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大家一個恐怖的消息——《輪到你了》終於大結局了。這部堪稱2019年最火的懸疑推理劇,每逢更新就能登上熱搜。從一集一死的刺激感、第一季結尾的出其不意,再到角色越來越多、案件愈發複雜的節奏……必須佩服一下編劇深(wa)厚(keng)的功底和腦洞。挖掘人性的陰(bian)暗(tai)面,霓虹人始終是好手。
其實不光日劇,日本的綜藝也很喜歡「觀察和測試」人性,展現出的素人生活甚至比劇裡還反轉,常引得人在網上發問:「是不是有劇本?」今天給大家推薦幾檔不同類型的日本觀察類綜藝,讓你在劇終之後get新款「下飯神器」。
挖掘「沙雕」人性的《人類觀察學》
每個國家都有那麼幾檔綜藝「常青樹 」,有的即使停播幾年也依舊能讓人反覆回味,比如韓國的《running man》,中國的《康熙來了》。在霓虹人心中,《人類觀察學》就是他們的國民級日綜, 這檔節目自2012年10月開始在TBS電視臺首播,因為社會討論度越來越大,逐漸挪到了黃金檔播出,並在豆瓣上留下了9.2分的超高評價。
節目的內容和名字一樣粗暴——就是一場針對日本藝能界和普通老百姓的隱秘觀察。工作人員會提前設置各種意想不到的情境,來測試嘉賓的反應。像之前衝上熱搜的「如果你的老婆變成石原裡美,你該怎麼辦」就來自《人類觀察學》的「分手企劃」。
不過瑪妮私以為更秀的是這期——「我女友家裡是黑社會」,邀請了一堆「黑社會」氣質的群演來冒充女方的家長,看看第一次進女方家門的男友們會作何反應。不得不說為了這個企劃,節目組真是斥下巨資,直接租來了一棟獨棟小樓,從入門的玄關、庭院布置到家中擺件,全部都充滿了日劇社會大佬的氣息,女友一進門,還有兩個「兇神惡煞」的小弟鞠躬迎接。
整個流程嚴謹且絲毫沒有破綻,嚇得這位小哥才剛進家門,內心就瘋狂表示「拒絕」。
本來是做搞笑藝人的他,在面對未來嶽父時拘謹到不正常,甚至因為害怕自己是一個不紅的藝人而「被打」,在被問起職業時開始一本正經的瞎編:「我是一邊追尋自己的演藝夢想,一邊勤奮打工的公司職員」。然後立馬被笑瘋了的女友現場揭穿。
更要命的是,在未來嶽父和小弟的要求下,他還得現場表演自己的拿手才藝。好好的搞笑段子,硬是演出了一種「過年聚會我媽逼我在親戚面前唱歌」的感jio。
秀歸秀,從男友的立場上來講,這些被測試的小哥們還是非常暖心的,對女朋友一直不提起自己家人的事情表示理解。在面對節目組安排好的「尋仇的危險狙擊手」時,也會拿起武器保護女友和她的家人,果然戀愛中的男生,保護欲和男子氣概max!
除了「分手企劃」,《人類觀察學》還有很多社會新聞向的企劃,反轉耐人尋味。比如一期有關「氣功大師」的內容,節目組特邀了一位假大師和一群演員,當眾表演氣功。他們將對一名素人進行測試,看看當其他人都倒在氣功大師手下時,ta會不會也跟著倒下。
被整的「倒黴蛋們」前一秒還在質疑大師的功力:
後一秒就和其他的「託兒」們一起倒下,甚至在採訪裡說:「真的從前方感受到了氣。」那些看似荒唐的騙局怎麼起效的,看到他們我似乎有了一點領悟。
上面這兩個故事,只是《人類觀察學》200多集中的小小片段。看這個節目,偶爾會感覺霓虹人也太容易相信這些不合邏輯的事了,仿佛智商不太高的亞子。
明明局外人一眼就能看出有詐,局中人卻常被整到懷疑人生。通過腦洞大開的設置引人發笑,繼而捕捉隱藏在笑點背後的人性思考,這就是《人類觀察學》的拿手絕活。
深夜的走心故事
《可以跟著去你家嗎?》
▼
這檔綜藝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前陣子刷遍熱搜的,日本街頭偶遇的地產小姐姐傷心愛情故事,就來自於它。雖然名字聽起來不太正經的亞子,但它其實是一檔非常走心的紀實節目,在豆瓣上有9.5分的評價。
節目的內容很簡單——在深夜街頭隨機找一些晚歸的路人,以給他們報銷計程車費(或者是晚餐費)作為條件,換取一次去他們家裡拍攝、採訪的機會,既拍他們居住的家,也講他們生活的故事。
讓瑪妮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期,是一位東京老爺爺的故事。當他被節目組攔下,請求去他家看看的時候,老爺爺的回答很別致:「我家可是了不得的家。」
節目組起初不以為意——咱也是見過世面的人,別墅什麼的小意思。直到跟著老爺爺回家後發現,原來他的家是另一種「不得了」——滿地的食物垃圾,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唯一的床鋪就是垃圾中擠出來的一小塊鋪毯子的空間。整個家就好像廢墟一樣。
