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波普藝術先驅|「繼畢卡索之後最會繪畫的藝術家」|馬歇爾·雷斯

2020-12-22 什麼值得買

馬歇爾·雷斯(Martial Raysse)

「我希望人們忘記我之前的一切,即日起,我是個新人,一個貧窮的新藝術家。」

馬歇爾·雷斯Martial Raysse

法國波普藝術先驅馬歇爾·雷斯(Martial Raysse)1936年生於法國東南部的陶瓷工匠家庭,雖然沒有接受過系統的繪畫訓練,但從小雷斯就開始了繪畫和雕塑的創作。現年85歲的雷斯作為法國新現實主義運動的重要成員曾因為波普語言被廣泛關注,但很快他隱居法國鄉間鑽研傳統的繪畫技法。與其說雷斯的選擇是在技法上的倒退,不如說隨著人生的進度,雷斯進行了一場藝術上的回歸。

HdM畫廊北京空間馬歇爾·雷斯同名個展現場

2019年1月11日,HdM畫廊在其北京空間舉辦馬歇爾·雷斯同名個展,展出藝術家自上世紀80年代至2019年橫跨30年的20餘件紙本作品。雷斯這個時期的作品沉澱了其一生的藝術趣味,集詩意和視覺表達於一體,呈現出建立在美術史和神話語境上的動人故事。

作為一名納粹時期的倖存者,雷斯認為「世界,就是一場悲喜交加的鬧劇」,而他在不同技法中穿梭的表達是因為對於一名藝術家、一名創作者來說,根據產生情感的情況不同,用多種不同的方式表達,才是真正富有激情和真正有趣的。

Suddenly Last Summer, 1963

Franoise Hardy, 1963

雷斯是一名無師自通的畫家,他的一生創作包含雕塑、裝置、公共藝術、實驗電影等多個領域,而繪畫是他從一而終的追求。雷斯在 1954 年入讀尼斯文學院文學系,次年就以詩人的身份開始了大量的詩歌創作;但正如義大利俗語所言「翻譯即不忠」,他很快意識到文字的表述有其局限性,無法準確地表達他的所想,而繪畫是鑄就巴別塔的世界通用語言,於是他開始了繪畫。

1960 年,因「克萊因藍」而聲名鵲起的伊夫·克萊因(Yves Klein)舉辦了「藍色時代的人體測量」(Anthropometries)行為藝術展,成為法國最著名的先鋒藝術家。雷斯作為新現實主義運動的重要成員,與伊夫·克萊因(Yves Klein)、阿爾曼(Arman)等九位當時最具激進精神的年輕藝術家一起,在一張100×66cm的稿紙上,寫下了《新現實主義憲章宣言》,由此開闢了法國當代藝術的革命性的篇章。

伊夫·克萊因(Yves Klein),PORTRAIT RELIEF DE MARTIAL RAYSSE,(PR 2),1962

伊夫·克萊因(Yves Klein),Claude Pascal、Arman、Martial Raysse的肖像浮雕,1962

新現實主義時期的雷斯在波普語言的表達上廣泛地使用了霓虹燈的元素,在這一材料的使用上,他早於其他美國波普藝術家。雷斯認為,這些藝術家出生在一個到處都有霓虹燈的社會環境下,他們對此並不感到驚訝。但是在法國的東南部城市尼斯,在雷斯幼年的時候,只有電影院才有霓虹燈,整個尼斯就只有一兩處霓虹燈,因此它們對於雷斯有著象徵意義。這樣的童年記憶催生了雷斯的藝術語言。

