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抱寶寶的正確姿勢(內附示意圖)抱錯嚴重影響孩子身體發育!

2020-12-24 新媽派派

小寶寶剛剛出生的時候,小小的,軟軟的,看起來很可愛,很多家長一邊急著想抱寶寶,一邊害怕抱寶寶方法不對。接下來,我們就來講講小寶寶要怎麼抱比較好。

大原則:扶住腰和背、穩住頭

剛出生的寶寶,脊柱力量比較弱,腰和背是沒有力氣的,單靠自己並沒辦法支撐住身體,所以我們再抱的時候,要注意扶住他的腰和背。

另外,三個月之前寶寶脖子的支撐力比較弱,也不能靠自己活動小腦袋,家長在抱的時候,注意不要把寶寶的頭晃來晃去,或者把寶寶的頭放太低,又或是用衣服遮蓋寶寶的口鼻,這些都會影響寶寶正常呼吸。

總之,抱寶寶的大原則就是:一定要注意扶住腰和背,並穩住寶寶的頭。

如果你看到寶寶趴著的時候,可以和床面呈90°角抬頭了,說明寶寶的頸部力量已經很好了,就不用再額外扶著他的脖子了。

抱寶寶的5種方法

說完了抱寶寶的大原則,接下來我們說說具體抱寶寶的5個方法。

第一種方法:搖籃抱

搖籃抱很常見,也非常適合小嬰兒,它可以讓寶寶的身體基本處在一個平面上,頭會比身子稍微高一點,不會影響寶寶呼吸。

具體要怎麼抱呢?

很簡單,家長先彎曲一隻胳膊,讓寶寶把頭枕在這隻胳膊手肘處,在用前臂順勢託著寶寶的背,另外一隻手從下面幫著託住寶寶的屁股。如果你不會做,可以看看文稿裡的示意圖,照著做就行

圖一:搖籃抱

不論你是坐著、站著還是慢慢走著,都可以這樣抱寶寶,而且還可以和他有目光接觸,寶寶也會覺得很安心。.

另外,在搖籃姿勢的基礎上,只要把寶寶的身體往媽媽的懷抱裡側躺一點,就變成了最常見的哺乳姿勢,比如文稿裡對應的示範圖(圖2),你也可以看看。

圖二:哺乳姿勢

第二種方法:豎抱

這種方法多用在2~3個月之後,脊柱力量變強的寶寶。但還是要提醒大家,因為寶寶的脊柱力量不足,生理彎曲還沒有形成,抱寶寶的時候,一定記得支撐住寶寶的腰背部。

豎著抱寶寶,他能看到的東西更多,自然也就更喜歡。

在寶寶吃完奶後,我們可以豎抱給寶寶拍嗝。當寶寶哭鬧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豎抱寶寶,來回多走幾步,寶寶也會安靜下來。

那具體要怎麼抱呢?

豎抱時,家長通常是站著的,一隻手環抱寶寶,扶住他的腰和背,讓寶寶的整個身體靠在大人身上,獲得支撐。然後另一隻手放在寶寶肩膀,扶住寶寶的脖子。

如果你還是不確定怎麼抱,可以看看文字稿裡的示範圖(圖3), 就知道如何豎抱了。

圖三:豎抱

這裡還要提醒大家,越小的寶寶,越要護住他的脖子。等一兩個月之後,寶寶頸部有力量了,就不用一直扶著了,而是變成虛扶,也就是手不要貼住寶寶脖子,有一定的距離,等寶寶支撐不住的時候再去扶,直到最後可以完全鬆開手。

第三種方法:襁褓抱

相比於豎著抱寶寶走走,襁褓抱更能安撫哭鬧的寶寶。-般來說,在給寶寶裹上襁褓,再抱起來輕輕搖晃之後,寶寶很快就會安靜下來。

襁褓要怎麼包呢?

我們特意做了幾張示範圖,放在該課程文字稿中,你可以對照著做。

簡單來說,可以分為6步:

第一步:把襁褓毯平鋪,折一個角,如果襁褓巾過大,也可以直接對摺。第二步:把寶寶平放在毯子上,把頭放在毯子的一角。第三步:把寶寶的小胳膊小腿放平,選擇任何一角開始摺疊,摺疊後的一端放在另一側的手下。第四步:摺疊下角。第五步:把另一側的毯子摺疊,摺疊後的一端放在寶寶另一側的手下。

第六步:確保襁褓中寶寶可以自由挪動小屁股,襁褓不是特別緊。一個檢驗的方法就是家長把手伸入襁褓中,寶寶的胸前與襁褓之間至少有2~3指的距離。

包好之後,就可以把寶寶抱在懷裡,讓寶寶的肚子和你的肚子貼在一起,然後開始輕輕搖晃,讓寶寶整個人都感覺到搖晃的感覺。與此同時,你還可以輕輕哼唱,比如「噢噢噢噢」「嗯嗯嗯嗯」 ,安撫效果會更好。

