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會給新生寶寶裹襁褓?簡單5步看過來!

2020-12-24 芽芽優生

#教育行家說#有人問:

家裡前幾天剛添了個女兒,我第一次當爸啥都不會,特別是給娃裹襁褓。每次都弄不緊,然後被老婆一頓罵。

有沒有什麼簡便容易學的方法啊?

芽爸解答:

專家認為,對早產兒還有愛哭鬧、睡不安穩的小寶寶來說,給TA們裹襁褓是有好處的。

裹在襁褓中的嬰兒能有更安穩、更長時間的睡眠,而且突然自發性醒來的機率會大大降低。

為什麼裹襁褓?

主要是為了給寶寶營造出熟悉的、就好像在媽媽舒服的子宮內的感覺。可以讓寶寶感到放鬆鎮定,也可以減少寶寶驚跳反射的發生機率。

PS:驚跳反射是寶寶天生帶來的。在突然聽到噪音或感受到震動時,寶寶雙臂or雙腿會突然向外伸展,把手指張開。

襁褓優缺點一覽

1、優點:

可以保證寶寶更安穩更長時間的睡眠;讓寶寶迅速安靜下來;寶寶在襁褓中無法隨意翻身趴著,降低突然死亡率。

2、缺點:

包裹太緊會導致裡面溫度太高,也會壓迫寶寶神經;襁褓可能增加畸形或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危險。