Nissa Bella, 1964

Peinture Haute tension, 1965

America, America, 1964

說起雷斯從1962年到1968年在美國的生活和創作,他覺得自己感受到了真正的活力和自由,藝術家之間有諸多的討論和共鳴,這使得他想在作品中帶給觀眾更多的東西。1962年,雷斯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的展覽中呈現其裝置作品《雷斯海灘(Raysse Beach)》,他使用霓虹燈、泳裝美女海報、海灘玩具等現成品打造的海灘一隅,成為法國波普藝術的最為經典的作品之一;1963年他創作了《日本製造(Made in Japan)》系列作品,其中涉及很多偉大畫家的作品,從克拉納赫(Lucas Cranach )到安東尼奧·波拉約洛(Antonio Pollaiuolo),從多梅尼哥·基爾蘭達約(Domenico Ghirlandaio)到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都呈現出波譜藝術的絢麗效果和簡約風格;甚至後來他將自己創作的實驗電影融入到他的畫作中。就此,雷斯也成為了紐約炙手可熱的波普藝術大師。1966年,他代表法國參加了第33屆威尼斯雙年展,創作了10米長的作品《Nice-Venice》。

上世紀70年代,當雷斯重新反思自己作品時,他想看看在此之前的其他藝術家是如何做的。隨後,他被拉斐爾的一張小幅素描所吸引,拉斐爾在兩條鉛筆筆跡之間留出了一塊空白,令這張紙如霓虹燈一樣閃耀,充滿力量。那一刻,雷斯發現了現代性,發現了繪畫的奧秘:以繪畫性本身去製造光亮。他覺得,「雖然我們認為拉斐爾的歷史時期已經離我們很遠了,但他作品的精神遠在我們之前,所以去理解永不消失的藝術精神是非常重要的。是藝術史學家賦予了時間的意義,但當你面對一張畫的時候,它是沒有時代局限的。它僅僅是一張畫,這裡沒有畫家,也沒有藝術史,只有繪畫。」這就是為什麼雷斯之後放棄了霓虹燈材料的原因。所以雷斯在盛名之時回到法國西南部Begerac的隱秘鄉間,拋棄波普表達回到傳統的繪畫語言創作。回歸純粹繪畫表達的雷斯說「我希望人們忘記我之前的一切,即日起,我是個新人,一個貧窮的新藝術家。」

《拉斐爾Villa Borghese的臨摹》,紙上木炭,40 x 32 cm,1988

歸隱鄉間之後,雷斯通常在一幅作品上就耗費好幾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他有著複雜的古典技法參考體系,他認為繪畫的精神像雲,無邊無際。這段日子他過得拮据而滿足,「在鄉下我幾乎不花錢,日常生活幾乎只有繪畫」他如是說。在這段時期,雷斯不僅在創作語言上變得純粹,在對於藝術的看法上也更加返璞歸真。他認為繪畫的完成時間不再影響一幅畫的表達,在藝術史意義上它們歸屬於一個時代,但是作品意義上它們又是獨立的,畫就是畫;同時,雷斯也不再扮演一名激進的左派,他稱自己為一個「沒有社會背景和政治立場的觀看者」,美就是美。

Les deux poètes, 1991

Ceux du maquis, 1992

《第十八樓》,紙上色粉,15 x 9.5 cm,1998

《雷奧迪納,你和我》中的習作,紙上綜合材料,40 x 30 cm,2008

Miss Bagdad, 2003

Poissons d』avril, 2007

在回歸傳統繪畫技法的時期,雷斯並沒有完全摒棄波普的精神,和他一以貫之的詩性,而是將波普藝術的想像力糅合在了更具透視、體積和協調色彩的傳統技法中。這個階段的繪畫中,雷斯的小型素描作品和大尺幅油畫內容相關聯,似乎各具自己的小世界,又同時和觀眾發生對話,共同構建雷斯心中的地區神話。

Le Carnaval à Périgueux, 1992

Ici plage comme ici bas, 2012

從90年代開始,雷斯的繪畫更趨向於宏大的構圖,嘉年華式的、生動的生活場景成為他作品中的特色元素,在1992你創作的《Le Carnaval à Périgueux》中能看到這種表達。他對人性誘惑和殘忍的關注,體現在2012年的《Ici plage comme ici bas》中,這些都能看出他作品中的巧妙結合。

