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最讓人信服的人物不是盛老太太,也不是盛明蘭
文/無計讀書
古今中外,高手從來都是來自人間。好像高手,大多都深藏不露,可一出手,必然威名遠震。被人熟知。
有高手,像喬峰。遙想當年,北喬峰的名號一出,那可是威震四方。無人不敬仰,無人不讚嘆。曾是執掌江湖第一大幫丐幫的幫主,豪邁颯爽。在江湖武林之中威名赫赫,享譽海內外。榮登金庸筆下第一大英雄。此乃高手是也。
有高手,像郭靖。還記得,那一手降龍十八掌,號稱武林第一。凡他出手,戰無不勝。是金庸筆下最具模範的俠義精神的武者。而郭靖也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是名副其實的北俠。此乃也高手。
有高手,像王語嫣。那個驚豔了時光的姑娘。美得不可方物,但最厲害的是,她有大家所不知道的武功秘籍。而且,放眼望去,當時的江湖,她一個女子,僅憑會講秘訣一事,便已豔壓群芳。此也是高手。
有高手,像甄嬛。那個寵冠六宮的女孩。智慧聰穎,堅韌寬容。該動手時絕不手軟,該出手時絕不猶豫;是決絕,是伶俐,是蕙質蘭心。那時的宮裡,她一人,便足以傾倒眾生,此也乃高手也。
像盛老太太,剛正不阿,是非分明,勇毅侯府的大小姐。為了愛情,來到盛府;為了責任,守住盛府;撫養盛紘長大。她是那麼的風光成功。那麼的奪目耀眼。不是高手,卻勝是高手。
像盛明蘭,蕙質蘭心,傲雪凌霜,玲瓏心思。成長坎坷,生活不易。可堅韌如她,將生活過成詩,守住了屬於自己的一份淨土。庶女和庶女還是有所區別的。她讓自己明媚也陽光,使生活光彩而靚麗。是高手,卻也是後輩的高手。
也有那麼一個人,據說她原是山東孔府旁支後人,從宮女一直升做女官;終使這幾十年皇帝換了好幾任,她卻一直安然在六局女官的位置上輪換著,像極了陸貞,書寫了一個傳奇。僅看外表,平凡普通,但是說起話來卻讓人如沐春風,一舉手一投足都大方流暢,謙謹端莊。她便是那個傳言從宮裡來的教大家閨秀規矩的孔嬤嬤。
外是恭敬,內裡落拓不羈。「女人這一輩子順心意的事太少了,出身嫁人又全不由己,當需給自己找些樂子,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凡事通透也豁達,雖一生在宮中,生活得中規中矩,框框正正,卻也是肆意張揚的明白。
在盛府,初遇明蘭,便已知明蘭的超凡脫俗。便明了盛老太太的一番良苦用心。她是這樣說的:「那孩子一雙眼睛生得好,淡泊,明淨,豁達,好像什麼都看明白了,卻又不清冷,還是開開心心的,穩重守禮,知道不在人前招眼,比你強;不枉你心肝肉似的待她。」不愧是閱人無數的孔嬤嬤,真真是非同凡響。一雙眼眸,看盡世事。
因為盛華蘭出嫁在即,也是盛老太太的淵源,才請來了這麼一位溫厚細緻的老師。教導盛家女兒學禮儀,明事理。
「所謂規矩禮數,是個很籠統的概念,包括日常生活中的一舉一動,舉凡行禮,走路,說話,微笑,待人接物,乃至端一杯茶喝一口水都有成例的做法,本來大家小姐從小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就會養成這種舉止習慣,孔嬤嬤來不過是給女孩兒們提點一下頂層貴族與盛家這種中層宦官人家的禮數迥異罷了,講白了,就是個速成班。」在古代,規矩是用來彰顯德化,明正倫理行止的。
可縱使師父有通天的本領,領進門,也不過是靠自己。幾個姑娘一同修行,亦一通修行。盛家的姑娘似乎突然就溫婉端莊起來了,說話也大方得體,行為舉止更是春風拂柳。看的盛紘甚是欣慰。竟也躍躍欲試,也自己親身去請教。
雖說盛紘這個人為人慎敏,頗有心計,後得盛老太太教養,心胸開闊,目光長遠,他知道這官要做長久,必得耳聰目明,知己知彼,這幾日他時時藉機討教孔嬤嬤一些京城故事,孔嬤嬤看在盛老太太面子上,也把京中權宦貴胄複雜隱秘的關係,挑干係不大的略略說了。孔嬤嬤幾十年混跡於深宮內院,往來之人大多是社會頂層人物,見識自也不凡,幾次談話下來,盛紘受教不淺,幾乎將孔嬤嬤當自家長輩了,恨不得把她留下才好;無奈孔嬤嬤惦念故鄉,堅辭不肯;盛紘也只好作罷。
孔嬤嬤的到來,使得盛家上下受益匪淺。一介女流之輩,卻教書育人,高明也通透。博得了所有人的信服。故請孔嬤嬤來盛府這一舉措,實實是高明,也是盛家女兒的福分。
人是人全部習性的疊加。冬日賞雪,夏日清涼,春日看花,無論歲月如何變化,盡情享受,玩味其中。帶著欣喜相遇,暫得於己心態,無謂得與失,皆是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