第四種方法:飛機抱

如果寶寶出現腸絞痛,就可以給寶寶飛機抱,由於這個姿勢要反過來抱寶寶,所以需要胳膊更有勁兒的人來抱,比如爸爸。具體方法就是讓寶寶趴在爸爸小胳膊上,然後讓寶寶四肢自然下垂,同時讓他的頭落在爸爸的手肘處。然後用另一隻手,從上面扶住寶寶的背,幫忙固定。大家可以看看文稿裡的示範圖(圖5) ,就是飛機抱的正確姿勢。

圖五:飛機抱

大多數情況下,用這個姿勢,會讓腸絞痛的寶寶舒服一點。如果寶寶還是哭鬧的話,就可以在這個姿勢的基礎上輕輕搖晃,效果會更好。

另外,也可以在寶寶平躺的時候,把他放在大人的肚子,上抱著,也能起到緩解疼痛的作用。

第五種方法:使用嬰兒背帶

如果你要帶寶寶外出,走動比較多的話,就可以選擇用嬰兒背帶。

無論哪種嬰兒背帶都可以,像是抱抱熊bebear、BabyBjorn 和Aprica 阿普麗佳都可以。這樣不僅寶寶舒服,還可以預防他掉下來。

另外,如果帶寶寶外出坐車的話,就要選擇嬰兒安全座椅,或者安全搖籃。不要在前排.座位.上抱寶寶,很危險。

以上就是我們推薦家長用的5種方法,為了以防萬一,這裡我再說說3種不建議大家用的姿勢。

不推薦的3種抱寶寶姿勢

第一種錯誤姿勢:抱寶寶腰,豎舉起來。

前面我們也講了,小寶寶脊柱的力量比較弱,如果不好好託住寶寶的脖子,就很容易傷到寶寶。當然,也不要往空中拋寶寶,真的不安全。

第二種錯誤姿勢:抱寶寶的時候劇烈搖晃。

這個姿勢很容易讓寶寶頭部受到衝擊,可能造成腦損傷。

第三種錯誤姿勢:讓寶寶長時間坐在家長懷裡。

大部分寶寶到了6~8個月才能開始自己坐,在此之前,如果寶寶總自己坐,就很容易傷到脊柱。當然了,偶爾坐一會兒問題不大,但要是長時間這樣抱著,就非常不推薦了。

我們來總結一下:

第一,剛出生的寶寶,脊柱力量比較弱,腰和背沒有力氣,脖子支撐力也比較弱,抱寶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扶住ta的腰和背,穩住寶寶的頭。

第二,抱寶寶時,你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抱的姿勢,比較推薦的姿勢有搖籃抱、豎抱、襁褓抱、飛機抱和使用嬰兒背帶。