裹襁褓的方法

1、首先把毯子鋪成菱形,把上下的角摺疊對齊,然後把寶寶放在中央。

注意寶寶的頭部必須要露出毯子,肩要低於毯子的上邊。

2、把寶寶右臂橫放在TA身體上,接著把毯子的右邊扯過來放到寶寶身上。

3、被子下部向上,要包裹住寶寶的腳。

4、把寶寶左臂緊緊放在身體上,並且把被子裹在上面。

5、最後把剩下的被子包裹在寶寶的身下就大功告成了。

這3種情況不要裹襁褓

1、寶寶強烈不滿

不是所有寶寶都要用襁褓。如果寶寶不裹襁褓也能安慰入睡,那就不用裹襁褓了。

如果強行用襁褓包裹,寶寶可能會全身抵抗表示不滿。

2、髖關節發育不良

如果寶寶本身髖關節發育不良,一定不要給TA裹襁褓,會加重病情。

3、發燒

寶寶發燒也不能用襁褓。寶寶體溫升高,熱量積累會導致體溫過熱。

這個時候停用襁褓

一開始使用襁褓可以讓寶寶平靜,避免莫羅氏反射。

但在寶寶出生後2-3個月這個反射會漸漸減弱,所以襁褓一般在出生後最初幾周用就夠了。

隨著寶寶年齡增長,運動需求變強,寶寶喜歡動來動去。這時候襁褓會限制寶寶運動空間,阻礙運動機能發展。

如果到了這個階段還給寶寶裹襁褓,可能會帶來危險,例如寶寶翻身趴著但不能翻回來,增加突然死亡機率。

這個時候就該停用襁褓了。

如果超過3個月寶寶還是無法安睡,可以試試其他辦法,使用睡袋或固定作息時間。

相關焦點

  • 給寶寶拍照為啥要「裹襁褓」?攝影師的解釋,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
    那麼,對於很多父母來說,拍滿月照是一個不成文的習俗,當寶寶滿月的時候,很多寶媽、寶爸都會給寶寶來一組可愛的滿月照。但是,不知道細心的你們發現了沒有,拍滿月照,或者新生兒照的時候,往往影樓的攝影師,會給孩子裹上可愛的襁褓,像是一個「小粽子」。那麼為什麼要給寶寶裹襁褓呢?
  • 新手爸媽莫慌,手把手教你正確的裹襁褓方法,讓寶寶睡得更香
    給寶寶裹襁褓是每個為人父母的必修課,初生寶寶突然脫離媽媽的子宮來到這世上,一開始很容易缺乏安全感。此時裹襁褓對寶寶來說就是個過渡,當他被襁褓包裹時,就仿佛回到了媽媽的子宮裡,既舒適又有安全感,能讓寶寶睡得更香。
  • 裹襁褓其實也有學問,快來看看,行動起來吧,讓寶寶睡的更安心
    裹襁褓其實是一門技術活,如果襁褓裹的不好,會影響寶寶的睡眠。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嬰幼兒由於環境等的原因,雖然易於入睡,但其實也容易驚醒,當其的手腳輕微晃動時,便會弄醒自己,因此通常會給不到2個月的寶寶裹襁褓,以避免寶寶遭受環境刺激等。那麼到底該如何裹襁褓呢?本篇文章會手把手教你。
  • 寶寶的日常護理怎麼做?比如裹襁褓、換尿布等等
    每位家長都必須清楚寶寶的日常護理,包括裹襁褓、換尿布等等,只有將日常護理做好,才能確保寶寶的健康與成長。1、裹襁褓夏天以外的3個季節,新生兒寶寶需要裹襁褓,但用傳統式打「蠟燭包」的方法,把孩子四肢綁直捆緊,不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正確裹襁褓的方法,是用包被從寶寶腋下鬆鬆地裹住下半身,以成年人的手指能自由伸入為宜,讓寶寶的雙腿呈自然屈曲狀態,能自由活動。
  • 吐血整理:小月齡寶寶最實用的裹襁褓技能
    回想這一百天,迷茫的時刻不多,數的出來的幾次幾乎都跟寶寶睡眠有關。沒有認真的看過任何育兒書籍,一直處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處理循環中,好在現在各類APP簡直不要太發達,寶寶的問題又都大同小異,幾乎個個都能迎刃而解,而要說這個過程中個人認為最實用的哄娃技巧還當屬「蠟燭包」裹襁褓,值得好好推薦。
  • 該不該給孩子裹襁褓,孩子吃手很厲害,該不該強加幹預
    夜間裹不裹襁褓的問題,應該看寶寶是否適應,如果一出生就使用了襁褓,那麼可以繼續用,因為裹襁褓會讓寶寶有安全感,如果一出生就沒有用過,那還是不要用了,因為寶寶會不習慣。
  • 護士演示寶寶襁褓的正確包法,簡單好學,這麼包寶寶很舒服!
    護士演示寶寶襁褓的正確包法,簡單好學,這麼包寶寶很舒服! 原標題:護士演示寶寶襁褓的正確包法,簡單好學,這麼包寶寶很舒服!
  • 寒冷天氣給嬰兒裹襁褓,可以睡得更持久?超過這個月份使用很危險
    北方的冬天又幹又冷,新手媽媽總想著自己家的小可愛更暖和一點,不光是白天給寶寶穿上厚厚的羽絨服,就連晚上也會給寶寶裹上一層襁褓毯。這種方式被稱為包襁褓,老一輩的人認為這樣做可以讓寶寶睡得更持久,可真是這樣嗎?
  • 英國王室寶寶襁褓毯,大受韓國媽媽喜愛
    英國王室寶寶一出生,引發各國民眾的關注。王室夫婦和新生王子的一舉一動成了許多人爭相模仿的典範。其中,韓國媽媽們追星熱情高漲,對王室寶寶所用的嬰兒用品大感興趣。王室寶寶的所用的襁褓毯和汽車座椅的品牌曝光之後,韓國媽媽們紛紛湧向商店購買,但是韓國媽媽只能在
  • 5個抱寶寶的正確姿勢(內附示意圖)抱錯嚴重影響孩子身體發育!
    很簡單,家長先彎曲一隻胳膊,讓寶寶把頭枕在這隻胳膊手肘處,在用前臂順勢託著寶寶的背,另外一隻手從下面幫著託住寶寶的屁股。如果你不會做,可以看看文稿裡的示意圖,照著做就行-般來說,在給寶寶裹上襁褓,再抱起來輕輕搖晃之後,寶寶很快就會安靜下來。襁褓要怎麼包呢?我們特意做了幾張示範圖,放在該課程文字稿中,你可以對照著做。