節目組實在看不下去,找來了清潔公司幫他整理,邊整理,邊聊出了老爺爺的人生故事。老爺爺姓前田,68歲,無業、無子、無親人,只靠家族留下的遺產生活。曾經他也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四口之家,有一個事業有成的工程師爸爸,體貼的媽媽和可愛的妹妹。
但在很早的時候,他的家人們就因為意外,相繼離開了人世。他在高中經歷了「校園暴力」,因為常被同學嘲笑而產生了自卑的個性;又在步入社會後,因為應酬太多把胰臟喝壞了,只工作了兩年半就主動辭職,不再工作。漸漸的,前田和同事斷了來往,也沒有朋友,一個人孤獨地活到68歲。
當節目組問他:您對這種生活滿意嗎?前田淡淡地回了一句:「如果你認識的人都死了,你還有活著的意義嗎?」
不是沒有活下去的希望,而是身邊的人都不在了,才喪失了這種希望。
從2014年6月開播以來,《可以跟著去你家嗎》已經記錄了無數個關於普通人「不普通」的人生。有重點大學畢業,跑去做陪酒女郎的高材生,你絕對想不到對著鏡頭嘻嘻哈哈的她,其實有子宮癌。
有一生都不結婚,想要自然而然過完自己生活的80歲老奶奶。
每一個深夜回家的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沒有劇本設置,《可以跟著去你家嗎》以最簡單直接的方式記錄普通人的生活,所以也格外打動人。人生本就是一場負重的旅行,充滿了未知的意外和挑戰,這些或溫暖,或感人的故事也是在說明:生活沒有標準答案,但我們可以盡最大可能,去尊重每一個職業、生活方式與態度。
「挑事兒」第一名
《月曜夜未央》
▼
同樣是觀察類節目,和《人類觀察學》對人性的挖掘,以及《可以跟著去你家嗎》的走心故事不一樣;《月曜夜未央》的畫風直奔「挑事兒」的方向一去不復返,評價依舊是「神級」水準。
這檔節目號稱「日版《康熙來了》」,每期會設置八張寫有奇葩問題的卡片,包含著熱點時事、搞笑好玩的話題,主持人從中選出幾張,然後交給節目組隨機採訪路人關於這些話題的看法。街頭採訪類節目我們見的很多了,《月曜夜未央》之所以能突出重圍,在於它設置的話題都非常具有爭議性,仿佛每期都必須「挑事兒」,不打起來都對不起節目組的策劃。像「全國最沒有魅力的縣排名」、「貧乳最多的縣排名」這種話題已經是小兒科了。
這檔節目似乎專門致力於挑起霓虹人的「地域歧視」,比如這一期「日本23區情況大調查」(其實是 「富婆之間的戰爭」),專門採訪富人區的路人。東京江東區的居民說:「希望這裡能和世田谷一樣成為令人憧憬的居住區。」結果世田谷區富婆直接回懟:「我住的地方,沒錢是住不起的」。
不只diss物質,還要全方位碾壓:「說起Fashion Sense,還是我們水準高啊。」
此時港區富婆代表抗議:「世田谷在我們眼裡就是農村」。
武藏野富婆十分同意樓上的發言:「世田谷人就是自我感覺太良好了」。
一場比富大賽最後變成了日本23區的富婆互懟大戰,火藥味之濃重,戲精之多,瞬間衝上熱搜。當然,有炫富大賽,就一定有賣慘大賽,試問我家有多窮——連洗澡的地方都沒有,只能在有洗浴室的公司工作(所以日常是工作完洗個澡再回家睡覺?)。
都已經這麼窮了,這位大叔還把出租屋僅有的空間留給了不可描述的書籍,自己睡在衣櫃裡,並且這樣的生活已持續了20年!真是個狠人……
不過下面這位老哥表示:沒有浴室不算什麼,我們一家三口擠在9平米的地方勉強生存。
每天不僅要忍受老婆的爆脾氣,生命也受到威脅,可以說是很艱難了(不過兩個人最近已經分居了)。
在霓虹,大多數人表示,最難的還是沒有房子,年近30了還在老家和爸媽擠在一起生活。
《月曜夜未央》就這樣通過吐槽的方式和沙雕的畫風,聚焦當下霓虹人民的生活百態,幾乎每一期都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名言出現,不愧是日本行走的吐槽教科書!
以上這些日本綜藝,雖然有的獵奇,有的沙雕,「不作死不罷休」,但它們始終是一個展現日常生活的窗口,用搞科研的態度探尋生活中無聊的小事,把無聊變得有趣,從細微處挖掘生活的樂趣。
無論日本人還是外國人,都能通過它們了解到各個地區的日本社會百態。如果沒有這些節目,還真不知道在那樣克制禮貌的社會環境下,竟然藏著張力十足的百態人生。
縱觀我們的綜藝,雖然也有各種「觀察類」節目大行其道,而且有很多都是借鑑外國優秀綜藝節目做的「本土化」改編。
但歸根結底,還是借明星效應來獲得關注,變成了普通人觀察明星的一個窗口,反而失去了「觀察類」綜藝最大的優點——平凡的真實。