第三,抱寶寶的時候注意不要抱著寶寶的腰,豎舉起來,真的很危險;也不要劇烈搖晃,有可能造成寶寶頭部不舒服;另外在6個月之前,不要讓寶寶自己坐,容易傷到脊柱。

註:文中配圖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撤銷。

相關焦點

  • 某男星由於抱姿不當,導致娃不治身亡!抱好寶寶真的很重要!
    孩子,抱得穩,還要抱得好抱孩子不僅要抱得穩,還要抱得好!小寶寶骨骼比較軟,不會抬頭也不會坐。尤其是在3個月內,小寶寶骨骼容易在外力作用下影響到正常的發展形態。造成歪脖子、高低肩、駝背、羅圈腿等問題。正確的抱娃姿勢才能確保安全的同時,不影響寶寶的健康發育。關於小寶寶的抱姿選擇,一般大家都習慣用月齡劃分。但是,每個孩子的發育不同,劃月齡判斷未免會讓部分新手家長產生混亂。其實,建議家長們可以根據寶寶身體的發育情況選擇、切換抱姿。
  • 3個月寶寶脊椎變彎,醫生告誡:別再這樣抱寶寶了
    最近,小敏發現寶寶總是愛哭鬧,很不好哄,有時候餵奶也不愛吃,擔心寶寶生病了,於是就帶寶寶去了醫院。經過一番檢查,醫生發現,寶寶雖然才3個多月,但是寶寶的脊椎卻變「彎曲」了,而罪魁禍首就是寶爸豎著抱孩子的姿勢。
  • 如何正確抱寶寶?不同年齡段抱娃姿勢有講究!
    如何正確抱寶寶?不同年齡段抱娃姿勢有講究!小寶寶的出生對每個家庭來說是件很開心的事情,因為這代表著父母愛情的結晶。懷胎十月,每個寶寶的降臨,對每個媽媽來說都是痛苦伴著開心,但是有些新手媽媽就會顯得有點不知所措,不知道怎樣帶娃,尤其是抱娃的姿勢。
  • 如何正確抱寶寶?不同月齡有講究
    怎麼抱孩子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對於不足三個月的小嬰兒來說,頸部和脊柱都還尚未發育完全,寶寶頸部的肌肉也無力去控制頭頸的姿勢,所以一旦抱姿不對就可能會傷害到寶寶。錯誤的抱姿可能會讓寶寶脊柱側彎,甚至變成小駝背。1、如何正確抱孩子?
  • 你真的會抱孩子嗎?圖解7個正確抱娃姿勢,你做對了幾個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用10分鐘,學習9個抱娃正確姿勢。之所以要學這麼多抱娃姿勢,是因為抱孩子是一個力氣活,多學幾個,肯定用得上。抱娃前的準備.1、洗手新生兒身體的免疫力很低,父母在抱孩子前一定要洗手、洗臉,避免把病毒傳給寶寶。如果天氣較冷,父母抱孩子前,還要把手捂熱了才行。
  • 男星失手摔死自己的小女兒,千萬別再這樣抱寶寶了,太危險
    3個月內向外坐抱,可能腰椎側彎6個月內單手抱,可能駝背6個月-1歲用錯腰凳,當心生殖器受損6個月以上長時間抱睡,可能歪脖子……不可:長時月子內正確抱法在月子裡的時候,儘量不要豎抱。即使是橫抱的時候也要注意,不僅要託住小傢伙的身體,還需要一同託起TA的頭,來保護寶寶的脊椎。
  • 貝嫂抱孩子有多優雅,你抱孩子就有多坑娃,別把孩子抱瘸了再後悔
    而這實際上已經是她的媽媽在旁邊叮囑他走路不要內八之後的樣子,我本來以為這是一個先天骨骼發育不太完整,行動起來有障礙的可憐孩子,對孩子還是蠻心疼的,但接下來我就發現事情可能並不像我想像的那樣。大概像下圖的這兩位家長一樣,雙手握住孩子的大腿或者是膝蓋關節,從孩子重心的下半截開始抱,方便發力,但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抱孩子方式。這麼抱孩子很可能會給孩子的腿骨發育帶來巨大的傷害,也是這個孩子走路為什麼內八的重要原因。
  • 豎抱真對寶寶脊椎發育有影響嗎 到底該如何抱 附月子餐第八天食譜
    豎抱法去抱寶寶,真的對寶寶脊椎及腰椎發育有影響嗎?感覺總聽身邊的人說過,三個月內的新生兒不建議豎抱的說法。其實這樣的觀點是完全錯誤的,豎抱這種方式是不分年齡段的,就算是剛生下來的嬰兒也是可以使用的。目前沒有任何的研究表明,豎抱會對新生兒產生不良影響。
  • 如何正確抱嬰兒?寶寶出生前,家長必須掌握的技能
    幾乎所有的新手家長,在面對剛剛出生的小寶寶時,心情是又激動又興奮又緊張,特別想抱寶寶,但是又不知道應該怎樣抱寶寶?很擔心自己抱寶寶的方法不對,會對寶寶身體帶來傷害! 但是在我們育兒道路上,抱寶寶是新手家長要學會的第一件事,也是最基本的育兒本領!
  • 標題黨:愛的抱抱,請用這些姿勢!抱了這麼久,你學會了沒有 ?
    ~思想能不能健康點愛的抱抱不一定只有愛情還可以是寶寶擁抱對寶寶來說,是具有安全感的行為。餵奶時、換尿布時、哄睡覺時……從寶寶出生到五六個月,到六七個月,甚至更大,新手爸媽們到底應該如果抱寶寶,才能讓他們舒適,而爸媽也覺得沒有那麼累呢?最好才發現寶寶抱了這麼久,居然抱姿是錯的!
