方,回憶成長路上的點點滴滴,再會人生路上的良師益友。節目播出後,不少觀眾表示,被節目中老友相會的溫暖畫面感動,也被南極科考隊員堅強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打動,稱讚節目真實自然,且溫暖治癒,是一檔值得「追」的好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