這段時期雷斯的作品中隨處可見古典技法的影子,在1995年的作品《Giotto renversé par un porc》中我們可以窺到泰奧多爾·席裡柯(Théodore Géricault),1819年《梅杜莎之筏(The Raft of the Medusa)》構圖的端倪;同時在人物的體態刻畫上,又有著文藝復興時期《尋愛綺夢(Hypnerotomachia Poliphili)》遙遠的回音。

Giotto renversé par un porc, 1995

Last year in Capri, 1962

同時雷斯也是「法國最貴的在世藝術家」。這也歸結於他於1962年在紐約創作的波普畫作《在卡普裡的最後一年(Last Year in Capri)》在2011年倫敦佳士得拍賣會上,以四百多萬英鎊成交。

Radieuse des nuages, 2012

《Temps Couvert à Tanger》中的模特,紙上色粉,19 x 23 cm,2010

《著名的粉色天空的舞蹈》,紙上綜合材料,48 x 36 cm,2015

《習作:日出》,紙上綜合材料,29.5 x 42 cm,2016

《綠色酒吧的女王》,紙上色粉,27 x 21 cm,2018

《至少去除這兩個》,紙上綜合材料,42 x 29.5 cm,2019

過去的40年裡,雷斯每天清晨四點開始打坐,之後純粹地繪畫,以保證每幅作品「恆久而精確」。雷斯的創作沒有假期,他認為藝術家是不需要退休的,耄耋之年他還是繼續畫畫,因為專心致志地繪畫令人幸福。

關於畫廊(HDM Gallery)

HdM 畫廊成立於 2009 年北京,致力於推動當代藝術的發展,尤其關注中國當代藝術。畫廊空間分布於北京、杭州和倫敦。基於對中國當代藝術的熱愛,Hadrien de Montferrand 先生、 Laurant Dassault 先生和 Olivier Hervet 三位畫廊創始人及合伙人都有超過十年探索中國藝術市場的豐富經驗,並作為一線參與者在關注日新月異的中國藝術生態系統。

有任何關於展覽、藝術品、藝術新聞的事宜想了解,歡迎關注我們「藝術小小值」,也歡迎以郵件方式溝通,郵箱:art@smzdm.com,謝謝大家。

關注作者「藝術小小值」,不定時打賞粉絲金幣哦~!