  • 某男星由於抱姿不當!導致娃不治身亡!
    搶救了4天之後,孩子的生命還是沒有救回來。看看葛西健二抱孩子的圖片,就知道這個抱娃姿勢有多危險!▼僅僅只是用手託住了寶寶的屁股,這樣的坐姿抱法會增加寶寶脊椎的壓力,影響頸部和軀幹肌肉的發育。注意要點哦~將寶寶的頭放在臂彎裡,肘部護著寶寶的頭左手護背和腰部,右手託著寶寶的屁股和腰【0-1個月的寶寶】錯誤抱姿:寶寶的頭部和頸部沒有託住,嚴重影響寶寶的頸部和軀幹發育。
  • 別讓錯誤的抱姿傷害了寶寶的脊椎,怎樣抱寶寶才正確?
    只是新生兒的頸椎不足以支撐腦袋,所以在孩子豎抱的時候需要扶住孩子的大腦袋。  我們也可以看看明星的做法,比如林志穎當時抱著自家的雙胞胎的時候,就是豎著抱的;剛剛出生的寶寶醫生也會建議讓孩子趴在媽媽的身上,這被稱作袋鼠育兒法。
  • 寶媽秘籍|還在圖省事抱睡寶寶?長期抱娃是會影響寶寶脊柱發育的!
    小伊伊剛出生四個月,最近父母總看到孩子喜歡歪頭,這種現象是以前沒有過的。父母有點擔心,於是就帶著孩子去了醫院,結果竟然檢查出脊椎變形。在醫生的詢問下,終於找到了原因。原來小伊伊睡覺有困難,老是不能乖乖入睡。媽媽就喜歡把小伊伊抱在懷裡入睡,如果媽媽發現小伊伊睡著之後,就會把孩子抱到床上,但是她又開始哭起來。
  • 剛出生的寶寶,讓TA抱最合適,別人再急也要等幾天
    但是對於新生寶寶的照顧和護理卻需要非常講究,因為剛出生的小寶寶骨骼和臟器發育都尚未完全,哪怕就是簡單的抱孩子這個動作,也要非常小心。所以新生的寶寶是不能隨便讓人抱的,必須要有最合適的人選。小婷就剛剛生完寶寶,老公和婆婆都在醫院陪護,當護士把寶寶送到小婷身邊時,老公上前想要從護士手裡接過孩子,迫不及待地要找找當爸爸的感覺。
  • 抱睡、奶睡、摟睡,哪種方式利於寶寶發育?真相和想像不一樣
    如果媽媽不能在有效的時間內安撫寶寶入睡,就會讓他們錯過分泌生長激素的高峰期,隨著惡性循環睡得越晚分泌的生長激素也就會越少,這些失去的生長激素就會拖累後期發育。所以,睡眠對寶寶至關重要,而作為媽媽,合理的哄睡方式是培養寶寶睡眠習慣的前提,更應該有所掌握和了解不同哄睡方式的利弊及方式。
  • 關於腰凳,講了很多不利寶寶發育的錯誤姿勢,卻忘了對媽媽的傷害
    在網上一搜,發現就連廣告圖片展示出來的姿勢竟然都是錯的,這簡直就是給新手媽媽們誤導呀!0202使用腰凳的注意事項腰凳的設計直接影響寶寶的姿勢,而這些錯誤姿勢,也會給孩子的生長發育帶來不利影響,主要需注意的有兩個點
  • 懷裡的寶寶不老實?專家有話說:正確的抱娃姿勢要「他好我也好」
    常見的兩種「抱抱」也可能因姿勢不對傷害孩子累到自己橫抱法①死亡視角:月齡較小的寶寶,頸部的頸椎和肌肉都未能發育完全,像是抬頭和左右搖頭這樣的動作,對於寶寶來說是十分困難的,因此寶寶的視線就會受阻,寶寶時常盯著相同的事物,很容易產生厭煩情緒,進而哭鬧不止。
  • 經常抱的孩子與躺著的孩子相比誰更健康?醫生:長大後區別很大
    前幾天去閨蜜家看望剛出生的寶寶,閨蜜看到孩子剛一哭鬧就立馬抱了起來,孩子的奶奶看到後立馬上前阻止,說這樣孩子的骨骼沒有發育完全,經常抱起來對孩子的發育是不好的,還容易把孩子慣壞了。只要是抱娃姿勢對,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對寶寶造成傷害的首先因為剛出生的寶寶骨骼比較軟,不太容易受傷,再一個就是剛出生的寶寶每天睡眠時間會達到20個小時以上,除了睡覺其他醒著的時候是比較少的,所以說一般情況下稍微抱一會兒,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相反的還會對寶寶的發育有好處。
  • 寶寶出產房後應該讓誰先抱?抱對了,娃一生「福運」,你信嗎?
    但現在生產都是在產房,第一個抱寶寶的,也肯定都是助產護士,在這種無法選擇的情況下,他們不得不把關注點,轉移到了「產房外第一個抱寶寶的人」身上了。抱對了,給娃一生「福運」婉婉的婆婆是一個非常傳統的人,她生孩子的時候,婆婆特意從老家請來了「姑婆」,這個姑婆的村裡有名的「有福」之人。家庭和諧幸福不說,幾個子女也都學習特別好,考上了頂尖的大學。
  • 寶寶頭三個月能抱睡嗎?這些好處爸媽要知曉,別讓他失去安全感
    一開始麗琪還以為這是放棄抱睡的一個適應階段,結果婆婆告訴她這是沒有抱睡引起的,因為剛出生的寶寶沒有安全感才會這樣。麗琪將信將疑,但是為了讓寶寶睡個好覺她又重新開始了抱睡的方式。慢慢地,寶寶又恢復了原來睡得安穩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