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吧,再生個小孩| 第1518期
Frederick Cayley Robinson[英國]
李宗盛說,「小李我在流行音樂這還是有那麼點話語權的,很多年前我還是院校的木吉他隊成員的時候他(羅大佑)就是巨星了,我那時是用仰望來形容這位我當時的偶像,他在我內心是一個英雄式的人物,是一個時代的標誌,他的音樂創造才能是無與倫比的,可以說羅大佑是我非常崇拜的一個人,他創造了臺灣音樂的一個歷史階段,和他相比我會感到惶恐,他對我來說只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他才是真正的臺灣音樂屆重量級人物」。縱觀整個臺灣流行音樂史,大概沒有任何人像羅大佑這樣擁有這麼多的景仰和膜拜。《鹿港小鎮》《追夢人》《童年》《明天會更好》《東方之珠》《現象七十二變》《光陰的故事》《戀曲1990》……,羅大佑真正將流行音樂作成了一種文化。
▾ 點擊收聽 ▾
在「為你讀詩」公號對話框輸入:「羅大佑」
收聽一首他為女兒讀的小詩~
(注意不是文末評論區)
家(節選)
作者/為你讀詩: 羅大佑 | 音樂人
我的家庭我誕生的地方
有我童年時期最美的時光
那是後來我逃出的地方
也是我現在眼淚揮去的方向
——《家 Ⅰ》
轉開我暈眩的頭
是張不能不瀟灑的臉
給我個溫暖的陷阱
和一個燃燒的愛情
讓我這冰冷的心靈
有個想到了家的憧憬
緊閉著深鎖的門
聽我琴聲的飄零
打開你孤獨的窗
莫要轉過去你的身影
走進你深藏的夢
誰在無聲地睡眠
點亮你微明的燈
是張不能不害羞的臉
給我個溫暖的真情
和一個燃燒的愛情
讓我這漂泊的心靈
有個找到了家的心情
多年之前滿懷重重的心情我走出一個家
而今何處能安撫這疲憊的心靈浪跡在天涯
——《家 Ⅱ 》
展翅高飛的人兒離開
是否穿越時空告別
到那天忽然重現在你面前
對你再次微笑才發覺
如此相近的人們相處
卻只有如此人會懂
那矛盾就與幸福一同天作之合
潛伏存在冥冥之中
總有一天等骨肉癒合團圓
到那時刻誰能預測
就不聲不響或許不堪回首
絕非不聞不問的糾扯
但願成長在日後寒暑狂風暴雨裡
有顆不變的心
但願成長在日後寒暑狂風暴雨裡
有顆不變的心
——《家 Ⅲ》
那矛盾就與幸福一同天作之合。
——羅大佑
羅大佑,書寫華語樂壇歷史的音樂教父,也有人稱他為「行吟的詩人」,他用詩寫歌,也把歌寫成詩,造就了無數經典篇章。
口述:羅大佑
撰文:曉 弦
一個人的一生會有三個家。
第一個家,是父母給我們的家。
第二個家,是我們自己外出去追尋的那個家。
第三個家,是自己終於成立的家。
幾年前,我成家了,有了自己的小朋友。58歲才做爸爸好像有點怪,但對我來說還蠻理所當然的。我想,一個有小朋友的家才是完整的。雖然一個人也可以有一個家庭,兩個人也可以有家庭,但當有了小朋友,那種家的感覺才會完整,才會理解父母當初是什麼樣的,他們兩個人是怎麼走在了一起,結婚,然後生下「我」,有了兄弟姐妹。
小時候,不會知道父母付出了什麼,尤其在十歲以前。長大後,若問什麼時候最開心,人們常常會回答,當然是童年。童年多好,無憂無慮的——暑假陽光燦爛,不是捉迷藏,就是在樹林裡玩。但我們常常會忘記,童年之所以無憂無慮,是因為父母給予了我們一個無憂無慮的環境。他們保護你不受傷,不跌倒,唯一的難題恐怕就只有考試了。
1984年,我創作了《家I》,緊接著又創作了《家II》。我最喜歡《家I》歌詞裡的那句:「輕輕地愛你/輕輕地想你 」。這兩句話,不是唱給觀眾的,而是對家裡面坐著的人說的:輕輕地愛你,保護你,用四個牆壁,窗,門,保護著你們。
