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歲的孫大伯喉嚨痛了好幾天,女兒認為他是感冒,沒有太在意。直到這天傍晚,孫大伯頭昏乏力,眼睛都睜不開。女兒下班回家,發現他臉色看起來很蒼白,人迷迷糊糊的,對話反應很慢,趕緊把他送到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
入院時測體溫,已到39.7℃!孫大伯立刻被轉入急診搶救室。急診科醫生賀曉旭詢問後了解到,孫大伯有糖尿病、高血壓。上周開始,咽口水時喉嚨痛得厲害。三天前感覺有些發熱,沒精神、沒胃口,但還能熬。直到就診當天,人已經累得不行了。孫大伯的女兒說:「在家一直沒測體溫,沒想到爸爸竟然發燒這麼嚴重。」
賀曉旭發現,孫大伯咽喉充血,下巴上皮膚紅熱,脖子上還有顆半個蛋黃大小的淋巴結。這時,正在做生命體徵檢查的護士匆忙叫他:「患者血壓突然掉得很快。」
賀曉旭發現,孫大伯身上都是汗,意識有些模糊,他趕緊囑咐護士加快輸液。這時,化驗報告出來了,顯示孫大伯炎症指標高、肝腎功能輕度異常、電解質紊亂,是膿毒症。
賀曉旭考慮孫大伯的膿毒症是由急性淋巴結炎引起,於是安排他住進普外科進一步系統診療。普外科副主任醫師孔穎告訴孫大伯的女兒:「你爸爸起初可能只是單純急性咽喉炎,由於沒有積極控制,導致急性頜下淋巴結炎,再加上生病後飲食減少,出現嚴重的血容量低狀態。老年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高血糖也為病原體提供了『助長』環境,最終導致膿毒症。」
一周後,在醫護的共同努力下,孫大伯頸部紅腫消退,生命體徵平穩,各項異常指標也恢復了。一家人這才舒了一口氣。
醫生解釋,膿毒症是身體對感染的一種反應,是病原菌進入人體生長繁殖後導致的,它會引起疾病、器官及組織損傷。膿毒症可來源於任何類型的感染,可發生於任何人、任何時間,可侵犯身體的任何部位,輕微感染也能引起膿毒症。膿毒症也是急診科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致死因素。有幾類人群感染風險較高:免疫力低下的人;嬰兒、幼童和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愛滋病,癌症,腎臟或肝臟疾病;嚴重燒傷或創傷患者。
對此,該院急診科主任黃世恩提醒,一旦出現高熱、呼吸短促、意識不清、膚色蒼白、淋巴結腫大等感染症狀,要及時就醫,以免造成嚴重甚至不可逆的損害。高危人群平常一定要控制好原發病(如糖尿病等),存在感染時應及時接受救治。日常預防可能導致膿毒症的感染,及時清潔傷口,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如常洗手等。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