相關焦點

  • 岡本信治郎:從日本戰後少年到一代波普藝術先驅
    2020年8月15日,東京畫廊+BTAP在北京空間呈現日本波普藝術先驅岡本信治郎(Shinjiro Okamoto)的個展。是在年初岡本信治郎去世之後舉辦的首次個展。同時也藉此次展覽梳理了這位藝術家傳奇的一生。
  • 美國波普藝術之父:羅伊·利希滕斯坦
    即使你不記得羅伊·利希滕斯坦( Roy Lichtenstein )的名字,但你也會一眼認出他的作品。和安迪·沃霍爾一樣,利希滕斯坦是美國波普藝術最具代表性和象徵性的藝術家。下面的紀錄片完成於 1990 年,也就是藝術家去世七年前製作的專題紀錄片,內容包括了克裡斯·亨特( Chris Hunt )在羅伊·利希滕斯坦工作室中對他的採訪;羅伊·利希滕斯坦繪畫和創作過程的現場記錄;美國波普藝術重要推手——畫廊主利奧·卡斯特裡( Leo Castelli )對六七十年代美國波普藝術伊始時細節的憶述;以及羅伊·利希滕斯坦飽受爭議的創作主題——對美國漫畫的模繪和再造中所涉及到的漫畫原著者的回應
  • 【當代藝術家】英國波普:從獨立小組到大衛·霍克尼
    這些發展與紐約在1959年和1963年間幾乎同時發生的事件平行,在紐約是從1950年代中期賈斯帕·瓊斯的作品開始,緊隨其後的是美國波普藝術家安迪·沃霍爾,羅伊·利希滕斯坦(RoyLichtenstein)和詹姆斯·羅森奎斯特(JamesRosenquist)。波普藝術的革命性發生在最根本的方面,甚至它的主要人物們都難以用文字來闡述它。
  • 感受波普藝術的靈魂 藝術家安迪沃霍爾藝術作品展在寧開幕
    在波普的世界裡生活就是藝術,藝術就是生活。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1928—1987)是波普藝術的倡導者和領袖,對波普藝術影響最大的藝術家。被譽為20世紀藝術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
  • 畢卡索背後神秘女子:藝術家朵拉·瑪爾的故事
    畢卡索這個名字可能人們並不陌生。這位西班牙20世紀最著名的畫家可以說是現代藝術的鼻祖。然而,朵拉·瑪爾這個名字未必就廣為人知。她經常被人以畢卡索的情人而提起,但實際上,瑪爾本人也是一位極富天分的藝術家。其實,在瑪爾1935年在法國遇到畢卡索之前,就已經由於自己的攝影作品而聞名。
  • Roy Lichtenstein: 波普藝術之父 ,隱秘的古典主義者
    1964年,《生活》雜誌以「李奇登斯坦是不是美國最糟糕的藝術家?」為題,撰文發問。甚至有人懷疑他根本不算藝術家。然而,和聲名狼藉的波普藝術家安迪•霍沃爾不同,李奇登斯坦並非沽名釣譽之徒。在20世紀中葉,抽象表現繪畫盛極一時之際,他和紐約年輕一代畫家,提出了新形式的具象繪畫——波普藝術,他的藝術出現了戲劇性的變化。
  • 易行電臺‖第8期:波普藝術影響最大的藝術家:Andy Warhol
    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1987.2.22,港臺地區譯為安迪‧沃荷)被譽為20世紀藝術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是波普藝術>的倡導者和領袖,也是對波普藝術影響最大的藝術家。他就這樣把商品符號和名人形象也納入到了現成品的範圍之內,把流行文化的視覺形象背後所包含的意義與信息也變成了一種新型的商品,被拿出來任藝術家利用和交換。其實他就是在暗示一種,當代社會的藝術與文化之間的互通關係,這一手段進一步模糊了藝術與日常的邊界,否定了藝術品置於寶貴而文藝的概念。
  • 羅伯特·韋恩布萊特粉彩藝術邂逅波普藝術
    波普藝術是一種流行風格,它以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誕生於英國,「藝術應反映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應表現在藝術中」這藝術觀念被波普藝術家所遵從,波普藝術從而出現在大眾視野。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安迪·沃霍爾作為波普藝術領袖,作品深受大眾喜愛,在太原,安迪·沃霍爾邂逅粉彩藝術。什麼是粉彩藝術?
  • 寫詩的畢卡索與繪畫的畢卡索
    by 京極夏彥寫詩的畢卡索與繪畫的畢卡索年過五旬的畢卡索,他的特別有格調的雄性荷爾蒙,並沒有因此頹廢減少,直至到了五十四歲這一年,他剛剛與妻子分手,而且他對所謂藝術的焦慮也暫時趨於平靜。他開始斷斷續續寫詩,後來我們看到的素描與文字搭配的詩與畫,並不是畢卡索故意為之,可能大多來源於書籍的編輯。
  • 當頂流藝術家「出圈」時尚界,審美穩了!