三十年過後,等我有了自己的家,有了小孩,《家III》誕生了。當我們終於準備好,可以完整地把父母曾經給自己的「家的安全感」,給到下一代時——那種感覺就像一個輪迴,從被庇護,到出走,然後再回來,恰如 「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
這可以說是生活給予我們的禮物。
年輕人未必能理解《家III》,因為好不容易長大逃出家去。四十多歲的人或許會更有共鳴。《家III》中我很有感觸的一句話是:「那矛盾就與幸福一同天作之合」。
家並不是從此幸福快樂的過日子。這其中有父母兄弟的矛盾,也有親戚之間的矛盾。而且家是會改變的——從各種各樣的你所不能察覺的地方在改變著,有時是幸,有時是不幸。只是因為我們每天待在家裡,意識不到家的改變。其實它一路都在變著,有一天等你意識到的時候,可能父母已經都不在了。
所以,對我來說,家必須要像所有人生一樣,經過困難、誤解、吵架以後,才開始慢慢修復,然後找到家的真正動力。
人這一輩子,其實只分作「在家」和「不在家」這兩種狀態。我們的工作會換,又或者到處去旅行……家,聽起來太抽象,有時也被認為是庸常——不就是一雙父母,幾個小朋友那麼簡單。但其實它是很複雜的,成熟一點的人會比較容易體會,尤其是自己有了一個小家之後,並開始撫育孩子。
我有了女兒之後,很多人都說我變得更柔和了。女兒的確帶給了我很大的轉變。孩子的世界,可以說是完全屬於自己的世界。成年人每天在處理各種問題,看似是不同領域的專家,但我們的世界反而是小的。我家的小朋友在幾個月大的時候就盯著天空,盯著屋頂,好像上面有東西一樣,我真的覺得她在看什麼東西。她一定可以看到我們所不知道的,我相信這個事情。
我很開心,這麼多年的出走,追尋,抗爭,最後終於成了自己的家。想一想,我最幸福的時光,難道不正是我給她講《白雪公主》《帽子萬歲》,她給我唱《Song of Music》麼?——她像小鳥一樣嘰嘰喳喳的開心狀態,真是棒極了。
因此,儘管擔心現在的年輕人未必理解《家III》裡的心情,但我還是想把它給你。
無論何時,到最後擁有一個家吧
擁有一個小孩
然後理解家的全部意義
音樂分別剪輯自加拿大心靈音樂家Robert Haig Coxon的作品Coming Home,出自專輯Prelude To Infinity;臺灣音樂教父羅大佑的音樂作品《家Ⅲ》。
●
●
●
▎特別推薦
點擊 閱讀原文 或長按 上圖二維碼 訂閱
趙又廷雙語詩歌專輯
▎明日預告
明晚10點(9月15日),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查謙為你讀詩人李琦的作品《一個字》。
長按二維碼,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
「為你讀詩」製作團隊
出 品 人 :潘傑客
總 編 輯 :張 炫
首席語言藝術指導:衛 東
本期責編:趙 嬋
音樂編輯:湯 純
本期校對:Teresa-joy
策劃出品:Be My Guest「為你讀詩」
智慧財產權法律顧問:金杜律師事務所 史玉生律師 鄭績律師
法律顧問: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 李亞律師 王維維律師
本公眾微信平臺音頻、視頻及活動圖文信息報導系「為你讀詩」獨家製作,並享有版權。未經授權,不得匿名轉載。本平臺所使用的詩歌、圖片及音樂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部分作品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相關權利人隨時與我們聯繫以協商授權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