  • 不會燻臘肉的朋友看過來,只需簡單2步,色澤鮮亮比臘肉還香!
    不會燻臘肉的朋友看過來,只需簡單2步,色澤鮮亮比臘肉還香!還有2個多月就快過年了,超市、菜市場也都擺滿臘肉香腸,很多朋友也都開始在家裡燻臘肉了,但做臘肉需要煙燻,所以在城裡就只能買來吃了,其實除了臘肉,醬油也是非常好吃的,而且做法也比較簡單,做好後比臘肉還香,炒著吃、蒸著吃都非常不錯,一起來看看吧!
  • 意外生下5胞胎,懵逼丈夫變硬核奶爸,5秒換尿布、1分鐘裹襁褓
    在美國加州,有這麼一位硬核奶爸,家裡雖然有七個娃,但他卻靠自己的雙手和創造力,為妻子和自己減輕了家務負擔,還滿足了每個寶寶的生活需求。有的寶寶因為晝夜顛倒,晚上不睡覺,Amy精疲力盡的躺在床上,他們還在吵吵鬧鬧。為了照顧好五胞胎,夫妻倆練就了魔鬼手速:1分鐘裹襁褓、5秒換尿不溼、左右開弓式餵奶...有時候不得已請求外援,祖母、朋友都來幫忙帶娃,眼看大家都要被他們逼瘋了,Chad決定要改變這種局面。
  • 醫生手把手教你「包」孩子,包被一裹就不哭,新手媽媽趕快收藏
    文丨福果媽媽小時候學過一個詞,叫做襁褓,生了孩子之後,才知道這個詞所指的到底是什麼。當初生寶寶,從產房出來之後,看到的就是包在襁褓裡的寶寶了,醫院給的這個包被,現在我還留著,雖然不算厚,但是也很柔軟舒服。
  • 同樣是用包被裹孩子,為啥醫生一裹娃就不哭,新手媽媽快來學
    原因是家長們沒有掌握方正確的方法和技巧,寶寶感到不舒服,自然不會停止哭泣。那麼到底如何包裹寶寶呢,新手媽媽們快學起來吧。常見的包被分為三種:外包被、內包被以及襁褓包。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不同包被的使用場景以及具體打法。
  • 寶寶睡覺時穿的睡袋怎麼選?穿時有啥注意事項?
    上次咱們發夏季開空調注意事項(戳這裡看詳細),沒想到,留言區裡問到最多的不是空調,而是:Emmm……都是過來人,完全可以腦補出你蓬頭垢面起夜的樣子……在我們很隆重地給出「用睡袋」的建議後,沒想到問題更多了:唉,操心又嘮叨的老媽子又要上線了,來好好講講睡袋怎麼選、穿時有啥注意事項。(放心看,沒廣告)別亂買!
  • 簡單5步,教你買到最適合自家寶寶的奶粉
    為了讓大家搞明白奶粉的道道,乾媽從新鮮度、營養、配料、可選擇成分和特殊奶源這5個方面給陸續出了5篇文章。沒看過之前文章的也不用複習了,今天咱們來一篇終極選購指南——簡單5步就能幫你選出適合寶寶的奶粉。直接看這篇也能get到選奶粉要點。1選哪國奶粉?
  • 今日開團|新生兒必備SwaddleDesigns多功能襁褓,不僅防驚跳,還可當作哺乳遮巾/小蓋被...好萊塢明星娃們都在用!
    襁褓,也叫做包巾包被,功能作用都是一樣的:通過包緊寶寶,控制住小寶寶的雙手,還原寶寶在媽媽子宮裡的感覺,讓寶寶更有安全感,在發生驚跳反應的時候不會因為手突然抬起而驚醒。 從小使用襁褓的孩子,一般睡眠都不會太差。 這個東東,可以說是每個孩子必備的。在很多年前,我們小時候,老人們也發現了這個問題,但那時候更多的是「蠟燭包」,把孩子們的雙腳也綁了起來,這對寶寶的胯關節發育是不利的。而現在的襁褓包被,只是控制雙手,對孩子的各方面成長沒有一點壞處。
  • 新生寶寶的囟門摸不得,娃會變傻、變啞?後悔太晚知道答案
    文|文兒我們都知道,新生寶寶身體器官很脆弱,照顧的時候需要格外周到、小心。但因為大家太過看新生寶寶的護理,民間流傳著照顧寶寶的禁忌:新生寶寶的囟門摸不得,娃會變傻、變啞,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上個月,我去看望坐月子的堂姐,順便抱了抱她家尚在襁褓中的寶寶。堂姐的婆婆在我抱寶寶的時候,千叮嚀萬囑咐不要用手摸寶寶的囟門,說否則寶寶就會變得不聰明,不會說話了......我聽完這番話,只能苦笑,寶寶的囟門真的沒有想像中那樣碰不得。什麼是囟門?
  • 黃豆粉餈粑好吃有訣竅,簡單5步,做出來又香又糯,你也試試看吧
    中國的美食文化源遠流長,可謂是吃之不盡,數之不盡,每當大家走到人流量大繁華的街道上時,總是能夠看到各式各樣的小吃,相信如果你是一個吃貨的話,吃過的小吃都能數不過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這麼一種小吃,一小坨餈粑裹上一層薄薄的黃豆粉,吃起來軟糯香甜,百吃不膩。
  • 寶寶三個月還不會笑出聲?幾款簡單小遊戲,讓寶寶越笑越開心
    晚上看視頻,一個媽媽拍下了自家大寶逗二寶的視頻,三個多月的二寶在大寶的引逗之下咯咯笑,不少媽媽紛紛留言:大寶二寶好友愛;二寶笑得好治癒。也有媽媽留言:我家寶寶也快滿三個月了,怎麼還是笑不出聲?寶寶多大能笑出聲?在育兒過程中,很多媽媽會發現,自家寶寶剛出生嘴角就會帶著笑。新生寶寶這種笑,與我們平時常見的那種因為什麼事情好玩或者自己開心表現出的笑是不同的,這是一種無意識的笑,也被稱作自發性微笑。這種笑並沒有特別的感情在裡面,只是寶寶身心比較舒適的一種生理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