    在整個20世紀,沒有誰在繪畫上的成就能超過畢卡索,藝術界對他的評價是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天才,沒有「之一」!畢卡索不僅是藝術界的標杆,在時尚界同樣舉足輕重,他的作品亦或是藝術IP聯名款風靡至今,吸引著無數人為之瘋狂,頂級流量的地位不可撼動。
  • 【美術】能看得懂的波普藝術
    一起來感受一下波普藝術的魅力吧 「複製」難道就不是藝術了麼 安迪·沃霍爾是波普藝術的標誌性人物 創作了金寶湯罐頭、可口可樂、黃色香蕉等作品 最著名的作品非《瑪麗蓮·夢露》莫屬
  • 畢卡索: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天才之一
    簡介 巴勃羅·魯伊斯·畢卡索(西班牙語:Pablo Ruiz Picasso,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西班牙著名的藝術家、畫家、雕塑家、版畫家、舞臺設計師、作家和前法國共產黨黨員,出名於法國,和喬治·布拉克同為立體主義的創始者,是20世紀現代藝術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遺作逾兩萬件
  • 【ZAN】原版藝術海報展
    作為波普藝術的代表藝術家利希騰斯坦最著名的就是他的漫畫和廣告風格結合的繪畫,借用當時大眾文化與媒體的意象,利希騰斯坦用標誌性色調和標誌性大圓點(Benday dots)的手法來表現「美國人的生活哲學」,李奇登斯坦曾經說:我試著利用一個俗濫的主題,再重新組織它的形式,使它變得不朽。這兩者的差別也許不大,但卻極其重要。
  • 始於1962——安迪·沃霍爾的波普藝術
    安迪·沃霍爾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被譽為「波普王子」。他開創了一個繪畫的新領域,這一領域成為20世紀中後期美國消費文化的鏡像。從繪畫到絲網印刷,從攝影到錄像,沃霍爾善於利用各種媒介進行創作。他以一種非常個人化的方式將高雅藝術、通俗文化、先鋒藝術融合,打破商業藝術和純藝術的界限,創造了一種人人都能欣賞的藝術,締造了波普藝術的不衰傳奇。他對藝術的革新至今都深刻影響著全世界的藝術家。
  • 「又潮又有錢」的波普藝術
    到了50年代中期,波普藝術在美國,才算真正達到了鼎盛階段。因為美國的兩種社會根源:「流行」和「金錢」催生了波普藝術更加的繁盛。想要看懂又潮又有錢的波普藝術也不難,我們就從它的幾位藝術代表來看看:波普藝術是怎麼「不正經」的?
  • 世界級繪畫大師們的自畫像作品選集
    畢卡索(Pablo Picasso 1881年—1973年)是二十世紀西方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 蒙克(Edvard Munch 1863-1944)挪威偉大的畫家,現代表現主義繪畫的先驅。
  • 朵拉·瑪爾:她是畢卡索的愛人,也是才華橫溢的藝術家
    一個月前,泰特現代美術館剛剛結束了迄今為止英國舉辦的最大規模的法國藝術家Dora Maar的回顧展,介紹她在60餘年間創作的超過200件攝影作品。 今天小編將避開畢卡索的光環,去探索一個更加「真實」的朵拉·瑪爾,即她作為一名超現實主義攝影家的激情與創新。
  • 【臺灣素人藝術家陳俐維成為法國巴黎大皇宮首都藝術博覽會上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在法國現任總統艾瑪努埃勒·馬克龍和法國文化部及外事交流部的鼎力支持,以及巴黎大皇宮組委會、法國權威藝術媒體和各大藝術藝術機構的共同協助下
  •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藝術家 最具有影響力的現代派畫家畢卡索121
    繪畫不再是形體美的抽象理想或是用詩情畫意的手法來體現視覺表象,繪畫成為藝術家面對某一事物或事件有感而生的思想的客觀敘述,把他對他所要表現的事物的全部思想認識都融會進去。藝術不再是對客觀對象的複製再現。因此,從不臨摹實物作畫的畢卡索就曾說過:「我不是在尋找,而是在發現。」
  • 來自畢卡索、霍克尼的乾貨寶典,必須收好了!
    當我們提到西方藝術家筆下的東方藝術,首先不可否認的就是圖紋元素。在絲綢之路連通亞洲與歐洲以後,也把中國的藝術審美帶去了歐洲。一大批優秀的西方藝術家的作品中也開始出現我們熟悉的東方元素,例如紋飾,瓷器等。而我們要說的野獸派運動領導人Henri Matisse,在當時的巴黎,被稱為是「最了解東方的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